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化工厂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化工厂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保障生产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所有生产、辅助及公用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
第三条设备维修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计划先行、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设备维修管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编制设备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3. 组织设备维修技术培训;4. 监督检查设备维修质量;5. 收集、整理设备维修资料;6. 负责设备维修费用的预算、审核和报销。
第五条生产部门负责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具体职责如下:1. 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2.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及时上报;3. 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维修;4.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做好记录。
第三章设备维修计划第六条设备维修计划应根据设备状况、生产计划和设备维护保养周期编制。
第七条设备维修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2. 设备所在位置;3. 设备维修内容;4. 设备维修时间;5. 设备维修费用;6. 负责维修的部门及人员。
第八条设备维修计划应经设备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审核,报厂部批准后执行。
第四章设备维修实施第九条设备维修前,维修人员应了解设备维修计划,熟悉维修操作规程。
第十条设备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维修质量。
第十一条设备维修过程中,如发现设备问题超出原维修计划,应立即上报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决定是否调整维修计划。
第十二条设备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应进行自检,确保设备维修质量。
第十三条设备维修完成后,生产部门应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试运行,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第五章设备维修记录第十四条设备维修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2. 设备所在位置;3. 设备维修内容;4. 设备维修时间;5. 设备维修人员;6. 设备维修费用;7. 设备维修前后状况对比。
化工检维修管理制度范文(3篇)

化工检维修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工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提高化工生产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化工生产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第三条检修和维护工作包括定期巡检、日常维护、设备故障的排除和紧急维修等工作内容。
第四条检修和维护工作由专职设备保养人员和相关岗位员工共同完成。
第五条设备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并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件。
第六条公司将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并依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第七条本管理制度的执行由设备保养部门负责,由设备保养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第八条设备保养部门应定期对检修和维护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通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九条本管理制度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生效,具体修订由设备保养部门负责。
第二章巡检工作第十条设备保养人员根据生产计划和制定的工作计划,按照设备巡检表逐项对设备进行检查。
第十一条设备巡检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状况、润滑情况、密封状态、仪表的准确性等。
第十二条设备巡检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由设备保养部门制定设备巡检周期,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十三条巡检人员应认真记录巡检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设备保养部门,并按照要求进行记录和处理。
第十四条设备巡检结果应定期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设备巡检记录应妥善保存,至少保存一年,备查。
第三章日常维护第十六条设备保养人员应按照工作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第十七条日常维护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和调整等。
第十八条日常维护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九条设备保养人员应定期对维护工作进行检验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条日常维护记录应按照规定进行,维护人员应及时填写记录并报告设备保养部门,记录内容应真实准确。
第四章设备故障处理第二十一条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设备保养部门,并按照设备保养部门的安排进行处理。
化工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5篇范例)

化工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5篇范例)第一篇:化工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为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贯彻“预防为主”和“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1.公司应大力开展“完好设备”及“无泄漏”等活动,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2.操作人员必须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
3.操作人员通过岗位练兵和培训,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懂(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经过车间考试合格,书才能单独操作设备。
4.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
(2)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5.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
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值班长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未处理的缺陷须记于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6.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维修好的责任,并做到:(1)定时定点检查,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3)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7.所有备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对于传动设备还应定期进行盘车和切换,使所有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8.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9.未经生产设备部批准,不得将配套设备拆件使用。
10.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化工厂维保质量管理制度

化工厂维保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确保化工厂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维保质量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内所有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工作。
3. 维保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养修并重”的原则,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设立维保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2. 维保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维保计划,监督维保工作的执行,并定期向管理层报告工作进展。
3. 操作人员应参与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三、维保工作内容1. 日常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和检查。
2. 定期检查:按照设备制造商的推荐周期,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检查。
3. 故障维修:对发现的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运行。
四、维保工作计划1. 维保部门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制造商的指导,制定年度、月度和周维保计划。
2. 维保计划应明确维保的具体内容、时间、责任人和所需工具及材料。
五、维保质量控制1. 维保工作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维保日期、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
2. 对维保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3. 定期对维保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确保维保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六、培训与考核1. 对维保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建立维保人员的考核机制,根据工作表现进行奖惩。
七、安全与环保1. 维保工作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维保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维保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管理层审批后实施。
九、记录与文档管理1. 所有维保记录应整理归档,便于查询和审计。
2. 定期对维保文档进行复审和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通过上述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化工厂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有序进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化工检维修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化工检维修管理制度范文1. 本制度的目的和范围1.1 目的:为确保化工设备及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规范化工检维修工作流程,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运营的连续性。
1.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化工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维修工作的单位或部门。
2. 原则2.1 安全第一:在进行化工设备的检维修工作时,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2 预防为主:通过定期保养、检查和维修等措施,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避免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2.3 协同配合:各相关部门需紧密合作,密切互动,共同协作,形成高效协同的检维修机制。
2.4 高效经济: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成本、时间和资源,实现高效经济管理。
3. 职责分工3.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化工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备购置、验收、保养、检查、维修、报废等。
3.2 检修维修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化工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生产部门:负责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和检修维修部门的工作,提供相关的操作、停机和维修信息。
4. 检维修工作流程4.1 设备保养:设备管理部门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定期保养工作,并填写保养记录,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
4.2 检查与诊断:检修维修部门根据设备保养记录和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诊断,发现潜在故障或异常情况。
4.3 维修计划: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检查诊断的结果,检修维修部门编制维修计划,包括维修范围、时间、人员等。
4.4 维修实施:根据维修计划,检修维修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
4.5 维修记录: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需及时记录维修情况、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维修时间等,并填写维修报告。
4.6 维修验收:维修完成后,相关部门需对设备的维修工作进行验收,确保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4.7 故障分析:对重复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第一章设备维护保养概述 (3)1.1 维护保养的意义与目的 (3)1.2 维护保养的分类与要求 (3)1.2.1 维护保养的分类 (3)1.2.2 维护保养的要求 (4)第二章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4)2.1 维护保养制度的制定 (4)2.2 维护保养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4)2.3 维护保养工作的监督与考核 (5)第三章设备润滑管理 (5)3.1 润滑剂的选择与使用 (5)3.1.1 润滑剂的选择 (5)3.1.2 润滑剂的使用 (6)3.2 润滑系统的维护保养 (6)3.2.1 润滑系统的检查 (6)3.2.2 润滑系统的保养 (6)3.3 润滑油的更换与检测 (6)3.3.1 润滑油的更换 (6)3.3.2 润滑油的检测 (7)第四章设备清洁与防腐 (7)4.1 设备清洁的方法与要求 (7)4.2 设备防腐措施 (7)4.3 防腐材料的选用 (8)第五章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 (8)5.1 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 (8)5.1.1 视觉检查 (8)5.1.2 听觉检查 (8)5.1.3 触觉检查 (9)5.1.4 仪器检测 (9)5.2 常见设备故障的处理 (9)5.2.1 泄漏故障 (9)5.2.2 异响故障 (9)5.2.3 过热故障 (9)5.2.4 电机故障 (9)5.3 故障预防与排除 (9)5.3.1 定期检查 (9)5.3.2 加强维护保养 (10)5.3.3 提高操作水平 (10)5.3.4 建立设备档案 (10)第六章设备维修与更换 (10)6.1 维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0)6.1.2 维修计划的实施 (10)6.2 维修技术要求 (10)6.2.1 维修人员要求 (10)6.2.2 维修工具与设备要求 (11)6.2.3 维修材料要求 (11)6.3 更换设备的程序与方法 (11)6.3.1 更换设备的程序 (11)6.3.2 更换设备的方法 (11)第七章设备安全防护 (11)7.1 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12)7.2 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保养 (12)7.3 应急处理与预案 (12)第八章设备节能与环保 (12)8.1 节能措施的实施 (12)8.1.1 设备选型与采购 (12)8.1.2 设备运行优化 (13)8.1.3 余热回收利用 (13)8.1.4 节能监测与评估 (13)8.2 环保要求的落实 (13)8.2.1 废水处理 (13)8.2.2 废气处理 (13)8.2.3 固废处理 (13)8.2.4 噪音治理 (13)8.3 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应用 (13)8.3.1 节能技术应用 (13)8.3.2 环保技术应用 (13)8.3.3 绿色生产理念 (14)第九章设备信息化管理 (14)9.1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14)9.1.1 系统概述 (14)9.1.2 系统建立 (14)9.1.3 系统运行 (14)9.2 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 (14)9.2.1 数据采集 (14)9.2.2 数据分析 (15)9.3 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效果评估 (15)9.3.1 评估指标 (15)9.3.2 评估方法 (15)第十章设备维护保养队伍建设 (15)10.1 维护保养队伍的组织与培训 (16)10.1.1 组织结构 (16)10.1.2 培训体系 (16)10.1.3 培训方式 (16)10.2.1 专业知识 (16)10.2.2 技能要求 (16)10.2.3 安全意识 (16)10.3 维护保养队伍的考核与激励 (16)10.3.1 考核指标 (16)10.3.2 考核方式 (16)10.3.3 激励措施 (16)第一章设备维护保养概述1.1 维护保养的意义与目的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设备是生产的核心要素,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安全环保。
化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设施检、维护和修理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设施检、维护和修理管理制度1. 背景与目的为了保障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规范机械设备、安全设施的检测和维护和修理管理工作,提高全员对设备的安全意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特订立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的全部机械设备和安全设施的检测、维护和修理管理工作。
3. 管理标准3.1 机械设备检测1.全部机械设备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定期检测,时间间隔不得超出一年。
2.检测包含但不限于外观、运行情形、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方面。
3.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或厂家进行,并及时报备结果。
4.如发现机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故障,应立刻停止使用,并进行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3.2 安全设施检测1.安全设施包含但不限于消防设施、安全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方面。
2.安全设施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定期检测,时间间隔不得超出半年。
3.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或厂家进行,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备。
4.如发现安全设施存在故障或不完满,应立刻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3.3 设备维护和修理管理1.设备维护和修理应由专职维护和修理人员或具备相关维护和修理资质的外部机构进行。
2.维护和修理人员应熟识设备结构和操作规程,并持有相关操作证书。
3.在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前,应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故障排查和诊断,确保维护和修理工作的准确性。
4.维护和修理人员应依照维护和修理工艺规程和操作流程进行维护和修理作业,确保维护和修理质量。
5.维护和修理中涉及到设备停机、电源切断等情况需提前告知相关部门,并订立停机计划,确保生产连续性。
6.维护和修理完成后应进行设备测试和验收,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4 设备管理档案1.对于每一台机械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建立认真的管理档案,包含设备基本信息、购置合同、保养维护和修理记录等。
2.档案应保管完整,并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
3.档案应放置在特地管理的文档柜中,限制访问权限,确保安全性。
化工厂设备管理制度及程序

一、总则1. 为确保化工厂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所有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公用工程设备等。
3. 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全厂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检修及更新改造等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使用、操作及日常保养。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及选拔。
4.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质量监督及检验。
5.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本制度及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三、设备管理制度1. 设备购置与验收(1)设备购置前,应进行市场调研,确保设备符合生产需求、安全可靠、技术先进。
(2)设备购置后,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验收,确保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2. 设备使用与操作(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设备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3. 设备维护与保养(1)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保养工作。
(2)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安排维修。
4. 设备检修与更新改造(1)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检修应按照设备检修规程进行,确保检修质量。
(3)设备更新改造应结合生产需求、设备状况及经济效益,制定合理的更新改造方案。
5. 设备档案管理(1)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检修、更新改造等信息。
(2)设备档案应完整、准确、及时更新。
6. 设备安全与环保(1)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2)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设备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为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贯彻“预防为主”和“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1.各车间应大力开展“完好设备”及“无泄漏”等活动,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2.操作人员必须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
3.操作人员通过岗位练兵和培训,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经过考试合格,取得证书才能持证单独操作设备。
4.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
(2)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5.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
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值班长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未处理的缺陷须记于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6.维修工人(机、电、仪)要明确分工,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维修好的责任,并做到:
(1)定时、定点检查,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
(2)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3)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7.所有备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对于传动设备还应定期进行盘车和切换,使所有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8.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9.未经设备动力部批准,不得将配套设备拆件使用。
编制: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