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简介资料

王之涣简介资料
王之涣简介资料

王之涣简介资料 王之涣 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登鹳雀楼 》这篇而经典诗作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 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曾 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 “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 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 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 塞风光为胜, 是浪漫主义诗人。 靳能 《王之涣墓志铭》 称其诗"尝或歌从军, 吟出塞, 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 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 传乎乐章, 布在人口。 " 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1]他的诗以《登鹳雀楼》、 《凉州词》 为代表作。 章太炎推 《凉州词》 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婚姻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 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 开元十年(公元 722 年)两人结 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 35 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 小 17 岁, 正是妙龄女子。 县令的千金, 嫁给父亲部属、 35 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 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 义闻于友, 慷慨有大略, 倜傥有异才”, 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 15 年,李氏安贫乐素,跟 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 到 40 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 不能合葬。 人物生平 身世之谜 王之涣在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说王之涣为蓟门

人。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之涣“本 家晋阳, 宦徙绛郡”, 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 做官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 年)二月,享年 55 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 拱四年(688 年)。 为官不顺 武后垂拱四年(688 年),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 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 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 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赋《宴词》、 《送别》。 开元十年(722 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 三女。 开元十四年(726 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 居家唱和 开元十五年(727 年)—开元二十九年(741),王之涣家居十五年。赋《九日 送别》、《登鹊雀楼》、《凉州词》二首。 开元二十年(732 年),王之涣流寓蓟门,高适来访不遇,赋诗留赠。 遭疾终去 天宝元年(742 年),王之涣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同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 官舍,享年五十五岁。 天宝二年(743 年),王之涣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 墓地 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获悉, 近日, 该馆先后征集到王之涣的堂弟王之咸及 王之咸第五子王绾的墓志,据该馆有关负责人称,截至目前,洛阳曾经出土过王 德表及其夫人、王洛客、王之咸、王绾、王之涣等王氏家族的九方墓志,足以说 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的墓地就在洛阳。 王之咸的墓志记载,他的祖父名叫王德表,曾做过瀛州文安县令;父亲名叫 王景,曾做过登州和莱州刺史等官职;王之咸曾做过长安县尉等职,后因故被贬 为淄川郡司士。 唐天宝十年(公元 751 年)四月十二日, 五十七岁的王之咸因病死 于淄川官舍。天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和夫人李氏被合葬于洛阳北邙山。 王绾墓志记载,王绾一生曾做过十个官职,最后被授予左赞善大夫之职。公 元七九三年,王绾死于京城长安。王绾的二哥当时在江南任御史中丞,听到消息 后,让儿子赶到长安,护送王绾灵柩回洛阳,并于第二年四月七日葬于北邙山祖 茔。 据千唐志斋博物馆研究员赵跟喜介绍, 志文记载, 王之涣家族原籍山西太原, 死后最早葬在洛阳的为王之涣的祖父王德表。 王德表晚年住在洛阳, 共有五个儿 子,其中一子名字不详,另外四子分别叫王昱、王洛客、王景和王昌,死后也都 葬在洛阳。王之涣为王昱的儿子。目前,千唐志斋博物馆共收藏有王氏家族七方

墓志,王洛客的墓志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王之涣的墓志出土于上世纪三十 年代,现藏南京博物院。




公司宣传介绍资料

海口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基本情况 海口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是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属下的全资子公司,始建于1985年。原名海口港集装箱公司,2007年4月更改为现名。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一亿一千四百万元,固定资产总值为2.8亿元。海口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是海南省集疏进出岛货物的最主要港口,占海南省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8%(洋浦港32%),外贸进出口物货基本经我港出岛。在集装箱管理上我司采用先进的电脑集息管理系统,通过全新电脑智能化管理,使集装箱从装卸,办单,运输,拆装箱,进出闸口等各个管理环节实现无线化、图形化、实时化,堆场管理实现无人化。集装箱电脑管理系统的导入将极大地提高我港的通过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办公自动化上,我司采用了先进的电脑OA 系统,基本实现了办公无纸化。2001年我司在海南省同行业中率先取得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认证。 主营业务情况 海口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国际国内集装箱和铁路集装箱的运输、装卸、仓储、拆装箱、中转和公路运输等业务,兼营冷藏保鲜集装箱、代办国内铁路、水路集装箱、铁路整车业务、岛内散货汽车运输和沿

海各地区散货船运等。从我港出岛的内贸货物主要是橡胶、矿砂、木材、白糖、淀粉家具等,外贸货物主要是冻鱼、硅锰、家具、聚丙烯等;从我省进岛的内贸货物主要以大米、玉米、玻璃和瓷砖等为主,外贸货物主要是汽车配件、设备等货物。 在航线方面,目前,中海、中远、南青、福海和东方海外等十三多家国内外知名船公司已成为我港的主要船公司(内贸7家、外贸7家),开通了多条国内航线,可辐射全国沿海各大港口。我港的外贸航线有两条,一条是中海、中远、东方海外和南洋通等多家船公司开通的经香港中转至世界各地的国际航线;另一条是平野公司代理美国总统轮船公司(APL)开通海口—香港—越南的国际班轮航线。在经营港口业务的同时,我司同时也经营自营航线(湛江线、芳村线、防城线、蛇口线)。 在吞吐量方面,2006年我司完成吞吐量24.5万TEU,2007年我司吞吐量稳步持续发展,完成了28.6万TEU,比06年增长了16.9%,其中内贸完成225,917 TEU,外贸完成了60,121TEU。2008年我司吞吐量稳步持续发展,完成了346991TEU,比07年增长了21.1%,其中内贸完成297,009 TEU,外贸完成了49,382TEU。2009年上半年以来我司已完成吞吐量179,593TEU,内贸完成20359,外贸159234同比2008年增长10.3%,预计今年可完成37万TEU.

王昌龄为什么被杀害_诗人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为什么被杀害_诗人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世人,尤善七绝诗。但我们对他的人大抵也仅限于他的诗作。那王昌龄一生的命运是怎样的呢?以下是为你整理的诗人王昌龄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王昌龄为什么被杀害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公元698年,关于他的籍贯后人一直众说纷纭,《新唐书》说他是江宁人、《旧唐书》说是京兆人、《唐才子传》说是太原人,看来关于他的记载确实很少。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于世,诗歌的风格气势雄浑、格调高扬、有丰富的表现力,所作之诗中以边塞诗第一,闺怨诗第二,诗内容简洁、明快、含蓄,情景相合,给人无限的遐想,不愧被称为“七言圣手”。王昌龄出身贫贱,早年以农耕为生,从小就喜爱文学诗歌,又勤学苦练,表现出非比常人的才华,为了有所作为,23岁的他于公元720年在嵩山开始学习,这段时间他发奋图强,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为他以后能写出著名的十篇奠定了基础。公元723年,在为期三年的学习生涯中,王昌龄收获到了很多,已成为一个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学子,想能得到他人的赏识,于是休学辗转于河东并州、潞州。公元724年,时年27岁的王昌龄又奔赴河陇、玉门关,来到了边塞,就是这个时候那些著名的边塞诗大都作于此时。 公元726年,29岁的王昌龄在外呆的时间够多了,于是他又辗

转来到了京兆,隐居在此,看看接下来的生活该怎样走下去。上天还是眷顾着他,公元727年,30岁的王昌龄即进士之位,跻身朝堂之中,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王昌龄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后又中凭借其出众的才学升任博学宏辞,之后又辗转改任汜水县尉,在潜规则横行的中国封建社会,朝中无人的王昌龄,其仕途之坎坷,可想而知,然而很快终于触犯了天威,被贬岭南,而后辗转任江宁地方官,一直未能回京。在他任秘书省校书郎的时期,这份工作并没有带给他辉煌的经历,没能让他走的更高,反而他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久负盛名的诗人,他们之间相互切磋间,令王昌龄在诗书造诣上颇有精进。 王昌龄为官期间曾被贬至龙标,那段时间有幸与李白相识,李白得知后遂作诗一首来慰藉王昌龄,这首诗就是耳熟能详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可见王昌龄交友广泛,与朋友们友谊颇深,能与之交朋友是多么的美好。数年之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亡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被贬为龙标尉王昌龄看见天下大乱,觉得忙于逃难的皇帝应该没有过多的精力再来管制这些北边的官员,经过一番详细的思考,他决定离开龙标,找朋友投靠。王昌龄的这个举动是相当的大胆,丝毫没有把皇家威严放在眼里,私自出逃,已经触犯了法律;而且当时正值兵荒马乱,人人都希望避开,他还选择迎难而上,如果想的是寻找避乱的地方,那身处边远地区的龙标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避难所

雾都孤儿作者及背景介绍

《雾都孤儿》 文章简介 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 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 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 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 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 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 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 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本书曾多次改编为电影、 电视及舞台剧。世界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于2005年 也曾将此书拍成电影。 写作背景 雾都孤儿产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段。初期,英国面临着飞速的经济发展及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工业革命高潮迭起,各种科技发明与技术创新为国家经济带来新生力量。但在这繁荣与财富下掩盖的是工人阶级的贫困与不幸,为了谋生连妇女和儿童都要受雇到艰险肮脏的工厂矿山去卖苦力。狄更斯广泛描写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金钱世界的种种罪恶《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一部动人的社会小说。这时他虽然还没有认识到社会罪恶的根源,但通过孤儿奥列佛的遭遇揭开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哀苦无告的生活画面。 作者简介 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小说家,一位杰出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者,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英国朴次茅斯,是海军职员约翰·狄更斯和伊丽莎白·巴洛所生的第二个孩子。狄更斯5岁时全家就迁居占松(Chatham),10岁时又搬到康登镇(Camden Town)。 小时候狄更斯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12岁时,父亲就因债务问题而入狱,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鞋油场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 ?不过后来由于父亲继承了一笔遗产而令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狄更斯也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狄更斯并没有接受很多的正规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学成才。某

(完整版)波音公司简介参考资料

波音公司简介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7月1日,由威廉·爱德华·波音创建,并于1917年改名波音公司。建立初期以生产军用飞机为主,并涉足民用运输机。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此外,波音公司设计并制造旋翼飞机、电子和防御系统、导弹、卫星、发射装置、以及先进的信息和通讯系统。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务提供商,波音公司运营着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波音公司还提供众多军用和民用航线支持服务,其客户分布在全球90多个国家。就销售额而言,波音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之一。公司下设两个业务部门:波音民用飞机集团和波音综合防御系统集团,在美国境内及全球70个国家共有员工160000多名。 1.波音---统治天空的王 2.1 伟大的军火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波音公司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波音公司抓住当时战争的形式和需求,正式开辟了市场---军方。正因如此,波音公司得到了从1916年建立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这也为波音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基础,同时也推动了波音在该领域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战争就像广告般将一个庞大的航空帝国呈现给了世人,并且使波音公司的军方市场更加稳固。波音公司就此崛起了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战争中数量庞大的订单却没有对波音公司产品的质量有丝毫影响。 2.2 冰冷的战争机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音公司为当时市场需要而制造的B-17(绰号“空中堡垒”)、B-29轰炸机都成为了不朽的传奇。东西方冷战时期著名的B-52(绰号“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更是波音公司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超长的翼展更是直到今天都无人敢尝试的。B-52服役后30多年中一直是美国战略轰炸力量的主力,一度让敌人闻风丧胆。美国空军中比较出名KC-135空中加油机以及E-3(绰号“望楼”)预警机也是由波音公司生产。这些为战争而生的空中王者的诞生是波音公司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军方市场的开辟也成为了波音公司领导世界航空航天行业的第一步 2.波音---翱翔天空的梦 3.1 打开商用市场 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军用市场虽然稳定但从军用市场终究不是长久之策,大众市场才是主流市场。于是波音公司的主要业务由军用飞机转向商用飞机。1957年在KC-135空中加油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波音707是该公司的首架喷气式民用客机,该机型一问世便在世界市场获得上千架订货。从此在喷气式商用飞机领域内便一发不可收拾,开辟了喷气式飞机商用化的先河。先后发展了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波音757、波音767等一系列型号,逐步确立了全球主要的商用飞机制造商的地位。其中,波音737是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的中短程窄体民航客机。波音747一经问世就长期占据世界最大的远程宽体民航客机的头把交椅。更为著名的就是历届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也由该公司出产的波音707以及波音747改装而成。 3.2 一次历史性的合作 1997年,波音公司宣布,原波音公司与原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简称:麦道公司)完成合并,新的波音公司正式营运。麦道公司曾经是美国最大的军用飞机生产商,著名的F-4“鬼怪”、F-15“鹰”、C-17军用运输机、DC系列以及MD系列商用飞机就产自该公司。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波音始终致力于不断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技术。创造民用飞机新产品;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支持和改造飞机;制造能够将重达14吨载重量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以及通过先进的卫星网络改进全世界人民的通信状况,波音秉承着长期的传统,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研发新技术和新发明。

王之涣凉州词分析

王之涣凉州词分析 本文是关于王之涣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之涣是盛唐著名诗人,与王昌龄、高适等经常一起唱和。他的诗,很多都被教坊乐人入乐歌唱。可惜他一生仕途蹭蹬,诗也只有六首流传下来。但是,就是这六首之中,就有两首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一首,就是这首《凉州词》;一首,是《登鹳雀楼》。以下是王之涣凉州词分析,欢迎阅读。唐: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

安防公司简介范文基本资料

安防公司简介文基本资料 导读:本文是关于安防公司简介文基本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安防公司简介文篇1 百**安防 创建安全·美好的生活 ADD:白山市体育场58号 TEL:0 3320xx7 公司简介 百**安防工程,成立于20xx年, 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始终致力于安防行业,是专业提供监控报警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近年成功实施并按时交付使用之工程涉及党政机关、公检法、交通、金融、通讯、厂矿、卫生、教育、服务等行业。公司与国外安防领域著名公司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始终走在安防行业技术的最前沿,并依托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服务,以规管理、高效沟通和有序运行为保证,聚集了大批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成功实施了多项大型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继续保持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并致力于将“百亿安防”打造成白山地区安防行业第一品牌。 安防公司简介文篇2 市**安防科技是一家从事监控系统工程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专业性科技企业。 公司与美国IVISION公司合作,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仪器设备,并汇集了一批优秀的科技精英,并对国际上最新动态和开发趋势进行有效跟

踪,选择性吸纳,不断完善开发体系,在研发产品中凝练更多的科技资源。公司以精锐的科技为主导,旨在铸就监控摄像机精品。 公司产品以技术含量高﹑品种多样化﹑质优价宜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在机场、银行、国家政府机关、监狱、军事基地、高速公路、电力、电信、车站、码头、工厂、学校、酒店、商厦、纪念馆、展览馆等场所。为了更加适合市场的需要,我们不断开拓新思路、研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使产品在创新、集成、品质、服务等方面更优秀、更完善。 公司积极倡导人性化的特色企业文化,始终秉持“创新务实﹑科学管理、精良品质”的质量方针和“诚信经营、客户至上”的服务宗旨。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严格的品检和完善的服务,为成为监控系统产品齐全、配套完善的优秀产品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而努力。 企业目标体系: 品牌目标:国外知名,做创新领导者 管理目标:以优质的资源配置与产品的结构为中心,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约束机智和竞争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创新管理机制企业核心价值观: 主题理念: 以人为本 企业精神: 开拓、进取、、创新企业作风: 勤励持重、卓尔不凡团队精神: 彼此关爱、相互合作、同心向上管理宗旨: 刚性制度、友情激励 职业道德: 敬业、知业、勤业、爱业市场宗旨: 超越顾客日益更新的市场需要经营策略: 理性、效益、发展 服务本色: 衷心、细心、爱心、恒心 企业理念: 1、经营理念:以诚信谋长远,以品牌求共赢。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简介 篇一:《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解释】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词语解释】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百度百科:鹳雀楼

狄更斯简介

狄更斯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方式或许是回头重看他的作品 狄更斯的生命不长,只有58年,但密度很高——他在生命期限内所作的创造依然热热闹闹地影响着今天的世界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菲菲发自北京 2012年2月7日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人们首先注意到谷歌首页的“涂鸦”(Google Doodle):一幅有瓷器般质感的精致画面,几个形态各异的小人儿——他们出自狄更斯笔下,包括《雾都孤儿》中的奥利弗、《远大前程》中的埃斯特拉和《圣诞颂歌》里的斯克鲁奇。狄更斯还得到另外一项“数字致敬”:英国华威大学决定推出一个移动应用程序,让用户可以阅读狄更斯小说,并通过相关的播客、文章和视频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 2月7日那天,伦敦和狄更斯出生地普茨茅斯都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查尔斯王子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狄更斯墓献花并发表讲话说,狄更斯“始终是最伟大的英语作家之一,用天才的想像力为社会正义激情战斗”。英国文化协会还组织了长达24小时的全球“朗读马拉松”,从狄更斯作品中截取24段文字,在澳大利亚、伊拉克、中国、巴基斯坦等国接力朗读。 维多利亚时代的披头士 英国媒体对狄更斯的热情溢于言表。罗伯特·道格拉斯·菲尔赫斯特的《成为狄更斯》和克莱尔·托玛琳的《狄更斯的一生》相继出版。关于狄更斯的报道也四面开花。《卫报》的一篇文章说,斯克鲁奇是“我们最喜爱的狄更斯笔下人物”。《每日电讯报》宣布狄更斯是“我们第一个也是最喜爱的文学超级明星”。《每日邮报》则声称狄更斯是爱情骗子,文章题目抓人眼球:《狄更斯的黑暗内心:这位作家如何虐待妻子并引诱比他年轻26岁的女人》。 如此热闹的气氛和狄更斯倒很相宜。狄更斯是不甘寂寞的人。他不仅是作家,也是公众人物。他热爱戏剧,钟情表演,常常为公众朗读作品。他被视为那个时代最出色的餐后演讲者和业余演员。《狄更斯和流行娱乐》一书的作者保罗·施利克把他1842年初次访问美国时的情景与100多年后披头士乐队造访纽约的盛况相比。波士顿大学教授纳塔丽·麦克奈特说他是“史上第一个流行文化名人”。她说,狄更斯在波士顿访问时被尾随,粉丝们想法设法去看他住过的酒店房间,还试图从他的外套上揪下一撮毛来留作纪念。 西方最热闹的节日圣诞节也是狄更斯的“发明”——不是那个宗教节日,而是围绕这个节日的流行文化气氛。19世纪初,圣诞节几乎变得“不值一提”。比如,英国保守党的卡尔顿俱乐部在圣诞节当天还安排工作会议。狄更斯1843年出版的《圣诞颂歌》取得轰动,这本书让人们哭,也让人们笑。小说《名利场》的作者威廉·萨克雷说,《圣诞颂歌》“在整个英国激发了热情好客的精神,让圣诞节点起无数温情的炉火,人们挥洒善意,畅饮美酒,火鸡被宰杀,牛肉被烤制……”因为狄更斯,圣诞节变成了最欢乐团圆的日子。人人都说的Merry Christmas也出自《圣诞颂歌》。 英国记者克里斯托弗·希金斯把狄更斯对“生日庆典”的热爱归结为童心。狄更斯不仅保持了童心,更洋溢着儿童般原始的生命力。他写了14部半小说,创造了900多个人物,同时还设立并主编若干报纸杂志,当记者,写文章,经营戏剧演出,做慈善,致力于社会改革,创办并经营一家风尘女子收容所,跟出版商吵架,出国旅行,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让妻子生了10个孩子,搞婚外恋,每天晚上散步数英里以平静“发烧的灵魂”……他的生命不长,只有58年,但密度很高。 四海之内皆兄弟 狄更斯在1858年写给朋友威尔基·柯林斯的信中说:“一切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毫无疑问地表明,你不能把世界拒之门外;你身处这个世界,属于这个世界,你必须与之交融,充分利用这个世界,也充分利用自己。”所以,狄更斯敞开大门,欢迎所有人,欢迎英雄,也欢迎恶棍,尽管走进门来的大多是存在各种性格弱点、命运多舛但仍然努力活下去的普通人:孤儿皮普,律师卡尔顿,教唆犯费金,教员尼克尔贝,方头方脑的葛雷硬,一毛不拔的斯克鲁

Charles Dickens狄更斯英文简介

Charles Dickens was a famous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novelist in the 19th century.He created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memorable fictional characters and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novelist of the Victorian period. During his life, his works enjoyed unprecedented fame, and by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 literary genius was broadly acknowledged by critics and scholars. With time going by, his novels and short stories continue to be widely popular. He had a well-off family in his early years and was once educated in a private school for a period of time,but his parents often banqueted guests and used money without restraint.At the age of 15, he graduated from Wellington College, and then worked into a lawyer line. Later he turned to newspaper, becoming a reporter at the age of 20.Like many others, he began his literary career as a journalist. Dickens wrote many works in his life,such as the Pickwick Papers, Oliver Twist, A Tale of Two Cities, Great Expectations, David Copperfield,The Old Curiosity Shop and so on. Pickwick Papers was Dickens? first big pop ular success, written when he was only twenty-four years old.His literary style is a mixture of fantasy and realism.

公司简介

沈阳稻禾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沈阳稻禾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沈阳,是一家拥有专业团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招商服务的信息咨询公司。 我们面向政府招商引资部门、开发区和国内外投资企业,为其提供有效信息,并协助实地考察、选址、签约落地等。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服务。截止目前已经有全国百余市县政府招商相关部门的同志,1000多家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几十家商协会加入稻禾商务的平台,并分享有效信息。通过我们的平台可以为政府、企业合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成立背景 盛京政企招商合作平台建立于2016年初,通过对平台资源进行梳理,成员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合作成果硕硕。为顺应时代潮流,在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时代下,我们将平台进行整合并成立了沈阳稻禾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三、企业价值与目标 我们将致力于打造成沈阳经济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政企合作平台组织,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协助政府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帮助企业科学选址,高效发展。最终实现科学技术、产业信息和服务的融合,将我们的服务覆盖到每一个城市,真正成为商业数据分享专家。 四、公司职能

1、依托团队及平台资源,根据地方产业导向及规划,为政府精准招商,跟踪项目、达成签约、最后落地。为企业提供招商及商务咨询服务。 2、为各级政府外埠招商考察做好企业对接,相关接待服务等;协助企业外埠拓展;协助举办招商推介会等。 3、公司的平台及公众号提供商业信息的提问和解答,分享带来价值。 五、成功案例 1、政府招商:策划落地皇姑区的名仕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引进赛伯乐基金项目签约。沈河金融商贸开发区的坎昆基金(浙江大学控股)项目落地。沈北新区的明日宇航项目等。 2、企业招商:中泽集团地块推介会策划,嘉鑫农业植物米推介会。 3、战略合作伙伴:中泽集团、坎昆基金、紫金集团等。

王之涣简介资料

王之涣简介资料 王之涣 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登鹳雀楼 》这篇而经典诗作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 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曾 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 “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 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 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 塞风光为胜, 是浪漫主义诗人。 靳能 《王之涣墓志铭》 称其诗"尝或歌从军, 吟出塞, 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 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 传乎乐章, 布在人口。 " 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1]他的诗以《登鹳雀楼》、 《凉州词》 为代表作。 章太炎推 《凉州词》 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婚姻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 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 开元十年(公元 722 年)两人结 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 35 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 小 17 岁, 正是妙龄女子。 县令的千金, 嫁给父亲部属、 35 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 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 义闻于友, 慷慨有大略, 倜傥有异才”, 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 15 年,李氏安贫乐素,跟 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 到 40 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 不能合葬。 人物生平 身世之谜 王之涣在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说王之涣为蓟门

王之涣一生

王之涣一生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王之涣,或作王之奂,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如此名流,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幸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的发现,提供了王之涣的一些情况。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出身于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县令的千余,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风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正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因史料关系,后世对王之涣身世所知甚少,但他作为一个名诗人,却几乎尽人皆知。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历代被人们广为传诵,被章太炎先生称为“绝句之最”。《登鹤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简介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诗人,为了加深了解,我们再来看看他的简介吧。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王昌龄生平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在天宝六载秋。《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尉。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

装饰材料公司简介

装饰材料公司简介 公司主要代理运营欧、美多国全球领先的艺术涂料产品,在建筑装饰领域:不论是意式的艺术;法式的浪漫;英式的 高贵;美式的豪华;中式的传统与现代都能在艺术涂料系列产品中找到非常匹配的解决方案。 环保、健康、安全一直是公司的承诺!因此,公司的产品均为水性,现在这种既环保、无毒、又具个性的艺术涂料广泛被国内高 档建筑装饰项目所青睐。 时尚、高雅、尊贵一直是公司的追求! 至此,公司依托欧美的高级艺术涂料和技术,不断创新,其产品效果不论在创造性、艺术 性、环保性、经济性都对引领居住环境时尚潮流做出卓越的贡献,不断提升人类的居住环境。效果使传统的涂料、壁纸无法比拟。 通过数位长期从事装饰涂料行业人士的不断努力,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建立了良好的服务流程,培养出专 业施工人员,不断攀升的业绩让更多的设计单位和装饰公司对公司的认可,建立了良好的长久互利关系。 公司现以代理欧美顶级艺术涂料为主;为服务中国高端客户为己任;依托西方专业人士的技术指导,凭借国内装饰行业的优秀人 才,用国际标准的精品艺术涂料美化居室、共同演绎东、西方文化的辉煌。 上海装佳装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原为上海凌云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生产、销售、施工安装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旗下专业生产销售各

类系列的吊顶、隔墙轻钢龙骨、t型烤漆龙骨、铝合金窄边凹槽龙骨等产品。配套代理:纸面石膏板、矿棉板、fc板、硅酸钙板、铝扣板等。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其规格齐全,质量上乘的产品,实实在在地价格,周到细致的服务,一度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是公司一贯的经营理念。公司将循序渐进,继往开来,树立品牌。为国内外客户呈上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我公司承接:各种吊顶.隔墙工程, 公司追求简洁实用、方便美观、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竭力推崇绿色装饰。重视健康与环保,视质量和安全为企业立足之本。公司拥有高素质的员工群体,完善的管理制度,经验丰富、熟悉现代装饰技术的施工队伍。公司现有员工300多人,并具有劳动局及装饰行业协会颁发上岗证的水暖工、电工、泥工、木工、油漆工等专业施工队伍十多个。公司将业务、洽谈、报价、设计、施工、管理、材料配送、售后服务和保修等八大工程管理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全面导入正规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确保给客户的质量信心。保您一流的装修质量,一流的优质服务。装饰原则:求真务实,诚信开拓,以人为本。业务范围:轻钢龙骨:拉法基轻钢龙骨、可耐福轻钢龙骨、杰科轻钢龙骨、龙牌轻钢龙骨、源胜轻钢龙骨。舒心烤漆龙骨、阿姆斯壮烤漆龙骨、崇佑烤漆龙骨、大连舒心烤漆龙骨、铝合金龙骨、宝钢系列龙骨。石膏板:纸面石膏板、防火石膏板、防潮石膏板、防水石膏板、压花石膏板、拉法基石膏板、可耐福石膏板、杰科石膏板、龙牌石膏板、泰山石膏板、无纸面石膏板、天宇石膏板。矿棉板:阿姆斯壮矿棉板、usg矿棉板、星牌矿棉板、龙牌矿棉板、杰科矿棉板、天丽矿棉板、阿姆斯通矿棉板、防潮抗下陷矿棉板等。铝扣板:铝格栅、条形板、方行板。其他板材:隔音棉、隔音板、tk板、fc板、硅酸钙板、防水板、邦达板等。装佳 -- 酒店宾馆、车站、码头、您的家,装饰装璜都离不

唐代王之涣是不是边塞诗人

唐代王之涣是不是边塞诗人 边塞诗人是指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 边塞诗人 多以诗歌 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唐代王之涣 是不是边塞诗人,我们来看看。 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基本介绍 王之涣 (688 年-742 年) , 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字季凌, 汉族, 绛州 (今 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 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 鹳雀楼 》、《凉州词》等。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 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 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 裂黄绶。 夹河数千里, 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 食其旧德。 雅谈圭爵, 酷嗜闲放。 ”。 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 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 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 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 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 “绝句之最”。 人物生平 为官不顺 武后垂拱四年(688 年),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 世 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 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 曾祖王信, 隋朝请大夫、
1/6

公司简介资料

公司简介: 山东森乐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东方太阳城”美誉之称的山东日照,是一家机械设备维修、服务及零配件供应三为一体的公司,公司注册资金300万人民币,下设市场开发部、劳动人事部、技术服务部、维修车间、财务部、信息中心及技术支持部等9个部门,负责公司的整体规划及运营,公司目前旗下有员工58人,各种技术专业人员39人,其中国家认定的维修工程师4人,维修技师7人;发动机、电工、汽车维修、电焊等专业维修技师11人。自公司成立以来,已承接省内数家港口、电厂、矿山等单位工程设备、流动机械等服务承包、大修承包等项目,凭借工程机械维修专业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在工程设备维修领域迅速崛起,以“用心做好细节、以诚赢得信赖”的企业宗旨,良好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广泛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加大了资金运作力度,在江苏省成立了江苏南京分公司,以南京为中心服务于江苏沿海、沿江{港口、码头、电厂及大型矿山}等工程设备及流动机械的服务、维修、零配件供应及服务承包工作。 全体森乐员工将以永不满足的的进取精神,不懈努力,不断谋求新的发展,增强自身的核心竟争力,向更高的计划目标迈进。 公司文化理念: 一、公司发展目标 公司发展目标是公司面向未来的理想,是公司发展的希望所在。 公司在技术力量、管理水平、队伍素质、市场开拓和经营业绩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已经具备港口、电厂、码头及大型矿山工程机械、流动设备维修服务承包能力,这是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的有力条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要努力提高市场的适应性和包容行,充分运用和发挥公司的整体优势,抓住机遇,寻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公司价值观 -----公司以员工为本员工与公司共荣 1、员工是公司生存发展的主体,是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和积极性,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是公司具有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公司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用明确的目标鼓舞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 2、员工要努力转变观念,提高思想素质,增强技术和业务能力,适应日趋激 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公司振兴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尽职尽责,努力形成公司发展我发展、客户满意我满意的和谐局面。

王之涣的凉州词全文及赏析

王之涣的凉州词全文及赏析 凉州词前者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 抒发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凄怨而又 悲壮的情感。 后者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 具有浓郁的边塞 军营生活的色彩。王之涣 的凉州词全文及赏析,一起来看看。 【年代】:唐【作者】:王之涣 ——《凉州词 》【内容】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译文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 《集异记》 记载: 开元间, 王之涣与高適、 王昌龄到酒店饮酒, 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 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 下。 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 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 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 。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 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 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 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 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 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 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 句不同。 “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 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 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 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 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 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 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