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复习资料全集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题型:名词解释:20分(5个)、填空题:20分(10空)、简答题:40分(4个)、计算题:20分(1个)1、 名词解释(1)十字方向线法:十字方向线法是利用两条互相垂直的方向线相交得出待测设点位的一种方法。

(2)距离交会:距离交会法是从两个控制点利用两段已知距离进行交会定点的方法。

当建筑场地平坦且便于量距时,用此法较为方便。

(3)高程放样:测设已知高程就是根据已知点的高程,通过引测,把设计高程标定在固定的位置上。

(4)设计高程:在填挖土方量平衡的前提下确定的场地上的填、挖分界线的高程值。

(5)中平测量:依据各水准点的高程,分段进行水准测量,测定各中桩的地面高程。

(6)线路初测:为线路的初步设计提供带状地形图和有关资料的踏勘测量,称为线路初测。

(7)线路右转角:指路线由一个方向偏转至另一方向时,偏转后的方向位于原来方向右侧时,称为线路右转角。

(8)中心桩: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轴线交点桩(角桩),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或称中心桩)(9)基平测量:沿路线方向设置若干水准点,建立路线的高程控制。

(10)里程桩:在公路中线处打桩,以表示该点至路线起点的里程,均称为里程桩。

里程桩分为整桩和加桩两种。

(11)道路中线测量: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标定出其里程,供设计和施工之用。

道路中线测量也叫中桩放样。

(12)直线放样:在地面上已有两点之间或延长线上放样一些点子,使它们位于已有两点的直线上,也称定直线。

2、 简答题(1)请简述全站仪坐标测设的过程。

答:全站仪坐标测设法,就是根据控制点和待测设点的坐标定出点位的一种方法。

首先,仪器安置在控制点上,使仪器置于测设模式,然后输入控制点和测设点的坐标,一人持反光棱镜立在待测设点附近,用望远镜照准棱镜,按坐标测设功能键,全站仪显示出棱镜位置与测设点的坐标差。

根据坐标差值,移动棱镜位置,直到坐标差值等于零,此时,棱镜位置即为测设点的点位。

工程测量考试复习资料

工程测量考试复习资料

工程测量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水准面: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

2、水准管分化值: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水准管圆弧2mm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分化值。

3、高差:两点之间高程的差值称为高差。

4、水平角:地面上从同一点出发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5、视差:目标成像的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产生照准或读书误差。

6、真方位角:由真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

7、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8、绝对高程:某点沿铅垂方向到达点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9、视准轴:物镜光心与十字丝的连线,称为视准轴或视线。

10、竖直角:空间方位线与水平面或天顶方向的夹角,简称竖角,又称垂直角。

11、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12、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线未处于正确位置而引起的读数误差。

13、直线定向:确定一条直线与一基本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称为直线定向。

14、真北方向:过地面某点真子午线的切线北端所指的方向。

15、磁方位角:由磁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

16、子午线收敛角:过一点的真北方向与坐标北方向的夹角。

17、坐标方位角:由坐标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

18、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19、系统误差: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的一系列观测中,数值大小和正负号固定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20、目标偏心差:实际瞄准的目标位置偏离地面标志点而产生的误差。

21、对中误差:仪器中心没有置于测站点的铅垂线上所产生的误差。

22、偶然误差:在相同观察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误差的出现没有一定规律性,其数值大小和符号都不固定,表观出偶然性。

23、等高线:由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定位形成的闭合曲线。

24、放样:在几何上按设计进行施工,要求通过测量工作把设计的待建物的位置和形状在实地标定出来,称为放样。

工程测量复习题集

工程测量复习题集

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 C )位置的科学。

A、平面B、高程C、空间D、曲面2、在测量工作中,应该采用( B )作为高程基准面(高程起算面)。

A、水平面B、水准面C、斜平面D、竖直面3、测量学中的水准面是一个( D )。

A、水平面B、竖直面C、斜平面D、曲面4、为了测量工作计算的便利,通常选用非常近似于大地体,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的几何形体代替地球总的形状,这个形体是( D )。

A、圆形B、椭圆形C、圆球体D、椭球体5、在普通测量工作中,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把地球近似看成圆球,其半径为( A )km。

A、6371B、6731C、7361D、76316、某工程采用假定高程系统,测得A点的假定高程为1165.325,B点假定的高程为1188.684。

后来测得A点的绝对高程为1205.476,测B点的绝对高程为( A )。

A、1128.835B、1148.533C、1228.835D、1048.5337、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中,X坐标均为正值,而Y坐标有正有负。

为了避免Y坐标出现负值,规定每个投影带的坐标原点向西平移( A )。

A、500kmB、500 mC、500cmD、500mm二、多项选择题1、工程测量的任务有(BC )。

A、测量B、测定C、测设D、计算2、在测量学中,把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CD )。

A、假定高程B、相对高程C、绝对高程D、海拔3、在测量学中,把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AB )。

A、假定高程B、相对高程C、绝对高程D、海拔4、解放后,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有(BD )。

A、1954年北京高程B、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C、1980年西安高程系统D、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5、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应该遵循的正确程序有(ABC )。

A、由高级到低级B、先控制后碎部C、从整体到局部D、由复杂到简单6、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ACD )。

工程测量学 复习资料汇总

工程测量学 复习资料汇总

工程测量学考试题一、填空题1.工程测量的内容,如果按照其服务的对象来讲,它包括工业建设测量、铁路公路测量、桥梁测量、隧道及地下工程测量、水利工程建设测量、输电线路与输油管道测量以及城市建设测量等。

2.一般的工程建设,基本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规划设计阶段、建筑施工阶段与运营管理阶段。

3.在我国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夏禹治水,有“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辇,左准绳,右规矩,……”等勘测情况的记录。

4.近年来在变形监测方法和技术方面的进步主要有:GPS测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和自动跟踪的全站仪(测量机器人)。

5.变形分析包括变形的几何分析和物理解释。

6.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通常可分选址、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

7.为设计桥梁需要提供的地形资料有:桥渡线跨河长度、桥址纵断面图、比例尺为1:2000至1:10000的桥渡位置图、比例尺为1:500至1:2000的桥址地形图及水下地形图。

8.城市地下铁道工程建设的初步设计阶段,采用比例尺为1:2000或1:5000的城市地形图,以选定线路的布置。

9.对于城市总体鬼哈、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需要比例尺为1:5000至1:10000的地形图。

对于小区规划、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需要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

10.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是表示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坐标数值集合的总称。

在测绘领域,用一系列地面点的x、y坐标及与其相联系的高程表示区域地面形状的模型,称为数字地面模型。

11.线路在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测量。

12.根据《铁路工程技术规范》规定,铁路建设标准分为3级,即I级铁路、II级铁路、III 级铁路。

13.铁路主要是由路基、轨道、桥涵、隧道、站场等工程建筑物所组成的一项综合工程,此外还有附属的设备和房屋,如行车信号、车站内的站台、天桥、地道、水塔等。

14.路基是轨道的基础,包括路基本体、排水设备和防护、加固建筑物等。

《工程测量学》复习资料

《工程测量学》复习资料

《工程测量学》复习资料水准面:设想有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而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该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将其中一个与平均海平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

测量工作的程序的第一步控制测量第二部碎步测量。

测量工作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补,由高级到低级。

三要素:水平角(方向),距离和高差。

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和距离测量是测量学的基本工作。

高程测量:测定地球表面上点的高程的工作。

高程测量的方法按使用的仪器和施测的方法分别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和GNSS定位测量。

水准测量的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通过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尺读数,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测定两点的高差,从而由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另一点的高程,这是高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且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已知a点的高程,测量出ab两点的高差,进而算出b 点的高程,b点的高程就等于a点的高程,加上ab两点所测高差。

自动安平水准仪使用的基本程序为:架设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和读数。

消除视差:当照准目标时,眼睛在目镜处上下移动,若发现十字丝和尺像有相对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消除方法:仔细调节对关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重合为止,既当眼睛在目镜处上下移动,十字丝和尺像没有相对移动。

)照准水准尺操作步骤:初步照准,目镜对光,物镜对光,消除视差。

水准点分为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

闭合水中路线:在闭合路线中,高差的总和理论上应等于零,既Σh理=0若实际高差的总和不等于零,即为高差闭合差:fh=Σh测附合水准路线:在附合水准路线中,理论上各段的高差总和应与一点和二点两个点的已知高程之差相等,如果不等其差值为高差闭合fh:fh=Σh测-(h2-h1)支水准路线:从理论上讲往、返测高差的绝对值应相等,而符号相反。

《工程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及复习题(附答案)

《工程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及复习题(附答案)

《工程测量学》复习资料绪论1、工程测量学的定义(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3)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单选题】(C)是在一个城市及其邻近地区建立若干覆盖所辖地区的连续运行基准站,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满足定位导航、城市规划、国土测绘、环境监测、等多种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社会要求。

A.RTKB.网络RTKC.CORSD.VRS3.【单选题】(B)技术在大范围内获取地表数字高程,毫米到1~2厘米量级的地表形变信息,在地面沉降监测、山体滑坡监测以及地震、火山、冰川活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RTKB.InSARC.CORSD.测量机器人4.【单选题】在东海大桥施工平台导管架吊装施工中,基于(A)的工程放样技术发挥了极大作用。

A.RTKB.InSARC.CORSD.测量机器人5.【单选题】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是工程(A)阶段的测量工作。

A.规划设计B.施工建设C.运营管理D.竣工验收6.【多选题】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B C D)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A.方案研究B.规划设计C.施工建设D.运营管理E.竣工验收7.【多选题】依据《测绘学名词》、《测绘基本术语》、《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各阶段所进行的(ABCDE)等的科学与技术。

A.控制测量B.地形测绘C.施工放样D.变形监测E.建立专题信息系统8.【判断题】精密工程测量代表着工程测绘学的发展方向,大型特种精密工程建设是促进工程测量学科发展的动力。

工程测量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工程测量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1、测量学包含那些学科?年夜地测量学、拍照测量与遥感学、舆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陆地测绘学、普通测量学。

2、土木匠程测量的义务:a、年夜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跟运用b、施工测量c、修建物的变形不雅察、3、高斯破体直角坐标:普通运用于测区的范畴较年夜,我国采纳的是高斯破体投影。

4、相对高程:空中至年夜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5、相对高程:由恣意水准面起算的空中点高程即空中点至恣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也叫假设高程。

6、测量的根本任务:破体直角坐标的测定、高程的测定。

7、测量任务的根来源根基那么:从全体到部分,先操纵后碎部,步步有检点。

第二章1、水准测量道理:水准测量是应用水准仪供给的水平视野在水准尺上的读数,直截了当测得空中上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曾经明白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前视点、后视点:设水准测量偏向是从E点往F点进展,规则称E点为后视点,其尺上读数为后视读数,称F点为前视点,其尺上读数b为前视读数。

3、水准仪的结构:千里镜、水准器跟基座。

4、水准仪的运用步调:安顿、粗平、对准、精平、读数。

5、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6、水准测量办法:水准测量普通是从曾经明白水准点开场,测至待测点,求出待测点的高程。

a、当两点间相距不远,高差不年夜,且疏忽野遮挡时,只要安顿一次水准仪就能够测得两点间的高差。

b、当两点间相距较远或高差较年夜或有妨碍物遮挡时,不克不及够仅安顿一次仪器就测得两点间的高差,如今,可在水准路途中加设假设干个暂时过渡破尺点,称为转点,把原水准路途分为假设干段,一次延续装置水准仪测定各段高差,最初取各段高差的代数跟,即可掉掉落起终点上的高差。

7、水准测量的允许闭合差:三等:f=±12L容f 容=±4n四等:f=±20L f容=±6n容等外:f=±40L f容=±12n容此中L表示水准路途单程千米数,n为单程测站数。

工程测量学 复习资料(完整版)

工程测量学  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1、测量学包括那些学科?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普通测量学。

2、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a、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b、施工测量c、建筑物的变形观测、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一般应用于测区的范围较大,我国采用的是高斯平面投影。

4、绝对高程:地面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5、相对高程:由任意水准面起算的地面点高程即地面点至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也叫假定高程.6、测量的基本工作:平面直角坐标的测定、高程的测定。

7、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有检核。

第二章1、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的读数,直接测得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前视点、后视点:设水准测量方向是从E点往F点进行,规定称 E点为后视点,其尺上读数为后视读数,称F点为前视点,其尺上读数b为前视读数。

3、水准仪的构造: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

4、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5、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6、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一般是从已知水准点开始,测至待测点,求出待测点的高程。

a、当两点间相距不远,高差不大,且无视线遮挡时,只需安置一次水准仪就可以测得两点间的高差.b、当两点间相距较远或高差较大或有障碍物遮挡时,不可能仅安置一次仪器就测得两点间的高差,此时,可在水准路线中加设若干个临时过渡立尺点,称为转点,把原水准路线分为若干段,一次连续安装水准仪测定各段高差,最后取各段高差的代数和,即可得到起终点上的高差。

7、水准测量的容许闭合差:三等:f容=±12f容=±4四等:f容=±20f容=±6等外:f容=±40f容=±12其中L表示水准路线单程千米数,n为单程测站数。

8、三四等水准仪的区别:仪器区别,往返区别,离地面高度区别,高差闭合差公式区别. 第三章1、水平角:指一点到两个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夹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工程测量学的定义:工程测量学主要包括以工程建筑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机器设备为对象的工业测量两大部分,主要任务是为各种服务对象提供测绘保障,满足它们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可分为普通工程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

2、工程测量按内容划分以及工程测量学的内容:(1)按工程建设阶段划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

(2)按服务对象划分: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地下工程的测量、海洋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以及矿山测量、城市测量等。

内容:1工程测量中的地形图测绘;2工程控制网布设及优化设计;3、施工放样技术和方法;4、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

5、工程测量的通用和专用仪器;6、工程测量学中的误差及测量平差理论。

3、工程测量三个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包括哪些内容:(1)规划设计阶段:主要哦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登进行测量。

(2)施工建设阶段:将所设计的工程建筑物按照施工的要求在现场标定出来,作为实地修建的依据。

(3)运营管理阶段:对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沉陷、倾斜以及摆动登进行定期或持续的检测。

第二章1、工程建设进行的程序,工程测量分为三个阶段:工程测量按照工程建设进行程序可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三个阶段测量工作。

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规划设计: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施工阶段:按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的标定建(构)筑物,竣工阶段:竣工测量及监视安全和维修养护2、施工放样的定义、遵循原则及放样的主要内容:施工放样:按照工程建设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将图纸上设计建构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在施工现场标定出来。

通俗讲就是将图纸上的构筑物放到地面上去的工作过程。

遵循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放样的主要内容:放样依据的选择,即放样已知点的选择;选择放样方法;计算放样元素,即根据已经选定的放样方法和已知点坐标和高程以及设计坐标和高程,计算出需要测设的水平方位角、边长值和高差值,这些元素成为放样元素。

第三章1、测量控制网的定义及分类:测量控制网由位于地面的一系列控制点构成,控制点的空间位置是通过已知点的坐标以及控制点之间的边长(或空间基线)、方向或高差等测量确定的。

按范围和用途,控制网分类:全球控制网、国家控制网、工程控制网2、工程控制网的作用及建网步骤:工程控制网的作用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范围内统一的参考框架,为各项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测绘在质量(精度、可靠性)、进度和费用等方面的要求。

主要步骤:确定控制网的等级;确定布网形式;确定量测仪器和操作规范;在图上选点构网,到实地踏勘;埋设标石、标志;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处理;提交成果3、施工控制网的特点:1控制的范围较小,控制点的密度较大,精度要求较高;2) 使用频繁;3) 受施工干扰大;4) 控制网的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一致;5) 投影面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一致;6) 有时分两级布网,次级网可能比首级网的精度高。

4、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定义:就是通过网平差求解未知点坐标时所给出的已知数据,以便对网的位置、长度和方向进行约束,使网平差时有唯一解。

5、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类、包括内容及方法:一般分为:零类设计(基准设计)、一集设计(图形设计)、二级设计(观测精度设计)和三级设计(已有网的设计)。

内容:提出设计任务;制定设计方案;进行方案评价;进行方案优化。

方法:解析法:通过数学方程用最优化方法求解。

模拟法:根据经验和准则,通过计算比较、修改,得到最优方案。

第四章1、大比例尺数字图和数字地面模型的应用:1按一定方向绘制断面图;2、按规定坡度选最短路线;3、平整土地。

2、工程竣工图编绘:总图编绘的基本要求与规定:基本要求:竣工总图的比例尺,宜为1∶500;竣工总图应根据现有资料,及时编绘.基本规定:总平面及交通运输竣工图;给、排水管道竣工图;动力、工艺管道竣工图;输电及通讯线路竣工图;综合管线竣工图。

总图编绘的方法:编绘的资料来自三个方面:数字化的设计图;旧有的白纸图;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复测检查及竣工时的实测,提交的施工放样检查和竣工资料。

3、水下地形图测绘:测深断面线和断面点的设计与布设;水下地形测量;水下横断面测量水下纵断面图编绘。

第五章1、建筑限差是指工程建筑物竣工之后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

2、常用的放样方法:高程放样、角度放样、距离放样、点位放样和铅垂线放样。

第六章1、线状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为各种线状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安装与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为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2、铁路勘测任务可分为踏勘(初测)和定测以及初测的概念:初测是为初步设计提供资料而进行的勘测工作,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纸上定线,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提出一个推荐方案。

初测对初步设计方案中认为有价值的线路进行实测,即进行实地选点,定出线路方向,沿线进行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并测绘带状地形图。

定测是在初步设计批准后,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线路的位置,并为施工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

3、线路初测的工作内容:选点插旗(插大旗);导线测量(为地形图做平面控制,定测放线的依据);高程测量:建立线路高程控制点和进行图根高程控制;测绘带状地形图。

4、线路测量导线点选择应满足的几项要求:(1)点位应靠近大旗线路的位置,以便于实测之用。

(2)桥梁及隧道两端附近,严重地质不良地段以及越岭垭口处均应设点。

(3)点位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易于保存的地方,以保证前后通视及方便地形测量。

(4)导线点间距应取用400m左右,以避免因边长过短而降低精度。

使用全站仪时边长可增到1km。

导线点转点应钉设控制桩和标志桩。

5、中线测量概念:把在带状地形图上设计好的线路中线测设到地面上,并用木桩标定出来。

中线测量包括放线和中桩测设两部分工作。

6、线路复测的目的:恢复定测桩点和检查定测质量,而不是重新测设,所以要尽量按定测桩点进行。

若桩点有丢失和损坏,则应予以恢复;若复测和定测成果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则以定测成果为准;若超出允许范围,应查找原因,确定证明定测资料错误或桩点位移时,方可采用复测资料。

7、管线工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1)收集确定区域内大中比例尺地形图、控制点资料、原有各种管线的平面图及断面图等。

(2)地形图测绘。

根据初步规划的线路,实地测量管线附近的带状地形图或修测原有地形图。

(3)管线中线测量。

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标定出管道中心线的位置。

(4)纵、横断面图测量。

测绘管线中心线和垂直于中心线方向的地面高低起伏的情况。

(5)管线施工测量。

根据定线成果及设计要求测设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标志。

(6)竣工测量。

将施工成果绘制成图,反映实际施工情况,作为使用期间维修、管理的依据。

8、管线竣工测量的基本内容:1.根据城市加密控制点,测量管线的起点、终点、折点(交点)、变坡点及检修井等(这些点统称为管线点)的坐标。

2.根据城市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的城市一、二级导线点,施测管线点的高程;3.调查测量管线的规格(如管径、断面)及其相应的设施(如闸门、消火栓、抽水罐、检修井等);4.将所测管线的坐标、高程及其他关数据,综合成管线成果表,作为展图的依据;5.将已测的管线展绘于相应的1∶500管线带状地形图或展绘在1∶500基本地形图上,成为管线竣工图或综合管线图。

第七章1、变形监测定义:对监视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2、变形监测的内容与特征:内容:获取变形几何量: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偏距、倾斜、扰度、弯曲、扭转、震动、裂缝等;获取与变形有关的影响因子(物理量):应力、应变、温度、气压、水位(库水位、地下水位)、渗流、渗压、扬压力等。

特征:要进行周期观测,每一周期的观测方案如监测网的图形、使用仪器、作业方法乃至观测人员都要尽可能一致;动态、持续监测;要求精度高,对于重要工程,一般要求“以当时能达到的最高精度为标准进行变形观测设计”。

3、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原则:监测点的布设对于所有的变形监测项目都有共性,但具体的要求又不完全相同,一般与相邻学科人员共同研究确定;参考点位于附近变形体之外稳定、安全且易于到达的地方,一般要求深埋,与基岩固结在一起,平面参考点多设计观测墩和强制对中装置,高程参考点常埋设平峒标或采用深埋双金属标;目标点布设在变形体上,应具有代表性和一定的密度,不仅能布设在变形体的表面,还应布设在内部的不同部位,呈立体式分布,必须与变形体固连在一起,能反映所代表部位的变形。

4、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内容包括:测量方法的选择、监测网布设、测量精度的确定、观测周期的确定等。

5、变形监测方案制定准则:描述或确定变形状态所需的测量精度σy,对于监测网,是确定、Δη允许精度;观测周期数(施测的次数);两周期之目标点坐标ξ、η或坐标差Δξ间的时间间隔Δt ;一周期所允许的观测时间δt;根据变形影响因子的预估值的大小、时间特性及其对变形体发生作用的知识性推断,可得到一个策略模型,由该模型计算出变形的预计值及其时间特性。

6、观测周期数的确定的原则:观测周期数取决于变形的大小、速度及观测的目的,且与工程规模、监测点数量、位置以及观测一次所需时间有关。

在工程建筑物建成初期,变形速度较快,观测周期应多一些,随着建筑物趋向稳定,可减少观测次数;但仍应坚持观测,以便发现异常变化;及时进行第一周期观测具有重要意义,推延初始测量可能失去已经发生的变形,应特别重视第一周期观测的质量,以后各周期的成果要与第一期比较。

7、常规的大地测量仪器与常规大地测量方法:常规的大地测量仪器:光学经纬仪、光学水准仪、电磁波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电子全站仪、GPS接收机等;常规大地测量方法:变形监测网(GPS网、边角网),几何水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等。

8、摄影测量的特点:不接触监测;外业工作量小,观测时间短,快速,很多点;信息量大,利用率高,利用种类多;仪器费用较高,数据处理对软硬件的要求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