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理论与分析
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解析

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解析供需理论作为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旨在解释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影响着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和分配。
本文将围绕供需理论展开讨论,探讨其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实际应用。
一、供需理论的核心概念1. 供给供给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供应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受到生产成本、生产技术、资源供给以及供应者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曲线通常是正斜率的,表现出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的趋势。
2. 需求需求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受到收入水平、价格水平、相关产品价格、消费者偏好以及未来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曲线通常是负斜率的,表现出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的趋势。
3.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状态的情况,此时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完全匹配。
市场均衡价格是供需双方在市场上自愿交易的价格,市场均衡数量是供需双方在该价格下进行的交易数量。
二、供需理论的基本原理1.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给和需求的变动直接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动。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市场价格下降;相反,当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市场价格上升。
供求关系的变动导致价格的波动,市场通过价格的调整来实现供需的平衡。
2. 供需关系决定数量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也影响市场数量的变动。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市场数量增加;相反,当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市场数量减少。
供需关系的变动决定着市场交易的数量,进而影响着市场的总体供给和需求。
三、供需理论的实际应用1. 价格决策供需理论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制定价格决策的理论基础。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确定产品的最佳价格,以获得利润最大化。
政府也可以利用供需理论来指导价格管制和市场调节,以维护市场的平稳运行。
2. 政治经济分析供需理论也可以用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中,揭示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对经济的影响。
供求理论与分析

供求理论与分析供求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对市场上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揭示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因素。
本文将对供求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其应用和意义。
一、供求理论的基本原理供求理论基于如下三个基本假设:一是市场是竞争性的,即供需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无力通过自身行为改变市场价格;二是市场是完全信息的,即供方和需方都能准确获得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和质量信息;三是市场是稳定的,即需求和供给关系在短期内基本保持不变。
根据这些假设,供求理论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需求与价格成反比,即价格上涨时需求下降,反之亦然;二是供给与价格成正比,即价格上涨时供给增加,反之亦然;三是市场平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此时的价格即为平衡价格。
二、供求理论的应用案例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假设市场上有100套房屋供应,需求方共有200人。
根据供求理论,决定房价的因素是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情况。
如果市场上房屋供应增加到200套,但需求依然是200人,那么房价将下降;反之,如果房屋供应减少到50套,需求依然是200人,那么房价将上涨。
此外,供求理论还可以解释市场上价格波动的原因。
比如,当某种商品需求增加,而供给量没有相应增加时,供需失衡将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反之,如果供给量增加过多,而需求没有相应增加时,供需失衡将导致商品价格下跌。
三、供求理论的局限性和不足尽管供求理论对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首先,供给和需求的决定因素并不仅限于价格,在现实中还受到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如税收政策、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等。
其次,供求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实际上市场存在垄断和寡头垄断等非完全竞争的情况,这也会对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最后,供求理论在短期内较为适用,但对于长期的价格和数量变动却没有明确的解释。
四、供求理论的意义和应用供求理论作为一种市场经济分析工具,对于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供给的理论。
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和生产技术等因素。
通常来说,当市场价格上升时,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商品或劳务;而当市场价格下降时,生产者则会减少供给。
供给曲线是一个向右倾斜的曲线,表示价格上升时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减少。
供给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市场的竞争程度和生产成本等因素。
其次,我们来看需求的理论。
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市场价格和个人偏好等因素。
通常来说,当市场价格上升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减少;而当市场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则会增加购买数量。
需求曲线是一个向左倾斜的曲线,表示价格上升时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市场的竞争程度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等因素。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是供求理论的核心概念。
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会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超过需求,市场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价格会下降直至达到均衡状态;反之,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超过供给,市场会出现需求过于供给的情况,价格会上升直至达到均衡状态。
供求均衡的价格和数量被称为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除了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供求理论还涉及到市场的弹性和效率等概念。
市场的弹性是指市场价格对供给和需求变动的敏感程度,市场的效率是指市场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
供求理论通过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指导政府和企业进行经济决策,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供求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通过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揭示了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形成规律,对于指导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供求理论的指导,合理调整政策和经济行为,以促进市场的均衡和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微观经济学中有关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的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中有关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的案例分析冯铭基根据常识可以知道,一个物品的价格决定于它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即它带给人的使用价值。
但是,如果这样,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比如大米跟黄金,大米对消费者而言是消费者必需,缺粮问题,人命关天,效用极大,但大米的价格却很低。
而黄金为非必需,效用不大,价格却很高。
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下面我们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来解释和研究一下。
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供求理论说到,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
大米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很低的价格水平,而黄金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很高的价格水平。
如图所示,在图一中,大米的需求曲线和黄建的需求曲线形状基本相同,都是价格越来越下降,其需求量在增加。
至于供给曲线:因为大米的成本很低,供给数量大,供给者愿意按OPm 价格供给任何的数量,因此大米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黄金的产量有一定的限制,因而其价格如何,其供给量总是固定的,因此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大米的供给决定的价格是OPm ,黄金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d ,前面一个价格低,后面价格高。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总效用指的事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全部满足或效用。
编辑效用指多消费以单位物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消费一定数量的物品的总效用等于葛单位的边际效用的总和。
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伴随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越来越多,它从中得到的新增加的边际效用量越来越少。
我们回到上面的讨论的问题。
大米是我们的必需品,从消费大米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巨大的,也因为如此,消费大量的大米,以至于它的边际效用递减到极小。
而黄金,相对于大米,它的总效用是很小的,由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黄金数量很小,所以,黄金的边际效用很高的。
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们面临的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木匾,它的指出在各种商品之间的分配,必需使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他的几个之比都要相等。
关于供求理论的分析报告

关于供求理论的分析报告女子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电商2班张玲玲110607020226供求关系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关系商品经济的许多范畴都可以统一到供求关系之中。
如研究商品关系的那些基本范畴:生产与消费、价值与使用价值、商品与货币等相互对立的概念.一旦把它们与市场相联系.实际表示的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在研究商品和价值的一般关系时不涉及市场,因而不以供求关系表示。
马克思指出。
在市场上。
“互相对立的只是两个范畴:买者和卖者。
需求和供给”。
“在商品的供求关系上再现了下列关系:第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买者和卖者的关系;第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尽管二者可以由第三者即商人来代表”。
供给和需求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都由生产产生。
处于对立地位的供给和需求彼此很难分清。
在不同的角度说.供给就是需求.需求就是供给。
属于增加供给的生产活动同时增加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和由于增加对劳动的需求而增加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换言之.生产中的生产需求也可以说是供给。
马克思在谈到供给和需求的含义时说。
“要给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
真正的困难在于。
它们好象只是同义反复”:并认为供给和需求都决定于生产:“供给和需求是由生产本身决定的”. 深刻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辨证关系。
供给与需求的这种辨证关系对于政府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很有指导意义。
供给和需求虽然是由生产决定但二者在量上没有必然的联系:二者真正的联系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总劳动中社会用来生产这种物品的部分。
也就是这种物品的生产在总生产中所占的数量.另一方面,社会要求用这种物品来满足需要的规模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而只有偶然的联系”。
这说明.供给和需求同由生产决定.但供给和需求不必然任何时候在量上都相等。
理论上假设的供求均衡只是在不均衡的波动中才存在.存在于平均数中。
由于在市场上“供给”是为了价值.提供的也是价值.而“需求”要的是使用价值。
价值是抽象劳动.供给的商品中虽然花费了“劳动”.但产品不为社会所需要.供给成为“无效供给”。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求关系无处不在,它影响着商品的价格、数量以及市场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苹果市场的供求波动假设在一个小镇上,苹果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在某个丰收的季节,苹果的产量大幅增加。
根据供求理论,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
因为果农们收获了大量的苹果,市场上的苹果供应充足,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果农们不得不降低价格。
与此同时,由于苹果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原本可能觉得苹果价格有点贵而减少购买的消费者,现在会因为价格实惠而购买更多的苹果。
这就是供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然而,如果连续几个季节苹果都丰收,导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
一些果农可能会因为利润减少而减少苹果树的种植,或者改种其他水果。
随着苹果的供给逐渐减少,价格又会开始回升,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案例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时,对住房的需求就会增加。
如果此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及时增加住房的供应,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房价上涨。
高房价可能会让一些购房者望而却步,但对于那些有强烈购房需求和经济实力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购买,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放缓,人口流出,对住房的需求减少。
而房地产开发商在之前的繁荣期建造了过多的房屋,就会导致供大于求。
为了尽快出售房屋,开发商可能会降低价格,引发房价的下跌。
案例三:石油市场的供求冲击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复杂但又典型的供求关系案例。
当国际政治局势紧张,或者某些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时,石油的供给减少。
这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例如,中东地区的战乱可能会影响石油的生产和运输,从而减少全球石油的供应。
供求 理论

建设大、中、小型项目是按项目的建设总规模或总投资来确 定的。习惯上将大型和中型项目合称为大中型项目。基本建 设项目大、中、小型划分标准,是国家规定的,按总投资划 分的项目,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项目5 000万元以上,其 他项目3 000万元以上的为大中型项目,在此标准以下为小型 项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大、中、小型划分标准(目前国家 正在研究修改中,在未修改前暂按原标准执行)为:
(2)单项工程(又称工程项目)。它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一个建设项目,可以是一个单项工程,也可以包括许多个单 项工程。所谓单项工程是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 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如某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某 独立大、中桥梁、某隧道工程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公路建设项目
(3)单位工程。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不能 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但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 如某隧道单项工程,可分为土建工程、照明和通风工程等单 位工程;一条公路可分为路线工程、桥涵工程等单位工程。
供给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向右上 方倾斜,表明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一)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一般来讲,商品本身价格高,供给量就多;价格低,供给量就
少。 2.生产成本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
(4)分部工程。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一般是按照 单位工程的各个部位划分的,例如基础工程,桥梁上、下部 工程,路面工程和路基工程等。
(5)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工 程的不同结构、不同材料和不同施工方法等因素划分的,如 基础工程可划分为围堰、挖基、砌筑基础、回填等分项工程 。分项工程的独立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它只是建筑或安装工 程的一种基本的构成因素,是为了组织施工以及为确定建筑 安装工程造价而设定的。
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理论解析

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理论解析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资源配置和分配的科学,而供求关系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础且重要的理论之一。
供求关系理论主要描述了市场中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供求关系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1. 供给1.1 定义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1.2 影响因素•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原材料、设备等成本。
•技术进步:技术升级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影响供给量。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和生产成本。
1.3 供给曲线(图表示例)Supply CurveSupply Curve•弹性供给:当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有较大变化。
可能发生在劳动力市场等可灵活调整的行业。
•非弹性供给:当价格变动时,供给量变化很小。
可能发生在原材料市场等供应相对不灵活的行业。
2. 需求2.1 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2 影响因素•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及对商品的需求量。
•市场趋势:包括时尚、社会观念变化等,会直接影响某些特定商品的需求量。
•商品替代品与补充品:某些商品可以被替代品所取代,而有些商品则需要与其他商品同时使用。
2.3 需求曲线(图表示例)Demand CurveDemand Curve•弹性需求:当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有较大变化。
可能发生在高度竞争市场中。
•非弹性需求:当价格变动时,需求量变化很小。
可能发生在涉及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中。
3. 市场均衡供给和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状态,在一个市场中,当供给等于需求时达到市场均衡。
3.1 正常市场均衡•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平衡。
•市场价格通过供给和需求自动调节。
3.2 市场失衡情况•需求过剩:需求超过供给,导致价格下降。
•供给过剩:供给超过需求,导致价格上升。
4. 应用与局限性供求关系理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分析和政策制定中,并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悠远
Qd = -·P
三、需求法则
需求法则: 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商品需求量与其价
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因而需 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这就是需求法则(Law of Demand)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需求法则的例外: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
路漫漫其悠远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P
S3
S1
S2
P0
O
Q
Q3
Q1
Q2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三章 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 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下,相等的
供求数量。
路漫漫其悠远
均衡价格的决定(几何说明)
路漫漫其悠远
四、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 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上,表现为沿着 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
其他因素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在几何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位置的 移动。
路漫漫其悠远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Q d=QA+AB
路漫漫其悠远
Q (图a)
Q (图b)
Q (图c)
市场需求暗含的假设
我们根据个人需求加总得到市场需求,
实际上暗含了一个假设,那就是不同消 费者之间的选择行为是相互独立的。也 就是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没有相关性 ,不存在所谓“潮流效应”( bandwagon effect)和“自欺效应”( Snob effect)。前者是人们为追赶潮流 ,后者是为了标新立异而采取的在独立 决策的情况下而不会发生的消费行为。
、工资水平很高时劳动的供给)
路漫漫其悠远
三、供给的变化及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供 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上,表示为沿着 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
其他因素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在几何上表示为整条需求曲线位置的 移动
P
D1
D2
D3
P0
路漫漫其悠远
Q3
Q1
Q2
Q
第二章 供 给
一、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 够生产出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也分为单个供给和市场供给
路漫漫其悠远
单个供给与市场供给
单个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个企业在
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 品的数量;
Qs=f (P)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使用较多的供给函数为
Qs=-+ ·P
路漫漫其悠远
供给法则
供给法则(Law of Supply):对绝大多
数商品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同方向 变动关系。
理解供给法则时必须注意:
其他条件不变 适合于绝大多数商品,但也有例外(如古董
从几何意义上说,一 P
种商品的均衡出现在 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
决定的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路漫漫其悠远
需求函数: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需
求量的因素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的数学 关系式
简化后:将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看作是
其本身价格的函数
Qd = f(P)
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
个人需求:是指某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
求;
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
量。
市场需求等于所有个人需求之和,如下图所
示,市场需求曲线由个人需求曲线加总得到 。
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我们研究的是市场
需求。
路漫漫其悠远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P
P
P
QA=f A (p)
QB=f B (p)
决定某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
自身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路漫漫其悠远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
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数学关系式
如果假定其它因素均不变化,仅考虑一种商
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 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 数,则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供求理论与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3
第一章 需 求
一、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到的 该商品的最大数量。(有效需求)
注意:需求Demand 与需要Needs的区别
需求有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之分
路漫漫其悠远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给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的 一条曲线。(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
路漫漫其悠远
表2—2 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数量 价 格 供 给 量 组 合 (元) (单位数)
A
2
0
B
3
200
C
4
400
D
5
600
E
6
800
路漫漫其悠远
图2-3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P
Qs=f (P)
O
Q
路漫漫其悠远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所
有企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 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供给可从单个供给的加总求和得出。 除经特别说明,以后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市
场供给。
路漫漫其悠远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供给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
价格和与其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 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供给曲线:则是根据供给表中价格—
路漫漫其悠远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
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 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则是根据需求表中价格—需
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的一条 曲线。(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
(由于微观经济学在论述需求曲线时,都假定商品的
价格和需求量具有无限分割性,因此需求曲线是一条 平滑的曲线)
路漫漫其悠远
表2—1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 价 格 需 求 量
组合
(元) (单位数)
A
1
700
B
2
600
C
3
500
D
4
400
E
5
300
F
6
200
G
7
路漫漫其悠远
100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P
O
Q
注意:实际上是需求函数的反函数,也可能为曲线
路漫漫其悠远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