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

合集下载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三篇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三篇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三篇晋江市内坑镇有一个五口之家,家中三个女儿,可以说是个个都是"女中豪杰",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女儿现就读某重点大学,二女儿的学习成绩现在是某重点高中高二年段的前三名,三女儿在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中一次获全国金牌,一次银牌,全省信息技术竞赛第一名,其他地市级的竞赛几乎都是第一名,学习综合成绩一直是年段前几名,用这位"英雄"家长的话说,"是民办学校给我几个女儿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民办学校教师的责任心与教育水平培养了我三女儿"。

其实也不尽然,这位家长的思想水平和对小孩的管理可谓是独出心裁,"亲切,民主,平等,尊重,理解,鼓励"(三女儿在日记中对自己父母亲的评价)是他们两夫妻的特点。

平时,在对小孩的管理中,他们对女儿们有的不仅是说教,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女儿认识到学习是为了什么?三个女儿从小似乎都很争气,都能理解父母亲的用心。

这位爸爸曾经在学校举行的家长会中作为家长代表这样说过:"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孩子的学习问题,父母都希望孩子门门功课好,得高分。

然而,事情也不是这么轻而易举。

有时,父母也会因孩子学习的分数忽高忽低而困惑,每一次测验最好全班第一,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分数对学生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掉以轻心。

在孩子学习上取得高分时,父母也要激励孩子不断向前,不能以此而感到满足;当孩子没有取得好分数时,父母也不能训斥孩子,而应当要帮助孩子找出问题,想办法助孩子一臂之力,克服困难。

我每当在孩子学习上取得不够理想成绩时,总是鼓励孩子,败不馁,要经得起考验。

我常常对孩子说:读书的过程是培养一个人的奋斗的精神,进取精神,事事如意,实属不易。

学习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这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内容,并不代表孩子的全部,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志向与意志品质。

父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例子

父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例子

父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例子家长教育孩子时,应该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信服,让孩子听话的。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父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例子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父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例子一在孩子的教育中,往往做比说管用,家长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发展。

当孩子范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要急着打骂,要追述一下原因,探索一下孩子的心理。

找到根源,治理源头。

儿子今年8岁,是个小顽固。

他做错事从不承认是他做的,即使当场把他抓住,他也咬着牙说不是他。

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大道理也讲了,可他还是那副德性。

这天早晨,我一起床就发现婆婆送来的花生被老鼠糟蹋了。

老鼠进了屋,抓抓不到,赶赶不走,请神容易送神难啊!如果不赶快把老鼠进来的路径堵住,家里可就要成鼠窝了。

我从这个房间找到那个房间,发现是厨房窗户惹的祸。

仔细看,乳白色的窗框上还留有老鼠脚印。

家里只有我和儿子两个人,我没开窗户,那就是儿子打开的了。

这个鬼儿子,不知跟他说过多少遍,打开窗户要随手关上,可他就是不听,得好好说说他了。

我把儿子喊过来,指着窗户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儿子就说窗户不是他打开的。

铁的事实就摆在眼前,他还不承认。

我来气了,操起扫帚朝儿子的屁股就是一顿猛打。

可儿子宁可让我打,也不承认窗户是他打开的。

过了几天,楼下邻居喊我,我顺手打开窗户把头伸出去同邻居说话,蓦地想起,那晚的窗户就是我这样和邻居说话时打开的。

原来,我冤枉儿子了。

一阵内疚从心底涌起。

我走到儿子面前蹲下来,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儿子,窗户是妈妈打开的,妈妈冤枉你了,还打了你,是妈妈错了,对不起,儿子!”儿子什么也没说,尖起小嘴在我的脸上啄了一下。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竟发现儿子再没那么顽固了。

做错事了,不仅承认,还主动跟我说。

原来教育孩子靠打、骂、讲大道理是不行的,只有做父母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父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例子二古人云:“以教人者教已”。

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质和良好习惯,父母都应具备。

父亲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

父亲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

父亲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想要做一个好爸爸先从教育孩子开始,父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父亲教育孩子的事例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父亲教育孩子的事例联语教子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儿子冯洪国出国学习时,临行前,冯玉祥把儿子叫到书房,亲手写下了一幅对联,赠子作为座右铭:“欲除烦恼须无我,历经艰难好做人。

”并耐心地对儿子解释说:“此联意为只有无我,才能为公,经历过艰难困苦,才知做人不易。

”取名教子革命老前辈林伯渠的小儿子要读小学了,林老对儿子说:“孩子,你快要上学了,应该有个地地道道的名字,我看你就叫林用三吧!”并给他解释说:“所谓,‘用三’者,就是,一要用脑筋想问题;二要用双手创世界;三要脚实地干些事情。

”教子章程著名作家老舍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教子“章程”:一是不必非考100分;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三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四是要有个健壮的体魄。

老舍认为:孩子将来做一个“诚实的车夫”,或者凭手艺吃饭的工人,比做贪官污吏强得多。

所以他明确要求不可虚荣,不可贪得,诚实虚己,自劳自力。

这种朴实的道德品质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父母教育孩子的小故事教育孩子的小故事:自己救自己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

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

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

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

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三篇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三篇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三篇晋江市内坑镇有一个五口之家,家中三个女儿,可以说是个个都是"女中豪杰",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女儿现就读某重点大学,二女儿的学习成绩现在是某重点高中高二年段的前三名,三女儿在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中一次获全国金牌,一次银牌,全省信息技术竞赛第一名,其他地市级的竞赛几乎都是第一名,学习综合成绩一直是年段前几名,用这位"英雄"家长的话说,"是民办学校给我几个女儿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民办学校教师的责任心与教育水平培养了我三女儿"。

其实也不尽然,这位家长的思想水平和对小孩的管理可谓是独出心裁,"亲切,民主,平等,尊重,理解,鼓励"(三女儿在日记中对自己父母亲的评价)是他们两夫妻的特点。

平时,在对小孩的管理中,他们对女儿们有的不仅是说教,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女儿认识到学习是为了什么?三个女儿从小似乎都很争气,都能理解父母亲的用心。

这位爸爸曾经在学校举行的家长会中作为家长代表这样说过:"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孩子的学习问题,父母都希望孩子门门功课好,得高分。

然而,事情也不是这么轻而易举。

有时,父母也会因孩子学习的分数忽高忽低而困惑,每一次测验最好全班第一,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分数对学生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掉以轻心。

在孩子学习上取得高分时,父母也要激励孩子不断向前,不能以此而感到满足;当孩子没有取得好分数时,父母也不能训斥孩子,而应当要帮助孩子找出问题,想办法助孩子一臂之力,克服困难。

我每当在孩子学习上取得不够理想成绩时,总是鼓励孩子,败不馁,要经得起考验。

我常常对孩子说:读书的过程是培养一个人的奋斗的精神,进取精神,事事如意,实属不易。

学习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这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内容,并不代表孩子的全部,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志向与意志品质。

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事例

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事例

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事例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事例一高斯破解数学难题:“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就无法解开它。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没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的声音都颤抖了,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做出来。

”导师让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这道题。

青年很快就解开了这道题。

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牛顿也没有解出来,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后来,每当这个青年回忆这件事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就无法解开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点评:孩子大都少有循规蹈矩思想,少有畏惧心理。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孩子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3个

[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3个

[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3个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篇1:分苹果的故事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有两封回信谈的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犯人这样写到: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

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

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那位著名人士这样写到: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

妈妈说:“我把门前的饿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

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篇2:王羲之劝子于学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

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

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

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

”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

严厉的父母培养名人的故事

严厉的父母培养名人的故事

严厉的父母培养名人的故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出人头地,但是只有严厉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孩子。

以下就是严厉的父母培养名人的故事。

1. 刘备和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蜀汉创立者刘备及其丞相诸葛亮,都是严厉的父母培养出的名人。

刘备的父亲刘弘,曾任江夏太守,他教育刘备要忠诚厚道,勤学好问。

刘备的母亲则教他要仁爱百姓,扶持正义。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任东汉末年泰山郡丞,他教育诸葛亮要勤学立志,廉洁奉公。

诸葛亮的母亲也教导他要忠诚报国,为民除害。

2.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其父亲周伯宜是清朝末年的举人,母亲鲁瑞则是大家闺秀。

鲁迅的父亲严厉要求鲁迅自幼接受传统教育,学习经典,书法和古文。

虽然鲁迅的父亲在鲁迅童年时期去世,但他的教诲对鲁迅的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鲁迅的母亲则教导他要为人正直,助人为乐,这些品质在鲁迅日后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父亲钱均夫是著名的教育家,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则是大家闺秀,善于诗词书法。

钱均夫对钱学森的教育非常严格,要求他学习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

同时,钱学森的母亲也教导他要热爱祖国,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4.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的发明人袁隆平,父亲袁兴烈是一位教育家,曾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袁隆平的母亲邓则贤是大家闺秀,善于诗词书法。

袁兴烈对袁隆平的教育十分严格,要求他勤奋学习,掌握真才实学。

袁隆平的母亲则教导他要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

5. 马云: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他的父亲马来法是一位艺术家,擅长书法和绘画。

马云的母亲崔述纲是一位普通家庭主妇,热爱文学。

马云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既严厉又宽松,鼓励他勇敢追求梦想,学会独立思考。

马云的母亲则教导他要助人为乐,为人正直。

这些教育经历为马云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总之,这些故事表明,严厉的父母培养出的名人,不仅在学术和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家国情怀。

教育孩子成功的事迹有哪些

教育孩子成功的事迹有哪些

教育孩子成功的事迹有哪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日后的行为、品性、人生观,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教育。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多看看别人教育孩子的事例,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成功的事迹,希望可以帮到你!教育孩子成功的事迹(一)、一天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洗碗,她才几岁的儿子独自在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

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

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蹦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象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孩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这个孩子长大后真的“蹦”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上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

(二)、许多年前,一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给别人放羊维持生活。

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

这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

牧羊人回答说:“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去安家。

”“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飞得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

”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样就不用放羊了。

”小儿子也对父亲说。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如果你们想飞,你们也会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

他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接着说:“看看我是怎么飞的吧。

”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

牧羊人肯定地说:“可能是因为我的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

”儿子们牢记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不断地努力。

等他么长大以后终于飞起来了,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发明了飞机。

(三)、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
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篇1:分苹果的故事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有两封回信谈的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犯人这样写到: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

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

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那位著名人士这样写到: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

妈妈说:“我把门前的饿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

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篇2:王羲之劝子于学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

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

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
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

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

”王献之又
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

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

母亲看了
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
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

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
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

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
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

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

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
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篇3:外国阔佬对孩子的“苛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家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亦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洛克菲勒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约翰。

他尽管那么有钱,却从不娇惯儿子,从小教育儿子
生活要节俭。

约翰.洛克菲勒从父亲手里接过家产以后,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

约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学以前,约翰从不给
孩子零用钱,孩子上学以后,才给他们少量的零用钱。

约翰.洛克菲勒认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
受物质的诱惑,追求更多的享受,贪图走最平坦的道路,因此,
“富人进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困难。

”他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了
使洛氏家庭后继有人,不断发达,自小严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钱
来之不易,绝不容许轻易浪费。

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也是如此“苛求”孩子的。

约瑟夫曾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大使,是美
国最大的五大企业家之一。

他给每个孩子存了1000万美元的委托金,但是他决不允许金钱腐蚀孩子,不许孩子谈论钱,尤其不允许在餐
桌上谈论钱。

肯尼迪成为总统以后,曾回忆起他在10岁时的一件往事,那时他向父亲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父亲将他的零用钱从每周
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亲断然拒绝了他。

你也许会将洛克菲勒父子以及肯尼迪父亲的想法或者做法归因于一种社会文化的原因。

其实,即使在我们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不少
有识之士,包括一些贤明的帝王将相,也都崇尚节俭,主张自小培
养孩子以奢靡为耻、俭素为荣的美德。

父母教育成功的事例篇4:达芬奇的父亲: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
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他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
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
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
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
画中,甚至敢画画恐吓老爸.一次,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在盾牌上画了
一个两眼冒火、鼻孔生烟,看起来十分可怕的女妖头.为了把父亲吓
一跳,他还关紧窗户,只让一缕光线照到女妖头的脸上.后来,父亲一
进家就被盾牌上的画吓坏了,可是等达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释完,父亲
竟然丝毫没有责备儿子.
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
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一代
大画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