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评定标准

合集下载

危房鉴定参数IV标准

危房鉴定参数IV标准

危房鉴定参数IV标准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划分鉴定结果将危房等级为4级,分别为:
1、A级。

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无危险点,房屋结构是安全的。

2、B级。

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属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的,基本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3、C级。

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的,一般需要加固或局部改造。

4、D级。

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都出现险情,构成了整幢危房,一般应整体拆除。

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一条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农用地。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危房等级划分标准

危房等级划分标准

危房等级划分标准危房是指因结构、材料、地基等原因,存在倒塌、垮塌、裂缝、漏雨等严重安全隐患的房屋。

为了科学、合理地划分危房等级,对危房进行分类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危房等级划分标准。

一、一级危房。

一级危房是指房屋结构性能、材料质量、地基稳固性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发生倒塌、垮塌等严重事故的房屋。

一级危房通常表现为墙体开裂、梁柱破损、地基沉降等严重结构问题。

一旦发现房屋存在一级危险,需要立即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并尽快进行整改或拆除。

二、二级危房。

二级危房是指房屋结构、材料等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可能发生裂缝、漏雨等较严重问题,但不会立即威胁到人员生命安全的房屋。

二级危房通常表现为墙体轻微开裂、屋顶渗漏、梁柱有裂缝等问题。

对于二级危房,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房屋的安全使用。

三、三级危房。

三级危房是指房屋结构、材料等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但不会对房屋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的房屋。

三级危房通常表现为局部墙体开裂、地板破损、门窗老化等问题。

对于三级危房,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房屋的正常使用。

四、未达危房标准。

未达危房标准是指房屋结构、材料等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可以正常使用的房屋。

对于未达危房标准的房屋,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存在的问题,确保房屋的安全使用。

在划分危房等级时,需要综合考虑房屋的结构、材料、地基等因素,对房屋进行科学评估,确保划分结果准确可靠。

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危房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危房管理制度,加强对危房的排查和整治工作,做好危房的防范和治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危房等级划分标准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全住房,为建设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作出贡献。

房屋危房鉴定标准

房屋危房鉴定标准

房屋危房鉴定标准房屋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而房屋的安全性更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关房屋危房鉴定的报道,那么,什么样的房屋才算是危房呢?如何进行危房鉴定?本文将从房屋危房鉴定的标准、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房屋危房鉴定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结构稳定性。

房屋的结构稳定性是危房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结构不稳定的房屋存在倒塌的风险,因此,在危房鉴定中,要对房屋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基础、墙体、屋顶等部分,确保其结构稳定。

二、使用年限。

房屋的使用年限也是危房鉴定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房屋使用年限过长,可能存在结构老化、材料腐烂等问题,增加了房屋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危房鉴定中,要对房屋的使用年限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三、自然灾害影响。

自然灾害是导致房屋成为危房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危房鉴定中,要考虑当地的地质、气候等因素,评估房屋是否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地震、洪水、风灾等,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房屋的安全。

四、装修材料。

房屋的装修材料也是危房鉴定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一些劣质的装修材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易燃、易爆等问题,因此,在危房鉴定中,要对房屋的装修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以上是房屋危房鉴定的一些标准,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危房鉴定方法:一、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是危房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房屋的实地调查,可以全面了解房屋的结构、使用年限、装修材料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估。

二、技术评估。

技术评估是危房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专业的技术评估,可以对房屋的结构稳定性、使用年限、自然灾害影响等进行科学的评估,为危房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危房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房屋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房屋危房鉴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房屋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危房鉴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房屋的安全。

危房鉴定 依据标准

危房鉴定 依据标准

危房鉴定依据标准一、结构稳定性1.鉴定危房时,应考虑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结构稳定性包括地基、基础、承重墙、梁、板、柱等结构构件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2.对结构构件的稳定性进行评估,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变形和裂缝等情况。

3.基础稳定性也是鉴定危房的重要因素,包括基础形式、埋深、材料强度等。

二、材料强度1.材料强度是鉴定危房的重要指标之一。

危房的材料强度可能因材料老化、疲劳、腐蚀等因素而降低。

2.对材料强度的评估,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制造工艺等。

3.对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应分别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材料强度检测和评估。

三、房屋使用状况1.房屋使用状况是鉴定危房的重要因素之一。

房屋使用状况包括使用用途、使用年限、使用环境等。

2.对房屋使用状况的评估,应考虑房屋的使用历史、维修记录、结构损伤等情况。

3.房屋使用状况对危房的鉴定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四、自然环境影响1.自然环境对危房的鉴定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震、风力、雨雪等。

2.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评估,应考虑自然环境对房屋结构和材料的腐蚀、损伤等情况。

3.在进行危房鉴定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历史记录进行自然环境影响的评估。

五、抗震性能1.抗震性能是鉴定危房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地震多发区,应特别注重房屋的抗震性能。

2.对抗震性能的评估,应考虑房屋的结构类型、结构体系、地震历史记录等情况。

3.在进行危房鉴定时,应根据当地的地震活动情况和建筑抗震规范进行抗震性能的评估。

六、消防安全1.消防安全是鉴定危房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生产、储存和使用的建筑物,应特别注重消防安全。

2.对消防安全的评估,应考虑房屋的防火间距、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等情况。

3.在进行危房鉴定时,应根据当地的消防规范和标准进行消防安全的评估。

七、建筑法规符合性1.建筑法规符合性是鉴定危房的基本因素之一。

危房可能存在违反建筑法规的情况,如无证建设、违规改造等。

危房等级划分标准

危房等级划分标准

危房等级划分标准危房是指因建筑结构、建筑材料、自然灾害等原因,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的房屋。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危房进行划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危房等级划分标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治理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危房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是划分危房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建筑结构受损程度越严重,危房等级越高。

例如,墙体倾斜、柱子开裂、梁柱连接处出现裂缝等情况,都会导致建筑结构的不稳定,从而被划分为危房。

二、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房屋的安全性。

如果房屋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容易导致房屋出现裂缝、变形等现象,从而被划分为危房。

三、自然灾害影响,自然灾害是导致危房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地震、洪水、风灾等自然灾害对房屋的影响,都会直接影响危房的等级划分。

四、其他安全隐患,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其他安全隐患也会影响危房的等级划分,例如房屋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房屋使用年限等。

在实际工作中,危房等级划分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危房、二级危房和三级危房。

一级危房是指建筑结构严重受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要立即进行维修和加固的房屋。

这类房屋一般会出现严重的倾斜、裂缝、墙体脱落等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生倒塌等严重事故。

二级危房是指建筑结构受损程度较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的房屋。

这类房屋一般会出现轻度的倾斜、裂缝、墙体开裂等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一定的危害。

三级危房是指建筑结构受损程度较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的房屋。

这类房屋一般会出现轻微的裂缝、墙体渗水等情况,如果及时进行维护,可以保证居民的生活安全。

总的来说,危房等级划分标准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对危房进行分类和管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治理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执行危房等级划分标准,加强对危房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房房屋鉴定标准

危房房屋鉴定标准

危房房屋鉴定标准
危房是指因建筑老化、损坏或存在结构安全问题而有可能发生倒塌、垮塌或严重安全隐患的房屋。

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危房房屋鉴定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情况下,以下几个方面是常见的鉴定标准:
1.建筑结构:房屋的基础、墙体、梁柱等建筑结构是否有裂缝、变形、腐蚀等现象,是否存在结构不稳定的迹象。

2.建筑材料:房屋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否符合建筑标准,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3.建筑年限:房屋的使用年限是否已经超过了预期寿命,老化程度如何。

4.自然灾害影响:房屋是否经历过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是否有损坏痕迹。

5.使用状况:房屋的使用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存在严重的腐蚀、水浸等情况。

6.停电与拆除通告:如果房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是否已经收到相关部门的停电或拆除通告。

在进行危房房屋鉴定时,通常由专业的建筑鉴定师或相关部门进行。

根据鉴定结果,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维修加固、拆除重建等,以确保房屋的安全和使用价值。

如果发现自己所住的房屋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确保自身安全。

1/ 1。

危房鉴定标准

危房鉴定标准

危房鉴定标准
《危房鉴定标准》
危房鉴定是政府为了确定居民住宅是否为危房,以保障居民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

危房鉴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指危房因构造缺陷、耐久性差等原因对居民的安全存在威胁,如建筑物耐久性差,其屋顶、墙体、地基及构件等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的安全性;
2、结构性:指危房各种构件的结构状况,是否符合国家规范,如墙体、柱、梁等是否存在裂缝、折断、腐蚀等病害;
3、空间利用性:指危房是否可以满足居民住宅的使用要求,如空间是否宽敞、通风良好、卫生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4、功能性:指危房是否可以满足居民住宅的功能要求,如是否具备居住条件,是否满足人员的安全要求。

危房鉴定标准应该系统、严格,根据危房的安全性、结构性、空间利用性、功能性等多方面指标,确定其是否为危房,从而保障居民的安全。

一般来说,危房鉴定标准应包括:危房构造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构件是否存在破坏性病害,使用是否满足居民住宅的要求,是否具备安全条件等。

如果危房构造破坏性或者安全性不满足
规范要求,不符合危房鉴定标准,应当拆除重建或者改建,以保障居民的安全。

农村危房的鉴定标准

农村危房的鉴定标准

农村危房的鉴定标准
农村危房的鉴定标准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农村危房的鉴定工作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组织的,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执行,他们依据的是《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导则》(建村函〔2019〕200号)。

2. 农村危房的鉴定结果共划分为4个等级:A级、B级、C级和D级。

A级表示结构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B级表示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C级表示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D级表示承重结构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其中,C级和D级危房被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3. 农村危房的鉴定工作主要依据《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导则》进行,该导则对房屋各组成部分的危险性进行鉴定。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危房“清零”操作流程
1.乡镇全面排查发现疑似危房。

2.乡镇核查疑似危房是否属农户唯一住房,如农户另有安全住房,必须搬离危房,危房必须拆除或封门封窗(悬挂公示牌)。

3.疑似危房属农户唯一住房的,由第三方房屋鉴定机构对房屋进行鉴定。

4.对危房鉴定结果按以下方法处理:
(1)不构成危房的,由鉴定机构出具鉴定结果。

(2)构成A、B级危房,建档立卡贫困户要纳入“六改一增”,按照《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2017年“六改一增”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2017〕55号)执行。

非贫困户由乡镇(办)统筹解决,确保住房安全。

(3)构成C、D级危房的,属于4类重点对象,按照《XX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脱贫攻坚农村贫困户住房保障实施方案的通知》执行;属于新识别贫困户、已享受危改户、非4类重点对象且系唯一住房,本人及子女均没有自建或维修能力的,由所在乡镇(办)自行组织实施改造,完善相关档案,申报程序、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参照4类重点对象执行。

改造完成后由乡镇政府组织全面验收,结果汇总上报县政府,由县乡财政统筹解决。

XX县破房户排查标准
(参照《河南省农村住房危险性鉴定技术指南》附录A定性鉴定)
一、一般规定
(一)当对农村住房的危险性进行定性鉴定时,检查工作宜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进行。

(二)农村住房的整体检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1、住房的结构类型、结构平面布置及其高度、宽度和层数;
2、住房的倾斜、变形情况;
3、地基基础的变形情况;
4、住房外观损坏情况;
5、住房附属物的设置情况及损坏现状;
6、住房局部坍塌情况及其相邻部分已外露的结构、构件损坏情况。

(三)农村住房的局部检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1、承重墙、柱、梁、楼板、屋盖及其连接构造;
2、非承重墙和容易倒塌的附属构件,且检查时应区分抹灰层等装饰层的损坏与结构的损坏。

二、住房危险性评定
(一)满足下列条件的农村住房,其危险性可定性鉴定为A级:
1、地基基础:地基基础保持稳定,无明显不均匀沉降;
2、墙体:承重墙体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界处无松动、脱闪现象;
3、梁、柱:梁、柱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梁、柱节点无破损,无接缝;
4、楼、屋盖:楼、屋盖板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板与梁搭接处无松动和裂缝;
5、次要构件:非承重墙体、出层面楼梯间墙体完好或有轻微裂缝。

(二)满足下列条件的农村住房,其危险性可定性鉴定为B级:
1、地基基础:地基基础保持稳定,无明显不均匀沉降;
2、墙体:承重墙体基本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无松动、脱闪现象;
3、梁、柱:梁、柱有轻微裂缝;梁、柱节点无破损、无裂缝;
4、楼、屋盖:楼、屋盖头轻微裂缝,但无明显变形;板与墙、梁搭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屋架无倾斜,屋架与柱连接处无明显移位;
5、次要构件: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等有轻微裂缝;抹灰层等饰面层可有裂缝或局部散落;个别构件处于危险状态。

(三)满足下列条件的农村住房,其危险性鉴定为C级:
1、地基基础:地基保持稳定,基础出现少量损坏,有明显的不均匀沉降;
2、墙体:承重的墙体多数裂缝,部分承重墙体明显位移和歪闪;
3、梁、柱:梁、柱出现裂缝。

但未完全丧失承载能力;个别梁柱节点破损和开裂明显;
4、楼、屋盖:楼、屋盖有明显开裂;楼、屋盖板与墙、梁搭接触有松动和明显裂缝,个别屋面板塌落;
5、次要构件:非承重墙体普遍明显裂缝;部分山墙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明显松动、脱闪现象。

(四)满足下列条件的农村住房,其危险性鉴定为D级:
1、地基基础:地基基本失去稳定,基础出现局部或整体坍塌;
2、墙体:承重墙有明显歪闪、局部酥碎或倒塌;墙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普遍松动和开裂;
3、梁、柱:梁、柱节点损坏严重;梁、柱普遍开裂;梁、柱有明显变形和位移;部分柱基座滑移严重,有歪闪和局部倒塌;
4、楼、屋盖:楼、屋盖板普遍开裂,且部分严重开裂;楼、屋盖板与墙、梁搭接触有松动和严重裂缝,部分屋面板塌落;屋架歪闪,部分屋盖塌落;
5、次要构件:非承重墙、女儿墙局部倒塌或严重开裂。

干部与居住人房前合影,但要显示房屋全貌,后可再附两张照片。

3.结构类型:土坯、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砖混结构
XX县乡镇4类对象疑似危房排查表(建档立卡贫困户)
乡镇(盖章) 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
XX县乡镇4类对象疑似危房排查表(低保户)
乡镇(盖章) 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
XX县乡镇4类对象疑似危房排查表(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
乡镇(盖章) 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
XX县乡镇4类对象疑似危房排查表(贫困残疾人家庭)
乡镇(盖章) 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
XX县乡镇非4类对象疑似危房排查表
乡镇(盖章) 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