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主要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

24节气和农时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2.4)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为春天,根据这一标准,浙北春天一般始于4月初。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春季也提早来到.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对于春天的始日,各地相差甚大,华南各地入春最早。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3~4℃,降雨量20~30毫米国。
麦田清沟沥水防渍.油菜追肥,排水,中耕除草,重施迎苔肥.雨水:(2.19)冬去春来,气温回升,湿度增大,江南一带,雨日和雨量都有明显增加,确也名符其实。
但是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变化无常。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5~7℃,降水量30~40毫米。
其时大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看苗施肥,清沟排水,加强油菜的田间管理。
惊蛰:(3.5)天气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沪);惊蛰闻雷声,全月雨轰轰(浙、鲁);惊蛰滴几点,九九倒回转(甘)。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9℃,降水量30~40毫米。
麦田要加强肥水管理,看墒(土壤有效水含量的经验判断方法俗称田间验墒,将土壤墒情分为5种类型,即汪水、黑墒、黄墒、潮干土和干土)、看苗、看天浇灌拔节肥、拔节水。
油菜施苔肥。
早稻准备育秧,植树造林.春分:(3。
20/3.21)日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时间几乎等长。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8~12℃,降水量40~60毫米.长江两岸自南到北,早稻先后浸种催芽,开始塑料薄膜育秧(防寒潮),抓冷尾暖头抢睛播种。
继续管好小麦、油菜和做好植树造林,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产,调节气候。
清明:(4。
5)我国黄河流域冰雪融化,草木繁茂,自然界空气清新明洁,宜于踏青。
从气候上分析,气温进一步回升,如受暖气团控制,遇上暖好天气,江、浙、沪、皖最高气温可升至25℃以上,当遭到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最低气温可降到5‘、1以下,因此,乍暖还寒仍是这个节气的主要特征。
从降雨来看,本节气内点雨未下有之,节气平均雨量60~70毫米。
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立春:立春俗称“打春”.前一天叫“迎春”,间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植物开始萌动生长,人们开始备耕之时。
史载,周武王曾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迎春”仪式。
立春前一天,各地方官浴身素服步行郊外“迎春”,次日聚集乡、焚香上供、叩头礼拜,使“芒神”举鞭抽打土牛,意在打去春牛惰性,迎来全年丰收,宣告春耕播种大忙开始。
后来,春牛用竹篾扎成牛状,以纸糊成,内装花生、核桃枣,于立春之日,用鞭击牛,击破之后,人们争食散出之果以庆贺春季之到来,也有内装五谷的,像征五谷丰登之意。
现在没有打春牛的活动了,但社旗周围仍把立春说成“打春”,并有“春雷动,阳气生”,“春打六九头,种上芝麻吃香油,春打五九尾,种上谷子也吃米”,“打罢春,阳气透,笑看富人穿得厚”的农谚。
立春日天气与年景有关,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晴则兆丰,阴则兆灾。
有谣“立春清明又和暖,农人鼓腹皆翘天,倘若风阴与昏暗,五谷不登人不安。
”又有“晴则诸事吉,阴则万事愁"。
“立春晴一天,农夫好种田.”“立春三日晴,今年好收成。
”“立春阴,一春阴,立春晴,一春晴,阴阴晴晴到清明".“立春有雨连清明”的说法.对于一年两个“立春日"的年份,有“一年两个春,黄牛贵似金”、“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农谚。
雨水:入春以后,东南风始吹,雨水开始增多。
雨水过后,开始植树,并准备下红薯母、育红薯苗的牛粪。
有“春雨贵如油”、“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水无雨天要旱,清明无雨多吃面”的农谚。
雨水是果树嫁接的好时间,有“雨水节,把树接”的农谚。
惊蛰:像征气温上升,天气变暖,地下蛰伏的各种动物开始苏醒、蠕动.农事活动主要是埋红薯母、育种开始。
有“雨水早,春分迟,惊蛰育苗正适时”,“惊蛰不过不下种”,“惊蛰点瓜,不开空花”之农谚。
是日闻雷兆年景丰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俗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过了惊蛰节,耕地莫停歇",“前晌惊蛰、后晌拿锄”,指天气连阴,“雷打惊蛰前,高岗能种田”、“不过惊蛰听雷声,四十五天雨难停”,“雷打惊蛰后,河湾能种豆”,预示雨水不多。
自然的节奏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

自然的节奏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自然的节奏: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中国拥有独特而丰富的农耕文化,在千百年来的农耕生产中,人们总结出了二十四个重要的节气,用以指导农事活动。
这些节气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代表着中国农民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农事活动,以展示自然与农耕的紧密联系。
1. 立春:这是春天的开始,农民们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开春准备工作,如检修农具、犁地、施肥等。
立春也是时候开始播种早春作物的季节,比如甘蓝、芹菜和豆类等。
2. 雨水:随着气温的回升,降雨量也逐渐增加。
农民们会利用这个时期进行农田灌溉、水田田面积的调整以及播种江河湖泊周边的农作物,如水稻。
3. 惊蛰:这一时期是虫类开始活动的季节,农民要加强对农作物的防虫工作。
同时,这也是春耕季节的重要节点,农民们会加快犁地、施肥等工作的进度。
4. 春分:春分之后昼夜均匀分配,气温逐渐升高。
农民们开始大面积的春耕工作,包括耕地、翻土等。
5. 清明:这是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好时机。
农民们会在这个时候进行春季农田管理,如喷洒除草剂、修剪果树等。
6. 谷雨:这个时期正是农作物出苗的重要时期,农民们会进行及时的灌溉工作,确保幼苗的生长。
此外,谷雨也是农民们收复耕地的关键时期。
7. 立夏:夏天的开始,农民们需要在这个时候开始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同时也是大面积的夏季作物播种的时节。
8. 小满:这个节气代表着麦类的成熟,农民们会相应地展开麦类的收获工作。
同时也要做好夏季作物的管理工作,如修剪杂草和适时的浇水。
9. 芒种:这是麦类收割的季节,也是夏季作物生长的旺盛时期。
农民们会开始施肥、用除草剂除草、喷洒农药等。
10. 夏至:夏至代表着阳光最长,气温最高的时刻。
农民们会开始收割夏季作物,如稻米和玉米,并进行田间管理的工作。
11. 小暑:气温逐渐增高,农民们需要加强对农作物的防病虫害工作,以及及时的浇水、追肥等措施。
12. 大暑:夏季的最炎热时期,农民们会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农田管理工作,避免中午高温时段的作业。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农事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农事的关系中国农历历法中,标有二十四个固定节气,用以指导农事活动。
这些节气所反映的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所以它们与中国的农事活动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农事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对每个节气的特点和其对应的农事活动进行介绍。
立春:立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气。
此时阳光温暖,寒潮减少,是春耕准备的开始。
农民们在这一节气会开始翻耕土地,准备播种。
雨水:雨水节气标志着降水增多,雨势逐渐加大。
农民们在这个时候开始整理水田,翻晒稻谷,并为春季的农作物提供充足水分。
惊蛰:惊蛰节气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万物复苏。
这个时候适合进行播种、修剪果树和田地的饲养。
春分:春分是昼夜平分的节气,此时正是春季种植的重要时期。
农民们要抓紧时间,进行大规模的春播。
清明:清明节气是农村中著名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时候,农民们会祭拜祖先,并进行春灌、晚播等一系列农事活动。
谷雨:谷雨节气意味着农田里的春播工作接近尾声。
此时农民会进行田间管理,注意田地的湿度和氧气供应。
立夏:立夏是农事活动的关键节点。
在这个时候,农民们会将暖季作物种植到田地中,如水稻、玉米等。
小满:小满节气表示五谷已满。
农民们要对田地进行合理的浇水和施肥,确保作物茁壮成长。
芒种:芒种节气是夏季农作物开始收获的时候。
此时的农事活动主要以收割、晾晒为主。
夏至:夏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节气。
农民们会抓紧时间进行夏季作物的灌溉和防虫工作,确保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小暑:小暑节气意味着夏季的正式来临。
此时农民们会进行连作的准备工作,防止土壤的虫害和病害。
大暑:大暑节气是夏季最炎热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农民们会进行收割和打谷等农事活动,确保农作物的质量。
立秋:立秋是秋季的开始。
此时农作物开始成熟,农民们会进行大规模的秋收准备。
处暑:处暑节气意味着夏季即将结束,秋天即将开始。
农民们开始进行农作物的收获和储存。
白露:白露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收获季节的开始。
农民们会开始秋季的播种和粮食的收割。
二十四节气的农事传统与习俗

二十四节气的农事传统与习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事和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划分系统。
它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持续大约15天左右,与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紧密相关。
每个节气都有独特的农事传统和习俗,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传统和习俗。
立春:立春是农历的开始,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人们会进行祭祀仪式,祈求来年的平安和丰收。
此时也是播种春季作物的好时机,如小麦、大豆等。
雨水:雨水时节,人们开始注重水的利用和储备。
在农业方面,会选择雨水充沛的时候灌溉农田,确保作物的生长。
惊蛰:惊蛰意味着春雷初鸣,农民会根据惊蛰的到来,确定播种夏季作物的时间,比如玉米、黄瓜等。
春分:春分是昼夜平分的时节,此时人们会进行家族祭祀活动,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健康、丰收。
清明: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还会踏青踢毽子等活动,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谷雨:谷雨是临近谷物成熟的时节,人们在这个时候会重视播种水稻、大豆等作物,同时也是进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立夏: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人们会采摘鲜花和草药来制作饮品。
农业方面,此时会开始提前播种棉花、红薯等作物。
小满:小满时节,农田进入了水分最多的时期,这对稻米的生长十分有利。
人们也会采摘各种水果,如草莓、樱桃等。
芒种:芒种意味着麦类的成熟,农民会在这个时候收割麦子,大量储存饲料。
人们也会采摘蔬菜,如豆角、黄瓜等。
夏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
人们会饮茶、晒太阳来庆祝夏至的到来。
此时也是收获草莓、葡萄等水果的时节。
小暑: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会注意防暑降温,比如喝冷饮、吃西瓜等。
农事方面,会刈割小麦和收割小米。
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人们会进行各种避暑活动,如游泳、吃冷饮等。
农业方面,此时主要是水稻和菜类的收割和储存。
立秋: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人们会进行祭拜活动,感谢上天给予的丰收。
农田方面,会开始播种秋季作物,如小麦、花生等。
处暑:处暑时节,天气开始凉爽,人们会注意秋季养生。
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

继续做好设施农业的保温工作,同时也要注意露地作物的防寒保暖 措施。
病虫害防治
继续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防止病虫害在冬季繁殖扩散。
冬至:冬季休闲与农业技术学习
冬季休闲
冬至时节,农民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休息、调整身心状 态。
农业技术学习
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学习农业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农 业生产技能。
防治病虫害
白露时节是病虫害的高发期, 要加强防治工作,采取农业防 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
合的方法。
施肥
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适时追施 速效肥,满足作物生长对养分 的需求。
中耕除草
加强中耕除草,减少杂草与作 物争水争肥,保持土壤疏松。
灌溉排水
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合理安 排灌溉和排水,确保作物正常
生长。
立冬:冬季田间管理与防寒保暖
田间管理
做好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松土、培土等工作,确保作 物安全越冬。
防寒保暖
对于设施农业,要加强温室的保温措施,如加厚草帘、增加保温被 等,防止作物受冻。
病虫害防治
冬季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减 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小雪:积肥造肥与土壤改良
夏至:防暑降温与灌溉
防暑降温
01
采取遮阳、通风、喷雾等措施,降低田间温度,防止作物高温
热害。
灌溉
02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
证作物正常生长。
田间管理
03
继续加强田间管理,做好作物的除草、松土、培土等工作。同
时,注意防范暴风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对作物的影响。
03
CATALOGUE
积肥造肥
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

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农耕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二十四节气是农民生活中的重要指导。
随着季节的更替,不同的节气对应着不同的农事活动,这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十四节气与相应的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概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的时间划分方式,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时长约两周。
这些节气既反映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也指导着农事活动,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在每年10月8日左右。
此时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但还未达到寒冷的程度。
正值秋季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将收割的庄稼晒干,准备储存。
同时,也是开始收获梨子、柿子等水果的时候。
立冬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在二十四节气中正好处于中间位置。
此时寒冷逐渐加重,民间有“立冬吃栗子”的习俗。
农民们开始为冬季储备足够的食物,同时也要开始修剪果树、修补温室,做好农田的冬季保护措施。
大雪大雪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冬天正式来临。
这个时候正值麦苗长势凋零,为了保护冬季的庄稼,农民们开始在麦地上覆盖草蓆,给庄稼“穿上”一层“棉袄”。
同时还可以进行冬季小麦的插秧,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
芒种芒种是夏季的开始,正值稻子成熟收割的时候。
这个时候农民们要开始忙碌起来,大规模收割稻谷。
同时,也是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的收获季节,农民们要及时采摘这些蔬菜,保证食物的新鲜。
入梅入梅是中国南方的主要节气,标志着梅雨季节的来临。
农民们要开始注意水稻的灌溉问题,避免水稻因为长时间受潮而枯萎。
此外,也是许多水果开始成熟的时候,比如桃子、荔枝等。
小暑小暑是夏季的一个节气,虽然已经入伏,但气温还不是最高的时候。
此时正值果树开始结果的时候,农民们要及时为果树施肥,保证果树的生长发育。
同时,也是为夏季庄稼防虫、防病的重要时期。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继续完善中)。
二十四节气和农时农事

24节气和农时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2.4)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为春天,根据这一标准,浙北春天一般始于4月初。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春季也提早来到。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对于春天的始日,各地相差甚大,华南各地入春最早。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3~4℃,降雨量20~30毫米国。
麦田清沟沥水防渍。
油菜追肥,排水,中耕除草,重施迎苔肥。
雨水:(2.19)冬去春来,气温回升,湿度增大,江南一带,雨日和雨量都有明显增加,确也名符其实。
但是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变化无常。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5~7℃,降水量30~40毫米。
其时大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看苗施肥,清沟排水,加强油菜的田间管理。
惊蛰:(3.5)天气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沪);惊蛰闻雷声,全月雨轰轰(浙、鲁);惊蛰滴几点,九九倒回转(甘).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9℃,降水量30~40毫米。
麦田要加强肥水管理,看墒(土壤有效水含量的经验判断方法俗称田间验墒,将土壤墒情分为5种类型,即汪水、黑墒、黄墒、潮干土和干土)、看苗、看天浇灌拔节肥、拔节水。
油菜施苔肥。
早稻准备育秧,植树造林。
春分:(3.20/3.21)日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时间几乎等长。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8~12℃,降水量40~60毫米。
长江两岸自南到北,早稻先后浸种催芽,开始塑料薄膜育秧(防寒潮),抓冷尾暖头抢睛播种。
继续管好小麦、油菜和做好植树造林,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产,调节气候。
清明:(4.5)我国黄河流域冰雪融化,草木繁茂,自然界空气清新明洁,宜于踏青。
从气候上分析,气温进一步回升,如受暖气团控制,遇上暖好天气,江、浙、沪、皖最高气温可升至25℃以上,当遭到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最低气温可降到5‘、1以下,因此,乍暖还寒仍是这个节气的主要特征。
从降雨来看,本节气内点雨未下有之,节气平均雨量60~70毫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与主要农事活动节气与农事活动因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的不同而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节气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农业气象内容。
下面,介绍一下河南省中东部地区各节气的主要农事活动。
每个节气的时间概念定为:代表该节气的前后若干天,即代表该节气所在月份(阳历)的前半个月或后半个月。
1、xx(2月4日或5日)旱垡地抓紧耙耱保墒。
及时检查薯窖、菜窖。
修置农具,兴修水利。
春烟播种育苗(2月中旬)。
春葱播种。
露地春番茄播种育苗(2月初),春西葫芦播种育苗(2月上旬),春甘蓝保护地育苗播种(2月上旬)。
小拱棚黄瓜播种育苗(2月上旬),小拱棚西瓜播种育苗(2月中旬)。
日光温室西瓜定植(2月中旬)。
日光温室一年两茬冬春茬韭菜收割结束(2月中旬)。
2、雨水(2月19日或20日)小麦开始返青,抓紧耙麦锄麦,增温保墒。
施用除草剂。
防治小麦纹枯病(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到拔节初期)。
春葱播种。
春马铃薯播种(2月下旬)。
地膜变天膜西瓜播种育苗(2月下旬)。
小拱棚豆类蔬菜播种育苗(2月下旬)。
小拱棚西葫芦定植(2月下旬)。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西葫芦开始收获(2月下旬)。
3、惊蛰(3月5日或6日)小麦起身,及时中耕、追肥、浇水,施用除草剂。
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红蜘蛛。
红薯火炕育苗。
春椒、麦套椒,大蒜、油菜茬朝天椒播种育苗。
山药育苗。
春芹菜直播。
春葱播种。
大沟葱(干葱)播种(3月上旬)。
春马铃薯播种(3月上中旬)。
露地春西葫芦定植(3月上旬),保护地育苗的春甘蓝定植(3月上旬)。
露地春黄瓜、豆类蔬菜播种育苗(3月中旬)。
地膜覆盖xx定植(3月中旬)。
小拱棚番茄(3月上旬)、黄瓜(3月中旬)、辣椒(3月中旬)定植。
塑料大棚春早熟番茄、黄瓜定植(均为3月上中旬)。
大棚三膜xx定植(3月上旬)。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香椿收获结束(3月中旬)。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3月上旬)、冬春茬茄子、青椒(3月中旬)开始收获。
植物造林(3月12日为植树节)。
4、春分(3月20日或21日)小麦拔节,看苗追施拔节肥,看苗、看墒、看天浇灌拔节水。
防治小麦纹枯病、锈病、红蜘蛛。
小麦、油菜浇水防霜冻。
地膜玉米播种。
红薯太阳能温床、阳畦加温育苗排薯。
大蒜茬、油菜茬、小麦茬朝天椒播种育苗。
春棉播种育苗(3月16日或20日),麦套棉播种育苗(3月25日至4月5日)。
春葱播种。
春芹菜直播。
露地xx播种育苗(3月下旬)。
小拱棚豆类蔬菜定植(3月下旬)。
塑料大棚春早熟茄子、甜椒定植(3月中下旬)。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开始收获(3月下旬)。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香椿播种育苗(3月下旬)。
继续植树造林。
5、清明(4月5日或6日)小麦拔节,及时追肥浇水,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红蜘蛛。
春播大忙季节。
春玉米、春高梁播种,地膜棉花播种(4月上旬)。
麦套棉播种育苗(4月5日前后),麦茬棉播种育苗(4月中旬)。
定植春烟(4月中旬)。
露地西瓜、黄瓜直播(4月中旬)。
地膜变天膜西瓜定植(4月上旬)。
地膜西瓜定植(4月中旬)。
春葱播种。
露地春番茄定植(4月上旬),露地春黄瓜、春辣椒、豆类蔬菜定植(均4月中旬)。
露地春茄子播种育苗(4月上中旬)。
塑料大棚春早熟黄瓜收获(4月上中旬)。
日光温室秋冬茬韭菜育苗播种。
6、xx(4月20日或21日)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和长腿蜘蛛、蚜虫、粘虫,防治小麦吸浆虫(4月中下旬),浇好拔节水。
播种春谷子、春绿豆、春棉花(4月中旬)。
移栽春棉(4月25日至5月5日),栽插春红薯、春山药。
棉花施用除草剂(可选用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威霸)。
露地西瓜定植(4月下旬)。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草莓收获结束。
蒜薹甩缨或露尾,大蒜追肥浇水。
7、xx(5月5日或6日)小麦防治赤霉病(扬花10%左右喷洒多菌灵)、白粉病。
防治小麦粘虫、穗蚜。
浇好灌浆水。
移栽春棉花(5月5日前)。
播种春谷子、春绿豆。
夏葱播种,撮葱定植。
夏芹菜播种。
夏番茄播种育苗(5月上旬)。
塑料大棚春早熟番茄开始收获(5月上中旬)。
日光温室冬春茬西葫芦采收结束(5月上旬)。
8、xx(5月21日或22日)防御小麦干热风、小麦青枯。
防治小麦锈病及穗蚜。
麦垄点种玉米、棉花、大豆(麦收前10天)。
定植麦套棉花、朝天椒、烟叶。
播种春谷子、春绿豆,播种春芝麻(5月20日~25日最佳)。
收获大麦、油菜、大蒜。
定植大麦茬、油菜茬、大蒜茬朝天椒、棉花、烟叶。
防治烟田蓟马。
防治春谷子粟灰螟(钻心虫,5月底)。
春棉主茎4—5叶龄用氧化乐果等内吸有机磷缓释剂(药1份,聚乙稀醇0.1份,水5~6份)涂茎治蚜(5月中下旬),6叶龄脱裤腿。
夏葱播种,撮葱定植,大沟葱(干葱)定植。
夏黄瓜播种育苗(5月下旬)。
夏芹菜直播,秋芹菜播种育苗(5月下旬)。
小拱棚xx定植。
塑料大棚春早熟茄子、甜椒开始收获(5月中下旬)。
9、芒种(6月6日或7日)收获小麦。
播种小秋(夏玉米、夏大豆、夏谷子、夏高粱、夏绿豆、夏芝麻)。
定植麦茬棉、麦茬椒。
玉米、辣椒施用除草剂(玉米地可选用莠去津、百草敌,辣椒可选用精稳杀得、收乐通)。
加强夏管。
棉花、辣椒追肥浇水,促长防旱。
预防辣椒病毒病。
防治棉田一代棉铃虫(6月中下旬),棉蚜、棉红蜘蛛、玉米螟(6月上中旬)。
施缩节胺调控株型(主茎9~10叶龄,每亩0.8~1.0克)。
防治烟田蓟马。
防治春谷子粟灰螟(钻心虫,6月初)。
春烟打顶(第一朵中心花开放时)。
夏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播种,撮葱定植,大沟葱(干葱)定植。
夏芹菜直播,秋芹菜播种育苗。
露地春茄子定植(6月上中旬)。
夏黄瓜定植(6月中旬)。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采摘结束(6月中旬)。
10、夏至(6月21日或22日)小秋作物定苗,中耕除草,追肥浇水。
棉花整枝打杈,防治红蜘蛛、棉铃虫(棉田一代)、红铃虫(一代)、蚜虫。
第二次化控(初花期,主茎叶龄17~18,每亩用缩节胺2.2~2.5克)。
防治大豆蚜虫(6月下旬)。
播种绿豆。
夏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播种,大沟葱(干葱)定植。
春马铃薯收获。
夏番茄定植。
半夏黄瓜播种育苗(6月下旬)。
秋芹菜播种育苗。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黄瓜、蕃茄、甜椒采摘结束(6月中旬)。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采收结束(6月中下旬)。
11、小暑(7月7日或8日)棉花进入盛花期,及时中耕除草,整枝打顶。
高密度地块及夏棉打顶(主茎20~21叶龄,10~12果枝,7月上中旬)。
防治棉蜘蛛、棉铃虫(棉田二代,7月中下旬)、棉红铃虫(一代),追施花铃肥。
防治大豆蚜虫(7月上旬)、夏谷子粟灰螟(钻心虫)。
播种绿豆(7月上旬为播种下限)。
夏绿豆防治叶斑病(出苗三周以后,每隔2周喷1次百菌清或多菌灵)、蚜虫、红蜘蛛。
小沟葱(羊角葱)播种,大沟葱(干葱)定植。
半夏黄瓜定植(7月中旬),秋黄瓜播种育苗(7月中旬)。
秋甘蓝、秋花椰菜播种育苗(7月上中旬)。
小拱棚芹菜播种育苗(7月上中旬)。
塑料大棚秋延迟番茄播种育苗(7月上中旬)。
日光温室秋冬茬芹菜(7月上旬),番茄(7月上中旬)播种育苗,秋冬茬韭菜定植(7月上旬)。
12、大暑(7月22日或23日)棉花整枝,“头伏”打顶,二伏打边,肥地稀植棉田打顶尖(主茎22~23叶龄,12~15个果枝,7月下旬),中下等地力棉田打边心(7月下旬)。
喷洒缩节胺调节株型(打顶后5~7天,每亩2.5~3.0克)。
防治棉田二代棉铃虫、红铃虫(一代)、伏蚜(7月中下旬)、红蜘蛛。
追施花铃肥。
绿豆防治叶斑病、蚜虫。
芝麻防治病毒病(7月中下旬各喷药一次杀灭蚜虫)、茎点枯病和叶部病害(从7月25日开始,每隔7~10天喷洒多菌灵一次,共喷2~3次)。
防治玉米螟(玉米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丢颗粒剂)。
防治烟草上的烟青虫。
小沟葱(羊角葱)播种,大沟葱(干葱)定植。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草莓播种育苗(7月下旬)、茄子、辣椒采摘结束。
日光温室秋冬茬韭菜定植,冬春茬茄子、青椒采摘结束(7月底)。
13、xx(8月7日或8日)“立秋十天动镰刀”,春玉米,春谷子成熟。
“立了秋,大小一齐揪”,棉花打顶(必须结束)、打边心(打群尖,8月上中旬)。
喷洒缩节胺控制旺长,调控株型。
防治伏蚜、棉铃虫(三代、中下旬)、红铃虫(二代,8月上中旬)。
防治烟青虫。
防治夏谷子粟穗螟(杨花盛期、末期各喷药一次)。
防治夏绿豆叶斑病、豆荚螟、红蜘蛛。
防治夏芝麻茎点枯和叶部病害。
立秋节前后三天种白菜(包括白萝卜即辣萝卜)。
秋马铃薯播种。
秋黄瓜定植(8月上旬)。
秋甘蓝、秋花椰菜定植(8月上中旬)。
秋芹菜定植,越冬芹菜播种育苗(8月上中旬),大棚芹菜播种育苗(8月上中旬)。
塑料大棚秋延后番茄定植(8月上中旬),秋延后黄瓜直播(立秋前后)。
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播种育苗(8月中旬),冬春茬番茄定植(8月上中旬)。
14、处暑(8月23日或24日)棉花开始收摘。
收获春芝麻。
防治棉田三代棉铃虫。
防治大豆食心虫(8月中下旬)和豆荚螟幼虫(下旬)。
防治烟草烟青虫。
防治谷子粟穗螟。
防治绿豆豆荚螟、红蜘蛛。
秋葱播种(8月下旬)。
日光温室秋冬茬西葫芦播种育苗(8月下旬)。
15、xx(9月8日或9日)大秋作物成熟收获。
防治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幼虫(9月上旬)。
烟田防治烟青虫。
棉花防治红铃虫。
防治夏谷子粟穗螟(9月上旬)。
秋葱播种,大沟葱(干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定植。
塑料大棚秋延后黄瓜开始收获(9月中旬)。
大棚芹菜定植。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番茄、茄子、辣椒、甜椒育苗播种(9月上中旬)。
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定植(9月中旬)。
16、秋分(9月23日或24日)收获小秋作物。
送粪整地,做好麦播准备。
冬性小麦播种(9月下旬)。
播种油菜,播种露地大蒜。
秋葱播种,大沟葱(干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定植。
春甘蓝露地播种育苗(9月下旬)。
塑料大棚芹菜定植(9月下旬)。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草莓定植(9月中下旬)。
日光温室秋冬花芹菜定植(9月中下旬),秋冬茬西葫芦定植(9月下旬)。
17、寒露(10月8日或9日)播种半冬性小麦(10月上旬)、弱春性小麦(10月中旬)。
小麦拌种防治腥黑穗病、散黑穗病、杆黑粉病。
棉花喷洒乙稀利催熟(10月5日前后)。
秋葱播种,大沟葱(干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定植。
春甘蓝露地育苗播种(10月上旬)。
塑料大棚芹菜定植,秋延后番茄开始采摘(10月中旬)。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黄瓜播种育苗(10月上中旬)。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播种育苗(10月上中旬),冬春茬青椒播种育苗(10月上旬),冬春茬茄子播种育苗(10月中旬)。
18、霜降(10月23日或24日)播种弱春性(10月中旬)、春性小麦(10月下旬)。
拔棉柴、收刨花生、红薯、山药。
撮葱播种(10月中下旬),大沟葱(干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定植。
露地育苗的春甘蓝定植(10月下旬)。
越冬芹菜定植(10月下旬),塑料大棚芹菜定植。
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番茄、西葫芦开始收获(10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