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素材)7个教育哲理小故事
富含哲理的名人故事

富含哲理的名人故事富含哲理的名人故事为了帮孩子树立理想,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下面整理了一些富含哲理的名人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富含哲理的名人故事1王羲之大约5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
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
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
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
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富含哲理的名人故事2林尚沃是19世纪朝鲜最著名的商人。
他眼光独到,极富传奇色彩。
一天,有三个人不约而同来向他借钱,都说是要去做生意。
林尚沃答应了,不过先只给他们各一两银子,要看5天后能赚多少钱再作决定。
第一个人用银子买草绳做草鞋,挣了5分银子;第二个人买来材料做风筝,正赶上春节,好卖,挣了1两银子;而第三个人则说,1两银子能干什么呢?他拿了钱就去喝酒,喝到只剩1分,就买了张纸托人给林尚沃捎了一封信:我要去寺庙里读书,请提供些开销。
教育孩子的7个人生大道理小故事

教育孩子的7个人生大道理小故事很多“大道理”,都蕴含在“小故事”当中,育儿中的道理也是如此。
以下店铺为大家带来教育孩子的7个人生大道理小故事,欢迎分享。
教育孩子的7个人生大道理小故事1故事一: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
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
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
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
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
你怎么不问一声呢”?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
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故事二: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关于教育的名人故事

关于教育的名人故事1、焦耳求知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郊外游玩,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
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
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
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焦耳顾淋着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去记录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总结:尊重孩子的天性,适当放手,让孩子探索,对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行合理的引导,激发孩子的天赋。
2、高斯解数学难题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哲理励志名人小故事

哲理励志名人小故事导读:本文哲理励志名人小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华佗拜师学艺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的医学家。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
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2、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3、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
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4、卡莉·菲奥里纳:从母亲那里受益匪浅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
菲奥里纳曾是男性主导的硅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精明强干、坚忍不拔的卡莉曾两度荣登财富“最有的女企业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卡莉从小就受母亲影响,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坚强、博学和热爱生活,并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于美国得州一个带有欧洲血统的家庭。
父亲是联邦法院的法官,母亲则是一位艺术家。
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亲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
母亲热爱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潜能得到的发挥。
卡莉童年时代随父母游历了不少国家,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培养了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对她成为一个有勇气、有魄力、自信并热爱生活的人也不无影响。
有哲理意义的教育小故事

有哲理意义的教育小故事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塑造心灵。
”下面这些极富哲理意义的教育小故事,记得一定要看看!1.陶行知的四块糖果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
2.20美金的价值父亲下班回家很晚了,5岁的儿子在门旁等他。
“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爸爸,你1小时赚多少钱?”“我1小时赚20美金。
”“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非常生气。
约1小时后,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于是,父亲走进儿子房间,给了孩子10美金。
“爸爸,谢谢你。
”小孩欢笑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弄皱的钞票,慢慢数着。
爸爸问:“为什么你已经有了钱还要?”“因为这之前不够,但现在够了。
”孩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时间可以换来金钱,也可以换来家庭的亲情和快乐。
给孩子、家庭挤出些时间吧,因为有些东西拿钱买不到,有些东西错过了永远没法弥补。
3.为自己建造房子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
有教育意义的名人故事

有教育意义的名人故事1、陈安之:把梦想贴出来他12岁随亲戚到美国读书,后来边工作边读书。
他曾经做过18份工作,卖过菜刀,卖过汽车,当过餐厅服务员……在他20岁的时候,他的存款还是零。
一次,他在看车展时,一辆奔驰S600令他艳羡不已,他站在车子旁边,让太太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并把这张照片钉在墙上。
后来,他经商不断走向成功。
他的助理向他讨教成功的经验时,他说:“你要成功的话,就给自己贴个梦想板。
”说着他从一个牛纸袋里拿出那张自己和奔驰S600的合影,照片上有被钉过的小孔。
他接着说,以前一直觉得它实在太贵,不敢想,不敢买,后来,就把它钉在梦想板上,天天看,并朝这个目标奋斗,最终梦想实现了。
他说,一直把梦想贴在自己的房间里,实现一个,收起来一个,放到抽屉里。
从小目标到大目标,最后他所定的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现在他成功了,身价已数亿。
他的著作,他的录音,他的课程内容都被人疯狂地收藏。
他就是当今华人中最著名的成功学专家陈安之先生。
教育意义:在奋力打拼的道路上,你不妨把自己的梦想贴出来,经常激励自己努力拼搏。
当一个人的梦想,思想和行为完全一致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力量。
适用话题:成功、梦想、动力。
2、南丁格尔: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1854年,英、俄在克里米亚开战,南丁格尔亲自奔赴前线。
她替伤员清洗、清毒、包扎、按时换药、改善伙食,还经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涤伤员带血的衣裤。
每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盏灯,在4公里的巡诊线上,挨个查看病情,给伤员唱歌,送去安抚和爱心,从无间断。
为此,她经常每天工作20小时以上,累得头掉光仍然坚持不懈。
由于她的努力,伤员的死亡率从60%降为0·3%。
后来,直到英、俄停战,最后一名士兵离开战场,她才回到家园。
英国人民为她立起了手持油灯的巨型铜像,“提灯女郎”南丁格尔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正是她对医护工作的尽心尽职,才改变了整个世界对护士的看法。
教育意义:南丁格尔奉献出了自己的时间与爱心,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对护士的看法。
名人的小故事大道理大全

名人的小故事大道理大全曾经说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名人们的故事往往饱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智慧,我们可以获得启发和教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名人的小故事,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大道理。
1.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虽然他的耳朵逐渐失聪,但他并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在写作《命运交响曲》时,他的耳朵已经完全失聪,但他仍然能够通过内心的音乐来创作出美妙的乐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坚持和勇气,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2. 爱因斯坦和小学生爱因斯坦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理论革命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据说有一次,一位小学生问爱因斯坦“老师,什么是光呢?”爱因斯坦回答说:“如果你追逐光的速度,光就会永远跑在你的前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惑和问题时,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提问和探索,这样才能不断学习和成长。
3. 乔布斯的“三个故事”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成功经历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在一次演讲中,他分享了自己的“三个故事”,其中之一是他在大学时期辍学,并且一度陷入人生低谷的经历。
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激情和使命,重新振作起来,并最终创办了苹果公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低谷和挫折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重新出发的机会,只要我们保持激情和坚持,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4. 毛泽东的“泉州客栈”毛泽东是中国的伟大领导人之一,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发展。
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住在泉州的一家客栈里,他看见客栈的墙上有一块碑文写着“甘泉宾馆”四个字。
他认为这个名字不符合泉州的实际情况,于是他亲自刷掉“甘”字,只留下“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
5. 哥白尼的“日心说”哥白尼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推翻了以地球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通用11个)

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通用11个)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 1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立,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
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拥在他的周围。
典礼就在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的老妇人面前,深情的.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他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妇人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都热烈的鼓掌,老人也留下了眼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当他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 2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
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
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 3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
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
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
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个教育哲理小故事
1.梦想是鸡蛋一个门外汉建了济世方舟;一群专家造了泰坦尼克号——不要迷信权威。
爱所有人;信少数人;不欺负任何人。
出了问题后,君子寻找补救的办法,小人寻找推卸责任的借口。
收起指指戳戳的食指,伸出实实在在的援手。
笑是两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人世间只有两种幸福:爱与被爱。
梦想是鸡蛋,如不及时孵化,就会腐败变臭。
【启示】蜜蜂整日忙碌,备受颂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
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
4.渔夫的誓言古时候有一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
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的时候都要立下誓言。
有一年春天,听说市场上的黑鱼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好好赚它一笔。
但是这次鱼汛所遇到的全都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
等他上了岸后才得知市场上螃蟹的价格比墨鱼还要贵。
他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打捞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是空手而归。
他懊悔地发誓,下次出海不管遇到的是螃蟹还是墨鱼全都
打。
第三次出海,渔夫严格遵守自己的誓言,不幸的是,他一只螃蟹和墨鱼都没有遇到,见到的只是一些马鲛鱼。
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渔夫没有赶上第四次出海,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启示】一个人在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的时候,不仅仅要符合自身实际,也要符合社会需要的实际。
而社会需要的实际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因此我们要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际,调整自己的理想,这样才可能由理想变为现实。
否则,即使自身条件再好,理想也只能是空想、幻想。
5.钟一口钟,无论你敲那一边,它总是整体作响。
人们听到钟声,只知道钟声洪亮悠长,从来也不注意敲的是那一边。
经常被敲的那一边就不服气,它总想告诉世人,主人敲的是我,是我在响。
为了证明这一点,在一个晚上它努力挣碎了钟体,让其他三面都落在了地上,只有它仍悬挂着,它想让人们听到它的声音。
但它没有想到,,碎了钟片,任你如何敲打,也敲不出洪亮的声音。
主人只得把地上的碎片收到一起,准备再铸一口新钟。
寒风中,只有它孤独地挂地树上,没有人去理它,显得格外冷清。
【启示】钟声洪亮悠长,是各个部分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离开钟体的钟片就不具有钟体的功能,要想拥有,只有与其他碎片在一起,接受烈火考验,重新做“钟”才行。
6.蜜蜂与苍蝇的实验一位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在瓶口敞开的瓶子里,侧放瓶子,瓶底向光,蜜蜂会一次一次地飞向瓶底,企图飞进光源。
它们决不会反其道而行,试试另一个方向。
困在瓶中对它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情况,是它们生理结构所始料未及的,因此,它们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环境。
这位科学家又做了一次实验,这次瓶子里放的是几只苍蝇,瓶底向光,不到几分钟,几只苍蝇都飞出去了。
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面光、背光。
它们常会一头撞上玻璃,但最后会振翅飞向瓶颈,飞出瓶口。
然
后,科学家解释这个现象说:“横冲直撞要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
”【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因害怕失败而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恐惧的心理,使许多人更丧失了成就未来的大好时机。
实际上,在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总是伴随着挫折、痛苦和失败。
所谓“心想事成”、“一帆风顺”,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民。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或者叫做“屡败屡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