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教学)
消化性溃疡课件ppt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天平学说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NO acid,NO ulcer ❖ NO HP, NO ulcer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因素
早在1910年就有人提出 “无酸就无溃疡”,这是 人类与PU作斗争90余年来的经典总结。胃酸是由壁细 胞分泌的,约10亿壁细胞分泌盐酸23-25mmol/h,胃液 PH为1.3-1.8。胃蛋白酶是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经 盐酸激活转变而来,它的生物活性取决于胃液PH,当 PH升高到4时,胃蛋白酶就失去活性。抑制胃酸的分泌
秋冬、冬春发作,天气转暖缓解 3.节律性上腹疼
GU多于餐后1h痛---餐后痛 DU为饥饿疼,进食缓解,有夜疼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症状
1.上腹痛---主要症状
部位 上中腹,剑下或偏右 性质 钝痛、灼痛、胀痛、少数不疼,偶有剧痛,或
❖ 但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 的消化性溃疡,就是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消化性溃疡的分类
消化性溃疡——教学说课

1. 给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制定一份饮食计划 表。 2. 针对身边的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一次健 康教育,并写出实践报告。
1.教 材 分 析
2.教 法 学 法
说
3.教 学 过 程
课
目
4.教 学 评 价
录 5.教 学 反 思
04 教学评价
课前评价
课中评价 课后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在课前准备的资料,课堂中的表现,以后课后 作业形成考核,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教学反思━不足之处
1.少数学生讨论时积极性不高,不能兼顾 每个学生的情况。
2.应在各个教学环节关注各个学生的学习 状态,并辅以提问方式提高其能动性。。
谢谢 聆听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1.教 材 分 析
2.教 法 学 法
说
3.教 学 过 程
课
目
4.教 学 评 价
录 5.教 学 反 思
01
教材分析1━━教材简介
辅助教材
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 《内科护理学》 主编:梁萍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01
教材分析2━━教材内容分析
溃疡护理 的内容
合作交流
强化
1.教 材 分 析
2.教 法 学 法
说
3.教 学 过 程
课
目
4.教 学 评 价
录 5.教 学 反 思
03
教学过程1━课前任务
1.总结消化性溃疡和十二 指肠溃疡区别并上传至云 课堂。 2.分组查阅资料了解消化 性溃疡的饮食护理。
03
教学过程2━课中
复习旧课(10min)
➢由学生代表担任小老师,复习 上节课所讲知识。
消化性溃疡教学查房

查房内容
定义
临床表现
并发症 治疗及护理
定义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 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 (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ulcer,DU),因溃疡形成与胃 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溃疡 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临床表现
长期性
疼痛
节律性 周期性
并发症
出血
穿孔
幽门梗阻 癌变
治疗及护理
1、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戒烟 戒酒 服用NSAID者尽可能停பைடு நூலகம் 2、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 2)保护胃黏膜 3)根除幽门螺杆菌 3、外科手术
The end
谢谢 本次课程到此结束
消化性溃疡教学设计

消化性溃疡教学设计消化性溃疡教学设计XXXXXX2018.7.12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消化性溃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征。
2.用所学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尝试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增进友谊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消化性溃疡与我们身体健康的利害关系,提高学生研究病理学的兴趣,为学好卫生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主动研究。
教学重点:1.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点。
2.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教学难点: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交流、启发、演示教学步骤:1,激趣导入2,新课教学3.巩固应用4.归纳总结5.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以前有没有胃疼过?请谈谈当时的感受。
(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生1:饥饿时,上腹部痛苦悲伤。
生2:吃了食物后,腹痛加剧。
师:这些都是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那么何谓消化性溃疡?有何结果?二.新课讲授一.)概念:(引导、分析、讨论、获得)消化性溃疡:是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及管壁的慢性破坏性病变为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多见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十二指肠溃疡占70%,胃溃疡占25%.复合性溃疡占5%。
病因:1.胃酸、胃蛋白酶的自我消化作用。
2.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3.黏膜屏障功能破坏。
二.)病理变化(多媒体图片教学讲授法)1.胃溃疡肉眼观1)部位:胃小弯接近幽门部,尤以胃窦处最常见。
2)形状:圆形或椭圆形3)数目:多为单个4)大小:直径2.5cm以内5)皱襞:呈放射状6)边缘:整齐,状似刀切7)底部:平坦2.十二指肠溃疡的特性: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形态与胃溃疡相似,直径多在1cm以内。
3.镜下观(四层)溃疡的结构。
(多媒体讲授)1)炎性渗出层(2)坏死组织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层三.)病理临床表现(识记)1.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胃溃疡:进食0.5—2小时(饱痛)十二指肠溃疡:午夜时或饥饿、空腹时疼痛,进食后疼痛缓解。
消化性溃疡-1教学提纲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方维丽写在课前的话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
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那么,这些因素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一、消化性溃疡的概念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指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疾病之一,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或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之为消化性溃疡。
主要包括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此外,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小肠、胃肠吻合口及附近肠袢,以及异位胃黏膜。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多发性疾病,但在不同的国家、地方的患病率可存在不同的差异,通常认为,在人群中约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 10.33%-32.58%,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
本病好发于男性,其比例为2-5:1。
发病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
我国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近年来,中老年溃疡患者的比率呈增高趋势。
俗话说,胃病要靠七分养,三分治。
而健康人的胃病发生与哪些侵害因素有关?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哪些?二、病因和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的综合结果。
侵袭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抗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吸烟、饮酒等。
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包括: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血流量、黏膜上皮细胞再生更新、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等。
关于溃疡病的主导发病机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迁,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胃酸是发生溃疡的必须条件。
因此,1910年,有学者提出无酸、无溃疡的设想。
消化性溃疡说课稿

自我介绍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XXXX,来自XXX,毕业于XXX,目前就职于XXX。
作为一名医学教师,我乐于在临床一线治病救人,同时,我也乐于向医学生讲诉我在临床工作中的经历、感悟、经验、教训,让他们能够有所借鉴、收获,以便于他们的医学道路少些坎坷,多些通途,早日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医生和教师的结合是我理想的事业,这也是我能够站到这里的原因,希望各位老师给我实现这一理想的机会,谢谢!消化性溃疡的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消化性溃疡》,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工具、教学过程六个步骤加以阐述,重点讲述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和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选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内科学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第五章内容,本章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章节,是教学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
本章内容是内科学考试、毕业考试、临床技能考试、执业医师考试的必考内容,而且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它的诊断和治疗也是临床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由此可见,本章内容无论是在基础的理论考试还是在临床的实际运用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情况、辅助检查和预防.(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采集消化系统病史、阅读胃镜、腹部x线造影等辅助检查报告单的能力,引导学生将医学理论与临床现实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重点难点重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难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鉴别,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二、学生情况授课对象多为五年制本科生,之前通过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消化性溃疡的知识框架,但学生在由基础向临床转化以及对疾病的系统化、整体化认识上还比较陌生,如何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消化性溃疡的系统化学习并逐渐培养学生用循证医学的思想处理临床实际问题是本章教学的关键问题三、教法运用本课主要采取精讲法、互动式讲解、对比讲解、问题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病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消化性溃疡优秀教案

Powerpoint课件、教材
教学参考资料
《诊断学》陈文彬潘祥林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科学》叶任高陆在英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备注
【讲授新课】
【讲述】
【幻灯显示】
【举例】
【讲述】
【幻灯显示】
【讲述】
【幻灯显示】
【讲述】
【幻灯显示】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本病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上腹痛等典型表现,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消化性溃疡的确定诊断,尤其是症状不典型者,需通过钡餐X线和/或内镜检查才能建立。
(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胃癌、胃泌素瘤鉴别。
八.并发症
(一)出血
(二)穿孔
(三)幽门梗阻
(四)癌变
九.治疗
治疗的目的:消除症状,促进愈合,预防复发及防治并发症。
二.发病率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口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本病。
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据我国资料,二者之比约为3:1。但据较大的胃镜资料和尸检资料统计,两者的差别并不显著。
三.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1)幽门螺杆菌-胃泌素-胃酸学说。(2)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学说。(3)幽门螺杆菌感染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从而导致黏膜屏障削弱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重要机制。
(四)其他因素:
①吸烟。②遗传。③急性应激。④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四.病理
(一)好发部位:
胃溃疡多位于与泌酸区毗邻的胃小弯侧及幽门前区,有时也可发生在小弯上端或贲门,偶见于大弯,亦可位于幽门管。十二指肠溃疡多位于球部,前壁较后壁常见,偶位于球部以下十二指肠乳头以上,称球后溃疡。
病理学“消化性溃疡病”说课教学设计

病理学“消化性溃疡病”说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能够对消化性溃疡病进行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病理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能够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三、教学内容:1. 消化性溃疡病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2.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变化和病理诊断。
4. 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PPT、教学病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消化性溃疡病的定义、病因、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
2. 互动讨论:设置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分析病理学知识,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病理标本,加深对消化性溃疡病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引言引入,介绍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表现,引起学生对该疾病的关注。
2. 知识讲授:首先介绍消化性溃疡病的定义和临床表现,然后深入介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最后讲解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变化和病理诊断。
3. 讨论环节:设置几个典型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广泛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4. 知识检测:设计消化性溃疡病相关的案例题,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测试,检验学习情况。
5. 学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标本,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六、教学参考资料:1. 黎雅利等,《病理学》2. 王书红,《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和治疗》3. 病理学学习网站资料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说课教学设计,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通过病例分析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Hp的发现: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 Warren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 粘膜活检标本中发现有一种弯曲样微生物, 与病理科医生Marshall 合作,采用弯曲菌 培养基培养48h,未见细菌生长,直到第35 块标本,正值复活节,培养5天后,才进行 检查,结果发现大量弯曲菌样细菌生长,并 于1983年在《Lancet》杂志上报道。
▪ A 30-year old male complained of upper abdomen pain for
two weeks. He has had recurrent and at times severely
abdominal pain for past 3 years. Each time he took
常见病因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非甾体抗炎药 ❖ 胃酸和胃蛋白酶 ❖ 遗传因素 ❖ 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 应激和心理因素 ❖ 其他因素:吸烟、饮食、病毒感染
⒈幽门螺杆菌感染
(helicobacter pylori , Hp)
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无Hp,无溃疡(no Hp,no ulcer)
2021/3/11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Hp微生物学特性:Hp属G-微需氧细菌,呈螺 旋状S形,有40多条鞭毛,Hp含有丰富的尿素酶, Hp生长缓慢,需培养3-5天以上可生成菌落。 分为:I型高毒力株,含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A, CagA),表 达CagA蛋白和空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 A, VacA)蛋白;II型即低毒力株, 含VacA基因,但不表达CagA蛋白和VacA蛋白。
weeks for treatment of arthritis.
▪ His family history is unremarkable.
▪ PE: There was moderate epigastric tenderness at right
side of midline without of a mass. The stool was brownish
in color and the occult blood test was positive.
2021/3/11
3
▪ 1. Could this patient be diagnosed as duodenal ulcer? And why?
▪ 2. What kind of further examination should be done for determining your diagnosis?
2021/3/11
17
2)Hp传播:Hp传播通过口-口、粪-口途 径,另外尚存在医源性传播。从唾液和牙 斑中检出Hp以及Hp家庭内聚集支持口- 口传播,从粪便中分离培养出Hp以及粪便 污染水源而造成Hp流行提示可经食物和水 源传播Hp。
2021/3/11
18
3)易感人群:人类是Hp的自然宿主,人群 对Hp均易感染,我国是Hp高感染国家,6 -12岁Hp感染率42%~48%,成年人感 染率大于60%,。
▪ 3. What was the most possible cause of the recent recurrence?
▪ 4. How to treat this patient?
2021/3/11
4
一、概 述
㈠ 定义
➢ 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形 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
aluminum hydroxide with symptom relief. Recent 2 weeks
the pain waked him up at midnight. After eating some cakes,
the pain could be relieved. He has taken NSAIDs for three
➢ 亦称为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 少数见于食管下段、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 空肠及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
糜烂:粘膜层缺损,深度不超过粘膜肌层,愈后不留瘢痕; 溃疡: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达粘膜下层,愈后留瘢痕。
2021/3/11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PU
彭贵军
河南中医一附院肾脏病诊疗中心
目的要求:
▪ 掌握:本病的定义、临床表现;本病的 诊断和鉴别诊断。
▪ 熟悉: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特殊类 型的消化性溃疡;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并发症;治疗。
▪ 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及病理。
2021/3/11
2
Case discussion
2、上皮细胞:维持上皮前的结构和功能;屏障作 用;再生速度快,修复受损部位。
3、上皮后: 胃粘膜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的血流
2021/3/11
13
4、前列腺素E:具有细胞保护、促进粘膜
血流增加粘液及碳酸氢盐分泌等功能;
5、表皮生长因子(EGF):具细胞保护和
促进上皮再生的作用
2021/3/11
14
(二)侵袭因素增强
8
㈡ 流行病学
⒈发病率 世界性常见病(人口10%) DU>GU,约为2-3∶1
⒉性别 男性>女性 3.9-8.5∶1 ⒊年龄 DU:青壮年 20-50岁
GU:中老年 50-60岁 ⒋发作季节 冬春季常见 5.饮食:食米区发病大于食面区,南方大于北方。
6.复发率:溃疡愈合后复发率很高,一年复发 率可达35% ~ 90%,4年复发率可达100%。 胃溃疡复发率稍低于十二指肠溃疡。即使服 用维持剂量的H2受体拮抗剂, 无症状的复发 仍相当多(26%)。
2021/3/11
10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攻击因素与防御因素失平衡是PU发生的关键
侵袭因素↑胃酸、胃蛋白酶、Hp感染 胆盐、乙醇、药物等
防御因素↓粘液、粘膜屏障 粘膜血流量 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
GU — 防御因素↓ DU — 侵袭因素↑
(一)胃十二指肠粘膜具有防御和修复机制
1、上皮前的粘液和碳酸氢盐:最表层的粘液层是 物理屏障,碳酸氢盐层是缓冲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