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反馈训练 6.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 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特点是“贾而好 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 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 初,徽商渐趋衰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 “贾儒结合”实质是( )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 C.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
“市”的发展
朝 秦 代 代 “市”的发展情况
明码标价
汉 代 专门管理机构
南北朝 “草市”形成 唐 宋 明 代 “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 代 清
繁荣
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都源自商业区繁华认识:与以前相比,宋朝“市”的发展有哪几方面的突 破? (1)坊与市的界限:宋朝以前,坊与市严格分开,宋朝时 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2)经营时间:宋朝以前按时开市、闭市,宋朝时经营时 间不再受限制。 (3)政府监管:宋朝以前,市场交易受官府严格监管,宋 朝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反馈训练 7.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 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 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 行人。”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优良品质是( ) ①勤俭致富 ②乐善好施 ③注重诚信 ④守法经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4 .《弘治常熟县志》卷一引旧志记载:“ ( 当时的镇 或市)田畴鳞次,平衍百里,村市里分,联络四 邻。”(如下图)这表明( )
A.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B.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C.商业发展促进城乡联络
D.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
反馈训练 5 .明代冯梦龙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湖 广襄阳府枣阳商人蒋兴哥,从广东贩卖珍珠、玳瑁、 苏木、沉香等到苏州枫桥,巧遇同乡米商陈大郎贩米 到苏州。从故事中可以看出( ) A.湖广襄阳商品经济发达 B.“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D.湖广主产珍珠、苏木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唐宋市的发展趋势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唐宋市的发展趋势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唐宋市的发展趋势首先,城市化发展迅速。

在唐宋时期,大量的城市陆续兴起,商业中
心如长安、洛阳、开封等城市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这些城市的
建设与发展为商业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商业活动的繁荣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

再次,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

唐宋时期,商品经济成为经济发展
的重要支柱,商品交换逐渐代替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随着商业活动的
增加,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有农产品、工艺品,还有奢侈品
和进口商品等。

这些商品的出现和流通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消费机会。

此外,金融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在唐宋时期,金融业的发展推动了
商业经济的繁荣。

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金融业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银行、钱庄、典当业等金融机构相继兴起。

这些金融机构提供了贷款、储蓄、汇
票等金融服务,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最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商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后盾。

在唐宋时期,农业生产水平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农业富余产品的增加为商业经济提
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同时,农民的经济状况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增加了他
们的消费能力,促进了商品的需求和销售。

总之,唐宋时期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城市化、商业网络完善、商品经济发展、金融业兴起以及农业生产的提高等明显的趋势。

这些
趋势的出现和互相促进推动了商业经济的繁荣,使得唐宋时期成为中国商
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人民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人民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观察下列关于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的两幅图片。 探究 观察下列关于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的两幅图片。
图一 唐都长安
请回答: 请回答: (1)“市”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功能区。汉唐时期的政府对“市” 市 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功能区。汉唐时期的政府对“ 作出了什么规定? 作出了什么规定? (2)比较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关于“市”的布局,你发现 比较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关于“ 的布局, 比较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关于 有什么显著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有什么显著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秦代:管理“ 秦代:管理“市”有严格的法律
市 ” 的

汉代: 汉代:集市贸易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南北朝时期: 草市” 南北朝时期:“草市”------民间集市形成 民间集市形成 唐代: 唐代:夜市出现 宋代: 宋代:“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且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且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明清: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城市中的“ 城市中的“市”与“草市”、“夜 草市” 有何区别? 市”有何区别?
(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 城市中的“ 城市中的 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 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 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 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 草市” 草市 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 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 地域限制。 地域限制。 (3)“夜市”则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 夜市”则指城市中的“ 夜市 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市”的时间限 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 制。
• 商业的繁荣 促进城市的 发展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有的特点。(6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8分)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商周“工商食官”(官府控制商业)→春秋战国(中原商品市场和城市大量出现)→秦汉隋唐(抑商政策、坊市分区)→宋元(坊、市时空限制打破,纸币流通)→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市镇商业繁荣、商帮、闭关锁国)。
从历史角度: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现实角度: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金融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晋商“合伙制”蕴涵的现代企业制度原则,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D.从事珐琅彩的烧制工作
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
壤”。由此可知,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B)
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
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5.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
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B)
②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8)明清: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中,其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强。
2.“市”的发展
(1)秦代:以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早在汉代就出现的商业现象是
A.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B.草市迎江货, 津桥税海商
C.夜市卖菱藕, 春船载绮罗
D.今朝半醉归夜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2.明朝, 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A.会馆是开会的地方 B.会馆的出现, 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 C.会馆是不同地域商人存钱的地方 D.会馆是商人居住的客钱
假如你是古代的一位商人,当生活在 以下朝代,是否可以进行下列商业活动? 西周:用三千两白银收购了一批北方皮草。 战国:与吕不韦合资在邯郸开了一家会馆。 唐: 跟随“俞大娘航船”走南闯北。 宋:将丝、瓷等由海路远销到东欧,有时会 遇上海盗。 元:到京城进货时,遇到很多晋商和徽商。
1.、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
讨论:“市”发展特征和趋势?
1.从交通便利的城郊、乡村发展到集中的商业中心。
3.从单纯的商品买卖市场发展为服务设施较完备、功能齐全的商业 区。
2.从严格管理、限制发展到突破时空限制,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秦 汉 南北朝 草市(民间集市)形成,设“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 唐 代 地方商业中心形成,夜市繁荣 宋 代 突破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 明 清 商业区繁华(专业性市场出现如米市等)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商业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 商业发展表现 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远古时代 商代 商业有了初步发展(商人出现,货币为贝类;商业由官府控制 “工商食官”制)。 西周时期 交易活动频繁,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骨贝、铜贝) 春秋战国 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汉代 唐朝 宋元时期
5.明清时期, 晋商和徽商的形成说明了
①商业的空前繁荣 ②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③海外贸易的发达 ④商帮结成往往带有地域性特征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④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3)宋代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城市的 经济功能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4)明清时期出现大量专门的商业市镇;都市中 的商业区相当繁荣,如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
4.明清市镇的发展有何特点?这些市镇出现的原
因是什么?
提示 (1)特点:兴起于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
要冲地带;以经济功能为主,商业贸易活动极其
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 则材料反映的是 ( )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解析 材料中的“一品官,二品贾”、“商贾 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都反映出明清
繁荣;多位于江南地区和运河沿岸,人口密集。 (2)原因:这些地区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交 通便利。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 观察下列关于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的两 幅图片。
图一
唐都长安
图二
北宋汴京
请回答: (1)“市”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功能区。汉唐时期的政府 对“市”作出了什么规定?
(2)比较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关于“市”的布
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互助”为宗旨,以会 馆、会所为其在异乡联络、计议的一种既“亲密” 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 (2)历史条件: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城镇经济日益兴盛;内地与边疆的贸易往来日益
密切,民间的私人海外贸易迅速兴起。
2.商帮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1)积极:商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史记》记载:春秋末年“陶(山东定陶)天下之 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该材料反映出 A.中原市场繁荣 ( A ) B.驰道、驿站通畅

高中历史: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2)

高中历史: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2)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三节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素材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商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主要表现在:(1)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

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如丝市、叶市、猪市等),以至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有的更是专业性的集散市集);而不是先有农村商业,而后才有城市商业的发展。

(2)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地位提高。

这种情况在宋代已经显现。

(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易的媒介。

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

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下来即出现了货币。

秦始皇一统中原,统一了货币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

由于货币不利于携带等弱点,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上的贸易往来。

(4)商品开始时,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才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

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坊。

(5)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与商人的自然组织──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

亲缘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相对而言,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比作为业缘组织的宗族进步,而作为业缘组织的行会、公所又比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进步。

因为地缘组织特别是亲缘组织大多具有不可选择性,属于不随意的团体,而业缘组织大多具有可选择性,属于自由加入的志愿集团。

除此以外还有城市的发展,交易X围的扩大等等就不再一一叙述。

中国古代商业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中国古代经济方面商业发展史

中国古代经济方面商业发展史

中国古代经济方面商业发展史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可追溯至商朝时期,商朝是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商朝时期,商贸活动集中在商洛地区,商人常常以宫廷为主要客户,商品包括石器、陶器、玉器等。

商朝也是我国货币制度的雏形,商代通行以贝壳等财物作为交换媒介。

随着商朝的衰落,周朝取而代之,周朝商业发展更加繁荣。

周朝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商业得到极大发展。

城市的商业街道、市场不断兴起,形成了商业中心。

周朝的货币制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贝壳交换逐渐被青铜货币所代替。

与此同时,商业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流动,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商业经济出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这个时期商业经济和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商业活动集中在国内的城市中,富商巨贾出现,国内贸易繁盛。

商人开始通过海上贸易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对外贸易。

同时,铁器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商业交流的速度,拉近了各地区之间的距离。

秦汉时期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汉朝时期,商业繁荣达到了巅峰。

在这个时期,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城市,乡村商业开始崛起,人们常常在村镇上进行交易。

货币制度进一步完善,大量的铜钱开始流通,方便了交换和贸易的进行。

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贸易更加繁荣。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业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使得城市人口增加,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市场需求。

其次,政治统一和社会秩序稳定为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权的统一和法律的制定保证了贸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再次,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例如,铁器的使用和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便利了贸易的进行。

总之,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得益于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政治统一和法律制度的建立,以及技术的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