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导游词(精选3篇)

合集下载

推荐关于经典的洛阳景区导游词五篇

推荐关于经典的洛阳景区导游词五篇

推荐关于经典的洛阳景区导游词五篇洛阳景区导游词(一)各位旅客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白云山。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

以二绝四奇而著称,一绝为绝妙的地理位置,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域,集白河、伊河、汝河三源,二绝为奇特的地形,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中间形成较开阔的山中盆地,由此二绝而派生出四大奇观,一是价值连城的动植物资源,据调查,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

二是适中宜人的气候,这里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空气清新,较大的昼夜温差,使白云山在盛夏时节形成“早穿夹袄午穿纱,展如初秋夜如冬”的避暑奇观。

三是公园景色齐全,有以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鸡角尖、千尺崖为代表的险峰奇石景观;以万亩原始林、唐代银杏林、野生牡丹园、高山杜鹃园、红桦林、白桦林、箭竹林为代表的森林景观;以黑龙潭、黄龙井、珍珠潭、青龙瀑布、白龙瀑布、九龙瀑布为代表的瀑潭景观;以白云洞、青蛇洞、锣鼓洞、洞天栈道、仙人桥为代表的洞窟景观;以乌曼寺、云岩寺、玉皇阁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云海日出、盛夏避暑、金秋红叶为代表的物候景观。

四是中国独特的地质公园。

白云山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

白云山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社会推荐为“河南省十佳景区好去处”第三名。

2000年被评为“洛阳市十佳景区”,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景区,2004年又被评为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之一。

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公园形成了吃、住、行、游、娱、购配套旅游服务体系,筹建10大宾馆,完善道路及服务设施,建成玉皇顶高山滑道,形成万人日接待能力。

洛阳导游词13篇

洛阳导游词13篇

洛阳导游词洛阳导游词13篇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洛阳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洛阳导游词篇1各位远到而来的朋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

首先欢迎大家到我们北国水乡——重渡沟来参观游览,我是景区内的一名讲解员。

我姓x,今天由我陪同大家走完重渡沟的全程,希望咱们能合作愉快,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概况】重渡沟自然风景区于1999年7月10日正式接待游人,以典型的北国风光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

重渡沟风景区是集观光、休闲、购物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位于栾川潭头镇的西南部,东距古城洛阳150公里,西距栾川县城50公里。

来到景区内可观野生的翠竹、品泉水、看瀑布,大小景点100多个,游览面积30平方公里。

有金鸡河、滴翠河两大景区构成的。

景区内植被茂密、蓄水量大、泉水喷涌、落差较高,金鸡河、滴翠河从山至下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群。

沿金鸡河至剑插泉、天井泉、象吐泉也奇异般的尽观在我们眼前,可谓是高峡飞瀑纵横、肥鸭壮鹅嬉戏。

水乡特色浓郁,堪称“北国一绝”,景区内竹林靓丽的风景线。

著名作家曾赞誉为“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

” 原始古朴自然的农家宾馆也别具特色,大家置身于充满了田园气息的农家宾馆中,可真正体会“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纯朴的民间生活风情。

河南省长李成玉赞誉为“重渡沟是旅游开发的典范,农家宾馆的楷模,旅游带动脱贫的榜样。

”【重渡沟地名的由来】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夺位,建立新朝,天下大乱。

柳秀率兵讨伐,在南阳白河滩被王莽打败。

王莽听说汉刘秀是汉王朝的后裔,便追杀刘秀,刘秀逃至伏牛山伊河(现潭头盆地南缘)被伊河挡道。

刘秀率部过河,见一无名沟口。

便派人寻找当地人,却不见人烟。

刘秀说,我们同一条河先后渡了两次,这条沟就叫做重渡沟吧。

河南洛阳导游词4篇

河南洛阳导游词4篇

河南洛阳导游词河南洛阳导游词4篇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南洛阳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河南洛阳导游词1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我国八大古都当中历史最久远的一个,素有“九中腹地”之称。

洛阳是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

它是由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自20年以来,洛阳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等称号。

一直以来洛阳市都是以“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为主的重要旅游城市。

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王朝都先后的在此建都。

据历史文献记载,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晋、后唐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00多年,是中国八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古都。

洛阳在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了世界大城市之列,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广泛交流。

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划分天下为九州,并铸造了九个大鼎。

到了商周时期,九个大鼎成了传国之宝,谁要想统治天下,就要先夺取九个大鼎。

后来武王伐纣成功,想把代表权力的九鼎运到当时的国都镐京,但是九鼎非常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了洛阳城时,无论怎么搬,大鼎都不动。

周武王就想,是不是上天暗示我把都城迁到洛阳呢,于是就决定把九鼎安放在洛阳,不料周武王却不幸病故,后来儿子周成王在叔叔周公旦的帮助下,在洛阳举行了隆重的定鼎仪式,表明已经完成了灭商大业,取得了天下。

沿途介绍洛阳各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沿途介绍洛阳各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省洛阳市的这次旅游团。

我是贵公司的导游小张,本次旅游将带领大家游览洛阳市的各大景点,希望大家能够在我带领下,感受到洛阳独特的人文与自然之美。

第一站,我们来到的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

石窟建于493年,南北朝时期的北魏。

据传建筑过程曾出现人民艰苦,大将徐福亲自进行劳作,才得以建成令人叹为观止的石窟。

石窟里面分为大小五个窟龛,收录了大量汉、魏、唐等时代的佛教艺术作品。

尤其是《十三佛》和《万佛洞》是石窟的镇窟之宝。

这里融汇了寺庙、黄河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是一个集历史和文化于一体的景点。

第二站,我们来到的是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西南12公里处。

这里有“先佛国度”的美誉,是我国佛教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是外国友好人士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这里是中国佛教祖庭之一,白马寺塔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史上的重要遗址之一,其还有着七千多年最古老人类活动遗址——红山文化遗址,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第三站,我们来到的是国家4A级风景区——洛阳龙门绿化生态旅游区。

这是一个集绿化、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区。

这里山清水秀,小桥流水,景色美不胜收。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奇花异草,尤其是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叫座江南水乡的小乌龟和凤尾鱼。

还有各种小动物和各种珍稀鸟类,让您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下,尽享阳光和风景。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的是36个洛阳景点之一——洛阳博物馆。

这里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之一,馆内有近4000件文物,主要陈列是先秦、汉至唐代的文物、雕塑和壁画。

馆内的文物保存极好,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每一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美景,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旅游中尽情享受这些美景,感受洛阳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自然之美。

谢谢大家!。

洛阳导游词

洛阳导游词

洛阳导游词洛阳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洛阳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洛阳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将乘坐这辆大巴游览云台山风景区,在车上将有很专业的景区的讲解员为大家的游览提供讲解。

欢迎大家乘坐YTS,我们大家的讲解员ZZ,今天将有我带领大家游览北国的名山胜水—云台山,因为它是属于太行山山系,所以又称为太行云台山,现已建成55平方公里的云台山风景区,现在对外开放的景区有:温盘峪、子房湖景区;老潭沟、小寨沟景区;茱萸峰景区;叠彩洞景区,那我们先去温盘峪、子房湖景区。

沿公路而上,过了迎宾洞,我们看见的就是温盘峪景区了,它是地质历史学上因为地壳读断裂运动而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痕迹。

峪深80余米,峪长1公里,宽为3到10米,峪深群山环抱,使得峪内的空气不能很好的与外界交流,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小气候,这里冬暖夏凉,常年处于温暖当中,故名“温盘峪”。

在温盘峪的南端有一“白龙瀑”,落差50余米,峪内的“泉、潭、瀑、溪”的水,都是通过白龙瀑而倾泻在白龙潭中的,但是奇怪的是在白龙潭下游我们却看不见流水,这是为什么呢?原因还是因为水的侵蚀和腐蚀作用,使得潭下有一地下通道,使得水表为地下水,潜流在30公里以后的五里源乡的海蟾宫再次转化为地表水。

这里的九龙潭除了白龙潭之外,还有眠龙潭,苍龙潭、子龙潭、青龙潭、黑龙潭、黄龙滩、卧龙潭、首龙潭等等,在这里无论你是荡舟潭中,还是徒步前行,每走一步都会使您流连忘返的,在这里的温度常年都是10度左右,在夏天水凉刺骨不宜游泳,但是冬天确实冬泳的好去处。

朋友们请看公路左边的这个湖,它是子房湖,是湖面长1公里,宽为300米,湖底最低处是100米,是焦作市人民在原子房湖的基础上加高岸边而得到水容量为1亿立方米的中型水库。

大家请看对面的山峦,靠做的是达摩峰,与达摩峰遥遥相对的是佛龛峰。

关于洛阳的导游词5篇

关于洛阳的导游词5篇

关于洛阳的导游词5篇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洛阳的导游词5篇,欢迎参考!篇1:洛阳关林导游词关林位于洛阳市南郊8公里处的关林镇,镇因关林而得名。

关林是埋葬三国时期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

关林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是一处宫殿式建筑群、古柏成林,隆冢丰碑,气派巍巍。

关林的主要建筑均在中轴线上,依次为舞楼、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后为关冢。

大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高26米。

庑殿顶,琉璃瓦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威。

正门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

说的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故事。

二殿五开间,庑殿式,门上悬挂着"光昭日月"匾额,是清光绪帝御题。

殿中塑关羽怒视东吴像,左侧站着手棒大印的关平、右侧站着手持大刀的周仓。

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为张候殿,右为五虎殿。

三殿硬山式,面阔五间,规模较小,内塑关羽夜读春秋像、关羽出行图和睡像,故又称寝殿。

石坊宽10米,高6米,三门道。

正额题"汉寿亭侯墓"五字,坊上题联甚多,均是歌颂关羽之作,书体皆为明清书法,值得欣赏。

八角亭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构筑奇巧,别具一格。

亭内有龟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头雕龙,额题"勒封碑记"四字。

碑的正面书题"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为历代帝王对关羽的最高封号。

旧时帝王墓称陵,王侯墓称冢,百姓墓称坟,圣人墓称林。

关羽被尊为"武圣",故其墓称"关林"。

关林俗称关帝冢。

相传,孙吴杀害关羽之后,怕刘备起兵报仇,遂以木匣盛关羽首级,送往洛阳。

企图嫁祸于曹操。

曹操识破其计。

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城南。

关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经整修,设立了"洛阳古代艺术馆",在两侧廊房内陈列洛阳出土的众多石刻、碑志精品。

河南洛阳导游词(汇编3篇)

河南洛阳导游词(汇编3篇)

河南洛阳导游词(汇编3篇)1.河南洛阳导游词第1篇大家好!用完午餐以后,我们就乘车前往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冢头村,乘车大约需要30分钟。

现在我就利用这段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洛阳地区古墓葬及洛阳古墓博物馆的一些情况。

洛阳在中国古代号称“天下之中”,它地势平坦,四周群山环绕,西据崤山函谷关,东扼虎牢关,北依太行、黄河,南望伏牛山、嵩山;伊、洛、、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

优越的地理位置,既是洛阳成为“天下名都”的重要因素,也是蕴藏无数文物瑰宝的有利条件。

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建都洛阳。

正是洛阳具有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才使邙山上下、伊洛之滨成为蕴育华夏文物瑰宝的风水宝地。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东西绵延100多公里。

山势雄伟,水深土厚,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流洛阳。

墓葬于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习俗。

因此邙山被视为宜于殡葬的风水宝地。

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多以邙山作为他们安身长眠的乐土。

就连唐朝时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义慈王及其后代客死洛阳后,也遵循这种习俗安葬于邙山。

唐代诗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在洛阳民间则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

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洛阳先后调查、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历代墓葬。

众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些不同时期墓葬带有以下明显的特征:一、时代蝉联,自成体系。

自龙山文化早期开始,纵横五千余年的墓葬文化,发展序列清晰,衔接有序,在中国墓葬制度研究中,具有断代分明的标尺作用。

二、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墓主人身份等级差异较大。

不仅有大量帝王之陵、将相勋臣之冢,而且还有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刑徒的坟墓。

三、分布广泛,历代墓葬大都以洛阳都城为中心而相对集中,尤以邙山最为集中。

为了让世人了解洛阳地区的墓葬文化特色,研究我国古代的墓葬制度、墓葬形制及古代的时尚习俗,洛阳古墓博物馆于1985年开始兴建,并于1987年对外开放。

洛阳导游词(精选3篇)

洛阳导游词(精选3篇)

洛阳导游词(精选3篇)洛阳导游词(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导游词(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洛阳导游词1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它东扼虎牢,西据崤函,北依邙山,南对伊阙,自古就有河山控戴,形胜甲天下,的美誉。

如此险固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历代帝王的理想的建都之所。

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验证先后曾经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立国,时间长达1500多年。

此外,又有8个朝代将其作为陪都。

所以,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

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很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许多重要人物活动都在这里。

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如果你想了解5000年的中国,那你必须来看洛阳。

即使在今天经过历史的冲刷,洛阳依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名胜古迹。

中国最早的一座寺院:白马寺,以及中国四大石窟之首的――龙门石窟还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关林也在洛阳。

洛阳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也是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其工业与科技实力和外贸出口在河南省也是首屈一指。

有第一拖拉机场,轴承厂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和研究所;洛阳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还有全国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市场----关林商贸城以及享誉中外的历史名酒杜康酒。

说到洛阳呢不得不讲的就是洛阳三宝:这第一宝呢就是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导游词(精选3篇)
洛阳市篇1
“五一”到了,妈妈们带我们去洛阳游玩。

一路上,我们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

到了洛阳,一下车我们就直奔中外闻名的神州牡丹园。

我们首先来到专门展示牡丹画的画院。

只见高高的四面墙上挂满了画,画上一朵朵牡丹活灵活现,好像真的一样。

我最喜欢“豆绿”了,它的花心好像绿色的豆子,大概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

听导游说,这种绿色的牡丹是最珍贵的品种,天下第一呢!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画得再好看也没有真牡丹美丽!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种植牡丹的花圃观赏这花中之王。

当我第一眼看见活生生的牡丹时,我仿佛来到了仙境。

每一个花圃都不大不小,却种植了许多株半人高的牡丹花,花枝瘦瘦的、干枯的样子好像被火烧过似的,但看起来很有力,托起了碧绿的大叶子和硕大的花朵。

花瓣重重叠叠的,真是数不胜数啊!牡丹花开得那么大,开得那么气派,透出一种富贵之气,显得典雅、华贵,让我想起洛阳牡丹的传说。

牡丹花敢于和皇帝武则天对抗,被流放到洛阳。

但仍然遵守了自然规律,在春天开放,真有骨气。

牡丹花的品种实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们看到了红色的“洛阳红”,像荷花一样的“鲁荷红”,洁白的“玉版白”,还有很多黄色的牡丹花。

在这当中,最显眼的就是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姚黄”了。

她非常鲜艳,拥有一身黄衣服,好像穿着龙袍的女王。

她的花好像皇冠,有着一种威严。

那么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

有的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姑娘;有的整个身子全低了下去,好像睡着了似的;有的弯着腰,照着“镜子”,好像在精心打扮自己;还有的挺直身子,展开了漂亮的裙子,像在说:“瞧,我多美呀!”……
牡丹的颜色五彩斑斓。

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黄的像金,绿的像被清水洗过的宝石……不禁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诗句:“唯
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欣赏着这国色天香的牡丹,我无法用词语来形容她。

神州牡丹园真令我流连忘返。

洛阳市导游词篇2
“五一”到了,妈妈们带我们去洛阳游玩。

一路上,我们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

到了洛阳,一下车我们就直奔中外闻名的神州牡丹园。

我们首先来到专门展示牡丹画的画院。

只见高高的四面墙上挂满了画,画上一朵朵牡丹活灵活现,好像真的一样。

我最喜欢“豆绿”了,它的花心好像绿色的豆子,大概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

听导游说,这种绿色的牡丹是最珍贵的品种,天下第一呢!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画得再好看也没有真牡丹美丽!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种植牡丹的花圃观赏这花中之王。

当我第一眼看见活生生的牡丹时,我仿佛来到了仙境。

每一个花圃都不大不小,却种植了许多株半人高的牡丹花,花枝瘦瘦的、干枯的样子好像被火烧过似的,但看起来很有力,托起了碧绿的大叶子和硕大的花朵。

花瓣重重叠叠的,真是数不胜数啊!牡丹花开得那么大,开得那么气派,透出一种富贵之气,显得典雅、华贵,让我想起洛阳牡丹的传说。

牡丹花敢于和皇帝武则天对抗,被流放到洛阳。

但仍然遵守了自然规律,在春天开放,真有骨气。

牡丹花的品种实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们看到了红色的“洛阳红”,像荷花一样的“鲁荷红”,洁白的“玉版白”,还有很多黄色的牡丹花。

在这当中,最显眼的就是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姚黄”了。

她非常鲜艳,拥有一身黄衣服,好像穿着龙袍的女王。

她的花好像皇冠,有着一种威严。

那么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

有的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姑娘;有的整个身子全低了下去,好像睡着了似的;有的弯着腰,照着“镜子”,好像在精心打扮自己;还有的挺直身子,展开了漂亮的裙子,像在说:“瞧,我多美呀!”……
牡丹的颜色五彩斑斓。

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黄的像
金,绿的像被清水洗过的宝石……不禁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欣赏着这国色天香的牡丹,我无法用词语来形容她。

神州牡丹园真令我流连忘返。

洛阳市导游词篇3
“花王”依旧盛开着,鲜红的花瓣层层叠叠地,足有七八层,被苍绿的叶子映着,好似一团团温暖的火,犹如雍容华贵的贵妇人,这不愧是花中之王。

坐着豪华本田,载着大堆行李,经过六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一行七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九朝古都--洛阳。

四月一日到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的洛阳牡丹节,我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来到了历届牡丹节的主会场--王城公园。

虽然如今牡丹的败落期,但仍有一些顽强者傲然挺立,那一株株牡丹绿叶托着圆圆的花骨朵,好像在保护着一颗颗红宝石。

“花王”依旧盛开着,鲜红的花瓣层层叠叠地,足有七八层,被苍绿的叶子映着,好似一团团温暖的火,犹如洛阳游记雍容华贵的贵妇人,这不愧是花中之王。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精品区,这里的牡丹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花朵如葵,如莲,如绣球;花瓣似朱唇,似秀眉,似金鳞,妙趣横生;花俏立于枝头,有的低垂,有的搔首,有的醉卧,有的挺立,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最让人称奇的还是牡丹中的绝品“绿牡丹”。

花朵像一团团绿色的绣球,翡翠般晶莹透亮。

千言万语汇成刘禹锡的一句话“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端庄典雅的牡丹构成了美轮美奂的洛阳城。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二站--世界文化遗产的五A级景点龙门石窟,这里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停车场里已经都是车,连通道都水泄不通,尽管烈日炎炎,但却挡不住人们的热情,瞧,遮阳帽、遮阳伞齐都上阵,甚至有的人把包都顶在了头上。

走进大门,满眼都是攒动的人头,不论河东还是河西,山脚还是山顶,入口还是出口。

当然最拥挤的地方还是龙门石窟的代表窟--卢舍那大佛。

我们顶着炎热,抛弃劳累,忍着口渴向大佛台攀登,那光滑的石阶挡不住我们好
奇的脚步。

当我们穿过人海猛一抬头时,发现卢舍那大佛正冲着我们微笑。

正如导游所说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能与大佛的眼睛正视。

那大佛仅头就有四米高,耳朵与刘翔齐高。

我真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能在奔流的伊水畔、高耸的大山上造就这伟大的建筑群真是奇迹呀!
最后一站是现代人民智慧的伟大工程--小浪底水电站。

在山中疾驰了半个小时,终于见到了伟大工程,尽管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参观大坝,但倾斜的坝体上三个醒目的大字“小浪底”却深深镌刻在我的心头。

感谢工人叔叔们,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才有了这伟大的水利枢纽,为华北乃至全国输送着电。

跨上摇摇晃晃的黄河索桥,望着脚下碧波荡漾的河水,真让人在心惊胆战之际更有一种征服感。

黄昏时分,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难忘洛阳,难忘这九朝古都,更难忘的旅游带给我的视觉盛宴和精神大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