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陕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年陕西中考语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2分)A.星宿.(xiù)伫.立(chù)慰藉.(jí)退避三舍.(shè)B.拂.晓(fú)收敛.(liǎn)自诩.(yǔ)期期艾.艾(ài)C.揩.油(kāi)裨.益(bì)明眸.(móu)鞭辟.入里(pì)D.蓦.然(mù)旌.旗(jīng)媲.美(bì)面面相觑.(xù)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
共2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2分)A.生涯惬意通霄达旦顾明思义B.潮汛拌嘴记忆犹新呕心沥血C.诸候遐想莫衷一事来势凶凶D.娇艳眼睑更胜一筹白壁无瑕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
共2分。
3.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普法的力度,营造爱护文物的杜会氛围,有助于从源头上扼制(制裁扼制惩戒)不文明行为。
(2)从看日出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柳暗花明(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柳暗花明)。
评分标准:选对一个,得1分。
共2分。
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陕西省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陕西省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共6题;共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妥当.(dāng ) 沼.泽(zǎo ) 菡.萏(hán ) 海枯石烂.(làn ) B. 门槛.(kǎn ) 兴.味(xìng ) 胸脯.(pú) 间不容发.(fà) C. 坍.塌(tān ) 茸.毛(róng ) 怯懦.(ruò) 信手拈.来(diān ) D. 盘桓.(yuán ) 褴褛.(lǚ) 拾.级(shè) 舳.舻相接(zhóu )【答案】 B【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 妥当.(d āng ) ----(dàng ) 沼.泽(z ǎo)----(zh ǎo) 菡.萏(h án)----(h àn) B.正确。
C.有误, 怯懦.(ru ò)---(nu ò) 信手拈.来(di ān ) ----(niān) D.有误, 盘桓.(yu án )---(hu án ) 舳.舻相接(zh óu )---(zh ú)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字音。
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是多音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安详 冒然 翻来复去 耐人寻味:B. 思慕 稠秘 耀武扬威 天纶之乐C. 亵渎 斑斓 和颜悦色 见异思迁D. 雾霭 统畴 不修边辐 入目三分【答案】 C 【考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解析】【分析】A.有误, 冒然 ----贸然 翻来复去---翻来覆去B.有误, 稠秘 ----稠密 天纶之乐 ----天伦之乐C.正确。
202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旳读音全都对旳旳一组是(2分)()A.粗拙.(zhuō)偏袒.(tǎn)侥.幸(jiǎo)茅塞.顿开(sè)B.雷霆.(tíng)挣.扎(zhèng)禁.锢(jìn)百废待兴.(xīng)C.步履.(lǔ)迸.溅(bèng)疮.痍(cāng)潜.滋暗长(qián)D.喷薄.(bó)培育..(pǔ)璀璨.(càn)咬文嚼.字(jué)【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对旳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话常用字旳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中文书写全都对旳旳一组是(2分)()A.妍丽庸碌好意难确持之以恒B.欣尉倾诉酣然入梦杂乱无章C.筹划精炼饶有兴味仗势欺人D.诸候企盼登峰造及绝处逢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字音字形旳辨析能力。
A项中,“好意难确”为“好意难却”;B项中,“欣尉”为“欣慰”;D项中,“诸候”为“诸侯”,“登峰造及”为“登峰造极”。
【考点定位】识记并对旳书写现代常用规范中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请从所给旳三个词语中,选出一种最符合语境旳填写在横线上。
(2分)(1)真正懂得生活(奥秘秘诀真谛)旳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心在何处则决定了生活旳意义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旳环境下,人们旳精神状态是不一样样旳:有旳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麻木不仁);有旳人虽已至暮年,却仍然壮心不已。
【答案】(1)真谛(2)无所事事【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对近义词旳辨析。
通过某些近义词辨析旳常见措施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去分析这些词语运用得与否精确、得体。
【考点定位】对旳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体现运用E。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6分)....;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1)落红不是无情物,。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机密★启用前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瞭望(liào)歼灭(qin)娉婷(png)前仆后继(fù)B.绢本(juàn)着落(zhuó)侦缉(j)深恶痛绝(wù)C.愧怍(zuò)腈纶(qíng)羁绊(pàn)名副其实(fù)D.悄然(qio)孱头(càn)瘦削(xio)强词夺理(qing)【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
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解答】A.有误,“歼灭”中的“歼”应读作“jin”,“前仆后继”中的“仆”应读作“p”;B.正确;C.有误,“腈纶”中的“腈”应读作“jng”,“羁绊”中的“绊”应读作“bàn”;D.有误,“悄然”中的“悄”应读作“qio”,“瘦削”中的“削”应读作“xu”;故选:B。
【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旁骛掺合锋芒必露殚精竭虑B.伫立维幕大相径庭振耳欲聋C.殉职抉择人情世故李代桃僵D.慧星练达相辅相承珊珊来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形近字。
陕西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

陕西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B. 迥然不同(jiǒngrán bù tóng)C. 蹑手蹑脚(niè shǒu niè jiǎo)D.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了“绿色校园”活动。
B.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C.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D. 月光如水,洒满了大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头猛虎,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B. 她的声音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
C.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阴沉而压抑。
D. 他的动作如同流水般流畅自然。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冬天的雪,各有千秋。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D.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范仲淹7.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
答案:永不丢失,永不忘记8.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绰号为“智多星”的是_______。
2024陕西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著作?
A. 《骆驼祥子》
B. 《子夜》
C. 《朝花夕拾》(正确答案)
D. 《家》
下列哪个成语与“坚持不懈”意思相近?
A. 半途而废
B. 锲而不舍(正确答案)
C. 一曝十寒
D. 浅尝辄止
下列哪句诗出自杜甫的《春望》?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正确答案)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
A. 江
B. 湖
C. 行(正确答案)
D. 山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地动仪(正确答案)
下列哪部作品是曹雪芹的著作?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红楼梦》(正确答案)
D. 《三国演义》
下列哪个词语与“春天”相关?
A. 银装素裹
B. 烈日炎炎
C. 春暖花开(正确答案)
D. 枫叶似火
下列哪句诗表达了思乡之情?
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确答案)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下列哪个词语是贬义词?
A. 勇敢
B. 慷慨
C. 狡猾(正确答案)
D. 忠诚。
陕西语文中考测试题目及答案

陕西语文中考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一诺千斤C. 满城风雨D. 风声鹤唳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他____地走进了教室,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A. 急匆匆B. 慢条斯理C. 心不在焉D. 神采奕奕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你今天去图书馆了吗?”B. “今天天气真好!”他说:“我们去公园吧。
”C. 这是谁的书包?是你的,还是他的?D. 我最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等。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他因为学习好,所以品德高尚。
C. 他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他学习好,品德也高尚。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一块石头,沉重而坚硬。
B. 他跑得像一阵风。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他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勃勃。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人尊敬。
C.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音乐,喜欢绘画。
D. 她的歌声甜美,舞姿优雅,气质非凡。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C. 我们不应该浪费时间。
D. 我们怎么能不珍惜时间呢?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一阵风。
B. 他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C.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D.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像一只小鸟。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将来。
B.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C.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将来。
D.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那本书。
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中考的范围不仅很广,考察的题型也比较多,考生想要轻松考取好成绩,这跟平时的试题训练是离不开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扼要( è ) 游弋( yì ) 气概( kài ) 称职( chèng )B.蓓蕾( lěi ) 荒谬(miù ) 口供( gòng ) 坍塌( tā )C.歼灭(qiān ) 聒噪(guō ) 殉难( xùn ) 畸形(qí)D.缜密(zhěn ) 接济( jì ) 恻隐( chè ) 玷污(diàn)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风驰电掣强人所难略胜一筹稍纵既逝B.锐不可当悠然自得长吁短叹人迹罕至C.得高望重浑身解数袖手旁观风靡一时D.人声鼎沸义愤填鹰相濡以沫原形必露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A. 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B.在小组讨论会上,对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下了火车,吃过早饭,年少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向大海。
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京剧以它独有的魅力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
B.去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C.阅读经典,这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D.江边的垂柳,婀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驻足观赏。
5.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两句话。
(2分)一朵鲜花装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一树果实代表不了丰收的季节; 。
由此看来,只有齐心合力才能共创辉煌。
6.综合性学习(2分)去年年初,一场通过网络发起的旨在倡导节约粮食的“光盘行动”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C )。
(2分)A.暂.时(zhàn)栖.息(qī)纤.细(qiān)诲.人不倦(huì)B.瑰.丽(guī)泥泞.(nìng)拮.据(jí)海市蜃.楼(shèn)C.解剖.(pōu)粗犷.(guǎng)挑衅.(xìn)苦心孤诣.(yì)D.蓦.然(mù)陨.落(yǔn)贮.藏(chù)揠.苗助长(yà)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
(2分)A.安详烦燥迫不急待一愁莫展B.赃物蔓延因地治宜融合贯通C.荟粹惩戒察颜观色不计其数D.畸形斑斓责无旁贷举一反三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3.请从括号里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少年刘伟的双臂,当别人的不光叹息他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执拗顽固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2)三秦大地,水光山色(五光十色水光山色五彩纷呈),相得益彰:陕南山青水绿,风景如画;陕北黄土悠远,浑厚质朴;关中风光秀丽,气象万千。
评分标准: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
(6分)【A组】(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B组】(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2)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评分标准:每空1分,如果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赋分,共6分。
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3分)①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
②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③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生得到升华,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1)第①句中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答案】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2)第②句有-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答案】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3)请为第③句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所以(或:因此)。
(1分)评分标准:(1)病句修改正确,得1分;(2)标点修改正确,得1分;(3)关联词语填写正确,得1分,共3分。
6.名著阅读。
(2分)(1)下面是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段文字,其中“他”指的是星期五。
(1分)他愈走愈近,而且每走十到十二步就要跪倒在地,表示他对我的救命之恩的感情。
我对他微笑,显出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情,招呼他走近些。
最后,他走到我跟前,然后又跪下,吻着地面,把他的脑袋贴在地上,抓住我一只脚,把我的脚放在他的脑袋上。
(2)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只填序号)。
(1分)①发现野人②抗争病魔③重返故乡④海上冒险顺序:④②①③二、综合性学习(7分)7.请参加以“开展书法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7分)(1)【汉字书写】根据“行”的字例分析,在下面的字架格中书写“语”字。
(1分)例分析:①左二右三为黄金比例。
字②两横两竖两撇之间间均平行、等距。
③笔画横平竖直.字形方正、秀美。
评分标准:能按“左二右三”的比例书写“语”字,笔画规范,字形方正,得1分;否则不得分。
共1分。
(2)【书家故事】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文段提供的有关信息,补写下面的句子(2分)①有位道士养了好多美丽的鹅,王羲之看后非常喜欢,想全部买走。
道士说,“只要你为我写《道德经》.我就把所有的鹅赠送培你。
”羲之欣然提笔,得鹅高兴而归。
王羲之就是这样的任性率真啊!②集市中,王羲之见一老妇人卖竹扇,买的人很少,他就在每一把扇子上题写了五个字。
然后对老妇人说:“您只要说这是王右军的书法,每把扇子可要价一百钱。
”果然,人们竞相购买。
他的书法就是这样被世人珍重。
求鹅写经,为人任性率真;助妇题书,其字为世所重。
评分标准:紧扣“任性率真”“助妇题书”来补充内容,意思对即可。
每空1分,共2分。
(3)【名作欣赏】欣赏颜体书法,结合相关评价,简要归纳颜体书法的特点。
(2分)相关评价: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特点:大气磅礴,雄壮刚强。
评分标准:答出“大气磅礴”,得1分;答出“雄壮刚强”,得1分。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如只答成“丰厚饱满”“阔大端正”“庄严肃穆”之类的意思,得1分。
(4)【文化传承】关于开展书法教育问题,个别学生认为这样做会增加课业负担。
如果你要说服他,你该怎么说?(2分)【答案提示】不会增加课业负担。
因为书法本身就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我门的书写水平,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我们也是在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评分标准: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得1分;能谈出理由,得1分。
共2分。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丝路织锦青玄①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并沿用至今。
从这条中西汇通的著名通道之命名可见,丝织品是当时中国沿途输出最具代表性的商品,织锦也是最能体现当时技术和艺术风格的物品之一。
②织锦的织法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织锦的纹样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③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最早最传统的织锦是平纹经锦。
早在西周早期的墓葬中就已出现,后来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发现不少此类织锦。
随着中原的丝织品大量流入新疆及西域地区,当地的织法技术得以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④公元四五世纪以后,丝绸之路日渐繁盛,西方织物的图案和设计开始影响中原丝织品,越来越多的具有西方元素的纹样和图案开始出现在织锦和刺绣上。
有可能是内地工匠看到了或是从他人的描述中听闻了胡化织物的需求,主动设计了一些可能为西域所接受的甚至是带有西域纺织品特点的织锦,再将其送上了丝绸之路;也有可能是西域一带日渐发达的丝绸生产技术回流并逐渐影响了中原地区。
总之,羊、鸟、鹿、象、狮子等各种动物图案,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新月纹样,以及深目隆鼻的胡人骑射、饮酒形像等,都在西北地区出土的中国织物上有所体现。
⑤隋唐之际.中原织锦的平纹经锦向斜纹经锦转变,图案、团花纹样和卷草纹样开始大量出现,由此形成了中国丝织图案的一大转折。
可以说,在胡风的影响下,西城的动物纹样与中原的花卉线条完美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丝绸斜纹经锦的新样。
⑥初唐时期,联珠纹锦开始深入中原内地,除了丝绸之路沿途可见,西安地区也有出土。
与此同时,联珠纹样的形式开始多样化,常常与其他的装饰性纹样组合形成新的纹样,常见的有两圈联珠的组合、卷云与联珠的配合、联珠与花蕾的配合等,盛唐之后,符合中国审美的花卉取代代了联珠纹样,并与西来的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团案图样。
联珠团花的花朵变得饱满,花瓣轮廓更加细腻,层次也更丰富,发展成宝花纹样,这可能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陵阳公样”,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与艺术交融的结果。
⑦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积淀了胡化风格的丝蜩文物有不少,主要是织锦,少量为绮、绫和刺绣。
那一方方虽残旧却仍艳丽的织锦上所表现出的胡化风格,或强烈或淡静,或模糊或清晰,默默沉淀,耀眼夺目,仿佛讲述着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再次向世人表明,塞上驼铃、大漠孤烟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中古时期中西贸易的主阵地,更是中西文化双向汇流的通道。
(原文有删改)8.从织法上看,织锦可分为哪几种类型?(3分)【答案】平纹经锦,斜纹经锦,联珠纹锦。
评分标准:每点1分。
共3分。
9.细读第⑥段,概括盛唐之后织锦的特点。
(2分)【答案】中国花卉与西来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新图样;图案饱满,轮廓细腻,层次丰富。
评分标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
共2分。
10.第②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内容上总领下文.引出对织锦织法和纹样发展变化的说明;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由幽之路引出的织锦,开启下文对织讳的详细介绍。
评分标准:答出“总领下文”和“承上启下”,各得1分;能分别联系原文解释,各得1分。
共4分。
1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D )(3分)A.丝绸之路是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直到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贸易通道。
B.中原丝织品上的西方元素纹样和图案是西域丝绸生产技术回流影响的结果。
C.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丝绸文物有不少,主要是织锦,少量为绮、绫和刺绣。
D.丝绸之路是中古时期中西贸易的主阵地,它促进丁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
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8分)游司马祠郭军平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总以为它的厚重..多源于司马迁。
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
从韩城芝川镇向东,穿过两边民居,眼前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若隐若伏的司马祠躺在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之中。
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
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
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的山雀清脆的鸣叫愈发显出山的静谧。
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横亘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驳落,参差不齐,更添了几分沧桑感。
进入宽敞的展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兀然林立。
环视碑石,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