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工具书

古代汉语工具书

古代汉语工具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字典.字典有几种。

1)形、音、义兼释的如《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康熙字典》(清·张玉书等编)
2)侧重介绍字义的如《经籍纂诂》(清·阮元主编)、
3)专门介绍字形的如《甲骨文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4)介绍语音的如《切韵》(清·陆法言著;《广韵》(宋·陈彭年等编)、
(二)词典.词典也有几种。

1)综合解释词语典型意义的如《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2)专门解释双音词的如《辞通》(朱起凤著)
3)专门解释虚词的如《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词诠》(杨树达著)、
4)专门解释方言俗语的如《方言》(汉·杨雄著)、
5)此外还有专科词典如《诗词曲·语词汇释》(张相著)、专书词典如《论语词典》(杨伯峻著)
(三)辞典.《中国成语大词典》(王涛著)
(四)类书
类书是把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按照问题分专别类地加以编排,可以利用它来查寻有关材料及其线索,如成语典故、诗文的出处等等。

(五)目录、索引
图书目录是供检索有关图书的工具书。

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编);索引是检索书刊文献资料的工具书。

学习古代汉语要用的是资料索引,如《尚书通检》(顾颉刚编)、(六)介绍工具书的书。

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文史工具书手册》(朱天俊、陈宏天著)(七)其他专用工具书如《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中国地名大辞典》(刘钧仁编)、《公元干支推算表》(汤有恩编)、《史讳举例》(陈垣撰)、《历代职官表》(清·黄本骥编)等。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归纳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归纳
《尔雅》
孔子门人或周公
战国
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本20篇,现存19篇。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
依名字首笔画顺序排列,从任何一个异名皆可查出其他异名。
收录1949年前比较重要的常见的书名三千九百余条。
编者后来扩充删改了些许内容。
《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
100-121
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共十五卷,以小篆为研究对象,同时参照小篆以外的古文籀文,一至十四卷是文字解说,十五卷为叙目,共收字头9530个。
《新华字典》
魏建功、叶圣陶
1950开始,持续修订中
全书按音序排列,另附《部首检字表》。书中采用的部首与一般字典基本相同,但略有改动,共有189部。 如旧日字典的肉部、艸部、高部、鼓部、 齐部、龟部等都并省,而有些旧日字典根据《说文解字》、篆书的写法不分的,这本字典里都按楷书的写法分为两部,如"刀"与"刂","火"与"灬","心"与"忄","水" 与"氵",便于查检。
总目以经史子集提纲,部下分类,全书共分四部、四十四类、六十七个子目。
录收《四库全书》的著作3461种、79307卷,又附录了未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6793种、93551卷。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3)工具書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學工作的工具
(二)工具书的种类
1.字典、詞典
字典——解釋字的形、音、義及其用法的工具書。
詞典——解釋詞語的概念、意義及其用法的工具書。 2.類書、政書
類書——輯錄古書中的史實典故、詩賦文章、儷詞駢語等,按類
政書——專門記載典章制度的工具書。如《政典》《通典》。
或韻編排以便尋檢和徵引的工具書。如《藝文類聚》《冊府元龜》。
(4)《漢語大字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字形:反映字形演變過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形體。 字音:用中文拼音注音,並收錄中古的反切,還標明上古的韻部等。 字義:釋義詳盡,並收有語言例證。
2.查檢詞語、典故
《辭源》《辭海》
3.查檢虛詞和特殊詞語
(1)《助字辨略》(清劉淇著,1711年出版)
體例:按四聲分卷,依韻排列。 內容:取材從先秦到元代,內容包括經傳、諸子、史書、小說等。
(1)《說文解字》
依義相聚。
編排體例:按部首的不同分為540部,每部之內的所屬字大體上是以義為序,
說解體例: 先釋義,後解形,再注音。以秦漢通行的篆書為對象進行的,
間或舉出古文和籀文,為後人認識和研究古代漢字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缺點和局限:對一些字的解釋有歷史唯心主義和封建思想;對一些字形的解 釋不正確,失於穿鑿。
5.表譜、圖錄 表譜——包括年表、曆表和其他歷史表譜,是供查年月日、歷史
大事、人物生卒以及職官、地理之沿革的工具書。如《中國歷史年
表》《歷代名人年表》。 圖錄——包括地圖、歷史圖譜、文物和人物圖錄,是一種以圖形 揭示歷史文物和事物形象的工具書。如《鄭和航海圖》《歷代輿地 圖》。
(三)漢語字典的漢字排列法

古代汉语课件(工具书)

古代汉语课件(工具书)

(三)分类法
指某工具书按材料的性质编排,主要见于古代类书, 其它词典有时出现(如《尔雅》)。 1.按事物性质 如《尔雅》,按字、词的意义分为19类:释诂、释言、 释草、释鱼……等。 如《古今图书集成》,分为6汇编、32典,6109部, 每一部中又分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 纪事、杂录、外编等子项目。 2.按学科系统(主要用于书目和索引等工具书)
(2)取角方法
Ⅳ.凡外围是‘口门門’的三类字,左右两下角改取里 面的笔形。
但上下左右有附加笔形的,都不在此例。
Ⅴ.一个笔形,前角已经用过,后角作为0。
二、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一般排检法
(二)字音法
1.韵部法:主要运用于古代出版的工具书,如《经籍纂 诂》、《佩文韵府》等和各类韵书。 ●古人把音分为206韵,宋元以后并为106韵(平水韵), 大致按平(30)、上(29)、去(30)、入(17)四 声依次排列。 ●曲线查找举例: 上前喷吼如有意,耳尖卓立节踠奇。 先从新版《辞源》或《汉字大字典》查出“意”字属 “去声,志韵”,然后再查《佩文韵府》中去声的 “志韵”所属的“意”字,即可找出该句诗的出处。
2.词典(含虚词、方言、专门性词典等)
古代出版:
《尔雅》,(西汉)作者不详 《方言》,(西汉)扬雄(清代杭世俊撰《续方言》,补《方言》 所未备) 《释名》,(东汉)刘熙; 《小尔雅》,(汉)孔鲋 《广雅》,(三国· 魏)张揖;《埤雅》,(宋)陆佃 《尔雅翼》,(宋)罗愿; 《骈雅》,(明)朱谋玮 《通雅》,(明)方以智; 《叠雅》,(清)史梦兰 《恒言录》,(清)钱大昕(清代陈鳣撰《恒言广证》,补《恒言 录》所未备) 《通俗编》,(清)翟灏;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 《助字辨略》,(清)刘淇 《语助》,(元)卢以伟(我国研究虚字用法最早的专书)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正文
语言文字专著类:
它是供语言文字某个领域内专门使用的工具书。较常用的有: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甲骨文字典》、《金文 编》、《尔雅》、《广韵》、《诗词曲语词释汇》、《助字 辨略》、《经传释词》、《词诠》、《文言虚词通释》说文》总结了汉代训诂学家对经传文字的训释,是我国第 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所以它是研究先秦典籍中 字义、词义必备的工具书。
四.体例:
五.贡献:
六.有关注本:
○ 《说文》四大家——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桂馥(《说文义证》)、王筠(《说文句读》)
《经籍纂诂》 一、简介:
清阮元主编,成书于嘉庆三年。 二、优点: 第一,引用的材料丰富全面,想要知道唐以前对某一个字有哪些不
同的解释、研究其得失,使用《经籍纂诂》最方便。 第二,可以将唐以前各种注释放在一起,比较各家得失,判断其正
确与否。 第三,通过比较前代注释,还可以看出古今词义演变的线索。 三、缺点:
类书、专书索引类:
类书:
○ 《佩文韵府》、《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索引:
○ 又叫做“引得”,把书中的句子摘录下来,每句下标明出处和页 码,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以供查检的资料,如《十三经索 引》、《二十四史记传人名索引》、《春秋经传引得》
常用语文工具书
01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02
编纂时间: 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成初稿,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定稿。
材料繁杂、精芜并存,主次不分,使用不便。
体例:
01
编排方法——韵目排列法,按平水韵一百零六韵编次被释 的字。
02
平水韵

古文字工具书书单

古文字工具书书单

古文字工具书书单
《说文解字》:最著名、最权威的古文字典,由东汉时期的许慎编撰而成,收录了上万个汉字,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

《康熙字典》: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大型字典,收录了多达四万余个汉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性的字典。

《甲骨文合集》:收录了中国商周时期出土的甲骨文,是研究古代汉字的重要参考资料。

《金文编》:收录了中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金文,涵盖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竹简汉字字形字义表》:收录了战国时期出土的竹简文字,对于研究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说文新证》:对《说文解字》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是研究古代汉字的重要参考资料。

《字源》:汉字起源和演变的研究著作,对于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洪武正韵》:元代刘大夏编撰的韵书,收录了当时的常用字音和词汇,对于研究古代汉语音韵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古代汉语工具书

古代汉语工具书
常用工具书:传世古文字类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成绩最佳者,当推段玉裁的 《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 例》和《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段桂 王朱四家虽同攻《说文解字》,但成绩各有所得。段氏 《说文解字注》在校订文字,阐释许慎解字方面多有发明。 桂氏《说文义证》重在博辑群集佐证字义,其中多有创见。 王氏《说文释例》赖六书分析字体结构,并以字体实例阐释 六书。《说文句读》重在解说文字形义,纠正许书错误。朱 氏《说文通训定声》主要是通过形音训释字义,博举群书阐 释通假正别。总之,清代学者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 四家的研究,可以说是对过去关于《说文解字》研究的总结。
常用工具书:故训类
1、《经典释文》 唐代陆德明著。此书摘录《周易》等经典中的文 句,训释其中的关键字词。目前有中华书局2006出版 的《经典释文汇校》,这个版本经过了黄焯先生的精 心校勘,汇集了历代的相关资料,是最值得信赖的一 个版本。 2、《经籍篡诂》 清人阮元等编纂,1789年出版,1982年成都古籍 书店影印出版。此书先按照四声,再按照平水韵排列。 一韵为一卷,共一百零六卷。另外还附有笔画索引。 字条下,先释义,再引书证。义项的排列,先本义, 再引申义,再假借义。此书专门收集唐代及唐代以前 的各种古书中的古注。 此书有引用书证有不少错误,且资料不够完备。
常用工具书:战国文字类
1、《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编著,全书以小篆做为字头,共收篆 文9353个,重文1163个,分540部首,14篇,书末 有“叙”和“目录”合为一篇,全书共15篇。每字 之下解释字形、字义,并兼收古字、异体字等,是 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说 文解字》从公元100年开始编写,121年由许慎的儿 子上献朝廷,历时二十年方编峻。在流传过程中, 造成许多脱误,又有唐代人李阳冰的窜改,渐失本 来面目。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 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 辨别声读的字典,也是一部杰 出的语言文字学著作。它成书 于汉和帝永元12年(公元100 年)。
《说文》的作者——许慎
• 东汉汝南召陵人,著名的经学 家、文字学家。
• 《后汉书·儒林传》:“许慎, 字 “时人为之语曰:‘五 经无双许叔重。’”
• 局限:对总括性的解释往往流于粗疏 简略。
•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释词义的专著, 也是我国最早的语义分类词典。
• 按类分为19篇,依次为释诂、释言、释训、释 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 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 释兽、释畜。
并按年度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如《中国经济年 鉴》、《中国教育年鉴》。 • 手册—汇集某一方面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 以供读者随时翻检的一种工具书。如《文学手 册》、《旅游指南》。 • 4.目录、索引 • 书目—图书目录的简称。如《艺文志》、《经 籍志》。 • 索引—是把一种或多种书刊里的具体内容,或 主题、书名、篇名、人名、地名等摘录下来,加 以编排并注明出处以便查阅的工具书。如《十三 经索引》、《春秋经传引得》。
清代《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义证》 玉筠《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其中段玉裁和朱骏声影响最大。
• (2)《尔雅》
•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作者说法 不一。全书共3卷,20篇。
• 编排体例:按所释词的内容分为19类
• 解说体例:对词采取同义归类、总括 解释的方法。
具书。 • 词典—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其用法的
工具书。 • 2.类书、政书 • 类书—辑录古书中的史实典故、诗赋文章、
俪词骈语等,按类或韵编排以便寻检和征引 的工具书。如《艺文类聚》、《册府元龟》。 • 政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如 《政典》、《通典》。
• 3.年鉴、手册 • 年鉴—汇辑一年内的重大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
《说文》写作之因
古今文之争。
《说文解字叙》:“诸生竞逐说字解 经谊,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 ‘父子相传,何得改易’?乃猥曰: ‘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 中也。’ …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 古文,谬于史籀。…巧说邪辞,使天 下学者疑。”
全书概况
• 《说文》全书分15卷,其中1—14 卷为正文,15卷为叙目。每卷又 分上、下。书中收正篆9353个, 重文1163个,共计收字10516个。 《说文》首创部首编字法,按所 收字的字形,分为540部。
之内的所属字大体上是以义为序,依义相聚。 • 说解体例: 先释义,后解形,再注音。以
秦汉通行的篆书为对象进行的,间或举出古 文和籀文,为后人认识和研究古代汉字提供 了一定的条件。 • 缺点和局限:对一些字的解释有历史唯心 主义和封建思想;对一些字形的解释不正确, 失于穿凿。
•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汉 朝许慎编著,是第一部按部首编排 的汉语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 备的字典。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 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 540部。全书共有15篇。许慎在《说 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 字规律——六书。《说文》对字义 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 理解古书上的词义很有帮助。
• 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
•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读不准音则不能检字
缺点:不知或
• 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
•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 缺点:检字的 速度较慢
• 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 列汉字(四角号码)
•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缺点:难于掌握
• 四、几种常用的工具书 • 1.查检字音、字义 • (1)《说文解字》 • 编排体例:按部首的不同分为540部,每部
“读与×同” 等。
《说文》的价值 (1) 收字范围很广,保留了大量的古
字形。 (2)首创分析文字结构的理论和方法。 (3)创立部首编排文字的方法。 (4)记载了丰富的古代词汇,保存了
大量的古词义。
《说文》的注本 宋代徐氏二兄弟 弟弟 徐锴《说文系传》——“小徐本” 哥哥 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大徐本”
第二章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汉语的注音方式: 1、直切:用同音字注音。如“茅”音
“毛”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
音的注音方法。如:该,古哀切。古字是 切上字,哀字是切下字,取上字的声母, 下字的韵母和声调。
3、拼音注音法。
古汉语的释义方法:
1、直训:也叫词语式。是用一个词解释另 一个词。如“元,始也。”
《说文》解说文字的体例 (1) 先释义,再释形,后释音。 (2) 特殊的句读体例: “昧,爽旦明也。”应读为“昧爽,旦明也。”
“参,商星也。”(参、商,星也) “离, 黄仓庚也。”(离黄,仓庚也) (3) 释义体例:形训、义训、声训。 (4)释形体例:“六书” 。 (5)释音体例: “×声” “读若”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 作用等给予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 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定义式。“斗,十升也”
4、譬况: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不熟悉或 难以说明的事物。“黑,火所熏之色也。”
• 一、工具书的特征及其功用 • 1.什么是工具书 • 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
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类迅速提供某方面的 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 图书。 • 2.工具书的特征 • 查考性 概括性 易检性 • 3.工具书的功用 • (1)工具书是读书治学的工具 • (2)工具书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工具 • (3)工具书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学工作的工 具。
• 二、工具书的种类 • 1.字典、词典 • 字典—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
• 5.表谱、图录
• 表谱—包括年表、历表和其他历史表谱, 是供查年月日、历史大事、人物生卒以及 职官、地理之沿革的工具书。如《中国历 史年表》、《历代名人年表》。
• 图录—包括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和人 物图录,是一种以图形揭示历史文物和事 物形象的工具书。如《郑和航海图》、 《历代舆地图》。
• 三、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