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岩浆岩的特征

岩浆岩的特征
岩浆岩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形成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岩浆岩通常包含石英、长石、角闪石、黄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等矿物。
它们的成分、结构和特征对地质学、矿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岩浆岩的组成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铝质矿物、铁镁质矿物、钾长石和钠
长石等。
在岩浆冷却的过程中,这些矿物会结晶成固态晶体,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岩石。
岩浆岩的结构
岩浆岩的结构通常呈现出晶粒状、颗粒状等形态,晶粒大小、排列方式等也会
影响岩石的性质。
此外,岩浆岩中还可能存在气孔、裂隙等构造,这些构造对岩石的强度、渗透性等性质有一定影响。
岩浆岩的性质
岩浆岩在地质学领域有着独特的地位,其性质包括但不限于硬度、密度、抗压
强度、导热性等。
岩浆岩常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度,因此在建筑材料、地质勘探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岩浆岩在地质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其特征、成分、结构等
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岩浆岩的性质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如建筑材料、工业原料等。
对岩浆岩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地质学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三种常见的岩浆岩: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
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
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
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
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
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
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
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
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四种常见的沉积岩: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
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
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
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
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课件 (一)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课件 (一)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形成的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
既然它们形成于地球内部,那么这种岩石具有其他岩石无法比拟的特殊特质,例如熔融状态和工状形成等。
该文将介绍一些岩浆岩的主要类型,以及它们各自的形成过程。
一、玄武岩玄武岩是一种较新的火山岩石,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火山岩石类型。
它的成分是硅酸盐,具有坚硬的质地和黑色或暗绿色的外观。
玄武岩形成于火山喷发或裂谷活动期间,当地下的岩浆喷溅到地面并迅速冷却时,形成了这种常见的火山岩石。
二、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矿物质组成的火山岩石。
它是地球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因为花岗岩可以在地壳内形成,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形成。
这种岩石是由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熔融物质通过侵入或深部喷发形成的。
三、玻璃岩玻璃岩是一种具有玻璃质地的火山岩石,其形成过程是偏离地球上正常形成岩石的过程。
当地下的岩浆喷溅到地面并非迅速冷却,而是以极快的速度冷却形成玻璃状体物质。
这种岩石的成分与玄武岩非常相似,但它们的质地却完全不同,所以玻璃岩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岩石。
四、安山岩安山岩与玄武岩非常相似,但是它的成分与结构略有不同。
安山岩是一种具有钠长石和钾长石的火山岩石,它们的颜色通常是灰色或棕色。
安山岩经常出现于与玄武岩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例如海底喷气口,或作为一种与花岗岩共存的岩石类型。
综上所述,以上的四种火山岩石类型是岩浆岩的常见类型。
每种岩石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成分、形成过程和形态特征。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掌握,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星球。
矿物学课件:岩浆岩的特征及类型

2、矿物成分特征
(1)矿物的成分分类
岩浆岩中七大造岩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 钾长石、石英
1)铁镁矿物:矿物中FeO、MgO的含量较高,包括橄榄石、辉石、角 闪石及黑云母。这些矿物的颜色一般较深,又称为暗色矿物。
色率:暗色矿物在侵入岩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数),是岩浆岩鉴定和分 类重要标志之一。色率随岩石酸度的变化情况大致为:
2)次生矿物:在岩浆基本上凝固成固体的岩石 后,由于受残余挥发组分和岩浆期后流体的作 用(蚀变、交代及充填)而生成的矿物。
(3) 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
钙碱性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
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暗色矿物 Ol
超基性岩 色率>90 基性岩 色率=40-90 中性岩 色率=15-40 酸性岩 色率<15 2)硅铝矿物:矿物中SiO2、Al2O3含量较高,不含FeO、MgO,包括石 英、长石类及似长石类。这些矿物因基本不含色素原子,颜色较浅, 所以又称为浅色矿物。
(2)矿物的成因分类
1)原生矿物:在岩浆冷凝过程中结晶形成的矿 物。可分为高温型和低温型。
(1)熔岩流:喷出的熔岩呈平缓的大面积分布。 (2)火山锥:是中心式喷发出来的熔岩流和火山碎屑物质
在火山口附近堆积而成的锥状岩体。 (3)岩钟、岩针、岩穹:多以侵出方式喷出。 (4)火山锥被剥蚀后,出露的火山管道中的充填物
熔透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20
中心式喷发
熔岩流
腾冲火山
长白山天池
喷出岩的相
二氧化硅与岩石类型-30
S达iO802的%。含同量时最它高对,岩变浆化及于岩34浆-7岩5%的之物间理,化少学数性质可 及矿物组成的影响最大,因此是岩浆岩中最重要 的一种氧化物。被用来作为划分岩浆岩酸性程度 和基性程度的参数:
06岩浆岩特征与主要类型

5.分布产状:地表分布面积很小,一般是小型岩株,岩盆或岩墙。
(二)、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类)
1.一般特征: SiO2含量为45%-53%;
主石,黑云母等; 不含或少量石英,色率为50-70。 2.深成岩:辉长岩-呈灰黑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主要矿物辉石,基性斜长石。次要矿物橄榄石,角闪石等。 浅成岩:辉绿岩-呈暗绿色,辉绿结构或斑状结构。 喷出岩:玄武岩-呈黑色,灰绿色或暗紫色,隐晶结构或斑状结构, 气孔、杏仁构造。 3.分布产状:分布较广,呈岩盆,岩盖,岩株,岩床或岩墙产出。
气孔构造
眼球构造
绳状构造
杏仁构造
珍珠构造
枕状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
B 隐晶质结构:颗粒很细,肉眼无法分辨矿物颗粒。 C 颗粒相对大小: 等粒结构:同种矿物颗粒大致相等。 不等粒结构: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 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矿物颗粒大小悬殊,大的是斑晶, 小的为基质; 基质是隐晶质或玻璃质的结构是斑状结构。 基质是显晶质的称似斑状结构。 D 矿物颗粒的相互关系 文象结构:伟晶岩中石英呈楔形镶嵌于钾长石巨晶中。 条纹结构:钾长石与斜长石呈有规律的交生。
第八章
岩浆岩特征与主要岩石类型
一、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1.化学成分 造岩元素:O,Si,Al,Fe,Ca,Na,K,Mg 其中SiO2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划分为4类。 里特曼指数:σ=(K2O+Na2O)2/(SiO2-43), 全碱指数:(K2O+Na2O) 钙碱性岩 σ<3.3 碱性岩 σ:3.3-9 2.矿物成分 主要造岩矿物:含量较多,是确定岩石名称不可缺少的矿物。 次要造岩矿物:含量较少,对划分岩石大类不起作用,但可作为确定 岩石种属名称的矿物。 副矿物:含量低于1%,对岩浆岩的分类命名不起作用。 色 率:铁鎂矿物在岩浆岩中的百分含量。
岩浆岩的类型

岩浆岩的类型岩浆岩是由于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物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其由于形成时的环境和成分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从岩浆岩的类型、形成过程、特征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一、岩浆岩的类型1. 硅酸盐岩浆岩硅酸盐岩浆岩是指含有较高硅含量(SiO2>63%)的火山喷发物质凝固后形成的一类火山岩石,如流纹岩、安山岩、花岗闪长岩等。
2. 镁铁质(超基性)火山喷出物镁铁质火山喷出物是指含有较高镁铁离子(Mg2+和Fe2+)含量的火山喷发物质凝固后形成的一类火山岩石,如榴辉岩、玄武岩等。
3. 碱性火山喷出物碱性火山喷出物是指含有较高碱金属离子(Na+和K+)含量的火山喷发物质凝固后形成的一类火山岩石,如花岗岩、英安岩等。
4. 钙碱性火山喷出物钙碱性火山喷出物是指同时含有较高钙离子(Ca2+)和碱金属离子(Na+和K+)的火山喷发物质凝固后形成的一类火山岩石,如流纹岩、安山岩等。
二、岩浆岩的形成过程1. 熔融过程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地幔中的矿物质可以在熔融状态下流动,形成了地幔上涌和下沉的对流环流。
当这些熔融物质向地表或近地表运动时,由于减压和接触到低温低压环境而冷却凝固,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岩浆岩。
2. 成分组成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具有不同的成分组成。
其中硅酸盐类火山喷出物中含有较多SiO2、Al2O3等元素;镁铁质火山喷出物中则含有较多MgO、FeO等元素;碱性火山喷出物中则含有较多Na2O、K2O等元素。
这些成分的不同会导致岩浆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不同。
三、岩浆岩的特征1. 结晶粒度岩浆岩的结晶粒度与其冷却速度有关。
当冷却速度较快时,结晶物质较小,形成了细粒的岩石;反之,当冷却速度较慢时,结晶物质较大,形成了粗粒的岩石。
2. 岩石颜色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具有不同的颜色。
硅酸盐类火山喷出物通常为灰白色或淡黄色;镁铁质火山喷出物通常为深灰色或黑色;碱性火山喷出物通常为红、褐、黑等颜色。
优选讲岩浆岩特点与类型

1)等粒结构
矿物颗粒大小相等。
2)不等粒结构
矿物颗粒大小不相等,但差别不大。
3)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
花岗伟晶岩
矿物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当基 质为隐晶质时,称为斑状结构,若为显晶质时称为似斑状结构。
3.按矿物的自形成度(晶体矿物发育的完整程度) 1)自形结构:矿物晶体具有完整的晶形, 2)半自形结构:组成岩石的单个矿物晶体上,部分晶面完整, 部分不完整,而构成的一种结构。 3)它形结构:矿物颗粒无完整晶形的一种结构。
插图1闪长岩中的主要矿物、次要矿物
石英
斜长石
正长石 角闪石
插图2辉石安山岩
插图3 黑耀岩
插图1石英正长伟晶岩
插图1 斑状结构
插图1 似斑状结构
插图1斑杂构造
插图1条带构造
插图9 表11-3
插图1橄榄岩
插图1斑状金伯利岩
插图1
第十一章
第一节 岩浆岩的基本特点与分类
岩浆岩
二)按矿物成分分类 主要依据石英、长石、似长石(霞石、白榴石)和暗色矿物的含量
及种类,来划分岩浆岩大类中的岩石系列。 超基性岩以不含石英、基本不含长石和含大量暗色矿物为
其特征;酸性岩类以含石英和贫暗色矿物为特征;基性岩及中 性岩类以所含长石类型及暗色矿物种类加以区别。钙碱性系列 岩石以不含似长石为特征,碱性岩以含似长石为特征。 三)按岩石的产状、结构构造分类
第十一章
第一节 岩浆岩的基本特点与分类
岩浆岩
二)岩浆岩的构造 常见的构造有以下几种: 1.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均匀分布,各矿物的排列无规律。 2.斑杂构造:岩石中的矿物不均匀分布,某些矿物局部相对集中,
而形成如同豹皮状的一种构造。 3.条带状构造:深浅色矿物呈层分布,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与类型简述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题目:试述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与类型,简述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一、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
1、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构造和构造特征○1、气孔状构造: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
○2、杏仁状构造:上述气孔形成的空洞被后来的物质充填,就形成了杏仁状构造。
○3、流纹构造、绳状构造:岩浆喷出到地表,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其外表常留下流动的痕迹,有时好似几股绳子拧在一起。
○4、枕状构造:岩浆在水下喷发,熔岩在水的作用下会形成很多椭球体。
上述这些特殊的构造只存在于岩浆岩中。
还有块状构造和斑状构造。
除了构造以外还有因为矿物的结晶程度、集合体形状与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构造,如玻璃质构造、隐晶质构造、显晶质构造。
2、岩浆岩的主要类型:岩浆岩依据矿物组成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超基性岩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多铁、镁而少钾、钠,根本上由暗色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二者含量可以超过70%。
其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石英,长石也很少。
这类岩石最常见侵入岩是橄榄岩类,喷出岩是苦橄岩类。
○2基性岩类:化学成分的特征是SiO2为45-53%,Al2O3可达15%,CaO可达10%;而铁镁含量约各占6%左右。
岩石颜色比超基性岩浅,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
侵入岩很致密,喷出岩常具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
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约占40%,而且以辉石为主,其次是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另一个区别是出现了大量斜长石。
这类岩石的侵入岩是辉长岩,分布较少;而喷出岩-玄武岩,却有大面积分布。
○3中性岩类:化学成分特征是SiO2为53-65%,铁、镁、钙比基性岩低,Al2O3 16-17%,比基性岩略高,而Na2O+K2O可达5%,比基性岩明显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状镶嵌结构
• 矿物颗呈近等轴的粒状, 彼此以直线镶嵌接触。理 想的情况是,在三矿物接 触处界线平直,三个交角 均为120°。
部分熔融结构
是橄榄岩在源区经历过部 分熔融的证据,表现为单斜 辉石中出现无光性的深色物 质麻点或周边出现海绵边。 海绵边是由细小的辉石、橄 榄石和空腔组成的,是熔融 时发生的破裂所致。部分熔 融进一步发展,在岩石中可 形成熔融囊体。
蛇纹石
滑石
菱镁矿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2、金伯利岩
6 32.95 2.37 3.69 7 27.31 0.28 3.80 8 26.33 1.89 5.09
7.53 1.64 0.15 0.16 29.65 6.91 0.09 0.25 11.02 1.40 0.50 1.26 0.29
3.30
3.16
0.20
0.11 16.43 21.78 0.25
4 42.50 -
1.04 1.92 7.54 0.26 0.15 44.56 1.81 0.20 0.01 0.72 0.31 -
- 0.22
5 49.54 0.26 4.59 3.03 5.71 0.08 1.55 23.21 8.53 0.60 0.20 2.53 - 0.03 0.07 0.35
橄榄岩——苦橄岩类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一、 一般特征 化学成分:SiO2含量<45%,K2O和Na2O含量
极少(<1%),CaO和Al2O3含量也很少,富含FeO, MgO。
矿物成分:铁镁矿物含量>90%
铁镁矿物占绝对优势——Ol,Py,Am 长石——不含或很少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表1-7 超基性侵入岩的化学成分
2 40.32 0.88 3.65 8.01 4.47 - 0.03 26.41 7.01 0.50 0.03 7.42 0.71 - 0.81 0.04
3 39.09 -
0.79 7.11 2.20 0.30 0.05 36.71 0.32 0.25 0.03 11.97 1.19 0.05 0.42 0.10
橄榄石
蛇纹石
水镁石
例2:水化和硅化
3Mg2SiO4+SiO2+4H2O = 2Mg3Si2O5(OH)4
橄榄石
蛇纹石
例3:碳酸盐化——形成碳酸盐矿物
2Mg2SiO4+ 2H2O + CO2 = Mg3Si2O5(OH)4+ MgCO3
橄榄石
蛇纹石
菱镁矿
2Mg3Si2O5(OH)4+ 3CO2 = Mg3Si4O10(OH)2+ 3MgCO3 + 3H2O
90-75 10-25
75-40 25-60
40-10 60-90
10-0 90-100
岩石名称 纯橄岩 辉橄岩 橄榄岩 橄辉岩 辉石岩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1、橄榄岩 颜色:黑色、暗绿色、深色。 主要矿物:橄榄石、辉石(Ol+Py) 次要矿物:角闪石,基性斜长石、黑云母。 副矿物:磁铁矿、钛铁矿、尖晶石、铬铁矿等 结构:粗中粒镶嵌结构,包含结构、网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带状构造、流动构造等。 次生变化:透闪石化、蛇纹石化、石棉化、滑石菱镁矿化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纯橄榄岩
透闪石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透闪石化辉石橄榄岩
不等粒状辉石橄榄岩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蛇纹石化辉石橄榄岩 发育网环结构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蛇纹石化橄榄岩 发育网环结构
蛇纹石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超基性侵入岩中最常见的变化:蛇纹石化、透闪石 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
第六章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6.2 辉长岩——玄武岩类 6.3 闪长岩——安山岩类 6.4 正长岩——粗面岩类 6.5 花岗岩——流纹岩类
超镁铁质岩(Ultramafic rock):暗色矿物含量(色率) 大于90%的岩石, SiO2含量可以大于45%,主要矿物为 橄榄石和辉石,其次有角闪石、黑云母和斜长石,副矿物 有尖晶石、铬铁矿、石榴石、钛铁矿、磁铁矿和磷灰石。
0.12
4.96
0.77
0.19
16.6 4
பைடு நூலகம்
0.22
7.43 3.40 - 0.10 26.63 6.78 0.37 2.43 7.25 - 0.66 1.64 -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二、 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深成侵入岩为橄榄岩类、辉石岩类、角闪岩类
、黑云母岩类。代表岩石为橄榄岩。
橄榄石 辉石
100-90 0-10
蛇纹石化:橄榄石和辉石被蛇纹石交代了。 原因:可能由于超基性岩浆期后热液引致的自变质作用,
或是其他的热液作用引起的它变质作用产生的。 交代作用的性质:水化、硅化、碳酸盐化。
次生变化的本质:由于H2O、CO2、SiO2等组分的加入,使得 原来新鲜的岩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矿物。
例1:水化
2Mg2SiO4+3H2O = Mg3Si2O5(OH)4+ Mg(OH)2
超基性岩(Ultrabasic rock):SiO2含量小于45%的岩 石,是一个常用的化学名称,其矿物组成以橄榄石为主。
超基性岩
超镁铁岩
镁铁质岩(Mafic rocks):暗色矿物含量(色率)40-90%, SiO2含量45%-53%,主要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其次有 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等,副矿物有钛铁矿、磁铁矿、 钒钛磁铁矿和磷灰石。
等。
海 绵 状 矿 石
• 在较大的矿物颗粒中 包含有许多较小的另 一种矿物颗粒,称为 包含结构或嵌晶结构。 在该结构中被包裹的 矿物结晶较早,而包 裹它的矿物结晶较晚, 可作为分析岩浆中矿 物结晶顺序的证据。
包含结构
原生粒状结构
• 粗粒(主要矿物粒 径>4mm),颗粒 之间呈曲线接触, 橄榄石中有少量的 扭折带。岩石中局 部地方发生了重结 晶作用,大的颗粒 发生了多角化,小 的颗粒重结晶具接 近相同的方位,在 受到重结晶的这部 分矿物集合体,矿 物颗粒具直线边缘, 具镶嵌结构。
SiO2 TiO2 Al2O3 Fe2O3 FeO NiO MnO MgO CaO Na2O K2O H2O+ H2O+ P2O5 CO2 Cr2O3
1 33.1 0.07 0.80 5.28 2.10 0.18 0.11 42.65 0.60 0.02 0.02 14.63 0.46 -
- 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