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4互联网普及率

合集下载

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年度统计报告

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年度统计报告

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年度统计报告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络发展迅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激励。

本文将对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进行年度统计分析,以期全面了解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一、互联网络普及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络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居全球领先地位。

这表明我国互联网络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地区和每一个家庭,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强大的互联网服务。

二、互联网络用户规模截至今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络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约占总数的90%以上。

这一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互联网络用户主要的上网方式,同时也为我国互联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互联网络带宽速度我国互联网络的带宽速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络的平均带宽速度已达到100Mbps以上,通信质量和速度明显提升。

这为各类数据传输和多媒体内容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

四、互联网络应用领域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也是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底,我国的互联网络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医疗健康、在线娱乐等等。

其中,电子商务是我国互联网络应用领域中最为活跃和发展迅猛的领域之一,今年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超过10万亿元。

这表明我国互联网络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消费升级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五、互联网络安全互联网络安全也一直是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的重点和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络安全状况总体稳定。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互联网络安全的投入,建设了一批互联网络安全保护体系,有效阻击了各类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

然而,随着互联网络应用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络安全形势也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互联网络安全的管理和保护力度。

综上所述,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年度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综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最初的互联网接入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里程碑,展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蓬勃景象。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1978年,我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直接连接,同时建立了第一个电子邮件系统。

然而,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大规模普及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在我国的应用还很有限。

90年代初,我国逐渐迈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教育、科研和企业之间的通信中得到应用。

同时,宽带网络的普及使得互联网的传输速度得以大幅提升。

1992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成功问世,为后来的互联网发展打下了基础。

2000年代初,我国互联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逐渐兴起。

200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了100万,标志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随后,手机支付、移动购物等新型服务应运而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008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宽带中国”战略,以加快宽带建设,提高网络带宽和覆盖率。

2013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超过6亿,网民渗透率达到45.8%。

互联网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互联网行业也催生了一大批创新企业。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一批顶尖的互联网公司崛起,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4年,我国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将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互联网产业正在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2017年,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成果显著,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领军者之一。

40年来,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同时,为了保障网络安全,我国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了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目录一、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以及IP地址数等信息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和普及程度。

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次调查中这些基础性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上网计算机数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456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半年增加了400万台,增长率为9.6%,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5.6%(如图7.1所示)。

可见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图7.1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总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67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减少了30万台,增长率为-4.3%,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8%;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207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减少了70万台,增长率为-3.3%,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为182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增加了500万台,增长率为37.9%,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6.6%(如图7.2所示)。

可见,虽然上网计算机总数保持增长,但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只有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则依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图7.2 历次调查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结果中上网计算机总数、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如图7.3所示)。

图7.3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2.上网用户人数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0300万人,同半年前的调查相比,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半年增加了900万人,增长率为9.6%,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如图7.4所示)。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前言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加速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的不可替代作用,高度重视并积极促进互联网的发展与运用。

中国政府把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营造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通过完善国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信息网络工程、鼓励相关科技研发、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培育多元化信息通信服务市场主体等举措,不断推动中国互联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

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文化信息装备制造业。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发展战略。

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

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及明确的政策引导下,中国互联网逐步走上全面、持续、快速发展之路。

中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

1997年至2009年,全国共完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万亿元人民币,建成辐射全国的通信光缆网络,总长度达826.7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84万公里。

到2009年底,中国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已达1.36亿个,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866,367Gbps,拥有7条登陆海缆、20条陆缆,总容量超过1,600Gb。

中国99.3%的乡镇和91.5%的行政村接通了互联网,96.0%的乡镇接通了宽带。

2009年1月,中国政府开始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目前3G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

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以下为《报告》的“第五章网民规模与结构”部分:一、网民规模(一)总体网民规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2014年网民增长的宏观带动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政府方面,2014年政府更加重视互联网安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于2月份成立,旨在全力打造安全上网环境、投入更多资源开展互联网治理工作,消除非网民上网的安全顾虑;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工作正式提上社会经济发展日程,推动互联网成为新型主流媒体、打造现代传播体系,对非网民信息生活的渗透力度持续扩大;“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持续开展,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宽带的建设和普及。

运营商方面,2014年中国4G商用进程全面启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12月,中国4G用户总数达9728.4万户,在网民增长放缓背景下,4G网络的推广带动更多人上网;运营商继续大力推广“固网宽带+移动通信”模式的产品,通过互联网OTT业务和传统电信业务的组合优惠,吸引用户接入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随着虚拟运营商加入市场竞争,电信市场在2014年出现活跃的竞争发展态势,相比基础运营商,其在套餐内容方面灵活度更大,获得很多用户的认可。

企业方面,2014年新浪微博、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使“互联网”成为频频见诸报端的热点词,互联网应用得到广泛宣传,互联网应用与发展模式快速创新,比特币、互联网理财、网络购物、O2O模式等一度成为社会性事件,这些宣传报道极大地拓宽了非网民认知、了解、接触互联网的渠道,提高非网民的尝试意愿。

2014年互联网职业信息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互联网职业信息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互联网职业信息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月
目录
一、我国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历程 (4)
1、起步阶段(1997年至2002年) (4)
2、快速发展阶段(2003至2005年) (5)
3、洗牌阶段(2006年至2009年) (6)
4、相对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 (7)
二、我国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业市场前景 (8)
1、行业发展趋势 (8)
(1)搜索技术能力与个性化服务突显 (8)
(2)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业将进一步向细分行业方向发展 (8)
(3)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将引领手机招聘热潮 (9)
2、行业市场规模 (9)
(1)互联网上网人数及互联网普及率不断增长 (10)
(2)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业雇主规模及渗透率持续增长 (11)
(3)网络求职者人数持续增加 (12)
三、行业竞争状况 (13)
1、行业内竞争主体及各自优劣势 (13)
2、市场份额 (13)
四、行业壁垒 (14)
1、人才数据库壁垒 (14)
2、巨额广告投入壁垒 (15)
3、政策壁垒 (15)
4、跨区域经营壁垒 (16)
五、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6)
1、行业监管不到位 (16)
2、行业竞争加剧 (16)
六、行业的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 (17)
1、行业周期性 (17)
2、地域性 (17)
3、季节性 (17)。

互联网在国内发展的历史阶段

互联网在国内发展的历史阶段

互联网在国内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到1995年:互联网在中国的萌芽。

1994年9月,中国电信与美国商务部签署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作为第71个接入互联网的国家。

1994年10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开始启动。

1995年1月12 日,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正式上网,成为中国第一家走上互联网的传统媒体。

第二阶段:1996年到2000年:迅速扩张
1996年央视建立自己网站
1997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开通网站
1998年网易,搜狐,开通新闻频道
第三阶段:2001年到2003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影响力彰显。

2002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中,新浪和搜狐同时宣布已经持平。

2003年第一季度,几大门户网站宣布开始盈利,2003年,互联网的影响力开始彰显,被称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年。

1对政府及政府决策的影响如2003年的非典,孙志刚案件,刘涌案件 2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为传统媒体设置报道“议程”。

第四阶段:2004年到现在,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在中国跻身主流。

搜狐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奥运会网络赞助商。

根据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被称为“网民大国”和“宽带大国”。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机会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机会

旅订
中国互联网商业机会的动力——大数据
大数据挖掘将改写中国电商与移动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商业机会的动力——O2O
*O2O在中国的发展是 移动互联网直接推动的 。
*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推动 力最强的就是中国的微 信,类似日本的Line *二维码购物的飞速发展 将改写中国的电子商务 与移动互联网发展
最后:中国最大的财经网站-----和讯网
*手机购物单个 季度增长率高达 96.6%,说明这个 市场在爆炸。
中国无线互联网的有前景的应用分析
2011-2012中国电子商务最有前景的应用
2012-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特点
网购 团购 支付
• 网络购物已成为刺激中国内需的重要路径 • 手机网购用户5550万,比2011年增长136%,有前景 • 传统生产商开始反攻,如家电巨头苏宁、国美
1998-2013:中国互联网的上市之路
截止2013年,海外上市共47家 截止2013年,7-2015年中国互联网的总体商业机会
2010-2014,预计移动互联网均增80%,电商均增62%
2012-2013中国移动互联网最有前景的应用
*中国第一财经网站 *中国最早的互联网接入商 *中国博客运动的第一品牌 *中国最高端的财经人群每天浏览的网站
Thank you ……
• 团购用户8337万,比2011增长29%。 • 手机用户1947万,比2011增长89% • 老牌电商的团购正在获得主要优势 • 手机支付用户5531万,比2011增长80% • 中国央行开始发出更多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支付市场出现第三方、银行、电商、电信商四大阵营
• 铁路网上预订人数达到7897万人,这是一个历史进步。 • 20%的网民网络预订过机票、火车票、住宿 中国高铁网还将进一步刺激各类旅行订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