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勘察任务书10.18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隧道工程位于XX市,起始点位于XX地,终点位于XX地,全长XX公里。

本工程为XX 公路改建工程的一部分,是一条山区隧道,为了解决山区交通拥堵和通行问题,本隧道工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隧道工程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km/h。

为保障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地质勘察工作尤为重要。

二、地质环境概况1.地质构造本隧道穿越XX山脉,山脉为复杂的构造地质,主要由片岩、花岗岩和砂岩组成。

整个地区存在多条断裂带和褶皱带,构造活动较为频繁。

2.地质地貌隧道区域为典型的山地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

具有山高坡陡、岩石裸露等特点。

3.地质灾害隧道区域存在自然灾害风险,如地质滑坡、泥石流、岩体崩塌等。

4.水文地质地下水丰富,隧道所在山区降雨量较大,需重点关注地下水对隧道施工和使用的影响。

三、勘察内容与方法1.地质勘察内容(1)地质构造与岩性分布调查(2)地质构造对隧道稳定性影响评价(3)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调查(4)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5)山体稳定性评价(6)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分析2.地质勘察方法(1)地质构造与岩性分布调查: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取样分析等方法,确定地质构造和岩性分布规律。

(2)地质构造对隧道稳定性影响评价:采用地质工程学方法,结合地质构造特点,评价地质构造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3)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调查:通过地下水位观测点布设和地下水化验分析,了解地下水位分布和水文地质特点。

(4)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野外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和规模。

(5)山体稳定性评价:采用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勘察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山体稳定性状况。

(6)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分析:通过地质勘察资料分析,评价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影响。

四、勘察成果应用1.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勘察报告书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和规模、山体稳定性评价、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影响等内容。

隧道踏勘报告

隧道踏勘报告

XX铁路GGTJ-1标XX隧道地表踏勘报告XXXXXXX有限公司XX铁路项目部XXXX年X月一、地下水隧道区总体位于邦土穹隆区,位于邦水岩溶盆地南侧,该盆地为一东西向条状盆地,长约10km,宽1-2km,盆地底绿阴河、石板河东西向穿过盆地,整个盆地穹隆核部由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碳酸盐岩类构成,区域性的邦水正断层及渔洞山正断层从盆地穿过,次级断层密集发育,致使裂隙发育,岩体破碎,为岩溶的发育及地下水的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沿盆地四周有十余个岩溶大泉、暗河出口分布,流量1-40L/S不等;地表水主要以全隧均从可溶岩中通过,调查发现漏斗、溶洞、暗河、泉水等强岩溶发育形态均存在。

1)在里程DK97+715右侧180米和DK97+860左60米分别发育溶洞,为干溶洞。

2)在DK98+250左侧106米,沿鱼洞正断层发育一直径约2米漏斗;3)在DK98+300右200m见暗河出口,出露标高约958m,暗河流量达30升/秒;在隧道出口端右侧约15米处发育一溶洞,有岩溶裂隙水流出,流量0.5升/秒。

4)在DK98+300右200m见暗河出口,出露标高约958m,暗河流量达30升/秒;在DK98+215左1050米,地理位置位于营盘村村口左侧发育有一大型的暗河出口,洞口呈三角形,高约5~10m,宽约3~5m,出露标高约为890.0m,延伸方向S64°W,测得水流量约为5升/秒;5)在DK98+370左680m见暗河出口,出露标高约为895.0m,洞口呈椭圆形,约1米高,洞口朝向N75°E,洞口处有水流出,另有一直径约20cm 的水管埋置于洞口处,为下游营盘村饮用水水源,地表见该处水流量约为3~5升/秒,并随冲沟排出。

在隧道出口端右侧约15米处发育一溶洞,有岩溶裂隙水流出,流量0.5升/秒。

隧道进出口端沟水为主,平时沟内水量稀少,时常干涸。

洞身地表有小的沟壑,但只在雨季时才有少量流水,地表水受季节影响较大,不发育。

工程勘察报告隧道工程勘察与设计

工程勘察报告隧道工程勘察与设计

工程勘察报告隧道工程勘察与设计工程勘察报告隧道工程勘察与设计一、引言本工程勘察报告以隧道工程勘察与设计为主题,旨在详细介绍隧道工程的勘察与设计过程,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可行的设计方案。

通过本报告,我们将全面分析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以及相关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

二、工程背景隧道工程是为了满足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的需要,通过建造隧道来解决地理障碍的通行问题。

本工程位于XX地区,总长度约XXX米,主要贯通一座山脉,是连接两个城市的重要交通通道。

隧道工程的建设对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质勘察在进行隧道工程勘察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以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

根据勘察结果,本工程地质背景主要包括岩层类型、构造形式、断裂走向等方面。

1. 岩层类型根据岩层的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将地质层分为砂岩、泥岩和硬岩三种类型。

其中,砂岩为主要构造岩层,其力学强度适中,适合进行隧道开挖。

泥岩层较薄,力学性质较差,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硬岩层强度高,对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采用爆破等措施进行处理。

2. 构造形式根据地层构造的不同特点,将地质背景划分为折叠构造、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三种类型。

这些构造形式对隧道工程的穿越有一定的影响,需要精确地确定隧道线路和相应的施工技术。

3. 断裂走向通过勘察,我们确定了主要断裂的走向及位移量。

这些断裂面对隧道工程造成了一定的风险,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对岩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勘察数据分析在进行隧道工程勘察时,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包括地下水位、地表水位、地应力以及岩石力学参数等。

这些数据对于隧道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

1. 地下水位根据实测数据,我们确定了地下水位的深度和变化规律。

在隧道设计中,需要考虑地下水的渗流压力和水位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确保隧道的排水性能。

2. 地表水位通过监测地表水位的变化,我们评估了地震、降雨和河流等因素对地表水位的影响。

隧道工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

隧道工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

《隧道工程》实训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隧道工程》实训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知识系统掌握,通过系统地学习及综合实践运用,使学生对施工技术和项目流水施工以及现场平面设计等进一步熟悉和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现场平面设计、流水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等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施工组织设计思想和严谨踏实、认真细致、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施工组织设计是在给定隧道施工图和招标文件的条件下,确定正确的施工方案和流水作业,编制符合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逐项完成后,通过答辩形式,评定学生的成绩。

二.实训内容1. 工程名称:某山岭隧道。

2. 根据提供的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含现场平面布置,水电容量计算,流水施工及进度计划,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与文明施工措施。

三.实习组织及要求(一)实训组织1.实训时间为期一周,要求学生按照学校和老师安排的时间、教室完成制定任务。

学生不得无故迟到或矿到。

缺席超过2次者,实训成绩以零分计,不予补考。

2.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所有实训内容。

(二)实训要求1.全面阅读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及相关参考书等资料,根据任务书和指导书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

2.每天的实训时间执行学院的上课时间,按要求准时到实训地点集中进行实训,有特殊情况缺席的同学应履行请假手续,非集中时间在寝室或教室等场所分散进行实训。

3.提倡相互讨论、询问老师,禁止抄袭。

四.实训方法必须按任务书所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独立完成实训。

五.实训考核办法1.考核组织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质量情况,以及实训过程中的出勤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教师应对实训优秀作业作记录和进行归档。

2.考核内容及评分办法(1)考核内容:实训成果的完整性、规范性。

(2)评分办法:实训过程占20%,内容考核比重占30%;格式考核比重占10%,纪律占20%,面试占20%。

实训过程是否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内容的完整性、格式是否规范、资料是否整洁、方法是否正确、施工方案及组织是否正确合理。

工程勘察任务书

工程勘察任务书
建设方要求的交的勘察资料名称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3.工程地质剖面图
4.工程地质柱状图
5.岩土试验成果
6.其它
建 (构) 筑 物
设 备
地下
室层
数及
高程







设计地坪高程
m


平面
尺寸
(长×宽)
m×m


m
安全等级
结构
类型
基础
型式


m
荷 载
对变
形敏
感程度




m
埋置深度
m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要求提交资料份数
工程地址
勘察单位
勘察阶段
委托日期
要求得交资料日期
委托单位应提供的有关资料
1.批准兴建的有关批文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料
3.已建电梯设计资料
4.经审查并有拟建物平面布置的现状地形图
5.拟建场地内地下埋设物情况:1)供水管道、2)天然气管道、3)下水管道、4)电缆、5)地下洞室
工程勘察任务要求Biblioteka 1.查明场地地基岩土的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不良地质作用(有明确判断、结论和防治方案)、地下水及其侵蚀性。
2.评价场地工程地质问题,对可能出现的边坡、相邻建筑物、地下洞穴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3.选择基础持力层,建议基础型式;提供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参数,施工方案的建议。
重量
KN
对变
形敏
感程度

勘察任务书明细表

勘察任务书明细表
5对场地特殊性岩土作出评价;
6评价地基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7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判别地震液化等级;
8对需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变形特征;
9提出地基基础方案与地基处理措施建议。
提出任务书
日期
年月日
随任务书
附图
份张
要求提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料日期
年月日
要求提交
资料份数




建(构)

物名称
设计
±0
标高
(m)
设计
基底
标高
(m)




(m)

(构)

















拟采用地基基础方案及参数
需说明的其他参数






尺寸
m×m






(m)



KN/m






KN









注: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交建设单位,一份由提出任务单位保存。
提出任务单位(公章)总设计师:提出任务人:地址:电话:
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明细表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场地位置
见总图





隧道勘察报告

隧道勘察报告

隧道勘察的背景和现状
背景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隧道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对隧道勘察 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状
目前,隧道勘察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 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复杂地质条件、 高精度探测需求等。
隧道勘察的总体要求
01
02
03
技术要求
采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 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隧道施工方法勘察
1 2 3
施工方法选择 根据隧道工程规模、地质条件和工期要求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明挖法、盾构法等。
施工监控量测 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应力、 位移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反馈施工效果,指导 施工调整。
施工安全措施 根据隧道施工特点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施工 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精度要求
提高勘察精度,为隧道设 计、施工提供更准确的地 质数据。
效率要求
在保证勘察质量的前提下, 提高勘察效率,缩短勘察 周期。
02
隧道勘察方法和技术
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
地质调查法
通过观察、研究隧道区域的地质 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 等,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
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法
利用地球物理场的理论和方法,通 过测量和解释岩土介质的物理性质, 推断地下地质情况。
隧道安全设施勘察
紧急疏散通道
设计合理的紧急疏散通道和指示标志,确保隧道内人员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快速疏散。
消防设施
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尺寸和交通流量等参数,合理布置消防设施, 提高隧道火灾应对能力。
安全监控系统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对隧道内的交通状况、设备运行状况和环 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 课程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公路隧道支护结构的基本计算方法,熟悉矿山法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工艺,掌握公路隧道施工设计的基本方法。

2 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题目一: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I 类围岩(即IV级围岩),埋深H=3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 KN/m3,计算摩擦角ф=35o ,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二: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 类围岩(即V级围岩),埋深H=5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0 KN/m3,计算摩擦角ф=25o , 变形模量E=1.5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三:某一级公路隧道通过III 类围岩(即IV级围岩),埋深H=3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 KN/m3,计算摩擦角ф=35o ,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四:某一级公路隧道通过II 类围岩(即V级围岩),埋深H=5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0 KN/m3,计算摩擦角ф=25o , 变形模量E=1.5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五: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V类围岩(即III级围岩),埋深H=2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5 KN/m3,计算摩擦角ф=50o , 变形模量E=10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六:某一级公路隧道通过IV类围岩(即III级围岩),埋深H=2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5 KN/m3,计算摩擦角ф=50o, 变形模量E=10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以上六题共用条件: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γh=22 KN/m3,变形模量 E h=25GPa)3 隧道洞身设计内容(1) 按相应公路等级的行车速度确定公路隧道建筑限界(2) 按公路隧道要求对隧道衬砌进行结构设计(拟定结构尺寸);(3) 按规范确定该隧道的竖向均布压力和侧向分布压力;(4) 计算衬砌结构的内力(画出弯矩图和轴力图);(5) 对衬砌结构进行配筋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切(-) 填(+)
-42.22 -64.90 -63.45 -44.69 -63.25 -88.64 -98.92 -104.43 -160.17 -149.34 -142.10 -129.22 -111.94 -109.04 -105.63 -120.58 -131.40 -126.68 -98.75 -66.83 -55.80 -32.95 -22.22 -3.85 -46.74 -69.76 -64.61 -62.62 -75.46 -29.88 -4.88 -49.45 -70.82 -50.61 -37.71 -62.91
现场技术员 李亮:18670725918 屈工:13875982575
EK 1882.42 -15.3 EK 1977.3 EK 2071.1 EK 2163.3 EK 2264.4 -16.7 -16.9 -15.8 -15
测量员 全涛:13142255185 甲方代表 李工:18975815298 监理代表
勘探 点号
EZK 1 EZK 2 EZK 3 EZK 4 EZK 5 EZK 6 EZK 7 EZK 8 EZK 9 EZK 10 EZK 11 EZK 12 EZK 13 EZK 14 EZK 15 EZK 16 EZK 17 EZK 18 EZK 19 EZK 20 EZK 21 EZK 22 EZK 23 EZK 24 DZK 1 DZK 2 DZK 3 DZK 4 DZK 5 DZK 6 DZK 7 WZK 1 WZK 2 WZK 3 WZK 4 WZK 5
预计深度 (m)
50-53 70-73 70-73 51-54 70-73 94-97 104-107 110-113 166-169 155-158 148-151 135-138 117-120 114-117 111-114 126-129 137-140 132-135 104-107 72-75 61-64 38-41 31-34 20-23 52-55 75-78 70-73 68-71 81-84 38-41 20-23 55-58 76-79 56-59 45-48 68-71
说 明
钻孔 设计高 程(m) 高程(m) 31.0 30.6 31.8 33.2 34.5 35.8 38.3 39.9 43.8 46.1 48.6 51.1 53.8 56.3 61.4 64.1 65.6 65.5 65.0 64.5 64.0 63.5 63.3 63.0 30.8 30.8 32.0 33.4 34.5 63.3 63.0 30.7 30.8 32.1 33.2 34.7 73.26 95.50 95.25 77.93 97.72 124.47 137.25 144.32 204.00 195.46 190.70 180.34 165.77 165.29 167.06 184.66 196.96 192.13 163.73 131.35 119.80 96.45 85.50 66.85 77.54 100.56 96.61 95.97 109.96 93.16 67.86 80.15 101.65 82.69 70.92 97.61
预计深度 (m)
107-110 128-131 128-131 146-149 138-141 130-133 117-120 131-134 168-171 169-172 151-154 127-130 98-101 93-96 112-115 128-131 100-103 83-86 67-70 49-52 20-23
偏移量
16.3 15.2 15 15.3 17.3 17.1 16 16.4 15.8 16.5 15.3 15.2 15.9 16.1 15.9 15.8 16.8 14.8 14.8 16 22.4
钻孔 设计高 程(m) 高程(m) 37.2 38.4 39.6 41.5 43.3 45.8 48.3 50.8 53.3 55.8 58.3 60.8 63.3 65.4 65.5 65.0 64.5 64.0 63.5 63.2 63.0 138.81 160.57 162.19 182.14 177.48 170.57 159.43 175.82 216.28 219.37 204.29 182.35 155.99 152.59 172.05 187.54 159.21 141.89 121.92 103.54 68.87
切(-) 填(+)
-101.63 -122.20 -122.61 -140.66 -134.15 -124.74 -111.10 -124.99 -162.95 -163.54 -145.96 -121.52 -92.66 -87.23 -106.57 -122.55 -94.72 -77.91 -58.44 -40.32 -5.89
说 明
1、每孔所有大样均应摆 放整齐,并标好深度标签, 以便复核。 2、及时量测初见水位与 稳定水位,稳定水位量测需 在上层滞水及潜水中分段进 行,并分段量测其稳定水位 。
3、钻孔取土试样,标贯 、波速试验必须按任务书执 行,取样及时密封,并存放 于阴凉处。
4、所有钻孔需由现场技 术人员及监理代表同意方可 终孔,否则作废。 5、所有钻孔终孔后均用 水泥砂浆进行封孔,并责任 到个人。
湖南核工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工 程 地 质 钻 探 任 务 书
工程名称:麓景路南延(梅溪湖路~含浦大道)工程详细勘察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钻探队 张俭:13908464601 李来友:13875686739
湖南核工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工 程 地 质 钻 探 任 务 书
工程名称:麓景路南延(梅溪湖路~含浦大道)工程详细勘察
序 号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里程
EK 379.3 EK 434 EK 489 EK 546.5 EK 595.67 EK 650 EK 750 EK 812.3 EK 958.82 EK 1061.8 EK 1161 EK 1261.5 EK 1370.1 EK 1466.8 EK 1674.2 EK 1780.7
偏移量
-28.5 -35.8 -40.5 -38.2 -29.9 -21.1 -15.2 -17.5 -16.6 -18.8 -17.4 -17.3 -16.9 -15.3 -16.2 -16.1
勘探 点号
WZK 6 WZK 7 WZK 8 WZK 9 WZK 10 WZK 11 WZK 12 WZK 13 WZK 14 WZK 15 WZK 16 WZK 17 WZK 18 WZK 19 WZK 20 WZK 21 WZK 22 WZK 23 WZK 24 WZK 25 WZK 26
里程
WK 703.76 WK 751.4 WK 799.2 WK 876.3 WK 949.5 WK 1050 WK 1150.2 WK 1250 WK 1356 WK 1451 WK 1548.3 WK 1650 WK 1748.6 WK 1850.6 WK 1949.6 WK 2047 WK 2144.3 WK 2246.3 WK 2346 WK 2390.8 WK 2455.5
EK 2364.85 -14.9 EK 2411.15 -14.3 EK 2475.34 -21.2 WK 393.71 WK 446.3 WK 496.44 WK 550.75 WK 597 WK 2390.7 WK 2455.4 WK 399 WK 448.1 WK 499.9 WK 555 WK 604.5 -8.4 -9.7 -12.6 -14.7 -15.8 -10.4 -10 28.7 35.2 41.2 38.8 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