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国际标准 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国际标准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1. 引言1.1 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是评估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指标。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指材料能够抵抗外力拉伸、承受拉应力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而抗压强度则是指材料能够抵抗外力压缩、承受压应力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了解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对于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定义及意义,包括概念和测试方法。
接下来将探讨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对建筑结构的重要性,并对国际标准下这两个参数的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在分析影响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关系因素时,我们将从水灰比、骨料类型和质量以及施工质量、养护条件等外部因素进行讨论。
最后,我们将总结研究结果和发现,并展望未来关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并阐述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建筑结构性能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国际标准以及影响这一关系因素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为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本文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关系的关注,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2. 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定义及意义2.1 抗拉强度的概念和测试方法: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力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在受力时会更容易发生压缩破坏而不是拉伸破坏,因此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要远远低于其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通常使用试验方法来进行测定。
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使用标准试件,如圆柱体或长方体,在试验机上施加纵向拉力,并测量试件的最大负载。
根据国际标准,混凝土抗拉强度可以通过单轴拉伸试验、三点弯曲试验或剪切试验来确定。
2.2 抗压强度的概念和测试方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在受到外力压缩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由于建筑结构中主要承受压力而非张力,因此抗压强度是评价混凝土性能重要的指标之一。
混凝土材料抗折性能分析原理

混凝土材料抗折性能分析原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力学性能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其中,抗折性能是混凝土最基本的力学性能之一。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抗折性能的定义、影响因素、试验方法及分析原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定义混凝土材料的抗折性能指的是混凝土在受到弯曲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之比在0.5左右,即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一半。
三、影响因素混凝土材料的抗折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材料强度、养护方式、试验条件等。
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抗折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越大,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越高;而砂、石的用量越大,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越低。
2、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质量比值。
水灰比的大小对混凝土的抗折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大,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越低。
3、材料强度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强度也会对混凝土的抗折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在相同的水灰比和配合比下,使用强度更高的水泥,则混凝土的抗折性能也相应会提高。
4、养护方式混凝土的养护方式对其抗折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养护时间越长,则混凝土的抗折性能越高。
5、试验条件混凝土抗折试验的条件也会对其抗折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在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水灰比下,试验时的加载速度越慢,则混凝土的抗折性能相应也会提高。
四、试验方法混凝土抗折试验是评价混凝土抗折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常采用的试验方法有三点弯曲试验法和四点弯曲试验法。
1、三点弯曲试验法三点弯曲试验法是混凝土抗折试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试验时,将混凝土试件放在两个支座之间,加载器施加力作用于中央,使试件发生弯曲,进而测定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2、四点弯曲试验法四点弯曲试验法相比于三点弯曲试验法更加准确。
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是描述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非直接相关。
-混凝土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指混凝土在受到压缩载荷作用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通常以N/mm²或MPa为单位来表示。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配合比、材料质量、养护条件等因素。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指混凝土在轴向加载下的抗压强度。
通常是指在实验中以轴向加载的方式测试得出的强度值。
轴心抗压强度一般是指标准试件(如立方体或圆柱体)经过特定养护期后进行试验所测得的结果。
-混凝土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指混凝土在拉伸状态下的抗拉能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相对较低,通常为抗压强度的10%左右。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混凝土很少单独承受拉力,而是通过钢筋等材料来提供抵抗拉力的能力。
虽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它们并非一一对应。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略高于其抗压强度,并且这种差异可能随着混凝土配合比、材料性质和试验
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同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其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具体取决于混凝土的成分、纤维加入情况以及试验方法等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在工程设计和实际施工中,通常会根据预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来确定结构的设计和尺寸,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要求,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通过在混凝土内添加钢筋等增强材料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拉能力。
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关系

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关系英文回答:The flexural strength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re two importa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Flexural strength is the ability of concrete to resist bending, while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the ability of concrete to resist compress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exural strength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fb = 0.62fc^(1/2)。
where:fb is the flexural strength in psi.fc i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 psi.This equation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concrete is in tension on one side and in compression on the other side. The flexural strength is determined by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which is typically much lower tha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exural strength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allows engineers to estimate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concrete based on its compressive strength. This can be useful for designing concrete structures that are subjected to bending loads.中文回答: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是密切相关的两种重要的力学性能。
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关系

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关系
嘿,你问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关系啊?那咱就好好唠唠。
抗折强度呢,就是材料抵抗折断的能力。
就好比一根木棍,你想把它折断,得使多大的劲,这个劲的大小就反映了这根木棍的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呢,是材料抵抗被压坏的能力。
就像一块砖头,你把它放在地上,上面压个重物,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不被压坏,这就是抗压强度。
一般来说呢,这两个强度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一个材料的抗压强度高,那它的抗折强度可能也不会太低。
就像一个大力士,他能扛起很重的东西,那他掰手腕的时候可能也比较厉害。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哈,有些材料可能抗压厉害,抗折却不咋地。
比如说水泥吧,水泥的抗压强度一般都比较高。
你盖房子的时候,用水泥做柱子、做楼板,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但是水泥的抗折强度相对就没那么高了。
要是你不小心把一块水泥板弄断了,就会发现它比较容易折断。
再比如说钢材,钢材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都挺高。
这
就像一个全能选手,既能扛住压力,又不容易被折断。
所以钢材在建筑、机械等很多领域都用得很广泛。
咱村有个老张头,他盖房子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他知道水泥抗压强度高,但是抗折不行,所以他在做地基和柱子的时候用了很多水泥。
但是在做屋顶的时候,他就用了一些钢材,因为钢材的抗折强度高,能承受屋顶的重量,还不容易被风吹断。
你看看,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虽然不完全一样,但在实际应用中都很重要。
咱得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这样才能盖出结实的房子、造出好用的东西。
你说是不?。
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关系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关系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
要说这混凝土啊,它可是我们建筑行业里的“主力军”。
想象一下,咱们在盖高楼大厦的时候,混凝土就像一位忠实的骑士,顶着各种压力,保护着整个结构。
而抗压强度呢,就是它在重压之下能撑多久的“能力”。
这就好比一个人扛着重物,越能扛,越是牛气。
不过,抗折强度就有点像“皮肤的韧性”了,主要是看混凝土在受力弯曲时的表现。
没错,混凝土就像一位肌肉男,既要有力量,也要有柔韧性,才能在建筑的世界里游刃有余。
可能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抗压和抗折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可是个大问题!想象一下,咱们把混凝土块放在两根柱子上,慢慢地加重物,结果它就被压扁了,那就是抗压强度的考验。
但如果我们在中间加点力,看看它会不会“弯腰”,这就是抗折强度的“出场时间”。
如果抗压强度高,但抗折强度低,混凝土就会在承受一定压力后裂开,简直就像你拼命想要拿下一个高分,结果却在关键时刻崩溃一样。
混凝土的成分、配比对这两种强度的影响可大着呢!比如,水泥的质量、沙子和石子的配比,都是影响因素。
就像一碗拉面,面粉的质量和水的比例直接影响到拉面的韧性和筋道。
大家应该知道,过多的水会让混凝土变得稀稀拉拉,反而降低强度。
而适当的添加剂则能增强混凝土的韧性,提升抗折能力。
简而言之,混凝土的配比就像调料,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得刚刚好。
养护也至关重要。
混凝土在刚浇筑后,就像刚出生的小婴儿,需要细心呵护。
要是你不及时加水或者让它暴露在烈日下,结果可能就是它变得脆弱,抗压抗折都不行。
这个时候,混凝土就像一位刚上大学的学子,刚开始学习要用心,才能获得好成绩。
养护好了,它就会在日后的日晒雨淋中表现得稳如泰山,任凭风吹雨打。
说到混凝土的实际应用,大家肯定见过那种高楼大厦、桥梁、隧道,甚至是公园里的长椅,这些都是混凝土的“杰作”。
而它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直接关系到这些建筑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想想看,要是桥梁的抗折强度不够,那可真是“悬崖勒马”的节奏,稍有不慎就会有大麻烦。
混凝土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压力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力量,而抗剪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剪切力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力量。
混凝土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面将详细讨论这一关系。
我们来看一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受到材料本身的质量和配合比的影响。
材料的质量包括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的质量,其中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骨架材料,而掺合料则是对混凝土进行改性的材料。
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比例关系。
一般情况下,水泥的用量越多,骨料的用量越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就越高。
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主要受到剪切面上的剪切应力和混凝土的粘聚力的影响。
剪切应力是指作用在剪切面上的力量,而混凝土的粘聚力是指混凝土内部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一般情况下,剪切应力越大,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就越高。
同时,混凝土的粘聚力也会影响抗剪强度,粘聚力越大,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也会越大。
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试验结果来验证。
经过大量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完全一致。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抗剪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0.5倍到0.7倍。
这是因为混凝土在受到剪切力时,会发生剪切破坏,而抗剪强度相对于抗压强度来说较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固定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混凝土的配合比、水胶比、骨料种类和粒径分布等都会对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产生影响。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振捣、养护等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总结起来,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抗剪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0.5倍到0.7倍。
然而,这一关系并不是固定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达到要求。
混凝土抗折与抗压强度对比

混凝土抗折与抗压强度对比说起混凝土,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吧。
那是我们建房子、修路、做桥梁时不可或缺的材料。
它好比是建筑工地的“老大”,没有它,啥都做不成。
可是,混凝土的强度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像我们常听到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这两者听起来好像差不多,但其实各有各的特点,各自有不同的“性格”。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两者的区别,看看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到底有啥不同吧。
抗压强度,说白了就是混凝土在承受压力时,能够顶住多少“重”的能力。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大胖子站在一块混凝土上,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就决定了它能不能承受这个重量。
如果抗压强度不够,混凝土可能就会裂开,甚至完全崩塌。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毕竟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建筑物的主要受力就是通过压强来承受的。
比如,咱们的楼房、桥梁,甚至高速公路的路面,基本上都是靠抗压强度来保证稳定的。
但是,抗折强度就有点不一样了。
抗折强度指的是混凝土在弯曲受力下的抗拒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混凝土在承受弯曲力时,能不能像铁人一样不容易被弄弯或者弄断。
这个抗折强度虽然不像抗压强度那样常见,但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非常重要。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做一个屋顶或桥梁,可能需要混凝土既能承受上面的重量,也要有一定的弯曲能力,这时候抗折强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比方说,那些楼板、桥梁中的预应力混凝土,就得依赖抗折强度来保证结构的安全。
说起来,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两者在实际工程中是有区别的。
抗压强度的测试很简单,就是把混凝土试件压在一个机器上,直到它被压碎。
数值越高,代表抗压能力越强。
而抗折强度的测试就稍微复杂点了,它是通过将混凝土试件放在两个支撑点之间,用力弯曲直到它断裂,最终测得的就是它的抗折强度。
不过,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既然混凝土抗压强度那么重要,那抗折强度是不是就没啥用了呢?其实也不是。
虽然抗折强度在很多地方可能没那么被看重,但有些地方正好需要它。
例如,高层建筑的楼板,特别是在楼层之间会承受一些弯曲力的情况下,抗折强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中篇)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一)混凝土的强度强度是硬化混凝土最重要的性质,混凝土的其他性能与强度均有密切关系,混凝土的强度也是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和质量检验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有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其中抗压强度值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强度指标。
1.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
根据我国《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规定,立方体试件的标准尺寸为150mm×150mm×150mm;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标准龄期为28天。
在上述条件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表示。
其测试和计算方法详见试验部分。
根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混凝土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共14个等级。
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的规定,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和相应的标准值表示,普通混凝土划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共12个强度等级。
如C30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MPa,亦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30MPa的概率要求95%以上。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方便设计、施工验收等。
强度等级的选择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结构部位和荷载情况确定。
一般可按下列原则初步选择:(1)普通建筑物的垫层、基础、地坪及受力不大的结构或非永久性建筑选用C7.5~C15。
(2)普通建筑物的梁、板、柱、楼梯、屋架等钢筋混凝土结构选用C20~C30。
(3)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预应力混凝土及特种结构宜选用C30以上混凝土。
2.轴心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也称为棱柱体抗压强度。
由于实际结构物(如梁、柱)多为棱柱体构件,因此采用棱柱体试件强度更有实际意义。
它是采用150mm×150mm×(300~450)mm的棱柱体试件,经标准养护到28天测试而得。
同一材料的轴心抗压强度小于立方体强度,其比值大约为=0.7~0.8。
这是因为抗压强度试验时,试件在上下两块钢压板的摩擦力约束下,侧向变形受到限制,即“环箍效应”其影响高度大约为试件边长的0.866倍,如图4-8。
因此立方体试件整体受到环箍效应的限制,测得的强度相对较高。
而棱柱体试件的中间区域未受到“环箍效应”的影响,属纯压区,测得的强度相对较低。
当钢压板与试件之间涂上润滑剂后,摩擦阻力减小,环箍效应减弱,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趋于相等。
图4-8 钢压板对试件的约束作用3.抗拉强度。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比值越小。
为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一般不考虑承受拉力,而是通过配置钢筋,由钢筋来承担结构的拉力。
但抗拉强度对混凝土的抗裂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结构设计中裂逢宽度和裂缝间距计算控制的主要指标,也是抵抗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形而导致开裂的主要指标。
用轴向拉伸试验测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由于荷载不易对准轴线而产生偏拉,且夹具处由于应力集中常发生局部破坏,因此试验测试非常困难,测试值的准确度也较低,故国内外普遍采用劈裂法间接测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即劈裂抗拉强度。
劈拉试验的标准试件尺寸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在上下两相对面的中心线上施加均布线荷载,使试件内竖向平面上产生均布拉应力,如图4-9。
图4-9 劈裂抗拉试验装置示意图此拉应力可通过弹性理论计算得出,计算式如下:(4-8)式中:——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MPa);P——破坏荷载(N);A——试件劈裂面积(mm2)。
劈拉法不但大大简化了试验过程,而且能较准确地反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试验研究表明,轴拉强度低于劈拉强度,两者的比值约为0.8~0.9。
在无试验资料时,劈拉强度也可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由下式估算:(4-9)4.抗折强度。
道路路面或机场道面用水泥混凝土通常以抗折强度为主要强度指标,抗压强度仅作为参考指标。
根据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规定,不同交通量分级的水泥混凝土计算抗折强度如表4-14。
道路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换算关系如表4-15。
表4-14 路面水泥混凝土计算抗折强度交通量分级特重重中等轻混凝土计算抗折强度(MPa)5.05.04.54.0表4-15 道路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抗折强度(MPa)4.04.55.05.5抗压强度(MPa)25.030.035.540.0道路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标准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550mm的小梁,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按三分点加荷方式(如图4-10)测定抗折破坏荷载,根据下式计算抗折强度:(4-10)式中:——破坏荷载(N);L——支座间距(mm);b、h——试件的宽度和高度(mm)。
如采用跨中单点加荷得到的抗折强度,应乘以折算系数0.85。
图4-10 路面混凝土三分点抗折试验装置示意图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从内因来说主要有水泥强度、水灰比和骨料质量;从外因来说,则主要有施工条件、养护温度、湿度、龄期、试验条件和外加剂等等。
分析影响混凝土强度各因素的目的,在于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1)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自水泥石以及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
水泥强度越高,则水泥石自身强度及与骨料的粘结强度就越高,混凝土强度也越高,试验证明,混凝土与水泥强度成正比关系。
水泥完全水化的理论需水量约为水泥重的23%左右,但实际拌制混凝土时,为获得良好的和易性,水灰比大约在0.40~0.65之间,多余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孔隙,且水灰比越大,留下的孔隙越大,使有效承压面积减少,混凝土强度也就越小。
另一方而,多余水分在混凝土内的迁移过程中遇到粗骨料时,由于受到粗骨料的阻碍,水分往往在其底部积聚,形成水泡,极大地削弱砂浆与骨料的粘结强度,使混凝土强度下降。
因此,在水泥强度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
但水灰比太小,混凝土过于干稠,使得不能保证振捣均匀密实,强度反而降低。
试验证明,在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呈有规律的曲线关系,而与灰水比则成线性关系。
如图4-11所示,通过大量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强度经验公式(又称鲍罗米公式):4-11 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及灰水比的关系(4-11 )式中:——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MPa):——混凝土的灰水比;即1m3混凝土中水泥与水用量之比,其倒数即是水灰比;——水泥的实际强度(MPa);、——与骨料种类有关的经验系数。
水泥的实际强度根据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测定。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实际施工中,需要事先确定水泥强度。
当无条件时,可根据我国水泥生产标准及各地区实际情况,水泥实际强度以水泥强度等级乘以富余系数确定:(4-12)式中:——水泥强度等级富余系数,一般取1.05~1.15。
如水泥已存放一定时间,则取1.0;如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或水泥已有结块现象,可能小于1.0,必须通过试验实测。
——水泥强度等级。
如42.5级,取42.5MPa。
经验系数、可通过试验或本地区经验确定。
根据所用骨料品种,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提供的参数为:碎石:=0.46,=0.07卵石:=0.48,=0.33混凝土强度经验公式为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带来极大便利。
例如,当选定水泥强度等级(或强度)、水灰比和骨料种类时,可以推算混凝土28天强度值。
又例如,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值,在原材料选定后,可以估算应采用的水灰比值。
[例4-2] 已知某混凝土用水泥强度为45.6MPa,水灰比0.50,碎石。
试估算该混凝土28天强度值。
[解] 因为:W/C=0.50 所以C/W=1/0.5=2碎石:=0.46,=0.07代入混凝土强度公式有:=0.46×45.6(2-0.07)=40.5(MPa)答:估计该混凝土28天强度值为40.5MPa。
[例4-3]已知某工程用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水泥(强度富余系数KC为1.10),卵石,要求配制强度为36.8MPa的混凝土。
估算应采用的水灰比。
[解] =1.10×42.5=46.8(MPa)卵石:=0.48,=0.33代入混凝土强度公式有:36.8=0.48×46.8×(C/W-0.33)解得:C/W=1.97,所以:W/C=0.51答:配制该混凝土应采用的水灰比为0.51。
(2)骨料的品质: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高,则混凝土强度低,骨料自身强度不足,也可能降低混凝土强度。
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尤为突出。
骨料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对强度影响较为显著,如碎石表面较粗糙,多棱角,与水泥砂浆的机械啮合力(即粘结强度)提高,混凝土强度较高。
相反,卵石表面光洁,强度也较低,这一点在混凝土强度公式中的骨料系数已有所反映。
但若保持流动性相等,水泥用量相等时,由于卵石混凝土可比碎石混凝土适当少用部分水,即水灰比略小,此时,两者强度相差不大。
砂的作用效果与粗骨料类似。
当粗骨料中针片状含量较高时,将降低混凝土强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更显著。
所以在骨料选择时要尽量选用接近球状体的颗粒。
(3)施工条件:施工条件主要指搅拌和振捣成型。
一般来说机械搅拌比人工搅拌均匀,因此强度也相对较高(如图4-12所示);搅拌时间越长,混凝土强度越高,如图4-13。
但考虑到能耗、施工进度等,一般要求控制在2~3min之间;投料方式对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如先投入粗骨料、水泥和适量水搅拌一定时间,再加入砂和其余水,能比一次全部投料搅拌提高强度10%左右。
一般情况下,采用机械振捣比人工振捣均匀密实,强度也略高。
而且机械振捣允许采用更小的水灰比,获得更高的强度。
此外,高频振捣,多频振捣和二次振捣工艺等,均有利于提高强度。
图4-12 机械振动和手工捣实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图4-13 搅拌时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4)养护条件: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养护温度、湿度是决定强度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
养护环境温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强度发展也快,早期强度高;反之亦然。
但是,当养护温度超过40℃以上时,虽然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28天以后的强度通常比20℃标准养护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