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九年级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物质是人类感官可以察觉的一切实体,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更小的质点,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元素和化合物是物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3.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的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成分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4.反应: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物理反应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发生可逆变化。
5.分子与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原子紧密结合而成的单个化学实体。
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化学实体,在化学反应中可以交换电子。
二、化学基本原理: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在封闭体系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即化学反应是在质量守恒的条件下进行的。
2.原子价与化合价:原子价是元素原子中外层电子数目的一种表示方法,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学定价,它是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带电价数目的表示。
3.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的力,它用于保持化合物的稳定形态。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4.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数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无量纲的物理量,它用来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质量。
5.负离子与正离子:负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离子,它是通过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正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离子,它是通过获得电子而形成的。
6.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按照一定的物质比例进行反应,生成盐和水。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本讲主要内容】中考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一、化学的定义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是一门从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结构、组合、变化以及其作用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性科学。
二、物质的性质及其构成
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原子构成元素,由一种或多种元素构成的分子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物质,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
三、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通过原子和分子的互相作用及相应的化学变化而产生的,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酸碱反应等4种。
四、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是通过计算元素表的原子数目、比例及相互作用力来进行实验结果的计算。
五、离子及其结构
离子是原子或分子由于失去或获得电子而产生的带有电荷的粒子。
离子的结构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能够在溶液中存在和移动的溶液离子,另一类是被固定在晶体结构中的固体离子。
六、溶液及其性质
溶液是由溶质溶于溶剂而形成的流体,最常见的溶质有溶解钠、溶解碳酸钙、溶解硫酸钠等。
溶液的性质取决于其溶质种类、溶质浓度以及溶剂的性质等,其中温度、酸碱度、电导率等对溶液特性起重要作用。
七、反应机理
反应机制是指化学反应的过程及反应物在反应中的变化过程。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特征: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如:Na和Na+属于同一种元素——钠元素二、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1、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性质:①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如:蒸发、溶解、扩散是分子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如物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
③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同。
④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变成了新的分子。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一些非金属单质(H2 、O2、N2、Cl2、I2等)②共价化合物(HCl 、H2O、CO2、H2SO4等)(4)提出分子学说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原子:※⑴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⑵性质:①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其它物质的分子。
⑶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单质硅、金属、稀有气体。
⑷提出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英国的道尔顿。
3、离子:⑴定义: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原子阳离子⑵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例Na+ NH4+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例Cl-、OH-、CO32-⑶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例如:NaCl、K2SO4、NH4NO3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三、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织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2、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⑴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⑵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HCl H2SO4 HNO2⑶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如:NaOH Ca(OH)2⑷盐:电离时生成的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 K2CO3 NH4NO3⑴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物,如:CO2 SO2 SO3⑵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物,如:CaO Fe2O3 Cao化合物:⑴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第1课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第1课时)课题二轮复习-1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第1课时)复备人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能从组成上给物质分类;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3.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
教学重点1.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进行物质的简单分类;2.能用微粒的观点分析、解释一些常见的变化和现象。
教学难点理解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比较教学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过程】复备栏【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构成水的微粒是什么,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哪些,你能说出氯化钠的构成吗?2.你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吗,从该过程中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3.元素符号、化学式有哪些含义?你能说出Cu含义吗?4.什么是氧化物?你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吗?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物质的组成(1)说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2N 、 H 2 Ca 2+ MgO (归纳)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分别有哪些含义?aR m ±b(2)标出下列物质或原子团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Cl 、Cl 2、Ca(ClO)2、Ca(ClO 2)2、ClO 2、Ca(ClO 3)2、KClO 4、SO 32-(归纳)在任何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但原子团所显的化合价就是组成其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3)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小李同学了解到胆矾可用于游泳池消毒,化学式为:CuSO 4·5H 2O ,请进行下列计算:胆矾的相对分子质量 ;胆矾中各元素质量比 ; 胆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
请用化学符号填写:(1)氮气 (2)2个钠离子(3)-2价的硫元素 (4) 3个二氧化碳分子 (5)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中考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理论大全

中考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理论大全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单位为“1”,省略不写)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 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 MnO 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中考化学 第三天 化学知识点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首先在初中化学学习中里面我们把它分为四大部分,这样清楚并且条理性强!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化学用语)二、物质的分类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四、溶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1.2.3.三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关系:(二)几个决定和几个等式1.决定(市常考!)(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等式(1)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在原子中)(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离子所带电荷数=其化合价数值(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四)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组成(注意化学用语的规X使用)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答案为D。
例2.根据《生活报》报道,目前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疼,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
下列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气、氯气组成的B.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C.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两个氯元素组成的D.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二个氯原子构成的答案为:B。
例3.根据下图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序号,下同)____。
(2)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_,易获得电子的粒子是____。
答案为:(1)BDF (2)EF (3)CE例4.将元素、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内。
九年级化学专题讲座

九年级化学专题讲座一、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基础知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包括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化学计量等。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表格,是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性质的重要工具。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了解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性质。
三、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之一。
化合价是原子间形成化合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态,是确定化学式的重要依据。
通过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通过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可以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能量转化方式以及反应速率等知识。
五、物质分类与性质物质分类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通过学习物质分类与性质,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别的物质所具有的特性,从而更好地应用和掌握这些物质。
六、酸碱盐反应酸碱盐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型之一,涉及到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通过学习酸碱盐反应,可以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七、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实验设计与操作涉及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八、生活中的化学应用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清洁剂的成分、化妆品的成分等等。
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化学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环境保护与化学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化学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环境保护与化学,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物及其危害、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考点剖析:1、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
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
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4、熟悉初中常见物质的俗称,将其俗称的来源弄懂,并与其学名,化学式及所属类别联系起来记忆。
5、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原子守恒、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这个核心。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表示为:6、主动关心与化学有关的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例题精析例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A、FeB、N2C、COD、H+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及物质的组成,微观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表示一个分子及分子的构成。
元素符号从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微观上表示一个原子。
对单原子的单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
答案:A例2、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图)问:①x的值为_________。
②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A BC③溴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④溴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酸,该酸的名称是_________。
分析:①由原子呈电中性,即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得出答案:x=35②因为元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Br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应该与Cl即B的化学性质相似。
③书写化学式时应该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氢为+1价,而溴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化合价应为-1价;再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溴化氢的化学式应为HBr,或由②中可提示,氯化氢化学式为HCl,氯与溴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溴化氢应为HBr。
④由无氧酸的命名规律或HCl的命名可知答案为氢溴酸。
例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③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④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⑤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⑥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⑦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⑧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A、①⑤⑦⑧B、①③⑤⑧C、①⑥⑦⑧D、③⑤⑥⑦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用来表示单质、化合物的宏观组成的。
分子、原子、离子是用来表示物质微观构成的,解答本题的方法是先对所述各项分别分析判断,然后得出正确答案。
选项①正确:从宏观上看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选项②错误:元素是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选项③错误:因为纯净物的分子中不能再含其他物质的分子。
选项④错误:纯净物中只能由一种物质组成,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能由碳和氧气组成。
选项⑤正确: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物质。
选项⑥错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能说由原子直接构成。
选项⑦⑧都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当分子说个数时,构成这一分子的原子个数也要说,当分子个数没有说时,原子个数也不说。
答案:A。
例4、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而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碱性氧化物与酸之间的反应均可生成盐和水;可溶性碱[Ba(OH)2]与可溶性盐(CuSO4)反应可生成两种沉淀[BaSO4和Cu(OH)2];酸性氧化物(CO2)与碱溶液(NaOH)反应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可知正确答案为B。
答案:B例4、由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种可能得到物质的化学式:(1)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含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理解“碱性氧化物、碱、含氧酸、盐”的概念和各自的组成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其解题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各类物质的组成,从题中所给的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利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具体解法如下:(1)碱性氧化物的组成是:“金属元素+氧元素”应由Na 与O 组成,化学式为Na 2O 。
(2)碱的组成是:“金属离子+OH -”应由Na 、H 、O 组成,化学式为NaOH 。
(3)含氧酸是:“H ++含氧酸根”应由H 、O 、C 组成,化学式为H 2CO 3。
(4)盐是:“金属离子+酸根离子”应由Na 、C 、O 组成,化学式为Na 2CO 3。
答案:(1)Na 2O ;(2)NaOH (3)H 2CO 3(4)Na 2CO 3例5、填写下表(类别指:酸、氧化物、碱、盐、单质、有机物)分析:本题地考查物质的分类和命名,在分类时,一定要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如P 2O 3只需答属氧化物即可,不要再分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中考热身:(一)选择题1、在一小组的报告里使用了如下化学符号,其中错误的是()A 、镁离子:Mg 2+B 、两个氮原子:2N 2C 、五氧化二磷:P 2O 5D 、氯化钾:KCl2、下列各组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一组是() A 、KMnO 4、K 2MnO 4 B 、NH 4Cl 、HNO 3 C 、P 2O 5、、Ca 3(PO4)2 D 、Cl 2、CaCl 23、X 元素的原子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Y 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由X 、Y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XYB 、XY 2C 、X 2YD 、XY 34、酒后驾车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以判断他是否饮酒。
司机呼出的乙醇分子能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使红色的三氧化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
硫酸铬[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3B、+5C、+6D、+75、下列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氢氧化钠、纯碱、Na2CO3B、氢氯酸、盐酸、HClC、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D、碳酸钙、生石灰、Ca(OH)26、下列离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想一想:Na2O(固)、P2O5(固)为什么可归为一类。
据此,与这两种物质可归为同一类的是()A、浓H2SO4B、KNO3C、CaOD、碱石灰8、下列各组中,与其他三组表现出的规律有所不同的是()A、缓慢氧化、氧化反应B、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C、无氧酸、酸D、纯净物、有机物9、由1H、2H、3H和16O、17O、18O可形成的水分子有()A、3种B、6种C、9种D、18种10、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轮胎爆炸、石蜡熔化B、食物腐败、干冰升华C、工业制氧、石墨转化为金刚石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钢铁生锈11、下列物品不属于危险品,允许旅客带上客车的是()A、浓核酸B、汽油C、纯碱D、白磷12、(本题有2个正确答案)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有益B、本饮品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C、含氟牙膏可以防龋齿D、含碘食品可以防治甲状腺肿大13、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4、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数与氧原子数之比为()A、a/(a+2b)B、a/2(a+b)C、a/bD、a/2b↑1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NH4)2SO4=XNH3↑+3SO2↑+N2↑+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上式中X的值是()A、1B、2C、3D、4(二)填空题16、请你结合下列备选答案,填写此题题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B、爆炸C、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D、两种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发生17、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u+2H2SO4(浓)=CuSO4+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