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与天气预报-word文档

合集下载

气压

气压

健康相关
气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概括起来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两个方面。低气压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 内氧气的供应。由于人体特别是脑缺氧,还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无力等症状,神经系统也会发生障 碍,甚至会发生肺水肿和昏迷,这就是通常说的"高山反应”。
在高气压的环境中,肌体各组织逐渐被氮饱和(一般在高压下工作5—6小时后,人体就被氮饱和),当人体 重新回到标准大气压时,体内过剩的氮便随呼气排出,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如果从高压环境突然回到标准气压 环境,则脂肪中蓄积的氮就可能有一部分停留在肌体内,并膨胀形成小的气泡,阻滞血液和组织,易形成气栓而 引发病症,严重者会危及人的生命。
经过换算: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
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汞柱)柱高
成因
Hale Waihona Puke 从分子动理论可知,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容器壁而产生的。单个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时间极短, 作用是不连续的,但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对器壁的作用力是持续的、均匀的,这个压力与器壁面积的比值 就是压强大小。
同时,气压的变化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变化,使人产生压抑、郁闷的情绪。例如,低气压下的雨雪天气,尤其 是夏季雷雨前的高温高湿天气(此时气压较低),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会异常难受,正常人也有一种抑郁不适之感。
谢谢观看
计算方法
通常有平衡条件法和牛顿运动定律法(公式只是粗略计算而且有时测的值不准,一切都应以实际为准)。
1.在托里拆利测出了气压后,人们通过公式p=F/S,求出了在单位面积上的空气有多少的质量。再套用空气 的密度,求出体积,再除以质量,即可知道地面至大气圈顶部的距离。
2.已知: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绝对温度时,可用公式PV=nRT求出气体压强(其中R是常数,R=8.314帕·米 3/摩尔·K或R=0.0814大气压·升/摩尔·K)。这个公式还有变形公式pV=mRT/M、p=ρRT/M。

科学关于天气实验报告

科学关于天气实验报告

科学关于天气实验报告引言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穿着、出行和健康情况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天气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一项关于天气的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的意义。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探索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关注的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和风速等。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起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为天气预测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 温度计- 湿度计- 气压计- 风速计- 天气记录表实验步骤1. 确定观测位置:选择一个固定的观测点,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干扰。

2. 高空气象数据:收集并记录来自气象局的高空气象数据,包括高度、温度、湿度和气压等。

3. 地面气象数据:使用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和风速计等仪器,对观测点的气象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

4. 数据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5. 结果展示: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图表或图像展示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与数据收集,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温度与湿度关系我们发现,湿度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湿度通常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温度升高则会导致湿度降低,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

这意味着在温度较高的地区,湿度较低,而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湿度较高。

气压与天气变化我们观察到气压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气压升高的情况下,通常代表着晴朗的天气;而在气压下降的情况下,则更容易出现降雨和气象灾害等恶劣天气。

风速与天气情况风速对天气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发现,风速增大往往伴随着天气变化的迅速。

当风速较小的时候,天气相对稳定;而风速增大的时候,天气可能会变得更加多变。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 温度与湿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温度升高则湿度降低。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而水汽的分子量是,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

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

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

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

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天气与大气压强关系

天气与大气压强关系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

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

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

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

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根据气压预测天气预报

根据气压预测天气预报

根据气压预测天气预报
据气压的变化趋势预测天气的趋势,具体气温等不能测量.
预测天气的最好工具之一就是气压计,它可以反映出气压的变化。

当气压计指数升高时,表示晴朗天气和良好的航行条件。

当气压计指数降低时,坏天气可能来临。

这是一张网上找来的对应参考表,只是参考:
气压变化率大小,对预测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非常重要,我个人在使用中很有参考意义,有时相对比较准确。

在海拔表例如X6系列等,都有专门天气预报模式与气压变化率的限值告警设置。

GPS一般也有气压趋势查看,只是由于GPS太耗电原因不实用,个人极少用。

不过气压预测当然是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测试。

例如中途休息、
晚上在帐篷睡觉前与清晨出发前,通过查看气压变化预测天气走势。

另外同样天气趋势,内地与沿海、不同地区气压变化率,会有些差异,主要一种经验判断。

大气压与天气

大气压与天气

第三讲(1)天气与气候一、大气层【夯实根底】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外表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局部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3、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与大气分层分层高度〔千米〕温度分布特点对流层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中间层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暖层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外层500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4、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5、对流液体的对流气体的对流6、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例题精讲】例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1)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2)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3)水汽和固体尘埃集中在高层大气中(4)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A.(1)(2) B.(1)(3) C.(1)(4) D.(2)(4)例2大气垂直分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A.高层大气B.电离层C.平流层D.对流层【随堂练习】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以下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A.狂风暴雨B.雷电交加C.火山喷发D.天空出现彩虹2.大气中能够成云致雨的成分是〔〕A.二氧化碳和水汽B.臭氧和二氧化碳C.水汽和尘埃D.氧和氮3.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臭氧4.以下关于对流层大气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C.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5.以下物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的是〔〕A.氮和氧B.水汽和二氧化碳C.水汽和固体尘埃D.二氧化碳和固体尘埃6.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正确的选项是〔〕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7.在风速大致一样,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的是〔〕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A 16.3℃16.6℃16.8℃17.0℃17.1℃B 21.0℃21.0℃20.9℃20.9℃21.0℃C 20.9℃20.8℃20.6℃20.2℃20.0℃D 15.2℃14.8℃14.7℃14.9℃15.2℃8.以下关于对流层大气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C.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9.大气的分层是根据,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而分为层的。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而水汽的分子量是,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

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

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

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

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大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大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大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大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嘿,这个话题可真有趣!想象一下,天气预报员在电视上讲解的时候,旁边还得有个大屏幕,气压、温度一块儿转动,仿佛在说:“来吧,咱们聊聊气压和温度的亲密关系!”这俩家伙就像老友,时不时还会有点小争吵呢。

先说气压,大家知道,气压就是大气的重量,想想看,咱们头顶上那些空气,累积起来可不轻啊!就像一堆堆的书本,叠得高高的,结果最上面那本书的压力自然就大了。

再说温度,简直是个脾气火爆的小家伙,今天热得像蒸笼,明天又冷得像冰箱。

气压和温度之间的互动,简直就像一对小情侣,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俩家伙到底是怎么互动的呢?”简单来说,气压和温度总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当温度上升的时候,空气分子变得活跃,像是在跳舞,结果气压就会降低;反之,当温度下降,空气分子变得懒散,气压又会随之上升。

就像一场不断变化的舞会,每个舞者都在影响着其他人,有时候会搞得一团乱,但又充满了乐趣。

想想那些夏天,热得让人受不了,结果你发现,天气总是干燥得很,那就是气压的作怪!而冬天呢,冷得直打哆嗦,那气压又升高,感觉真是像是被空调给冻住了。

再往深了说,气压和温度的关系还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咱们平常说的“高压天气”和“低压天气”,这可是跟气压直接挂钩的。

高压天气就像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心情都跟着变好。

而低压天气呢,阴云密布,往往带来风雨,真让人提心吊胆。

看看窗外,阴沉的天空仿佛在说:“今天可不太妙哦!”这时候,你就会感受到气压的威力。

小小的气压变化,竟能让你的情绪和计划受到影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气压和温度的关系也与天气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你可能听说过“气旋”和“反气旋”,这俩家伙可都是气压的“大佬”。

气旋可不是什么神秘的旋转木马,而是气压低的地方,空气不断向内汇聚,形成了暴风雨;而反气旋则是高气压的代表,天气晴朗,空气宁静。

就像一场大戏,有主角也有配角,缺一不可!你要是学会了这两位的表演风格,就能更好地预测天气,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个气象专家!海拔的变化也会对气压和温度的关系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与天气预报
大气压与天气预报
当你收听无线电台的天气形势广播时,常听到“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等词。

这些词都是指的大气压在某一区域的分布类型,那么为什么大气压与天气预报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呢?
地球表面上的风、云、雨、雪,万千气象,都跟大气运动有关系,而造成大气运动的动力就是大气压分布的不平衡和气压分布的经常变化。

由于地球表面各处在太阳照射下受热情况不同,各地的空气温度就有较大差别。

温度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空气变得稀薄,气压就低;温度低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就高。

另外,大气流动也是造成气压不平衡和经常变化的重要因素。

这样在地理情况千差万别的地球表面上空,就形成各种各样的气压分布类型,多种气压类型的组合就构成了一定的天气形势,而决定着未来的风云变幻。

气象工作者为何能根据各种气压类型来预报天气呢?这是
因为事物间总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而一定的气压类型往往导致一定的天气现象出现。

例如,在高气压控制的区域,由于低处的空气不断从高压中心向外流散,上层空气就要下沉填补。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体积压缩(因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温度升高,原来空气中的细小水珠就会蒸发消
散,不利于云雨的形成。

因此高压中心附近地区常常是天气晴朗。

而在低气压控制的区域,低层空气是从周围流向低压中心,使低层空气堆积上升。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膨胀,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易形成云雨。

所以低气压中心附近往往是阴雨连绵。

无怪乎有人把气压计称为晴雨表,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这些规律都不是绝对的,天气的变化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但是气象工作者只要掌握了大面积内(一般包括整个欧亚大陆)的气压类型的分布,结合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就可对本地区的风向、晴雨等做出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