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奥赛第三课《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By胡迅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PPT教学课件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PPT教学课件

运动学公式
运动情况
所以求加速度是解决有关运动和力问 题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 动过程分析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 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 路面上试车,当达到108Km/h的速 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60S停下来。 求汽车的加速度及汽车受到的阻力 是多大?
•重新起步时的牵引力为2000N,此时 的加速度应为多大?
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20N,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法一:平行四边形法
F1
0
F
F2
例.一个物体,质量是4㎏,受到互
成120o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
两个力的大小都是20N,这个物体 的加速度是多少?
法二:正交分解法
y
F1
0
x
F2
例、将木块分成质量分别为m1=6Kg、 m2=4kg的A、B两块,在推力F=10N作 用下一起向右沿光滑水平面运动, 求木块的加速度;
第四章 牛顿运速度的大小跟作用 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F =ma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F指合力 2、同体性 3、瞬时性 4、矢量性
比较两个公式:
a F m
a v t
加速度a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a 受力情况 a =F合/m
•经过20S加速度后汽车的速度和位移 是多少?设试车过程中的阻力不变。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
3、建立坐标
4、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 规律建立方程并求解
例.一个物体,质量是4㎏,受到
互成120o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2017国考行测备考:日期问题的归类及常见问题对于日期问题,常见的发问方式就是问今天是星期几?几号?那么要解决日期问题首先大家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如:什么是闰年?什么是平年?大小月的分布和区别等。

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闰年就是能够被4整除但是不能够被100整除的年份就叫做闰年,除了闰年的就是平年。

闰年和平年的区别就在于闰年的2月有29天,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一共有366天,平年一共有365天。

大月有31天,这样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小月有30天,这样的月份有4、6、9、11、月份。

当然一个星期有7天大家肯定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日期问题会怎么考呢?【例1】已知昨天是星期一,那么过200天后是星期几?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六D、星期四【中公解析】本题就是典型的日期问题,昨天是星期一,那么不难推出今天就是星期二,过7天又是星期二,过14天又是星期二,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规律,200天能够过多少个7天,对剩余的天数再往后退,200除以7能够得到余数是4,那么往后数就是星期三、四、五、六,所以答案为星期六。

选C。

【例2】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某年8月份有22个工作日,那么当年的8月1号可能是:( )A、周一或周三B、周三或周日C、周一或周四D、周四或周日【中公解析】本题中提到了8月份,那么我们需要回顾8月份的特点是大月,也就是有31天,既然有22个工作日,那么就会有9个休息日,那么我们又可以根据常识知道休息日一般情况下是周六和周天,是成对出现的,所以既然出现了9,说明在有4对休息日后要么只具备周六,要么只包含了周天,包含周天又不包含周六的情况就是8月1号是周天,所以派出了A、C。

第二种情况就是只包含周六,那么必定8月31号就是周六,周天成了下个月的1号,8月31号是周六,那么往前推4个星期,也是3号,即8月3号就是周六,则不难推出8月1号就是周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 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 课件
2、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平行时,物体做变 速曲线运动。如果合外力是恒力,则物体做匀变速曲 线运动(如平抛)。
三、单位制
选定几个物理量作为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 规定为基本单位,那么根据物理公式可以导出 其它物理量的单位,这些称之为导出单位,基 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中学里学到的有:米、 千克、秒、摩尔、开、安培。
(2)因果关系: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因,加速度是果。
一、牛顿第二定律
理解要点:
(3)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 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 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 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4)独立性: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外力都可以单独 产生一个加速度,这也符合牛顿第二定律,这就 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所以,我们也可以把物体 所受的每个外力所对应的加速度求出来,然后再 求其合加速度。
四、基本应用
1.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受力分析
例1、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已知鞋底 与扶梯地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扶梯与水平面的 倾角是θ。当人随扶梯以加速度a一起上升时,人 受到的摩擦力及扶梯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各为多大?
a θ
N f
G
ay
a
ax
四、基本应用
1.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受力分析
练习3、一只质量为m的猴子,从质量为M的 竖直的竹竿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求竹竿 受到地面的作用力?
四、基本应用
2.力与运动关系的定性分析
例4、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 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 下落,接法中正确的是
(A)t1<Dt2<t3

高一物理讲义《牛顿第二定律》

高一物理讲义《牛顿第二定律》

考试要求内容基本要求略高要求较高要求牛顿第二定律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力和运动的问题在复杂问题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如在以后的曲线运动、电磁学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一、牛顿第二定律 引言: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速度,运动状态的改变,即速度的改变,速度改变说明物体具有加速度,所以,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那么加速度除了与力有关,还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呢?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所以,加速度还与质量有关。

这就是我们牛顿第二定律所研究的问题。

知识点四: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性质(一)、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表达式:F ma =合或者F a m=合.(其中F m a 合、、均取国际制单位) 变形式F a m=合是运动加速度的决定式,要与加速度的定义式v a t ∆=∆区别开来.(二)、性质: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若不存在力,则没有加速度。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

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ma F 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

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选好正方向。

3、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知识讲解牛顿第二定律4、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

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高一物理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

高一物理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

高一物理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名字。

其中,牛顿第二定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

那么,究竟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呢?本文将向您介绍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公式及其应用。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的定律。

简而言之,它表达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F = 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说明了,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即,合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小。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及单位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因此,公式中的单位是符合国际标准的。

我们通常使用这些单位来进行物理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和问题。

下面,我们将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来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举例1. 简单案例假设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了一个10N的力,我们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公式 F = ma,将已知数据代入,可以得到:10N = 2kg × a解方程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5m/s²。

这个加速度说明了,这个物体在受到10N的力作用下,将以每秒5米的速度增加。

2. 自由落体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还可以用来解释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是指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不受其他力的影响而自由下落的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得出重力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F = 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由此可见,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越大。

同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还可以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关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解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这一部分内容。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是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而牛顿第二定律则进一步揭示了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二、理论介绍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ma。

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适用条件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质点的运动,也就是物体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物体看作一个点。

3.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有直接关系。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也会增大;当物体的质量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会减小。

4.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际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机车车厢运动的过程中,机车对车厢施加一定的牵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车厢就会产生相应的加速度。

三、教学策略1.概念讲解与示例演示相结合在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时,既可以通过言语解释来传达概念,也可以通过具体的示例演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放置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同一斜面上进行滑动实验,观察物体的加速度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2.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学习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物体的质量、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实质。

四、教学过程1.引入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作为引入:为什么用同样的力推动不同质量的物体时,物体的加速度会不同?2.引导探究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释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或观察的方式,找出物体质量、力的大小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例如利用斜面进行滑动实验,记录下不同质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件牛顿第二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件牛顿第二定律
02
表达式:F=ma 或 a=F/m(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 速度,F 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 物体(与光速比速度 较低)。
参照系应为惯性系。
只适用于宏观物体, 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 于微观原子。
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为定量研究力与运动提供了基础,即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来确定物体 所受的力。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它阐明了物体所受外力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之间的 关系。
02 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 公式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联系
牛顿第二定律(F=ma)描述了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其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是动力学的基本定律。
THANKS
05 牛顿第二定律的拓展与 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拓展
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
加速度、合外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始终相同。当物体 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当物体 受到合外力作用时,立刻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合 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运动学公式(如v=u+at,s=ut+1/2at^2等)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不涉及物体受力情况。
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之间的联系在于,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 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利用运动学公式预测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状 态。
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
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的是物体受力与加 速度之间的关系,而运动学公式研究 的是物体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高一奥赛第三课《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By胡迅

高一奥赛第三课《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By胡迅
即得支持力 F支 Mg mg mg sin

Mg mg cos 2
(整体法求解,将会简便很多很多~^_^)
六、解:将 AB 看做整体,则 AB 的加速度 a 由牛二得:
mA g sin mB g (mA mB )a
将 AB 和斜面看做整体,则有部分质量有加速度 a 能分 解到水平方向,故 ax a cos 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只能由 F 提供,故
向与结果。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我们想求某个物理量(加速度、力等)有时要用到整 体隔离法(高考必考)。通过计算隔离的一部分物体的运动,可以求出整个物体的各种物理 量。 三、圆周运动 在高考里面,我们要求的圆周运动是一个质点的圆周运动。竞赛里面考查的圆周运动包 括刚体的圆周运动。 刚体:有形状和大小且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的物体。 不管刚体怎么运动 ,身上每一个点的角速度都相同! (孙悟空的金箍棒) 三、题目集 一、 (2011上海高考)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 v t 线如图所示,则 (A)在 0 t1 秒内,外力 F 大小不断增大 (B)在 t1 时刻,外力 F 为零 (C)在 t1 t2 秒内,外力 F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 t1 t2 秒内,外力 F 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二、(2007 江苏高考)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四个木块,其中 两个质量为 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 μmg。现用水 平拉力 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 m 的最 大拉力为
五、质量为 M 的斜面体处在静止状态,倾角为 ,斜 面上一质量为 m 的物块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求地面对 斜面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学(一)Dynamics(一)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 胡迅 本节课内容: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 一、质量 质量:描述物体惯性大小(保持原来运动状态能力)的物理量。 二、牛顿第二定律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出题主要是四个方面:1、一般运算;2、正交分解;3、整体 隔离;4、求极值。 俗话说,一叶落知天下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
七、 (11th 全国预赛)顶杆 AB 可在竖直滑槽 K 内滑动,其下端由凸 轮 M 推动,凸轮绕 O 轴以匀角速 ω 转动,见图。在图示的瞬时, OA=r,凸轮轮缘与 A 接触法线 n 与 OA 之间的夹角为 α,试求此瞬 时顶杆 AB 的速度。
追加(15th 上海预赛)如图所示,小球位于竖直墙壁 OA 和水 平地面 OB 等距离处 P 点, 且 P 到 OA 和 OB 的垂直距离均为 L, 紧靠小球(小球视为质点)左侧有一固定点光源 S,当小球以 某一初速水平抛出,恰好落在墙角 O 处,则小球经时间 ______________落在墙角 O 处,小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其影 子沿墙面做_____________运动,影子在任意点的瞬时速度为 ______________。

3mg 5 3mg C. 2
A.
B.
3mg 4
m
三、 (15th 上海高一预赛) 如图所示, 质量为 10kg 的物体 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 弹簧拉力为 5N,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加速度 a=1m/s2 向右开始运动后 ( )
a A
(A)物体 A 相对于小车仍静止 (B)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物体 A 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 四、如 右 图 所 示 , 质 量 分 别 为 m1 、 m2 、 m3 ,带有 滑轮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轮和所有接触处的摩 擦及绳的质量均不计,为使三个物体无相对运动,则水 平推力是多少?
mg sin ma
将斜面体和物块看做一个整体, (则有一部分质量沿斜面向下 做匀加速运动,该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匀 加速直线运动) 。 则水平方向的合外力由地面的摩擦力提供,即:
f ma cos mg sin cos
竖直方向的合外力由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提供:
( M m) g F支 =ma sin mg sin 2
即得支持力 F支 Mg mg mg sin
2
Mg mg cos 2
(整体法求解,将会简便很多很多~^_^)
六、解:将 AB 看做整体,则 AB 的加速度 a 由牛二得:
mA g sin mB g (mA mB )a
将 AB 和斜面看做整体,则有部分质量有加速度 a 能分 解到水平方向,故 ax a cos 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只能由 F 提供,故
向与结果。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我们想求某个物理量(加速度、力等)有时要用到整 体隔离法(高考必考)。通过计算隔离的一部分物体的运动,可以求出整个物体的各种物理 量。 三、圆周运动 在高考里面,我们要求的圆周运动是一个质点的圆周运动。竞赛里面考查的圆周运动包 括刚体的圆周运动。 刚体:有形状和大小且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的物体。 不管刚体怎么运动 ,身上每一个点的角速度都相同! (孙悟空的金箍棒) 三、题目集 一、 (2011上海高考)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 v t 线如图所示,则 (A)在 0 t1 秒内,外力 F 大小不断增大 (B)在 t1 时刻,外力 F 为零 (C)在 t1 t2 秒内,外力 F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 t1 t2 秒内,外力 F 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二、(2007 江苏高考)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四个木块,其中 两个质量为 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 μmg。现用水 平拉力 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 m 的最 大拉力为
五、质量为 M 的斜面体处在静止状态,倾角为 ,斜 面上一质量为 m 的物块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求地面对 斜面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六、 (奥赛指导) 如右图, A、 B 滑块质量分别为 mA 和 mB ,斜面倾角为 ,当 A 沿斜面下滑 ,B 上升 时, 地板突出部分对斜面的水平压力 F 为多大? (绳 子质量和所有摩擦不计)
答案:一、CD
二、B 三、AC
四、解:此时三物体有共同加速度 a,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1 m2 m3 )a
对 m2 来说,竖直方向无运动,故绳子拉力为 m2 g ,则
m2 g m1a
两式联立得 F
(m1 m2 m3 )m2 g m1
五、解:物块匀加速下滑的加速度 a,由牛二定律得:
F =max
上式联立得: F =
mA (mA sin mB ) g cos mA mB
追加题:
gL 2L ;匀速直线; 2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