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本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42页 0059页 0111页 0113页 0135页 0177页 0221页 0232页 0255页 0325页 0387页 0434页 0463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 2、陶校长的演讲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6、变色龙 8、成语故事 10、嫦娥奔月 12、伊索寓言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6、黄山奇松 18、莫高窟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4、少年王冕 26、清平乐 村居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1、师恩难忘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陶校长的演讲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ຫໍສະໝຸດ 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3、古诗两首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课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文章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展现了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精美和灿烂,表达了作者对敦煌莫高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美。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和同桌交流,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的特点,让学生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价值。
4. 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讨论敦煌莫高窟的美。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敦煌莫高窟历史壁画彩塑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课后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画一画你心中的敦煌莫高窟,并写一段话描述你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价值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艺术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文章通过描绘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展现了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精美和灿烂,表达了作者对敦煌莫高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松 下/问/童 子, 言 师/采 药/去。 只 在/此/山 中, 云 深/不 知/处 黄 声/振 林 欲/捕 鸣 然/闭 口
牛 樾 蝉 立
, 。 , 。
了解诗人: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 贾岛 ~ ,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 附近)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号无本。 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 号无本。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 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 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 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 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 清奇僻苦主” 并列其“入室” 及门”弟子多人。 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 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 唐才子传》 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 )。贾岛著有 长江集》 卷 通行有《四部丛刊》 贾岛著有《 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 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 全唐诗》 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 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 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 贾岛年谱》 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 《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 为完备。 为完备。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想要。 捕:捉。 鸣:叫。 忽然:突然。 忽然:突然。 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敦煌莫高窟》课件

敦煌莫高窟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地理上为巴颜喀拉山下的几十个佛教石窟。这个位置被认为是选择 性合适的,既保护了壁画的完整性,也方便了研究和旅游。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价值
艺术瑰宝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石刻代 表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巅 峰,被誉为东方的梵高。
结语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3
国际合作
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中国与国际组织和专家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意义
文化之旅
游览敦煌莫高窟,可以领 略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 瑰宝,感受历史的厚重。
精神洗礼
在敦煌莫高窟的宁静环境 中,人们可以沉浸在佛教 文化的氛围中,找到心灵 的宁静。
旅游经济
敦煌莫高窟成为了当地旅 游业的重要支柱,吸引了 大量国内外游客,带动了 当地经济的繁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 册《敦煌莫高窟》ppt课 件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敦煌市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 瑰宝。它以丰富的壁画、石刻和文物闻名于世。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1 繁荣时期
敦煌莫高窟兴盛于东汉末年至唐朝时期,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
2 隐匿与再现
长期被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和重视。
民族文化
敦煌莫高窟融合了汉族、回 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 元素,展示了中国多元文化 的魅力。
历史见证
敦煌莫高窟记录了中国古代 社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重 要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 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艺术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_图文

松姿态独特,(
山下(
),游人把它比作“(
),好像(
)”。它向
)。
孔雀松
龙 爪 松
探海松
贴 壁 松
团 结 松
五 岳 归 来 不 看 山 ,
黄 山 归 来 不 看 岳 。
徐 霞 客
∣∣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 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被徐霞客称为“( 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 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 )”“( )”“( ),虽然(
)”的 )” ),却 )。 ),如同 )。送客
仍然(
如同( ( (
),(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
),热情地(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 )了。陪客松正对( ),在陪同(
陪客松正对玉屏 楼,如同一个绿 色的巨人站在那 儿,在陪同游人
观赏美丽的黄山
风光。
送颜有一在 游满诗枝玉 人面赞,屏 。春曰行峰 ”。:似的 黄“作道 海岩揖旁 大前送。 夫倩客此 真影,松 好侧故虬 客枝名干 ,伸“苍 天,送翠 天青客, 挥翠松侧 手容”伸 。
送客松
送客松姿态独特, 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 作“天然盆景”。它向 山下伸出长长的“手 臂”,好像在跟游客依 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四绝
奇 松
怪 石
云 海
温 泉
返回
迎 客 松
“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 容四海寿千年。”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 寿逾八百年,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 枝下高2.5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 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展开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 黄山旅游。它是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 挺拔,彬彬有理,形象可爱。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编写的,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包括“多彩童年”、“亲近自然”、“智慧人生”、“世界眼光”等。
此外,教材还包括“语文百花园”、“阅读平台”等栏目,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识字与写字: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正确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能够复述课文,初步掌握默读和略读的方法。
3.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能够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短文。
4.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5.综合性学习: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文分析本册教材的课文选文优美、知识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具体分析如下:1.选文具有代表性,语言优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2.课文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课文体裁多样,包括散文、小说、寓言、神话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兴趣。
4.课文内容深入浅出,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写作指导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具体指导如下:1.提供写作素材:通过阅读课文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灵感。
2.指导写作技巧:结合课文分析,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文章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
3.开展写作训练:安排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包括命题作文、自由创作等,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课件

莫高窟
•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 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 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 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 ,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 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 地。[1] •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 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 •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 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 石窟。
背一背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 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 ,有 , 有 ,还有 。其中最引人 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 , ;
有的 有的 有的 , , , ; ; ;
有的 , 画,就像是走进了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 。
先总的介绍壁画的特点
记录佛教故事的 描绘神佛形象的 反映民间生活的 描摹自然风光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 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 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 慧的结晶。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 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 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 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 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 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艺术魅力: 有精妙绝伦的 彩塑 ,有宏伟瑰丽的 壁画
,
还有文物众多的 藏经洞
。
人们对它的评价: 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赏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件先请大家看一个词语※——课件(文字):大自然(1)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大自然里有些什么呢?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课件:大自然的图片依次自动播放(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天空、早晨、微风、黄昏)(2)面对这一幅幅迷人的画面,你想把大自然比作什么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动画提示:说一说(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的确,大自然像母亲,无私地给予人类一切;大自然像智慧老人,启迪人类不断创造,也有人说大自然像本无字书,写着无穷的奥秘……那么,在现代诗人孙友田的眼中,大自然又像什么呢?)※——课件(文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起读课题2、咦,诗人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这个“课本”里又写了些什么呢?※——课件(文字):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首诗。
板块(二)了解诗意1、请每位同学先把课后的生字、词语读准确,然后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的时候,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这些词语的读音:——课件(文字):饱览lǎn云锦jǐn胸襟jīn敞chǎnɡ开微风fēng相xiāng聚芬fēn芳fāng苍cāng劲jn黄hung昏hūn先自己读读,能找到它们读音的特点吗?◎动画提示:读准字音(2)同学们真聪明,这里的绿色字都是前鼻音,而橙色字都是后鼻音;(3)请跟我一起读一遍:第一行,注意前鼻音的发音……;第二行,注意后鼻音的发音……;第三行要同时注意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
2、俗话说得好:旧书不怕百回读!请你默读全诗,看看一共写了几个小节,每一节又写了什么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阅读、思考、讨论。
◎动画提示:了解内容(通过仔细的阅读,大家一定明白了,这首诗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节:写了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部分是第二到第五节:写了我们投入大自然,勇敢探索,就一定会收获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本
一、《春》
春来江水绿如蓝,桃花浮萍飞处处。
柳絮满汀渚,芦花出浦更繁。
桃花落,江天春色满。
江山如画,一派欣欣向荣。
二、《梁祝》
梁祝花开春满园,燕子双双飞翔远。
桃花流水香满岸,芙蓉泛舟照双眸。
绿杨芳草映日红,紫燕翩翩落枝中。
梁祝鸣禽催芳蕊,春风拂面笑盈盈。
三、《渔家傲·塞下曲六首》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比翼连枝当日愿,照见满川飞白鹭。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四、《渔家傲·江南曲》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夜来风雨声细细,花落知多少。
江南忆,秋风起,洪波涌。
江潮水滔滔,江山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