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计量经济学

合集下载

山西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重点

山西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重点

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 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

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

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

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表现为非随机变量。

它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

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内生变量;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

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

控制变量: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

经济变量: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

样本决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在总变差中所占的比重。

拟合优度:样本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

残差:样本回归方程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误差称为回归残差。

显著性检验:利用样本结果,来证实一个虚拟假设的真伪的一种检验程序。

回归变差:ESS,表示由回归直线(即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表示x对y的线性影响。

剩余变差:RSS,是未被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是由解释变量以外的因素造成的影响。

多重决定系数: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的比值,也就是在被解释变量的总变差中能由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那部分变差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多重决定系数,仍用R2表示。

调整后的决定系数:又称修正后的决定系数,记为,是为了克服多重决定系数会随着解释变量的增加而增大的缺陷提出来的,其公式为。

其作用有:(1)用自由度调整后,可以消除拟合优度评价中解释变量多少对决定系数计算的影响(2)对于包含解释变量个数不同的模型,可以用调整后的决定系数直接比较它们的拟合优度的高低,但不能用原来未调整的决定系数来比较。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计量经济学第一章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概述资料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计量经济学第一章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概述资料
值的可靠性。(可靠性检验)
(3)计量经济学检验 假设检验,即检验假设是否成立。(经典假设条
件检验)
第一章 计量经济学概述 1.2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
6、模型的运用 运用到实际经济工作中,包括经济预测、结构分析和政策评价。
这六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经济理论或假说来自于猜想,含有天才的成份。 数据搜集是一项基础工作。 计量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估计经济模型和检验经济模型。 计量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在经济工作中发挥作用。
进入Windows /双击Eviews快捷方式,进入EViews 窗口;或点击开始 /程序/Econometric Views/ Eviews,进入EViews窗口。
强调:软件操作步骤是考核内容。
第一章 计量经济学概述 1.3 计量经济学应用软件介绍
标题栏
菜单栏
控制按钮
命令窗口
主显示窗口
信息栏
第一章 计量经济学概述 1.2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
研究步骤:
1、经济理论或假说的描述(经济学知识)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数学知识)
如Q=β0+β1P+u 它与数学模型的最大区别是存在随机误差项。
第一章 计量经济学概述 1.2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
3、收集数据(统计学知识)
截面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 面板数据(平行数据)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 应用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运用、改进和发展数理 统计方法,使之成为适合测定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关 系的特殊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因此理论计量 经济学也称计量经济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指导下,以反 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以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经 济数学模型,探索实际经济规律。

计量经济学(安徽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计量经济学(安徽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计量经济学是( )的一个分支学科A:经济学B:数理统计学C:数学D:统计学答案:A2.计量经济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模型设定、模型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B: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个体设计、总体设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D: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模型评价答案:A3.下列各种数据中,以下不应该作为经济计量分析所用数据的是( )A:计算机随机生成的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虚拟变量数据D:横截面数据答案:A4.在( )中,为了全面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合理构造模型体系,有时需要引入一些非随机的恒等方程。

A:动态模型B:静态模型C:单一方程模型D:联立方程模型答案:D5.从变量的因果关系看,经济变量可分为( )A:外生变量B:被解释变量C:解释变量D:内生变量答案:BC6.使用时序数据进行经济计量分析时,要求指标统计的( )A:对象及范围可比B:时间可比C:计算方法可比D:口径可比答案:ABCD7.一个计量经济模型由以下哪些部分构成( )A:方程式B:随机误差项C:变量D:参数答案:ABCD8.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随机关系和相关关系。

( )A:错B:对答案:A9.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仅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

( )A:错B:对答案:A10.参数反映计量经济模型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通常具有不稳定性。

(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A:B:C:D:答案:C2.回归分析中定义( )A:被解释变量是随机变量,解释变量是非随机变量B:解释变量是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是非随机变量C: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D: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答案:A3.最常用的统计检验包括拟合优度检验、解释变量显著性检验和( )A:异方差性检验B:多重共线性检验C:方程显著性检验D:预测检验答案:C4.最小二乘准则是指使( )达到最小值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方程A:B:C:D:答案:A5.对于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的优良性有( )A:确定性B:方差最小性C:线性性D:无偏性答案:BCD6.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样本回归直线具有以下特点( )A:必然通过点()B:的平均值与的平均值相等C:残差的均值为0D:残差与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答案:ABC7.随机误差项产生的原因有( )A:数据的测量与归并误差B:随机因素的影响C:模型中被忽略因素的影响D:模型函数形式设定误差答案:ABCD8.只有满足基本假设条件的计量经济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参数估计量才具有无偏性和有效性()A:对B:错答案:A9.可决系数不仅反映了模型拟合程度的优劣,而且有直观的经济含义:它定量地描述了Y的变化中可以用回归模型来说明的部分,即模型的可解释程度()A:对B:错答案:A10.在计量经济模型中,通常是就参数而言判断是否为线性回归模型,而对解释变量X则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 )表示由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表示x对y的线性影响A:剩余平方和B:总离差平方和C:残差平方和D:回归平方和答案:D2.用一组有4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的显著性作t检验,则显著地不等于零的条件是其统计量t大于等于( )A:B:C:D:答案:B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与判定系数之间的关系是( )A:B:C:D:答案:C4.在多元回归分析中,F检验是用来检验( )A:回归方程的预测结果是否显著B:回归模型的总体线性关系是否显著C:样本数据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D:回归模型的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答案:B5.对于线性回归模型,各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具有的优良特性有( )A:有效性B:不一致性C:一致性D:无偏性答案:ACD6.若模型满足古典假定,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有( )A:B:C:D:答案:ABC7.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主要有( )A:半对数模型B:倒数模型C:多项式模型D:对数模型答案:ABCD8.如果模型对样本有较高的拟合优度,F检验一般都能通过()A:错B:对答案:B9.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目的是用于预测,则要求模型的远期拟合误差较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量经济学》复习总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量经济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导论1.经济计量学的概念及其认识概念: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前提,以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来研究带有随机影响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

研究对象—经济现象研究目的—揭示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数量规律核心内容—建立和应用经济计量模型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三者的结合2.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理论计量经济学:主要是寻找适当的方法,来测度由经济计量模型设定的经济关系式。

应用计量经济学:以经济理论和事实为出发点,应用计量方法,解决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

3.掌握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四个步骤a.建立模型模型方程的种类随机方程,是根据经济行为构造的函数关系式,也常称它们为“行为方程”。

非随机方程,是根据经济学理论或政策、法规而构造的经济变量恒等式,也常称它们“定义方程”、“制度方程”或“政策方程”。

变量的种类:从变量的性质区分:内生变量—其数值由模型所决定的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外生变量—其数值由模型以外决定的变量(相关概念:滞后内生变量、前定变量)经济变量:内生变量前定变量:滞后变量外生变量——外生经济变量政策变量虚拟变量从变量的因果关系区分:被解释变量(因变量)——要分析研究的变量解释变量(自变量)——说明因变量变动主要原因的变量(非主要原因归入随机误差项)b.估计参数参数估计的过程:收集模型所含经济变量的数据;方程识别条件的研究;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即多重共性的研究;选择适当的经济计量方法估计模型参数模型中数据的类型:时间序列数据,是指某一经济变量在各个时期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

例如1980—2012年间每年国民收入的数据构成这个变量的时间序列。

截面数据,是指在同一时点或时期上,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如2012年我国各省市人口数、企业数等。

混合数据,是指兼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两种成份的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计量经济学》试题

华中科技大学《计量经济学》试题

一、(20分)简述10大假设;分析违反其中某2个假设所产生的后果;说明无偏和最优(最小方差)的含义。

二、(16分)假设消费函数的设定形式为:122t t t Y X u ββ=++2t t Y PCE X PDI 其中:表示;表示。

估计结果如下表(以EVIEWS 为例)。

(若需临界值,只需用类似t 0.05 标记即可) 1. 计算2β的估计的t-值;构造2β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2. 计算2β的显著性(陈述原和备选假设以及统计量(值))并解释2β的Prob=0.00。

3. 基于回归结果说明总体是否显著及其含义。

4. 基于回归结果计算残差的一阶相关系数(不查表)。

根据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是否需要校正?EViews-[Equation:UNTITLED Workfile:TAB801] Dependent Variable: PCE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02/24/99 Time:15.05 SampleL1956 1970 Var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t-Statistic Prob. C PDI 12.76207 0.881248 4.681799 0.0114270.0173 0.0000 R-squarde 0.997819 Mean dependent var 367.6933 Adjusted R-squared 0.997651 S. D. dependent var 68.68264 S.E. of regression 3.328602 Akaike info crierion 5.366547 Sum squared resid 144.0346 Schwarz criterion 5.460954 Log likelihood-38.24911F-statistic5947.715Durbin-Watson stat 1.339337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三.(12分)假定使用虚拟变量对储蓄(Y )和收入(X )(样本:1970-1995)的回归结果为:N=30R 2=0.9362R =0.9258 SEE=0.1217 DW=0.9549其中:D t =1 t=1982-1995 =0 t=1970-19811. 解释两个时期(1970-1981和1982-1995)的储蓄(Y )收入(X )行为:2. 检验是否具有结构变化(若需临界值,只需用类似t 0.05 标记即可)。

山东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习题

山东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习题

计量经济学习题第一、二章单选题: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学科。

A.数学 B 。

经济C 。

统计D 。

测量2.狭义计量经济模型是指()。

A 。

投入产出模型B 。

数学规划模型C.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D.模糊数学模型3.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

A.随机方程模型 B 。

行为方程模型C.联立方程模型D.非随机方程模型4.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A 。

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B 。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 。

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D 。

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5.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A 。

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 D 。

平行数据6.判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属于()准则.A 。

经济计量准则B 。

经济理论准则C 。

统计准则 D.统计准则和经济理论准则7.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的()。

A.i C (消费)i I 8.0500+=(收入)B.di Q (商品需求)i I 8.010+=(收入)i P 9.0+(价格)C.si Q (商品供给)i P 75.020+=(价格)D.i Y (产出量)6.065.0i K =(资本)4.0iL (劳动) 8。

回归分析中定义的()A 。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B 。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C.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为非随机变量D.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9.最小二乘准则是指使()达到最小值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方程.A.()∑=-n t tt Y Y 1ˆ B 。

∑=-nt t t Y Y 1ˆ C.t t Y Y ˆmax - D 。

()21ˆ∑=-n t t t Y Y10. 参数估计量βˆ是i Y 的线性函数称为参数估计量具有( )的性质.A.线性B.无偏性C.有效性 D 。

XX计量经济学范文.doc

XX计量经济学范文.doc

计量经济学范文1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需培养的关键能力1。

1的思辨能力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培养学生思考和思辨的能力。

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们往往盲从教师和教科书的话语,绝对相信教科书上的每一个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老师在上课时的表述,很少有学生对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进行的思考和辨别,特别是,学生能否根据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与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和辨别,能否从中计量模型假设的合理性,以及能否从中提炼出可供研究的问题。

比如,在建立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时,能否联想到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学生们能否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现实中的经济增长,首先提出最近的经济增长下降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居民消费增长下滑,还是或出口下降?进一步,教师能否引导学生提出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与之前的经济增长的背后原因是否相同?教师在讲授上述计量模型时,能否拓宽学生们的视野,通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对产生不同经济现象背后原因的共性因素的分析,使得学生们加深对计量模型的现实背景的理解,以及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与所用计量模型之间适应性的思考,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关键.ﻭ1。

2对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进行抽象研究的能力笔者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习惯于分析教科书上已有的计量模型或者是成熟的模型,而对于相对陌生的计量模型和研究领域,学生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明显要弱于对既定计量模型的分析能力.这里面关键的问题,教师在上课时是否能够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探索性、尝试性分析。

我们知道,对于同一种经济现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解释变量,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立足于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的经济现象做出适当的抽象,选择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计量模型的解释变量.比如,在建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型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能够代表经济增长典型事实的关键变量,进行批判性思考。

山东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整理

山东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整理

⼭东财经⼤学计量经济学整理第⼀章导论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经济事实为依据,以数学、统计学为⽅法,以计量经济模型的建⽴和应⽤为核⼼,(以计算机处理为主要⼿段,)对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的数量规律进⾏研究的⼀门应⽤性经济学科。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结合,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特点。

但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关系不是并列的,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统计学提供资料依据,数学提供研究⽅法。

变量(Variable) ——反映客观事物整体及各个侧⾯的⽔平、规模、状态和属性等特征的概念和范畴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数据(Data)。

根据形式不同,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横截⾯数据和合并数据。

(区分三种数据形式)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成的数据。

截⾯数据(Cross sectional data)⼜称横断⾯数据,是指在同⼀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

合并数据(Pooled data)是指既有时间序列数据⼜有横截⾯数据。

在合并数据中有⼀类特殊的数据,称为⾯板数据 (Panel Data)。

即同⼀个横截⾯单位在不同时期的调查数据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会区分)函数关系,也称为确定性关系,它反映着现象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例如:圆的⾯积对于半径的依存关系就是属于确定性关系。

相关关系,是指某⼀变量的取值与其他变量的取值之间存在着⼀定的依存关系,但不是确定的和严格依存的。

计量经济模型及其构成要素:模型由经济变量(x,y),随机误差项(u),参数(β)和⽅程的形式f (?)等四个要素构成。

经济变量(x,y)——⽤于描述经济活动⽔平的各种量,是经济计量建模的基础。

y称为因变量或被解释变量。

x称为⾃变量或解释变量。

随机误差项(u)——表⽰模型中尚未包含的影响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般假定其满⾜⼀定条件参数(β)——是模型中表⽰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系数,具体说明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A)计量经济学注意事项: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 假设样本回归函数为:∧∧∧++=i i i X Y εββ10 下列哪些性质不成立( ) A. 0=∑iεB. --∧=Y Y 的均值C.0=∑ii YεD.样本回归直线过点(__,Y X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Y Y yi i -=∧∧∑∑B.22)(Y Y ei i -=∑∑ C.∑∑∑+=∧222iiie y yD.22)(Y Y yi i-=∑∑3. 线性回归分析中,一条好的拟合直线是( ),以此为准则确定X 和Y 的线性关系。

A 、使()1ˆnttt Y Y =-∑达到最小值 B 、使∑=-n t tt Y Y 1ˆ达到最小值C 、使t t Y Y ˆ-达到最小值D 、使()21ˆ∑=-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4. 下列关于判定系数(可决系数)R 2说法正确的是( )A. 112≤≤-R B.增加新的解释变量个数会减少2R 的数值。

C. 2R 的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Y 中的变异性能被估计的回归方程解释的部分越多。

D. 2R 是评价模型优劣的唯一标准。

5.计量经济模型中,一旦出现异方差,如果仍然采用OLS 估计模型参数,则:( ) A. OLS 估计量将是一个有偏估计量 B. t 检验和F 检验失效 C. OLS 估计量仍然是一致估计量 D.OLS 估计量将不再具有线性性6异方差性的诊断可以采用( )A park 检验法 B.DW 检验法 C.方差膨胀因子判别法 D.LM 乘数检验法7. 在研究宏观经济模型时,所使用的连续观察值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等, 很可能出现( )。

A. 异方差性B.多重共线性C.序列相关D.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项高度相关 8.下面关于虚拟变量和Chow 检验说法错误的是( )A . 在验证模型是否发生突变方面,Chow 检验和引入虚拟变量是殊途同归。

B . Chow 检验可以验证突变时候是否能够发生。

C . Chow 检验的原假设是:H 0=jj βα=, j=1,…,kD . 当使用Chow 检验时,两个样本容量n 1 和 n 2 ,当n 2,小于K+1时,Chow 检验将无法进行下去。

9.假如定性变量“职称”含有讲师、副教、教授几个类别。

当用“职称”作为解释变量时,应该向模型引入几个虚拟变量( )A.一个B.两个C.三个 D 四个10. 以下为Klein 与1950年建立的用于分析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模型,其中包括3个随机方程、3个恒等方程,具体如下:⎪⎪⎪⎪⎩⎪⎪⎪⎪⎨⎧+=--=-++=+++++-++=++++=+++++=-------1213312112210121312101213121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t t t t t t t t t t t tt t t t t t K I K W W Y P T G I C Y u t W T Y W T Y W K P P I W W p P C γγγγμββββμαααα 其中,C t 为私人消费;I t 为净投资;W 1t 为私营部门投资;Y t 为税后收入;P t 为利润;K t 为资本存量;W 2t 为公共部门投资;T t 为税收;t 为日历年时间,代表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G t 为政府支出。

模型中的内生变量是:( )A. C t I t W 1t W 2t T t K tB. C t I t W 1t W 2t P t K tC. C t I t W2t Y t P t K tD. C t I t W1t Y t P t K t11.下面哪个是异方差的修正方法()A. WLSB. OLSC. 2SLSD.GLS12.Granger因果检验的输出结果如下:Null hypothesis F-Statistic ProbablityX does not Granger Cause Y 10.8774 0.00282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X 16.0589 0.0004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X是Y变化的葛兰杰因 Y不是X变化的葛兰杰因B.X不是Y变化的葛兰杰因 Y是X变化的葛兰杰因C.X不是Y变化的葛兰杰因 Y不是X变化的葛兰杰因D.变量X和Y之间是双向因果关系αX,模型中参数β的含义是13.有时候经济变量之间是以幂函数的形式表示的,例如Y=β()A. Y关于X的斜率B.Y关于X的弹性C.对于X增加1%,Y的改变的单位D. 对于X增加1个单位,Y变化的百分比14. 下列关于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条件说法错误的是()A.模型识别的阶条件只是模型识别的必要条件B.阶条件保证模型是否可以识别C. 模型识别的秩条件是模型识别的充要条件D.秩条件保证模型是否可以识别15. 已知某一直线回归方程的样本可决系数为0.81,则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 )A. 0.81B. 0.90C. 0.66D. 0.3216.广义差分法用于处理( C )。

A.多重共线性B.异方差 C. 序列相关 D. 联立方程模型17.在对联立方程进行模型估计时,间接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 B )的统计性质。

A.小样本是无偏的B. 小样本是有偏的C.小样本是一致的 D 大样本也不一致18.对模型Y i=β0+β1X1i+β2X2i+μi进行总体显著性F检验,检验的零假设是( )A. β1=β2=0B. β1=0C. β2=0D. β0=0或β1=019. 当模型同时存在存在异方差与自相关性时,()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A. WLSB.OLSC. GLSD.前三者均不是20. 下面哪种估计方法不属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方法()A. WLSB.IVC.2SLSD.ILS二、多选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主要采用的步骤有( )A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理论假设 B. 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 C .收集样本数据 D. 估计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 E .模型检验 2. 下列哪些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 ( ) A. i i XY μββ++=110 B i i i X Y μββ++=ln 10 C.i i i X Y μββ++=10ln D.i i i X Y μββ++=ln ln 10E.i i i X Y μβββ++=ln ln 210 F i i i X Y μββ++=ln ln 2103. 如果模型中忽略了某个重要的解释变量,模型将可能出现( ) A . 序列相关 B . 异方差 C . 多重共线性 D . 显著性检验失效 E . 参数估计将会有偏4. F 统计量可以同用于那些检验( )A. DW 检验B. 模型的显著性检验C.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D.Goldfeld-Quant 检验E. LM 检验5.下列哪些属于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方法( ) A. 2R 很大,t 较小。

B. 进行多个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C.增加或减少解释变量,考察参数估计值的变化情况。

D.方差膨胀因子攀比E. 考察参数OLS 估计值的符号和大小是否符合经济理论和实际。

6.在一个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下列有关回归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 t 检验是单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B. t 检验的符号和回归系数符号同向C. 原假设是:H 0=β0=β1=β2=β3=0D. t 统计量的自由度为n —2E. 在计量经济学中,常用双侧检验。

7 . 一个3阶的方差—协方差矩阵133********a a ⎛⎫⎪ ⎪ ⎪⎝⎭(13310a a =≠)则( )是正确的说法。

A . 该计量经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B.该计量经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C . 该计量经济模型存在异方差 D. 该计量经济模型存在自相关 E . 以上说法都不对8. 下列非线性模型,哪些可以线性化( ) A.i i X X Y μββββ++++=33222110B. ()[]ρρρδδmi LK A Y ----+=1C. iui i i e L AK Y βα=D. iX i i e Y μβα++=-1E. 2121ββi i i X AX Y =9.下面有关工具变量法说法正确的有( )A. 工具变量法用于降低解释变量与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B. 在联立方程模型中,工具变量与所代替的内生变量之间高度相关。

C. 工具变量与结构方程中其他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程度高。

D. 在同一个结构方程中的多个工具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程度高。

E. 工具变量的选取要结合具体情况,有时可以选取外生变量或内生变量的拟合值来作为工具变量。

10. 下面有关DW 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检验任何形式的自相关。

B. 模型不能有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C. 只能检验一阶序列相关D. 模型必须包括截距项E. 样本容量足够大三、简答题(共12分,共3题,每题4分)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方法有哪些?2.为什么模型有时需要引入虚拟变量?3.怎样理解联立方程模型中的结构模型和简化模型?四、证明题(共10分)1.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试证明TSS=RSS+ESS。

五、案例分析题(共16分)1. 在1988年的一篇论文中,Josef Brada 和 Ronald Graves 建立了一个有关苏联国防支出的有趣模型。

作者确信苏联国防支出是美国国防支出和苏联GNP 的函数,但不太肯定是否是两国之间核弹头比例的函数。

作者采用双对数的函数形式,估计了很多备选的设定形式,其中包括以下两种(括号中为标准误):t t t t SP SY USD SDH ln 057.0ln 969.0ln 056.099.1ln +++-=∧(1)(0.074) (0.065) (0.032)N=25(年度,1960~1984) _2R =0.979 DW=0.49t t t SY USD SDH ln 066.1ln 105.088.2ln ++-=∧(2)(0.073) (0.038)N=25(年度,1960~1984) _2R =0.977 DW=0.43式中,SDH t 为第t 年美国高估的苏联国防支出(以1970年卢布不变价计算,单位:100万卢布);USD t 为第t 年美国的国防支出(以198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单位:100万美元);SY t 为第t 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以1970年卢布不变价计算,单位100万卢布);SPt 为第t 年苏联拥有的核弹头数量与美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