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案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教案(新版)湘教版

7.3 西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西亚的国家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

(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三)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一)知识储备l.引导学生经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当今的世界局势变化,收集有关西亚局势的资料;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调查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问题;3.了解西亚石油对世界各国尤其对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状况。

(二)教学准备1.收集西亚地区的局势变化资料制成录象片段或办成壁报;2.收集有关西亚石油资源的资料;3.节水农业的影视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他们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控制了这个地区会获取哪些好处?(板书:西亚)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学法指导:由影视图片激趣入题,转入讨论研究。

一孔之见:联系当前世界上的重大事件,从学生爱关注的战争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是关于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拓展,也是对世界地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学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让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西亚地区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单元,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西亚地区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西亚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西亚地区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了解西亚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西亚地区的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西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准备西亚地区的地图,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2.图片:准备西亚地区的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地区的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

3.资料: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参考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亚地区的位置和地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等。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三节《西亚》,主要介绍了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该地区的文化、宗教和经济发展情况。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通过图片、地图和案例等多种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对西亚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准确标示出西亚地区的位置;能够描述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尊重和包容心态,增强他们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理解和描述西亚地区的复杂文化和宗教背景。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对西亚地区的了解程度有所差异。

部分学生可能对西亚地区的文化和宗教背景缺乏了解,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同时,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需要提升。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使用幻灯片或展示板展示西亚地区的美丽景观图片,如约旦的佩特拉古城、以色列的死海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西亚地区有了解吗?你们知道西亚地区有哪些国家吗?请举例说明。

第二环节:学习地理位置1. 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西亚地区的位置。

可以使用互动白板或投影仪进行展示。

2. 引导学生使用地图上的经纬度坐标,标示出西亚地区的位置。

例如,让学生找出以色列、约旦、黎巴嫩等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进行标记。

第三环节:了解自然环境1. 介绍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西亚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沙漠气候,气温高,降水稀少,沙漠和荒漠地形较多,水资源匮乏。

2. 利用图片和案例,让学生感受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

《西亚》教学设计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西亚》教学设计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流程示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新闻热点“巴以冲突”,列举发生在西亚战争。

西亚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西亚战争频发。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西亚地区战争频发的原因。

观看视频,思考西亚战争频发的原因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战争给西亚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以时事热点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新课讲授 (第一课时) 我们将从位置之争、淡水之争、石油之争、宗教之争四方面探究西亚战争频发。

一、位置之争1、读亚洲分区图,找出西亚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1、读图可知,西亚位于亚洲的西南部。

引导学生读图找到西亚地区位于亚洲的位置。

时事导入入 西亚长期以来战争频发的原因 引导探究主要原因小组探究课堂小结2、读西亚政区图,找出西亚所连接的大洲和濒临的海域。

注意“里海”与其它四海不同,并不是海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西亚位置极其特殊,处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因此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3、读西亚政区图,请找出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以色列。

4、读图,请找出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及其沟通的海洋。

阅读材料“霍尔木兹海峡”,思考霍尔木兹海峡的作用。

霍尔木兹海峡是西亚石油输出的唯一出口,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誉为“世界油阀”。

5、展示图片:丝绸之路示意图,引导思考西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为何从古到今战争不断。

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交通要道及中转站。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难点:西亚地区的人文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西亚地区的人文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课堂分享3.案例分析展示西亚地区的人文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巩固提升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分享等环节,使学生充分了解了西亚地区的地理特征,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西亚地区的人文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5.不足之处: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地图识别西亚地理位置,理解其位于亚洲西南部的战略意义。

(2)分析西亚自然环境特点,如沙漠气候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

(3)探讨人文特点,如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对西亚社会的影响。

2.教学难点补充:(1)解释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干旱气候如何塑造了当地的生活方式。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学设计三峡初中卢祥凤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的第三节(西亚),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地域地理。

整节课的内容设计有“五海三洲之地〞、“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世界石油宝库〞、“阿拉伯国家〞四局部组成。

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十分典型的干旱环境。

西亚的典型的干旱环境,以色列农业开展中的节水具有很大的特色和学习性,是我们国家学习的典范。

〔2〕、西亚的石油世界闻名,它在世界的能源构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兴旺国家的经济开展影响较大。

〔3〕、西亚的战略地位,西亚一直是某些大国的争夺目标,所以纷争不断,由此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开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经过半年多的地理学习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对各种地图的使用也较为熟练,加之学生在这一阶段好奇心强,有肯定的儿童心理特征,我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运用直观的视频穿插于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渗透感情教育。

而作为90后的七年级学生普遍个性突出,主观意识较强,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意识相对缺少。

因此,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而本节课是本单元(了解地区)的第三节课,学生对地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有了肯定的了解,有利于本节课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分析西亚的位置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运用地图说明西亚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3〕了解西亚石油在世界中的地位、分布及输出路线。

2、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填图,增强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商量分析,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感情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乱不安的世界局势,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X的感情。

〔2〕通过学习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来培养学生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树立可延续开展观念。

七年级地理下册 西亚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西亚教案 湘教版

西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西亚的气候特征、主要河流等。

2. 了解自然环境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3、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

教育目标: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填图2.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平板电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复习总结西亚地处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二、讲授新课:资料展示,学生朗读。

看图引导学生分析西亚的气候特征,炎热干旱的气候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伊朗高原和小亚西亚半岛中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黑海、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阿拉伯半岛的西南有小部分热带草原气候。

归纳西亚的气候特征: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承转:西亚人的服饰和当地气候的关系。

受气候影响,农业以畜牧业、灌溉农业为主。

介绍美索不打米亚平原。

找出西亚两条著名的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指出这里是古代巴比伦文化的发源地,以此来增加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议一议:你有什么方法帮助西亚的国家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学生发表观点:开发地下水、淡化海水、以油换水、种植耐旱耐咸植物、节水农业。

学生阅读P50页教材,了解枣椰树和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教师归纳:西亚成为世界热点的第三个原因:稀有的水资源。

板书: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教师宗教和文化。

学生阅读教材P53页,认识本地的宗教。

圣城耶路撒冷。

教师引导解答上节课留下的设问。

图片展示。

引导归纳西亚成为世界热点的第四个原因:宗教和文化。

板书:四、阿拉伯国家学生谈:我的收获。

布置作业:填充图册P19-21教后反思:。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西亚 教学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西亚 教学案

第七单元《西亚》教学案
编号:012
A.混血人种B.黑色人种C.白色人种D.黄色人种
< 提高型>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特阿拉伯占据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B.伊朗和伊拉克扼守着波斯湾的唯一出口——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的领土全部位于欧洲境内
D.阿富汗与我国相邻
10.下列在西亚难以见到的景象是( )
A.沙漠广布,井架林立B.手捧《圣经》,去清真寺做礼拜C.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进出港口D.吃椰枣、喝泉水、骑骆驼11.近年来,由于国际粮价高涨,西亚人口又飞速增长,许多国家在海外租用农田,其主要原因是( )
A.西亚地区水源和耕地极度缺乏
B.帮助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改善农业技术
C.国内缺乏足够的劳动力
D.便于本地区的粮食出口,赚收外汇
<综合型>
12.读“西亚图”。

回答问题。

(1)图中沟通①____海和②____海的海峡⑤是____海峡。

(2)图中④是_____运河,它是________两洲的分界线,此运河属____(国家)所有,该国著名的农产品是_____。

(3)图中③是____湾,此海湾周围盛产_____(矿产),⑦国所在半岛是____半岛,此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

(4)图中⑧是___海,它为世界上最大的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案湘教版西亚(1)
一、型:新授
二、时安排:第1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认识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能在西亚的填充图上准确的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四、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能够正确填图
五、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六、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七、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
由新闻直接指出硝烟弥漫的战场——伊拉克。

找学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属区域——西亚地区。

联系实际、从新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

板书:第三节
西亚
(三)、讲授新
通过读图确认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亚的范围
读图找出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
五海三洲之地
通过读图掌握西亚的地理(海陆)位置:
间接的沟通着大西洋与印度洋
位于亚洲的西南,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
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
所以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交通要道(古代、现代)
找学生介绍历史上所学的古代丝绸之路的知识。

从古代起,西亚地区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简单介绍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途经西亚的情况。

强调其重要性主要国家、首都
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图以及图2-17西亚的国家图。

在图2-17中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伊拉克—巴格达、阿富汗—喀布尔、
土耳其—安卡拉、科威特—科威特、
伊朗—德黑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叙利亚—大马士革、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等国
利用填充图册12页的题目进行练习。

填注两洋、三洲、五海、大洲分界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埃及、土耳其、科威特等名称的位置。

阿拉伯国家、宗教
启发学生根据所看新闻报道回忆西亚地区居民的外貌、穿着打扮,西亚居民多数为阿拉伯民族,主要为白色人种,日常生活中以白色头巾、白色长袍包裹全身,男子蓄须,女
子以面纱遮脸。

语言以阿拉伯语居多。

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城。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做为圣城。

简单介绍巴勒斯坦地区以及巴以之间的矛盾冲突。

试着分析引发矛盾、战争的主要原因。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

(四)、小结与作业:
目标检测上的题目
板书设计
西亚(1)
五海三洲之地
交通要道
主要国家、首都
宗教
西亚(2)
一、型:新授
二、时安排:第2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河流等。

了解自然环境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四、教学重点: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五、教学难点: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六、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七、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
八、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提问上节主要内容。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复习总结西亚独特的人文特点,并指出西亚的自然环境也很独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

通过复习总结西亚独特的人文特点,并指出西亚的自然环境也很独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
二、讲授新:
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提示分析地形特征的四个方面(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学生分别分析西亚地形的四方面特征。

炎热干旱的气候
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伊朗高原和小亚西亚半岛中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黑海、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阿拉伯半岛的西南有小部分热带草原气候。

大部分较干燥。

在如此干旱的地方,对于人、动物和植物,水都是非常重要。

强调西亚地区大部分属干旱地带。

河流
找出西亚两条著名的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指出这里是古代巴比伦文化的发源地,以此来增加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伊拉克战争引出1991年海湾战争,从而引出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石油的储量、产量、输出量居世界首位。

西亚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1页图2-24西亚石油海上运输路线
强调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西方的生命线”。

阅读“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阅读材料,“西亚石油资源和生产特点”
三、作业:目标检测上的题
四、小结:本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