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2看云识天气练习1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知识1.字音字形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一霎.间月晕.mímàn z hēngzhào diǎnzhuì2.词语积累(1)峰峦:山峰和山峦。

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2)预兆:。

(3)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4)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5)崩塌:崩裂而倒塌。

(6):(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7):即将出现的迹象。

(8)一霎间:。

(9)姿态万千:。

(10):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难以捉摸。

3.说明文文体知识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内容特点: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分类: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以表现手法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

说明方法常见的有八种: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用(诗文)。

4.文意感知本文是一篇科普文。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

在说明的过程中,作者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使文章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二、能力提升5.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biànhuàwúcháng。

(2)那最qīngyíng、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3)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yúnchèn。

(4)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yùzhào。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华和月华大多全部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B.几个农民工来到经理部索要工钱,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这些农民工。

C.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和改进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是战略工程。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看云识天气(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看云识天气(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2 看云识天气、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们有时把天空点)小明因为家庭作者又是如何来展示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文中用“推测”而不用“断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如: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

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

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

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3)列数据。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并掌握课文《看云识天气》的基本内容。

1.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1.3提高观察自然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通过实践活动,增强观察、分析、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3.2增强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说明方法。

1.2培养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2.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2.2提高观察自然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天气、气候的知识。

1.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并简要解释。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如:课文中的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3.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交流。

4.实践活动4.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云的实践活动,如:观察不同类型的云,记录云的特征。

4.2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课堂讲解2.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说明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如:分类别、作诠释、列数字等。

2.2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展开讨论,如:这些说明方法在课文中的运用是否恰当。

3.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交流。

4.课后作业4.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关于观察云的短文。

4.2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1.课堂检测1.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检测,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2看云识天气(练习5)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2看云识天气(练习5)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2.看云识天气基础知识1.下面是六条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请你在认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用线把前半句和相对应的后半句连接起来。

燕子低飞蛇过道三天不见面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鲤鱼斑地上晒谷不用翻太阳现一现不雨便是风日落胭脂红大雨马上就来到乱云天顶搅风雨来不小2.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句子。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3.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白处。

(只填序号)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

崇山峻岭,___;江河溪流,___;大海汪洋,___;湖光粼粼,___。

A.是抖动着的曲线;B.是翻腾着的曲线;C.是流动着的曲线;D.是屹立着的曲线。

阅读理解阅读《看云识天气》,回答问题。

4. 首段中“姿态万千”和“变化无常”各说明什么?作用是什么?5.文中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写云的姿态和变化?6.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7.第三自然段所介绍的云的共同特征是什么?8.全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9.课文语言既准确又生动,请找出具体的句子作一点分析。

拓展运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①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

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

因此,②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煎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煎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练)(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练)(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一,(2015,烟台)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娴.(xián)熟玲珑剔.(tì)透休憩险象迭生B.呵.(ké)责苦心孤诣.(yì)摒息博闻强识C.告罄.(qìng)迥.(jiǒng)乎不同遵劲巧妙绝伦D.拂.(fó)晓戛.(jiá)然而止恻隐相得益章【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B.5月9日于莫斯科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庆典活动,展示了中俄两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坚.不可摧...。

C.说起燕赵大地,很多人会把那里的人同慷慨悲歌之士联系起来;讲到齐鲁之邦,大家常会把那里的人同风度翩翩....的儒雅之士联系起来。

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注意成语的适用语境,不能望文生义。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

B.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不被用歪了。

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D.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习题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习题

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习题1.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十分准确。

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体会其表达效果。

(1)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 ________________ (一定有时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 2)出现了高层云,____________ (一定有时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

( 3)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____________(一定有时常常)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 4)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 ______________ (相当一定非常)的限度。

( 5)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 _____________ (判断推断推测)天气的情况。

2.下面一段话的句序被打乱了,将理顺后的句序写在后面的方格内。

①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②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③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④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⑤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⑥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⑦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正确句序: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

(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 2)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 )(3)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 )( 4)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 )(5)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层,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还有一种像棉花似的白云,叫积云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同步练习卷(2)

冰箱只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才有用武之地。
(1)解释第二段中“曲线”一词的含义:
(2)第三段中“从道理上说”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四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第五段中摘取、组合字词,填入下面句中的括号内:
甲醇所起的作用是:
(只填四字),从而制冷。
(5)从整体上看,“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具有哪些优点?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 雨。
(4)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
云。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百万分之 25 毫米,所以 1 克重的活性炭中孔的面积加起来很大,有 1000 平方米,相当
于一个网球场面积的 1.5 倍。在这些活性炭的孔中“灌进”甲醇,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活
性炭可以吸进好多甲醇。
甲醇起什么作用呢?它和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的作用是一样的。在夜晚没有太
阳时,因气温下降,接收器内的活性炭就吸进液态的甲醇。白天,太阳能接收器被太阳

(5)这段文字第一句话是
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6)这段文字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7)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10.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在热带地区或航行于赤道附近的海船上,冰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冰可以防止食物腐
烂变质,可以使捕捞的海产品保鲜。但是正是炽热的阳光最能“摧残”这些冰块。不过,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30分 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选择题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贮蓄偌大朗润绿草如茵B.震落苍海炫耀花技招展C.烘托轻盈清冽梦寐以求D.沉淀松弛急躁川流不息【答案】B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两人,一个精于数字统计,一个极富创造力,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B.岑参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与李白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清明节,莘莘学子祭拜了永垂不朽的英魂,永远不忘英雄们的丰功伟绩....。

D. 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了耸人听闻....的里氏8.9级地震,13日将震级修改为9.0级。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这是自然灾害。

不符合题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陆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C.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D.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为语序不当,可改为“指出并纠正”;C项缺宾语的中心语,在“献爱心”后加“的号召”;D项“目前”和“当务”重复了,可删去“目前”一词。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一提到雨,也就想到雪。

“__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2看云识天气练习1新人教版
[典型例析]
例题: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十分准确。

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体会其表达效果。

⑴、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一定有时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⑵、出现了高层云,(一定有时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

⑶、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
(一定有时往往)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⑷、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相当一般一定)的限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语言的理解感悟,应反复诵读加以品味。

说明文的语言最基本的特点是准确,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在课文结尾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要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科学的天气预报”。

这两句话就严密地照应了前文多处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时”、“一定”、
“一般”、“可能”等一类词语,把“看天识天气”的事理作了修饰、限制,起到了准确表达的作用,更好地突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参考答案:⑴常常⑵往往⑶有时⑷一定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余正确的一项是()
A、峰峦.(lán)预兆.(zhào)一霎.时(shà)
B、鱼鳞.(líng)绫.纱(lín)匀称.(chèn)
C、弥.漫(mí)日晕.(yùn)谚.语(yàn)
D、薄.云(bò)轻盈.(yíng)崩.塌(bēng)
二、为下列各词分别再写出两个同义词。

1、隐没()()
2、阴森()()
3、预兆()()
4、推测()()
三、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是()
1、高积云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2、他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四、将下列句子有序地理顺后填在下面的方格里。

1、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2、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3、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4、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5、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6、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7、出现晚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明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五、仿照第一自然段的结构及所用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训练二
比较阅读,回答如下问题。

(一)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
....(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在飘空中()....,变化无常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然后再说说这个标点符号的作用。

(1);(2);
(3)。

2、释加点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1)姿态万千:
(2)变化无常:
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7、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二)
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

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

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8、此段描写黄山的云海,其特点是(用一个词概括)。

12、打开记忆的大门,回顾一下你所积累的描写云的诗句。

一、1.⑴。

表示前面是总说,后面是具体描述。

⑵;表示前后是并列的句子,分别描绘了云的种种形态。

⑶……表示云的变化情况还有许许多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 ⑴姿势与神态千变万化。

“有的像羽毛,……像雄师,像奔马……”⑵变化不定。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大雨倾盆”。

10.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极力描写出舞者的舞姿之优美。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2看云识天气练习2新人教版
一、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峰峦.(lán)预兆.(zhào)一霎.时(shà)
B、鱼鳞.(líng)绫.纱(lín)匀称.(chèn)
C、弥.漫(mí)日晕.(yùn)谚.语(yàn)
D、薄.云(bò)轻盈.(yíng)崩.塌(bēng)
二、为下列各词分别再写出两个同义词。

1、隐没()()
2、阴森()()
3、预兆()()
4、推测()()
三、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是()
1、高积云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2、他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四、将下列句子有序地理顺后填在下面的方格里。

1、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2、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3、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4、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5、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6、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7、出现晚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明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五、仿照第一自然段的结构及所用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六、比较阅读,回答如下问题。

(一)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
....(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在飘空中()....,变化无常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
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
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然后再说说这个标点符号的作用。

(1);(2);
(3)。

2、释加点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1)姿态万千:
(2)变化无常:
3、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1)原句:
(2)作用:
4、云的特征是什么?
5、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二)
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

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

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8、此段描写黄山的云海,其特点是(用一个词概括)。

9、作者描写黄山的云海,想像也很丰富,他把云海、、、
等。

12、打开记忆的大门,回顾一下你所积累的描写云的诗句。

参考答案
六、1.⑴。

表示前面是总说,后面是具体描述。

⑵;表示前后是并列的句子,分别描绘了云的种种形态。

⑶……表示云的变化情况还有许许多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 ⑴姿势与神态千变万化。

“有的像羽毛,……像雄师,像奔马……”⑵变化不定。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大雨倾盆”。

3. ⑴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⑵这段是全文的总说,后面将作具体说明。

4. 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