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综合练习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练习: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2.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A 切除胰腺出现糖尿B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保持完好不出现糖尿C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不出现糖尿B.由A、B组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C.由B、C组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3.如图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型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B.图中所示的是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调节过程C.肝和肌细胞中都会合成糖原,但只有肝糖原才能补充血糖D.血糖浓度下降后会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这属于反馈调节4.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 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B.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5.哺乳动物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可改善睡眠质量,该激素的分泌及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视网膜接受暗信号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长期熬夜玩手机会使褪黑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C.褪黑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D.褪黑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6.激素在调控人体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合成并分泌的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定向运送到靶细胞和靶器官C.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而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故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7.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增生。
2023届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三二轮复习滚动测试2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三二轮复习滚动测试2理综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A.①②③中均存在调节生命活动的信号分子B.若①表示甲状腺激素,其可通过体液运输影响②的分泌C.若③表示抗体,则其在A、B、C中均可被检测到D.C→A过程受阻,不会对B的量产生影响【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血浆,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液;①表示激素,②表示神经递质,③表示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详解】A、①②③中均存在调节生命活动的信号分子,①中信号分子为激素,②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③中信号分子可为细胞因子等,A正确;B、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①表示甲状腺激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影响②神经递质的分泌,B正确;C、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和淋巴液中,因为A血浆、B组织液和C淋巴液这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若③表示抗体,则在A、B、C中均可检测到,C正确;D、A表示血浆,C表示淋巴液,C→A过程受阻,淋巴液增加,会导致局部B组织液增多,D错误。
故选D。
4.下图1展示了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促进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机制,包括图中①、②、③、④4个步骤。
现有4位病人甲、乙、丙、丁、分别在该机制中的①、②、③、④步有缺陷。
对病人进行了2项测试:测试1:分离每位病人的肌肉细胞,测定不同胰岛素浓度下胰岛素结合细胞比例,结果见图2;测试2:给每位病人注射同样体重比例的胰岛素,分别测量血浆中的血糖浓度,结果见图3。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病人甲的测试的结果可用曲线a、c表示B.病人乙的测试的结果可用曲线b、c表示C.病人丙的测试的结果可用曲线a、d表示D.病人丁的测试的结果可用曲线b、d表示【答案】B【分析】据图1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包括:第①步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第②步是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第③步是靶细胞接受胰岛素传递信息后发生一系列信号传导,第④步是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将细胞外液中的葡萄糖运进细胞。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13)种群和群落

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高中生物(十三)种群和群落全员必做题1.[2021·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调查趋光性昆虫类群的丰富度可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C.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控制害虫的数量D.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2021·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联考]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会经历草本植物、灌木和森林三个阶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草本植物占优势时,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B.三个阶段相比较,该地的植物种类已经完全不同C.沙丘自然演替过程中,动物的存在可增加物种多样性D.沙丘自然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变3.[2021·江西省宜春市高三月考]将两种仓库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共同饲养于面粉中,两者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A.拟谷盗种群增长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第50天以后B.拟谷盗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其增长速率受种内斗争因素制约C.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D.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捕食关系,因此拟谷盗必须依赖于锯谷盗种群4. [2021·广东省湛江市高三调研]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5.[2021·河南省高三二模]蚜虫的粪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
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
蚜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蚜虫天敌。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综合训练二大纲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综合训练二大纲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综合训练二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A.植物细胞壁的形成B.分解葡萄糖产生ATPC.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D.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2.密码子和tRNA的关系是( )A.一对一B.一对一或一对多C.多对一或一对一D.一对一或一对零3.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4.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mol数与消耗的O2mol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强弱。
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 )A.0.5B.1.0C.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6.下列是关于动物细胞内氨基酸变化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可以合成蛋白质B.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直接合成性激素D.经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尿素7.下列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 )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8.将纯种小麦播种后发现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9.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B.硅藻C.硝化细菌D.酵母菌10.为保持一杂种甘薯品种的特性,不能用作繁殖器官的是( )A.种子B.块根C.叶片D.茎11.一株杂种黄玉米(Aa),授以纯种白玉米(aa)的花粉,这株玉米植株结出的一粒玉米种子中胚细胞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是( )12.4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13.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但生了一个白化病患者。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二轮复习生物综合卷(三)_1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卷生物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肥胖是吃货们的烦恼。
科学研究发现,线粒体如果形态发生变化,将无法正常将脂肪和糖类转化成能量,进而引发成年人肥胖。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没有线粒体,糖类和脂肪在细胞内无法贮存B.若线粒体的形态发生变化,则可能会导致其功能减弱C.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进行氧化分解,脂肪释放能量更多D.肥胖的原因可能与较多的糖类转化成脂肪有关2.“骨架”在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细胞结构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骨架存在于细胞质中,维持细胞形态并控制细胞运动和胞内运输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骨架C.DNA分子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交替连接成分子的基本骨架D.生物大分子以单体为骨架,每一个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3.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C.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D.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4.农业生产中的谚语顺口溜都是劳动人民一代代积累的经验,是一种宝贵财富。
下列农业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不匹配的是()A.“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杂草、害虫的种群密度要控制在K/2前B.“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描述的是玉米和大豆间作,可以促进增产C.“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D.“种子晒干扬净,来年庄稼不生病”——种子中结合水比例降低能够降低细胞代谢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而减缓生物体的衰老。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整合训练(十四)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整合训练(十四)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全员必做题1.[2022·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和五华县高三一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
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引进的芦苇、香蒲在与藻类竞争光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放养的植食性鱼类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2.[2022·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地虽瘠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C.“毋覆巢,毋杀胎夭飞鸟,毋麝卵”描述了对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了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3.[2022·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期末调研]生态农庄是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兴农业模式,如图是某农庄生态系统结构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农庄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和饲料中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该生态农庄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据图分析,蚯蚓从粪便中获得的能量属于鸡和牛的同化量4.[2022·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模拟](不定项选择)净初级生产量(NP)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GP)和生产者呼吸消耗有机物量(R)的差值。
2023届重庆市渝中区重点中学高三二轮复习综合卷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重庆市渝中区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卷生物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水和无机盐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是自由水B.植株老叶细胞比幼叶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高C.种子经充分晒干后,细胞内剩余的主要是无机盐D.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DNA和RNA2.真核生物细胞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会以吞噬泡的方式被包裹,并与溶酶体融合降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泡是由囊泡形成的一种单层膜细胞器B.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进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C.溶酶体合成的多种水解酶能分解损伤的细胞器D.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3.蛋白酶体是一种具有多重催化活性的蛋白酶,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错误折叠的蛋白和受损伤的蛋白被降解的主要途径。
大多数蛋白质在被蛋白酶体降解之前需要泛素化。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蛋白酶体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蛋白酶体是在腺体细胞内合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C.蛋白酶体在降解蛋白质的过程中应该有水的消耗D.蛋白酶体在维持细胞的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4.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
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耗能的主动运输B.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5.微生物培养时常用到无菌技术避免杂菌污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无菌技术包括对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B.倒平板时应该把培养皿盖完全打开,以免培养基溅到培养皿盖上C.配置好的培养基应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灭菌D.接种前后接种环都必须灼烧灭菌6.田间管理是通过影响农作物的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的大小而决定其产量的。
【高三】高考生物第二轮模拟复习题(有答案)

【高三】高考生物第二轮模拟复习题(有答案)年新课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选修三专题模拟练习10我1.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项目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在湿地恢复方面,应注意退耕还林或建立自然保护区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2.以下关于转基因植物的陈述是正确的()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基因植物不会增加昆虫种群中抗性基因的频率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果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自大自然,就不会有安全问题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所用的骨髓瘤细胞是一种基因缺陷型细胞,其合成核酸的途径能被氨基喋呤阻断。
现将从预先注射了某种抗原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b淋巴细胞与上述骨髓瘤细胞混合,加入peg促融后,再加入含氨基喋呤的培养液。
若将这些混合物分装于细胞培养板的小孔中培养(如右图所示),则小孔中的培养物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没有活细胞产生抗体b.没有活细胞,不产生抗体c、细胞分裂繁殖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呈阴性d.细胞分裂繁殖,产生抗体,专一性抗体检验呈阳性4.流域综合管理的生态工程原则包括: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整体性原理④工程学原理⑤物种多样性原理答。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5.在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中,不一定涉及()a.卵母细胞的培养b.细胞核移植c、早期胚胎培养D.外源基因的导入6.下列有关动物胚胎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怀孕母亲的早期胚胎可以移植b.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步发情的状态c、超排技术中应使用某些激素d.试管婴儿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在试管内完成2、头衔7.已知sars是由一种rna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sars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sars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练习题1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最符合题意。
1.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A.钙或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具有协同作用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或花粉管生长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D.硼对于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2.右图示向日葵在24h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b点B.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C.植物吸收和蒸腾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进行的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3.下图表示夏季玉米地里,距离地面不同高度的CO2浓度情况。
图中实线表示上午10时的测定结果,虚线表示夜晚22时的测定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图中c点会右移B.上午10时玉米植株不同高度CO2的吸收量不同C.夜晚时分,土壤中释放的CO2大多被玉米所固定D.图中b点所对应的是玉米植株叶面积较大处的高度4.下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 mol谷氨酸分解为1 mol氨基丁酸和1 mol CO2)。
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A.曲线1表示的是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曲线2、3、4表示的是产物的浓度变化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 min后完全分解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5.小李同学做了一个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关系的实验:将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并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
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0.3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lh,期间定时用仪器记录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g·m-3),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缸和乙缸中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也有分解者B.实验中乙缸是用来测定该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耗氧量的C.光照强度至少大于30W时才能维持甲缸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甲缸在使用45W灯泡光照时,生态系统稳定性比使用40W灯泡光照时高6.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下图示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7.右图为自然界中青蛙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过程中胚胎中细胞的数目在不断增多,胚胎体积也一直在不断增大B.a、b、d过程中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c过程进行的是减数分裂C.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与c过程有关D.蝌蚪受精卵中的所有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8.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体细胞的基因表达状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黑色方框表示表达的基因B.图中白色方框表示“沉默”的基因C.图解可说明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图中的3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基因组成具有明显差异9.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若对玉米根冠做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生长最大的是10.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C.c引起下丘恼分泌③胰高血糖素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11.下面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在A、B、C、D四4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12.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13.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1号、2号、4号和5号,可推知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B.由5号、6号与9号,可推知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由图可推知2号为显性纯合子、5号为杂合子D.7号和8号婚配,其后代患病概率为1/314.下列说法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若A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B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B.若A表示血糖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C.若A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B表示促甲状腺激紊的浓度D.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15.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
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知下表。
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凋查时间内,物种Ⅹ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B.在第四年,X种群数量最多的原因是种内斗争最弱C.若在第九年大量捕杀物种X,则第十年鼠种群数量会增加D.鼠和X种群为竞争关系,X种群数量增加时,鼠种群数量会减少16.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
若每个营养级每日的耗氧量如右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蒈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荞级、第一眚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17.右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B.若M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弱的是aC.若M表示种群的个体数目,a、b、c、d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四个不同种群,则d种群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比b种群少D.若M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它们构成一条食物链,则c的数量增加会导致a的数量增加、b的数量减少18.右图表示温度和水分影响群落的分布状况,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温度和水分共同决定着群落在全球的分布B.影响草原群落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C.群落中微生物的分解速率,温带森林一般应高于冻土带D.从图中群落分布的区域大小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温带森林1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第30~40年比第20~30年期间强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D.80年后生物总能量保持在最高水平的原因是此时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耗的能量20.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21.关于右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22.下图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简图,其中,只发生在生产者体内、可发生在各种细胞内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最多的过程依次是A.1、2、3 B.1、2、4C.2、4、5 D.2、3、523.下图表示豌豆①、②两个品种和农作物甲⑧一个品种分别培养④、⑤、⑥、⑦、⑨品种的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⑤的柱头上授以①的花粉,所得种子的种皮的基因型为AAbb,将形成的所有种子播下,在自然条件下,长出的植株所结的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AAbb的比例占1/4 B.Ⅲ、Ⅵ和Ⅷ过程都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基中都必须加入蔗糖和维生素等,但早期培养都不需要光照C.在Ⅵ中,利用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⑤进行筛选能得到⑦,但还不能确定外源基因D能否表达D.I、Ⅱ和Ⅶ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Ⅳ和V过程都需用到秋水仙素,Ⅷ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24.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将产生4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B.若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2种基因型C.若上图是该生物的某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则由它产生的配子类型有4种D.若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减数分裂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25.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的一种野生动物——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视,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
在某时间段内,得到数据如下图所示[注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λ值反应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B.导致bc段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野兔的竞争者增多C.cd段λ值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bc段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d段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二、非选择题26.下左图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中所示的来源外,还主要来自于。
(2)如上右图所示,Ⅱ1患苯丙酮尿症,Ⅱ3患尿黑酸症,Ⅱ4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和p、A和a、H和h表示,它们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
①Ⅰ4的基因型是。
②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一号家庭生育出患有苯丙酮尿症孩子的原因:(3)Ⅱ3已经怀孕,她生一个健康的男孩的概率是。
为了避免生出患病男孩,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
27.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含氮化合物,这些过量的含氮化合物会造成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