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汇编选择题全套汇编

合集下载

美术理论基础知识辑录

美术理论基础知识辑录

美术理论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集体无意识”是由瑞士病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

2.德国美学家席勒关于审美教育的美学著作是《审美教育书简》。

3.元代文人画家倪瓒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4.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5.把艺术定义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的美学家是苏珊·朗格,其代表作有《情感与形式》和《艺术问题》。

6.《为什么写作》的作者是法国存在主义美学家萨特。

7.明代王履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创作思想。

8.提出“一画论”的画家是清代的石涛。

9.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纯粹美”相对立的概念“相对美”。

10.《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贡布里希。

11.在西方艺术理论史上最早提出用“艺术世界”概念解释艺术的是阿瑟·丹托。

12.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形神”观的年代可追溯到18000年前。

13.把“境”分为“实境、真境、神境”三种类型的作者是清代的笪重光。

14.在西方美学史上,被成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通。

15.现代主义艺术家康定斯基的理论著作为《论艺术的精神》和《点、线、面》;《走向更新的拉奥孔》是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作品。

《艺术论》《美学三讲》16.十八世纪时,“美术”(the fine art)一词的含义包括除绘画、雕塑之外,还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门类艺术在内。

17.柏拉图提出了“艺术与真理隔了三层”的学说。

3.“理解的循环”是由4.齐白石的艺术观“在似与不似之间”体现了中国道家的美学观。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人化的自然2.气韵生动3.搜尽奇峰打草稿4.艺术媒介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在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中,对艺术家在艺术本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在艺术的本质中,艺术家占据重要地位,另一种则持完全不同的立场。

请你举例说出两种对立的观点的艺术理论或美学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并对你赞同的观点给予进一步论述。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牛顿答案:D3.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尼采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经济理论D. 艺术批评答案:C6. “艺术是表现”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克罗齐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7.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现代美学?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D8. “美是主观感受”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休谟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9.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表演艺术?B. 戏剧C. 建筑D. 音乐答案:C10. “美是和谐”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_________。

答案:1:1.618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是_________。

答案:音乐4.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理念5. 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酒神精神6.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模仿7. 克罗齐在其著作《美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直觉8. 马克思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美学专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美学专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美学专题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C4.B5.A6.C7.A8.B9.D 10.A 11.D 12.C 13.B 14.B 15.C16.D 17.D 18.A 19.B 20.B 21.C 22.B 23.A 24.A 25.C 26.A27.D 28.A 29.A 30.D二.多项选择题1.AB2.CDE3.ABDE4.ABC5.ABDE三.名词解释1.美本身这是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这篇对话中,在探讨有关美的本质问题时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个美本身不是指具体的美的东西,而是指一切具体美的东西之所以会美的共同原因。

所以,“美本身”所要回答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美是什么”或“什么是美”,美的本质。

2.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理论,是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

它认为人的无意识可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种族经验通过遗传方式、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无数次的反复、积淀而成的心理本能。

它还认为,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四.简答题1.在历史上,美学一直被看作哲学的一个分支。

在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之前,美学往往是依附于哲学,哲学家也总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美学,并把美学作为他们构筑哲学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历史上的许多著名美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哲学家。

即使是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美学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哲学,哲学不仅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而且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对立思想路线的斗争,也会在美学中得到清晰的表现。

2.(1)快感是动物性的,是客观环境适应了动物的需要所造成的一种生理上的快适感,因此,快感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性,这也是人与动物所共同具有的。

(2)美感不只是一种生理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人在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直接观照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具有一定的理性内容。

(3)美感虽然不是快感,却又离不开快感。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是美的基本形态?() A. 喜剧 B. 悲剧C. 优美D. 崇高答案:C2、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审美心理”的描述?() A. 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 B. 是一种感性的体验活动 C. 是一种客观的判断活动D. 是一种主观的联想活动答案:B3、“审美疲劳”是指()。

A. 对美好事物的厌倦和无聊 B. 对美好事物的崇拜和迷恋 C. 对丑恶事物的忽视和厌恶 D. 对丑恶事物的关注和批评答案:A二、简答题4、请简述“美学”的基本含义。

答案:“美学”是一种研究人类审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美的本质、美的形态、审美心理、审美教育等方面。

41、请简述“审美心理”的基本过程。

答案:审美心理过程包括审美准备、审美展开和审美结束三个阶段。

审美准备阶段包括审美需要的产生和审美心理的准备;审美展开阶段包括审美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活动;审美结束阶段包括审美评价和审美反思。

三、论述题6、请论述“悲剧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答案:悲剧美是一种通过对人类生命、尊严、价值等方面的歌颂和肯定,展现出人类在面对苦难和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和英勇的精神美。

悲剧美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例如在戏剧中,可以通过对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高尚品德和顽强精神的描绘,展现出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抗争;在音乐中,可以通过对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悲剧美。

四、分析题7、请分析下列画作《蒙娜丽莎》所体现的“美学”原理。

答案:《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它所体现的“美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神秘的微笑,它引发了观众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其次是背景的虚化,突出了蒙娜丽莎的形象,强调了主题;再次是身体比例的微妙调整,使得画面更加和谐;最后是画家对于细节的精湛描绘,例如衣物、头巾、背景等,使得画面充满了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主观的快感”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布尔沃 C. 费希特答案:C. 布尔沃2.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追求自然之美?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写实主义3.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 美的本质B. 美的现象C. 美的规律D. 美的价值答案:A. 美的本质4.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自由的显现”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尼采答案:A. 康德5. 以下哪个概念是美学中的核心概念?A. 美感B. 美学C. 美育D. 美学范畴答案:D. 美学范畴6.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表现主义答案:A. 古典主义7.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B. 亚里士多德8. 以下哪个美学家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布尔沃答案:B. 黑格尔9.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浪漫主义10. 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了“美是生命力的显现”的观点?A. 尼采B. 康德C. 费希特D. 黑格尔答案:A. 尼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的本质。

答案:美的本质是指美的内在规定性,它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本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美的客观性,即美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②美的普遍性,即美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艺术作品中的;③美的和谐性,即美是和谐与统一的体现;④美的创造性,即美是生命力的显现。

2. 简述古典主义美学的特点。

答案:古典主义美学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强调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注重艺术作品的和谐与统一;②主张艺术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如“三一律”原则;③强调艺术家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④注重艺术作品的教育作用,强调艺术应该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大学美学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美学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美学教育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艺术B. 美C. 自然D. 文化答案:B2. 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美的本质B. 艺术形式C. 美的价值D. 美的创造答案:A、B、C、D3. 美学的基本概念中,"审美"是指什么?A. 对美的感受和欣赏B. 对丑的感受和厌恶C. 对艺术家的评价D. 对审美标准的批判答案:A4. 以下哪位哲学家被称为美学之父?A. 亚里士多德B. 笛卡尔C. 康德D. 柏拉图答案:D5.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是哪个美学流派的观点?A. 形式美学B. 心理美学C. 实用美学D. 唯美主义答案:B6. "美的相对性"是指什么?A. 美是主观感受B. 美是客观存在C. 美的标准因人而异D. 美的标准普遍适用答案:C7. "真实"在艺术中的意义是什么?A. 模仿真实世界B. 表达真实感受C. 追求真实的形式D. 拒绝虚构和幻想答案:B8. "意境"是指什么?A. 艺术作品的主题B. 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氛围C. 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D. 艺术作品的象征意义答案:B9. "美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B. 培养创造力C. 培养审美情趣D. 培养艺术才能答案:A、B、C、D10. 艺术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A. 艺术家的名气B. 艺术品的售价C. 艺术品的创造力D. 艺术品的审美价值答案:C、D第二部分: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答案:美学是研究美的学科,它涉及对美的本质、艺术形式、美的价值和美的创造等方面的研究。

2. 请解释"审美"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审美"指的是对美的感受和欣赏。

美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创作B. 自然美C. 社会美D. 艺术与审美活动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心理分析D. 化学分析答案:D3. 美学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

A. 形式决定内容B. 内容决定形式C. 形式与内容相互独立D. 形式与内容相互依存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美学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

A. 艺术B. 文学C. 音乐D. 电影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流派?()A. 形式主义B. 实用主义C. 表现主义D. 符号学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美学的研究仅限于艺术领域。

()答案:错误2. 美学研究不涉及审美心理学。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

答案:美学与艺术学关系密切,美学研究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而艺术学则专注于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及其历史和理论。

两者相互影响,美学为艺术学提供理论基础,艺术学则为美学提供实践案例。

2. 描述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

答案:审美经验通常具有直观性、情感性和主观性三个基本特征。

直观性指审美经验不依赖于逻辑推理,而是直接感受;情感性指审美经验伴随着情感反应;主观性则指审美经验受个人偏好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

五、论述题1. 论述审美距离的概念及其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答案:审美距离是指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

它允许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保持一定的客观性,从而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审美距离有助于观众避免过度的情感投入,从而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意义,促进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美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自然景观C. 人类审美活动D. 社会文化现象答案:C2. 美学中的“美”通常指的是什么?A. 客观存在的美B. 主观感受的美C. 社会公认的美D. 艺术创造的美答案:B3.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审美无利害”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4. 形式美学认为美主要存在于哪里?A. 内容B. 形式C. 情感D. 思想答案:B5. 以下哪部作品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代表作?A. 《美学》B. 《艺术哲学》C. 《美的历程》D. 《审美教育论》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答案: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情感性和非功利性。

它是一种直接感受美的过程,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

2. 解释“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区别。

答案:形式美主要关注作品的外在形态、结构和色彩等,强调审美对象的外在特征。

内容美则侧重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等内在要素,强调审美对象的深层意义。

三、论述题1. 论述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

答案: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理论,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纯粹判断,它基于主观感受而非客观标准。

康德区分了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美、崇高、幽默和滑稽,并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普遍的、必然的愉悦。

2. 论述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答案: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认为艺术是精神的表现形式,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他将艺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艺术的最高形式是浪漫艺术,它体现了绝对精神的自由。

四、案例分析题1. 分析《蒙娜丽莎》的美学价值。

答案:《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其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精湛的绘画技巧、神秘的微笑以及深邃的眼神。

这幅画展现了人物的内在情感和精神世界,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

五、综合应用题1. 如何理解“审美是一种文化活动”?答案:审美是一种文化活动,因为它不仅涉及个人的审美体验,还与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名著2、对中国近代美学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是梁启超、国维与蔡元培3、《艺术的起源》作者是格罗塞4、《论美感、美和艺术》的作者是李泽厚5、中国古代诗歌中沉郁之美指的是杜甫6、名著《艺术哲学》是由法国泰纳写成的7、《没有地址的信》作者是普列汉诺夫8、《生活与美学》是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作品9、《美学散步》是宗白华作品10、“一个塑像的美绝不可能超过一个活人的美,因为一张照片绝不可能比本人更美”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11、《伊利亚特》是荷马的史诗12、雕塑《思想者》是罗丹作品13、名画《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开封的景色14、名画《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15、“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是恩格斯说的16、《4分33秒》是约翰·凯奇的作品17、“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的《醉花阴》18、“冷月葬花魂”是薛宝钗一生的写照19、悲剧《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作品20、“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是托尔斯泰说的21、王国维在《饮水集》中提到做学问要经历三种经历22、“现代社会是一种散文的世界,而不是一种诗意的世界”是马克思说的23、《诗论》是朱光潜的著作24、美学学科的名称是由鲍姆嘉通首次提出的25、朱光潜主张美是主观的26、阿米尔提出的“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27、“一触即觉不假思索”是谁说的? (2.0分)b28、美味与美感无差别是谁说的? (2.0分)c29、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的是谁说的? (2.0分)a30、“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审美活动三个因素:种族、环境、时代”是泰纳提出的31、自然美就是“胸中之竹”是郑板桥说的32、“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来源于宗白华《美学散步》33、“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指的是民俗风情之美34、在绘画中,“数年不点睛”的作者是顾恺之3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自《滕王阁序》36、以杜甫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沉郁的审美形态37、在西方,希勒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育”38、人生可以分成5个阶段的美育39、自由的人生不是审美的人生40、自由境界不是人生境界1、蔡元培曾经发表“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2、“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不是魏源说的。

3、“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可以说是概括汤显祖美学思想的一个核心。

4、美学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5、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7、“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和自然完全合一。

”8、审美趣味是个人文化的产物,是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9、“桂林山水甲天下”体现出自然物审美价值的高低。

10、茶与婚姻相结合的饮食文化指的是日常生活的美。

美学原理A卷1、美学是 1750 年在德国产生的;美学之父是鲍姆加登2、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是a、典型性;b、主观性;c、永久性。

3、喜剧的类型,从审美效果上分为讽刺型、幽默型、歌颂型;从内容上分为肯定型、否定型、含泪型。

4、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丰富的情感性、意义的象征性、形象的模糊性5、美学是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

6、美的客观的存在形式包括 a、自然美;b、社会美;c、艺术美;d、科学美;e、技术美。

1、美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欲望、技术、智慧和游戏的感性显现2、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式论(美在理念);根源是摹仿论3、审美经验包含直观、想象、情感等基本要素?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4、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儒家、道家、禅宗。

5、艺术现象的基本结构包括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品和艺术接受。

6、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有机的整体,有开端,中间和结尾选择题(60分)1、“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

”是D.贝拉克说的2、哪个不是20世纪50年代对自然美的性质主要的看法?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D.以上三点都不是•4、《大趋势》的作者是约翰·奈斯比特•5、最集中的表现林黛玉的人生感的是《葬花词》•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说的•8、“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

”是席勒说的•9、名著《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10、哪个不是审美的人生?(3.00分)•A.爱的人生•B.创造的人生•C.诗意的人生•D.自由的人生•11、“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是吉卜龄说的•12、“作《金瓶》者,必曾于患难穷愁,人情世故,一一经历过,入世最深,方能为众脚色摹神也”是张竹坡说的•13、西方传统哲学中“真正的世界”有三种表现形态: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彼岸世界”以及康德的“物自体的世界”。

•1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情15、德育是规范性质的教育•16、“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

”是梯利希说的•17、“去蔽、澄明、敞亮”是海德格尔的主张•20、“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朱熹说的1、《哈利·波特》的作者是罗琳。

2、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存在认知3、脂砚斋与曹雪芹不是同一个人。

8、美育的根本目的是指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10、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13、“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是《红楼梦》中的枉凝眉。

14、朱光潜和宗白华的美学都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15、古希腊的美是一种单纯的、完整的、和谐的美。

16、《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英雄人物在命运的捉弄面前,用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这种品质,给观众以巨大的震撼、激动,使得观众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净化。

17、审美形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个类型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18、人生的三个层面是日常生活的层面、事业的层面、审美的层面。

三者是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19、在中国当代出现了一场美学大讨论,这场美学大讨论是从批判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开始的。

20、《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席勒。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期待视界)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兴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仿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D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游戏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物质实在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愉悦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这是在强调(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艺术)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毕达哥拉斯)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指的是(审美的非自觉性)17."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通感)18.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马克思)19.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地域性)21.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总的指导意义)22.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23.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既制造丑,又创造美)24.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25.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26.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

"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27.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

这一现象说明(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28.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康德)2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30.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心手相应)•31.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2.布莱克说:"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 )A.感性具体的B.以小见大C.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E.直观个别的形象33.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说的关系主要包括( )A.一事物自身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B.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D.事物与人的关系34.李泽厚认为,美的特点主要有( )C.客观社会性E.具体形象性35.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 )B.它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1、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的是杜夫海纳说的2、“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