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

合集下载

2022国际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指南推荐意见(全文)

2022国际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指南推荐意见(全文)

2022国际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指南推荐意见(全文)1 前言脓毒症是由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重要的医疗健康问题,每年影响全球数百万人,其中1/6~1/3的患者死亡。

在脓毒症发生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进行早期识别和恰当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本指南旨在为医院处理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因为每位患者都有个体化的临床特征,指南并不能取代临床医生的决策能力。

本指南旨在反映最佳的临床实践。

2 筛查和早期治疗2.1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筛查推荐意见1:对于医院和卫生系统,推荐对脓毒症开展医疗质量改善活动,包括对危重、高危患者进行脓毒症的筛查,以及采用标准作业流程(SOP)进行治疗。

[强烈推荐,中等证据质量(筛查);强烈推荐,极低证据质量(SOP)]推荐意见2:与SIRS、NEWS或MEWS相比,不推荐将qSOFA作为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单一筛查工具。

(强烈推荐,中等证据质量)推荐意见3:对于怀疑患有脓毒症的成年人,建议检测血乳酸。

(弱推荐,低证据质量)2.2 初始复苏推荐意见4: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紧急医疗事件,推荐应立即进行治疗和复苏。

(最佳实践声明)推荐意见5:对于脓毒症所致的低灌注/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建议在复苏的前3 h内至少静脉输注30 mL/kg的晶体液。

(弱推荐,低证据质量)推荐意见6:对于成人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建议使用动态指标来指导液体复苏,而不仅仅是体格检查或静态的指标。

(弱推荐,低证据质量)备注:动态指标包括使用每搏量(SV)、每搏量变异(SVV)、脉压变异(PPV)或超声心动图(如果有)对被动抬腿或补液的反应。

推荐意见7:对于成人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建议根据乳酸水平指导复苏以降低高乳酸患者的血清乳酸,而不是放弃使用。

(弱推荐,低证据质量)备注:在急性复苏期间,解释乳酸升高时应结合临床情况和考虑其他可能的原因。

推荐意见8:对于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建议使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来指导复苏,作为其他灌注监测手段的补充。

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护理课件

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护理课件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 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01
呼吸道护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 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 或机械通气。
02
03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必要时给予 肠外营养支持。
04
护理效果评价
生命体征稳定率
评价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情况,评估护理措施的有 效性。
年龄与基础疾病
并发症的多少和严重程度对预后产生影响, 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
治疗时机与方法
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 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建议
01
02
03
04
早期识别与治疗
一旦发现脓毒症的迹象,应尽 早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
优化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 疼痛管理、心理支持等。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预防药物副作用
03
注意观察血管活性药物的副作用,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及时处理。
机械通气与氧 疗
机械通气治疗
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 治疗,以维持呼吸功能。
氧疗
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情况,合理选择氧疗方 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以提高 氧合状态。
监测呼吸功能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脓毒症可分为 社区获得性脓毒症和医院获得性脓毒症。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全球范围 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 和死亡率均较高。
发病率
脓毒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 是在老年人和儿童中。脓毒性休 克的发病率也较高,且病死率较高。

2022年脓毒血症治疗指南

2022年脓毒血症治疗指南

2023 脓毒血症治疗指南严峻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 2023A 初期复苏1.脓毒症导致休克〔定义为存在组织低灌注:经过初期的补液试样后仍持续低血压或血乳酸浓度≥4mmol/L〕的患者应当制定复苏打算。

一旦证明存在组织低灌注后应当尽早开头实施复苏打算,而且不应当由于等待入住 ICU 而延迟复苏。

在复苏的前 6 小时,脓毒症引起组织低灌注的早期复苏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全部指标: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平均动脉压〔MAP〕≥65mmHg尿量≥0.5mL/〔kg?h〕中心静脉〔上腔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分别≥70%或 65%2.在重症脓毒血症或脓毒血症休克复苏的前6 小时,假设通过液体复苏使CVP 到达复苏目标而SCVO2或SVO2未能到达70%或65%,此时可以输注浓缩红细胞使红细胞压积≥30%和/或输注多巴酚丁胺〔最大可达20μg/〔kg?min〕〕以到达治疗目标。

B 诊断1.只要不会导致抗生素治疗的显著延迟,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当进展适宜的细菌培育。

为了更好地识别病原菌,至少要获得两份血培育,其中至少一份经外周静脉抽取,另一份经血管内每个留置导管抽取,除非导管是在近期〔<48h〕留置的。

只要不会导致抗生素治疗的显著延迟,对于可能是感染源的其他部位,也应当猎取标本进展培育,如尿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或者其他体液〔最好在适宜的部位获得足量的标本〕。

2.为明确可能的感染源,应尽快进展影像学检查。

应当对可能的感染源进展取样,以便明确诊断。

但是局部患者可能病情不稳定以至于不能承受某些有创操作或搬运至ICU 以外。

在这种状况下,一些床旁检查〔如超声检查〕比较有效。

C 抗生素治疗1. 在生疏到发生脓毒症休克和尚无休克的重症脓毒症的最初1 小时内,应当尽可能早的静脉输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当进展适当的培育,但是不能因此而延误抗生素的给药。

2a.初始的阅历性抗生素治疗应当包括一种或多种药物,其应当对全部可能的病原体〔细菌和/或真菌〕有效,而且能够在可能的感染部位到达足够的血药浓度。

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SSC)

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SSC)
感染
• 14 、 抗菌药物的输注:对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推荐在
首次给药后,采取持续性输注 β- 内酰胺类药物,而非常规短时 快速、大剂量静注。(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 15、对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推荐根据公认的 PK/PD
原则和特定药物特性来优化抗菌药物给药策略。(最佳实践声明)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足够的情况下,灌注仍持续不足,推荐在去甲肾上腺素基础上加 用多巴酚丁胺或单独使用肾上腺素。(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血流动力学管理
• 11、对成人脓毒性休克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容量和动脉血压
足够的情况下,灌注仍持续不足,不推荐使用左西孟旦。(弱推 荐,低证据质量)
感染
• 16 、 对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新版指南推荐迅速识别或
排除需要紧急控制传染源的具体解剖诊断,并在医疗条件许可的 情况下尽快实施任何必要的感染源控制措施。(最佳实践声明)
• 17、对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推荐在其他血管通路建立
后,立即移除可能导致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血管内通路装置。 (最佳实践声明)
略(6 mL/kg),而非大潮气量通气策略(>10 mL/kg)。 (强烈推荐,高证据质量)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机械通气
• 5、对脓毒症所致的严重 ARDS 成人患者,推荐将呼吸末正压(
PEEP)的上限目标设为 30 cmH2O(1 cmH2O≈0.098 kPa) ,而非更高。(强烈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感染
• 10、 MDR 风险较低的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不推荐联

(Word版)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22)培训资料

(Word版)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22)培训资料

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22)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900 万,其中有600 万患者死亡,病死率超过1/4,存活的患者中约有300 万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早期识别与恰当处理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近年来,国内外对脓毒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实践及证据不断增加,2022 年美国重症医学会 (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 联合发布脓毒症3 .定义及诊断标准,新定义的浮现及临床证据的积累都会对临床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急诊与危重症医学工作者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了《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 (2022)》(以下简称为“本指南”)。

1 检索策略 (略)2 推荐等级 (略)3 投票过程 (略)4 定义脓毒症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定义为脓毒症合并严重的循环、细胞和代谢紊乱,其死亡风险较单纯脓毒症更高。

本指南虽然更新了脓毒症的定义,但是在制定时选用的临床证据还是沿用了之前定义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5 诊断标准对于感染或者疑似感染的患者,当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较基线( t)上升≥2 分可诊断为脓毒症,见表6 。

由于SOFA 评分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临床上也可以使用床旁快速SOFA (quick SOFA)标准识别重症患者,见表7,如果符合qSOFA 标准中的至少2项时,应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脏器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为在脓毒症的基础上,浮现持续性低血压,在充分容量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来维持平均动脉压 (MAPP) ≥65mmHg(1mmHg=0.133 kPa) 以及血乳酸浓度>2mmol/L 。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流程见图 1。

6 诊断推荐意见1:对于怀疑脓毒症或者脓毒性休克患者,在不显著延迟启动抗菌药物治疗的前提下,推荐常规进行微生物培养(至少包括两组血培养) (BPS)。

《2024年国际共识标准: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解读PPT课件

《2024年国际共识标准: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解读PPT课件

提高免疫力
鼓励儿童接种相关疫苗, 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 力。
及时干预
一旦确诊为脓毒症,应立 即启动治疗流程,包括抗 感染治疗、液体复苏等, 以降低病死率。
04
脓毒性休克治疗原则与技巧
液体复苏策略及实施要点
初始液体复苏
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应尽早开始液体复苏,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初始复苏阶段,推荐 在3小时内给予至少30ml/kg的晶体液。
家属参与康复护理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如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等。这有助于增强患 者的康复信心,提高康复效果。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共识标准意义和价值
提供全球统一标准
本次共识标准为全球医疗工作者提供了统一的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 休克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和救治成功率。
率和尿量等指标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速度。
03
联合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管活性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效果。但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建议
并发症的预防
并发症的处理
脓毒性休克患者容易发生多器 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 严重并发症。为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应尽早控制感染源、恢 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酸碱平 衡紊乱等。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
血液检查
01
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评估感染程度和炎
症反应。
尿液检查
02
检测尿常规、尿培养等,了解有无尿路感染。
病原学检查
03
根据临床怀疑的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如咽
拭子培养、血培养等。
预防性措施及干预时机

最新:脓毒症运动儿童脓毒性休克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处置国际指南全文

最新:脓毒症运动儿童脓毒性休克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处置国际指南全文

最新:脓毒症运动儿童脓毒性休克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处置国际指南(全文)一.脓毒症的筛查、诊断和系统性处置L对于临床进展较快,状况不佳的患儿,我们建议为了及时识别脓毒性休克和其他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要进行系统性筛查(弱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注:系统性筛查需要把每一个机构的患者按类型、来源、程序进行分类。

这个过程,应该整合包括筛查有效性、适应性的评估。

2、就使用血液乳酸将疑似脓毒性休克或其他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分为脓毒性休克或脓毒症的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而言,无推荐建议。

3、我们推荐对脓毒性休克或其他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患儿的处置应按具体治疗方案/指南来实施(BPS )。

宁按:BPS即Best practice statement ,最佳实践声明。

指没有证据(也就没有证据等级),推荐和解释等同于强推荐(strong recommendation )o 具体解释见原文表3o4、如果血培养对于抗微生物药物应用不会造成延迟,推荐在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开始前先进行血培养(BPS )。

二、抗微生物药物治疗5、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患儿,我们推荐尽早开始抗微生物治疗,在识别后1小时内进行(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6、对于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但没有休克的患儿,我们建议进行适当评估并在识别后3小时内尽快开始抗微生物治疗(弱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7、我们推荐经验性治疗可用一种或多种广谱抗微生物药物联合以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体(BPS )。

8、一旦获取病原体和敏感性信息,我们推荐缩窄经验性抗微生物治疗的覆盖范围(BPS )o9、如未明确病原体,我们推荐根据临床表现、感染部位、宿主风险因素、临床改善充分等信息,并与感染性疾病和/或微生物学专家讨论后,缩窄或停止经验性抗微生物药物治疗(BPS )。

10、对于没有免疫缺陷和没有多重耐药病原高风险的儿童,我们建议不要为了协同作用而经验性常规使用针对同一病原体的多种抗微生物药物(弱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国际指南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国际指南

呼吸系统
脓毒症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困难、低 氧血症和肺水肿等。
肾功能
脓毒症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 表现为少尿、无尿和氮质血症 等。02Βιβλιοθήκη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与体征
95% 85% 75% 50% 45%
0
10 寒战、高热或低体温
20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
30
血压下降、脉搏细速
研究质量和效率。
新型治疗手段与技术
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以改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 克患者的预后。
运用现代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 精准诊断和治疗。
推广先进的监护技术和治疗设备,提高救治成功率。
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探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 克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发病率
脓毒症的发病率因地区和人群差异而异,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据估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发生脓毒症,其中约一半患 者死亡。
病理生理学机制
01
02
03
04
炎症反应
脓毒症时,感染引起的炎症反 应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和细胞因 子,引起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 障碍。
心血管系统
脓毒症时,心血管系统会出现 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 等症状,导致组织灌注不足。
04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与管理
抗感染治疗
早期、足量、联合使用抗生素
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早期,应尽早、足量、联合使用抗生素,以 控制感染。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在感染控制后,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逐步降阶梯使用 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2022年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根据新的定义,将脓毒症定义为因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的一种,存在循环、细胞/代谢功能异常,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罹患脓毒症,其中1/4或更多的患者死亡。

与多发伤、急性心肌梗死及卒中相似,及时识别与恰当处理脓毒症患者可改善预后。

拯救脓毒症运动(SSC)自2022年发布首部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以来,分别在2022年、2022年进行更新,2022年的更新于2022年1月正式发布。

本指南旨在为成人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处理提供指导,但所推荐的内容不能取代临床医师的决策。

本指南推荐的级别包括强、弱2级,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很低4级,无法分级的强推荐那么为最正确实践声明(BPS)。

具体的推荐内容如下:一、初始复苏1.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临床急症,推荐立即开始治疗与复苏(BPS)。

2.对脓毒症所致的低灌注进行液体复苏,需要在起始3小时内输注至少30mL/kg的晶体液(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3.在完成初始液体复苏后,需要反复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指导进一步的液体使用(BPS)。

4.如果临床检查无法得出明确的诊断,推荐进一步的血流动力学评估(例如评价心功能)以判断休克的类型(BPS)。

5.建议尽可能使用动态指标而非静态指标来预测液体的反应性(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6.对于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推荐初始的目标平均动脉压为65mmHg(1mmHg=0.133kPa)(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7.乳酸升高是组织低灌注的标志,对此类患者建议使用乳酸来指导复苏,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二、脓毒症筛查与质量改良本指南推荐在医院内设立脓毒症筛查流程,并对筛查结果进行质量改良(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同时,建议开展脓毒症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脓毒症的认识和处理水平(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建议医院和医院集团制定脓毒症的质量改进方案,其中包括对急症和高危患者进行脓毒症筛查。

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早期处理,建议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以覆盖可能的细菌病原体。

对于大多数其他严重感染,包括菌血症及没有休克的脓毒症患者,不建议常规使用联合方案进行持续治疗。

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脓毒症/菌血症,反对常规进行联合治疗。

对于脓毒性休克,如果初始启动了联合治疗而在之后的几天内临床病症好转/感染缓解,推荐停止联合方案的降阶梯治疗。

建议对于导致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大多数严重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7~10天是足够的。

建议对以下患者使用长时程的抗生素治疗是合理的,包括临床改善缓慢、感染源难以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的菌血症、某些真菌及病毒感染,以及像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内的免疫缺陷患者。

建议对于某些患者使用更短疗程的抗生素治疗是合理的,尤其是腹腔或者尿路感染导致的脓毒症以及解剖上非复杂性肾盂肾炎在感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后、临床病症得到迅速缓解的患者。

推荐对于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每日评估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可能。

建议对于需要紧急控制感染源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尽早明确或排除感染的解剖学位置,并尽快实施任何用于控制感染源的措施。

当血管内导管是可能的感染源时,建议在建立其他血管通路后迅速拔除。

推荐进行补液试验,如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持续改善,可以继续输注液体。

对于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及随后的血容量扩充时,推荐选择晶体液。

3.对于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建议使用平衡液或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但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弱,证据质量也较低。

4.在早期复苏及随后的血容量扩充阶段,当需要大量的晶体液时,可以加用白蛋白,但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弱,证据质量也较低。

5.对于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不建议使用羟乙基淀粉进行血容量扩充,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强,证据质量较高。

6.对于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复苏,建议使用晶体液而非明胶,但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弱,证据质量也较低。

7.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1.去甲肾上腺素被推荐作为首选的血管加压药物,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强,证据质量中等。

2.可以加用血管加压素或者肾上腺素以达到目标的平均动脉压,或者加用血管加压素以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

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弱,证据质量中等。

3.只有针对高选择性的患者群体,例如快速型心律失常低风险、绝对和相对心动过缓的患者,才将多巴胺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替代药物。

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弱,证据质量较低。

4.强烈反对使用低剂量的多巴胺用于肾脏保护,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强,证据质量较高。

5.在充分的液体复苏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之后,如果仍然存在持续的低灌注,建议使用多巴酚丁胺,但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弱,证据质量也较低。

6.建议所有需要血管加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资源许可,应尽快进行动脉置管,但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弱,证据质量极低。

8.糖皮质激素对于脓毒性休克,如果充分的液体复苏及血管加压药物治疗能够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建议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

如果无法到达血流动力学稳定,建议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剂量为每天200mg,但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弱,证据质量较低。

9.血制品1.推荐只有在血红蛋白降至<7g/dL时才输注红细胞,但要除外心肌缺血、严重低氧血症或者急性出血等情况。

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强,证据质量较高。

2.对于脓毒症相关的贫血,不推荐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强,证据质量中等。

3.在没有出血或者方案侵入性操作时,不建议使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功能异常,但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弱,证据质量极低。

4.对于血小板计数</mm3或</mm3而存在出血高风险的患者,建议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对于活动性出血、外科手术或者侵入性操作,血小板计数需要到达≥/mm3.这一建议的推荐程度较弱,证据质量极低。

免疫球蛋白不建议静脉使用于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但证据质量较低。

血液净化技术无相关推荐。

强烈反对使用抗凝血酶治疗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但使用血栓调节蛋白或肝素治疗时无相关推荐。

对于成人脓毒症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推荐使用6mL/kg的潮气量而非12mL/kg,同时建议设置平台压的上限为30cmH20.对于严重ARDS,肺复张手法和使用较高的PEEP也是可行的。

俯卧位通气可以在Pa02/Fi02<150时使用,但高频振荡通气则不推荐。

无创通气和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使用时间应保守,而液体治疗策略应根据组织灌注情况而定。

不建议常规使用肺动脉置管,而在非ARDS的呼吸衰竭时应使用较小的潮气量。

建议对于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推荐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反流误吸,防止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对于脓毒症患者方案脱机时,推荐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对于脓毒症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在可以耐受脱机时,推荐使用脱机流程。

在镇静与镇痛方面,对于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推荐应用最小剂量的连续性或者间断性镇静,以到达特定的镇静目标(BPS)。

在血糖控制方面,对于ICU的脓毒症患者,推荐使用基于流程的血糖管理方案,在两次血糖>180mg/dL时,启用胰岛素治疗。

目标是控制血糖在180mg/dL,而不是≤110mg/dL。

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推荐每1~2h监测血糖,直至血糖水平和胰岛素剂量已稳定,然后改为每4h监测。

推荐对床旁检验或毛细血管血测得的血糖值要谨慎解读,因为这些测量方法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动脉血或血浆的糖水平。

如果患者有动脉置管,建议使用动脉血而不是毛细血管血进行血糖的床旁检验。

在肾脏替代治疗方面,对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建议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或者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均可以使用。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脓毒症患者,建议使用连续性CRRT,有助于液体平衡的管理。

对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如果仅有肌酐升高或者少尿而无其他透析指征时,不建议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在碳酸氢钠的使用方面,对于低灌注导致的乳酸酸中毒,如果pH≥7.15,不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来改善血流动力学或者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

在静脉血栓预防方面,对于没有禁忌症的患者,推荐使用普通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

如果没有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禁忌症,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而不是普通肝素来预防VTE。

建议尽可能采用药物联合机械性装置预防VTE。

当存在药物的禁忌症时,建议使用机械性VTE预防策略。

最后,在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方面,需要注意。

1.对于存在消化道出血风险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强烈推荐进行应激性溃疡的预防,虽然证据质量较低。

2.当有应激性溃疡预防指征时,建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组胺-2受体拮抗剂,但证据质量较低。

3.对于无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20.营养1.对于能够接受肠内营养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强烈反对早期单独使用肠外营养或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应该尽早启动肠内营养,证据质量为中等。

2.对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危重症患者,在最初7天内推荐静脉输注葡萄糖联合可耐受的肠内营养,反对早期使用全肠外营养或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证据质量为中等。

3.对于能够耐受肠内营养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建议尽早启动肠内营养,而不是完全禁食或静脉输注葡萄糖,但证据质量较低。

4.对于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危重症患者,建议早期采用滋养性/低热量肠内营养或足量的肠内营养。

如果早期启动滋养性/低热量肠内营养,则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逐步增加肠内营养的量,证据质量为中等。

5.强烈反对使用ω-3脂肪酸作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危重患者的免疫补充剂,证据质量较低。

6.不建议对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危重患者常规监测胃剩余量,但对于喂养不耐受或存在高误吸风险的患者,建议监测胃剩余量,证据质量较低。

7.对于喂养不耐受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危重患者,建议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证据质量较低。

8.对于喂养不耐受或存在高误吸风险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危重患者,建议留置幽门后喂养管,证据质量较低。

9.强烈反对进行静脉补硒治疗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证据质量为中等。

10.不建议使用精氨酸治疗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证据质量较低。

11.强烈反对应用谷氨酰胺治疗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证据质量为中等。

12.对于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应用肉毒碱,无相关推荐。

21.设置治疗目标1.建议与患者及家属讨论治疗目标和预后。

2.强烈推荐将治疗目标纳入治疗和临终关怀方案中,在适当情况下使用姑息治疗,证据质量为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