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
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 ( 红色物质附着 ), 这就就是 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单质 ( 铜), 浅蓝色的溶 液会 ( 逐渐变浅 ), 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 , 溶液逐渐 变成了 ( 红褐色 ) 。
实验题补充 一、 模拟月相变化
实验方法 : 1、在教室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 , 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 几个同学站在小圆 上, 代表 地球上的观察者 ; 一名同学举一个一 半被涂亮的皮球 , 代表 月球 , 沿大圆转动一圈 , 表示 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 。 2、让“月 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 , 表示 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当“月球”分别
实验材料 : 泥沙、大小不同的皮球或其它圆球。 实验方法 : 1、 用大小不同的撞击球以相同的速度撞击
泥沙 , 观察撞击结果。 ( 说明 : 要让撞击以相 同速度撞击泥沙可以让撞击球从相同高度 自由落下。 ) 2、 用大小相同撞击球以不同的速度撞击泥 沙, 观察撞击结果。 ( 撞击我球的的结大论小: 环)( 形撞山击的的直速径度大)小有环关形, 山它的们深对浅环与形山 的形影山响的直: 撞径击相球对大较小, 环形; 撞山击的速直度径快较大, 环形, 撞山击相球对小较,深环, 撞击速度慢 , 环形山相对较浅。
铁钉 , 水、干燥剂、棉花
实验方法 :
1、 甲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的棉花球上 ;
2、 乙试管中把铁钉放入后注入经煮沸 ( 赶走
空气 ) 快速冷却的水 , 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
加一层植物油。
3、 丙试管中加少量干燥剂 , 再放一团干的棉
花。
( 说明 : 在甲试管中 , 铁钉能够与 水与空气 充分
接触 ;, 而在乙试管中 , 铁钉只能与 水 接触 , 水
三、 日食、月食成因模拟实验 探究的问题 : 日食、月食就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推 测 : 当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 在地球上影子中的人 , 只能瞧到太阳的一部分 或全部瞧不到 , 于就是就发生了日食 ; 但月球 转到地球的后面背着太阳 , 太阳照在月球上的 光被地球挡住了 , 于就是就发生了日食。 实验材料 : 手电筒、玻璃球、乒乓球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习题 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习题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习题一、判断题1.向后旋转粗准焦螺旋,镜筒会下降。

()2.把物体直接放到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

()3.某显微镜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25×、40×,则其能放大65倍。

()4.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小叫物镜(距被测物体较近)。

对着人眼的透镜焦距较大叫目镜。

()5.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像砖墙、像一个个小房间。

()6.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7.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罗伯特·胡克。

()8.我们实验室中的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几百万倍。

()9.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10.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11.如果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要用擦镜纸而不能用手直接擦。

()12.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3.如目镜、物镜分别标着“10×、16×”;那么图像将被放大160倍。

()14.显微镜放大倍数从大到小排序: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二、填空题15.凤仙花的身体由__________、茎、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实、种子6部分组成。

16.在图中标出相应结构部分:17.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发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这是洋葱的__________。

18.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20.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花岗岩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晶体组成。

21.科学家通常用__________来观察艾滋病病毒。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学生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学生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一、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及其他细胞装片。

实验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4、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最后整理器材。

四、使用注意事项:1、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

2、镜检时,坐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物象,用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

两眼须同时睁开。

3、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一面使镜筒下降,这样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而损坏。

4、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切勿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坏标本,损坏物镜。

5、显微镜使用完毕必须先上升镜筒,移开镜头后再取出玻片标本,以免取玻片时擦损镜头的镜面。

二、如何制作食盐晶体:(一)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是(),液体的蜡烛油气化厚燃烧是()。

(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涩,易溶于水。

白醋的特点:()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产生(),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比原来()。

(2)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探究的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我的假设:实验方法:实验现象: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

3、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时,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产生的气体()、(),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看一种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1 探究蜡烛的变化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的变化二、实验器材:蜡块、蜡烛、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烧杯、白瓷碗、澄清石灰水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2 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辨别物质的酸碱性二、实验器材:烧杯、滴管、紫甘蓝水、白醋、澄清石灰水、自来水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3、实验结论: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3 探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二、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水槽、水、小石块、坩埚钳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2、实验操作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4 探究能量的转换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能量的转换二、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暖水瓶软木塞(或橡皮泥)、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适量)、温度计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2、实验操作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5 探究瓶子吹泡泡的原因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瓶子吹泡泡的原因二、实验器材:雪碧瓶、橡皮泥、吸管、色素、热水、冷水、培养皿、小杯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2、实验操作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完整版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完整版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 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小升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总复习

小升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总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白糖 白色晶体颗粒 首先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 白糖的颜色逐渐变深,直至全部炭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白糖的熔化,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白糖的炭化。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试验过程:(1)把米饭或者淀粉用镊子放在洗净的玻片上。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碘酒滴于米饭或者淀粉上。

3、试验结论:米饭+碘酒——>蓝色白醋的特点:无色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比原来凉了一些。

(2)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探究的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我的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方法: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将产生的气体导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1、 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立刻熄灭。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火焰熄灭。

3、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铁片 灰白色 有 无 光滑 较韧 能导电 能吸引铁锈 红褐色 无 有 粗糙 较脆 不导电 不能吸引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吗?铁生锈是化学变化?答: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确定,铁锈和铁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3枚同样的铁钉、水、菜油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操作题人教版

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操作题人教版

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操作题人教版一、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观察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方法二: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

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自制放大镜的方法:(1)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碗等,这些圆柱形和球形的无色、无纹路和花纹的透明器皿装上水有放大的功能;(2)塑料袋装水后也能起放大作用;(3)凸透镜状或碗状的冰块、水滴有放大作用;(4)透明玻璃球也能放大。

(5)不同倍数的老花眼镜片组合起来可制作显微镜。

制作晶体实验目的:指导学生用白糖、食盐、碱面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

实验材料:食盐、味精、白糖、碱的晶体玻片,烧杯、滴管、载玻片、放大镜、显微镜。

制造晶体的方法可以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减少水分法也就是把某种溶液风干即使其水分蒸发,使物质重新析出;降低温度即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

蒸发法,即先制作物质的溶液,然后滴一滴在玻片上,让其自然蒸发。

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晶体比较小步骤如下:先制作食盐或碱面的溶液,然后用滴管或玻璃棒滴一至二滴在玻片上。

为了蒸发得块,滴后要轻轻晃一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放在通风的地方。

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片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加热时玻片离酒精灯火焰远一些,慢慢烘干。

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用手或器物触摸它。

晶体的方法。

用一只大的玻璃杯,多放些水和食盐,直到食盐全部溶解为止。

用漏斗过滤溶液,将过滤后的溶液注人一只清洁的玻璃杯内,在杯中悬吊一根细线,一端拴上一小块食盐晶体浸泡在溶液中,然后静置数天。

在玻璃杯底首先出现了第一批晶体,滤去溶液中残留的晶体,然后把悬在细线上的晶体浸人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会缓慢地生长。

如果在杯中继续倒人饱和食盐溶液,则晶体的生长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

、制作简易显微镜实验目的:知道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1.在我国分布着很多濒危的动植物,其中一种就是亚洲象,它们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云南西双版纳中的15头亚洲象集体向北迁徙,一路经过人们的生活区域,破坏农作物庄稼。

有人分析大象迁徙的很大原因是食物数量减少,而自然保护区也已被人们的村庄所包围,一条条公路将保护区割裂开来。

(1)亚洲象体型巨大,按照身体内有无脊柱,我们可以将其归类为( )。

A.无脊椎动物B.脊椎动物C.陆生动物(2)如今中国只有在云南南部才有少量大象分布。

其实,在古代,大象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

相较于古时候北方的大象,生活于南方的大象耳朵相对会更_____(填大或小),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的很大原因是人类的活动,比如在野外一些鸟类的尸体内发现了很多的垃圾,面对这些垃圾问题,我们从源头上处理垃圾问题最好的处理办法是_______________。

在垃圾产生后,我们可以____________,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最后剩余垃圾我们进行_______和_______处理。

(本小题选词填空:填埋、回收利用、减少垃圾数量、焚烧)(4)人类的活动不仅仅会加速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和产生垃圾问题,还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 (写出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年到2021年我国对宇宙的研究取得重要发展。

2020年12月我国的月球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并取回了月球表面土壤标本。

同年5月我国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它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表面。

(1)与火星相邻的两个行星,一个是地球,另一个是_______。

(2)祝融号火星车上面装着太阳能电池板,在有太阳照射的情况下,能量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再转化为______,从而运动起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实验题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重点实验题(10 道)
1、用蒸发法制作晶体(P8)(掌握)
制作材料:食盐、碱面或味精、水、滴管、玻璃片。

制作方法:制作一些浓的食盐、碱面或味精的溶液,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就是它们的晶体。

2、自制简易显微镜(P10)(了解)
制作材料:两个直径相同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纸筒和胶带。

制作过程: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凸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3、观察白糖的变化(P28)(掌握)
用长柄的汤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发生了什么变化?继续加热呢?
现象:在加热过程中,白糖逐渐熔化,继续加热,会产生气泡,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实验结论;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先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4、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会发生什么现象?(P30)(掌握)
颜色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种蓝色的物质。

5、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P32)(掌握)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我们看到什
么现象?(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有气泡冒出,产生了大量的气体。

)(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把玻璃片盖上,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能够感觉到稍微比原来凉一些。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像到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有什么现象?根据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燃着的火焰熄灭了。

推断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和比空气重。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为什么? (不
能。

因为还有其它的气体也符合这样的要求。

但是,经过科学家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
6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P35)(掌握)
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如:
( 1)研究问题: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吗?
(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3)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 4 )实验方法:
a、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b、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c、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5)实验现象:铁钉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是会生锈的,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采油盘中没有生锈;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非常明显。

(6)实验分析: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中溶解有空气,因此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钉和放置在水中的铁钉,都是同时受到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 7)实验结论:铁生锈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7、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P36)(掌握) 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镊子夹住铁钉
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
什么现象发生?过了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现象: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

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红褐色,铁钉上有一层红色的物质。

实验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8、设计铁生锈快慢的对比试验。

( P38) ( 掌握)
实验材料:2 个盘子、2枚铁钉、潮湿的餐巾纸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一个盘子里放上潮湿的餐巾纸。

(2)再在每个盘子里各放一枚铁钉。

(3)过几天后观察。

实验现象:在空盘子中的铁钉生锈速度慢;在潮湿餐巾纸上的铁钉生锈快。

实验结论: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最容易生锈。

9、制作饮料:(P41)(了解)
制作橙汁:
( 1 )制作材料:橙子、水、糖。

(2)制作过程:把一个去皮的橙子榨成汁,加入少量的水,再加勺糖,就可配成一杯橙汁饮料。

制作柠檬汁:
( 1 )制作材料:水、糖、柠檬酸、小苏打。

(2)制作方法:在一杯水中,加入两勺糖、少量的柠檬酸,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这就是柠檬汽水了。

10、填埋垃圾实验(P72)(了解)
写出实验的过程,并说一说实验中各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实验现象及说明什么。

实验过程: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 3 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

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再慢慢的往上面喷水。

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实验中的细石子和其中的清水模拟土层和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的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

实验现象: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底的清水弄成墨水色了。

实验说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