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AD3.0说明
(完整版)EICAD3设计指导说明

第4章平面设计1. 平面设计成图的一般步骤1)绘制路中线可采用:图上布线、由外业数据文件导入、搜索转换,三种方法:图上布线,通常情况下先绘出各交点连线(直线),使用平面布线命令布设三单元的平曲线。
复杂的路线布线还可以使用“五单元平曲线”、“七单元平曲线”、“三单元回头曲线”和“五单元回头曲线”等平曲线的形式。
已有平面线位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由ICD、JD等数据文件直接恢复成路中线实体。
当图形中使用EICAD v2.99创建了老版本的路线平面单元时,可以使用“搜索转换路线”命令,将现有路线各单元实体自动转换为“路中线”实体。
2)使用编辑路线命令修改道路的基本属性(包括道路名称、等级、起点桩号、车速、断链)及标注信息内容及方式(标注样式、各参数精度、特征点名称、设计、特征点、桩号参数标注位置及内容)。
双击路中线实体的标注文字时,也可以进入“编辑路线属性”对话框;3)使用编辑平曲线、插入交点及删除平曲线命令,对绘制好路线进行编辑修改;4)使用定义路线偏置线命令自动生成横断面加宽数据,必要时支持手工调整,根据加宽数据绘制分隔带、路面、硬路肩、土路肩等宽度偏置线;5)保存平面资料,生成平面路线文件(*.emp、*.ICD、*.JD)及桩号序列文件(*.ST)。
6)根据横断面设计成果数据,绘制路线的边坡、边沟及其示坡线;7)标注桥梁、涵洞、通道等构造物;8)平面图分幅和连续打印;9)生成与输出《直线、曲线一览表》、《逐桩坐标表》、《断链桩号与里程一览表》、《平曲线路面加宽表》等图表。
2. 路线平面命令平面设计命令主要包括:导线设计、交点设计、平曲线设计和修改。
平面布线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三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五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五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七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七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EICAD平面设计与绘图部分使用说明

EICAD采用了Microsoft公司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进行研制开发。运用以C++为基础的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和应用程序接口,系统基于AutoCAD R14平台,充分发挥了图形平台完备的系统开放性和丰富的个性化能力,使用ObjectARX进行二次开发,能够真正快速地访问AutoCAD图形数据库,大大地提高设计效率。建立图形数据的双向关联机制,实现全程尺寸和参数驱动机制。
【硬件环境】
单机版:最低配置为Pentium 133 CPU,32M内存,20M以上硬盘空间,显卡支持256色;推荐配置为PentiumⅡ 366 CPU,64M内存,20M以上硬盘空间,显卡支持16位真彩色。
网络版:其余配置同单机版,另需10M以上网卡。
1.4
1、在CD-ROM中插入EICAD安装光盘,执行”EICAD安装”目录中的Steup.exe文件。
1)EICAD 公用组件;
2)EICAD 单机版和网络版的主程序;
3)EICAD 帮助文件;
4)EICAD 工程示例文件;
5)EICAD 推荐使用的字体文件,在ACAD中使用默认的中英文字体,混合输入时,中英文字高不协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EICAD提供了新的英文字型文件,安装时会覆盖原有型文件,包括:txt.shx、simplex.shx和complex.shx,如果您需要保留原始的型文件,请在安装EICAD之前备份。
该系统主要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三个部分。输出数据可以直接供“道路、桥梁三维建模程序——3Droad”使用,建立三维模型。
EI3.0数据文件格式

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系统—EICAD用户手册附录第163页第八篇附录目录1、EICAD道路设计文件格式 (165)1.1桩号断链文件(*.DL)格式 (165)1.2道路横断面宽度文件(*.HDM)格式 (165)1.3超高文件(*.CG )格式 (167)1.4构造物信息文件(*.GZX)格式 (169)1.5桩号序列文件(*.ST)格式 (171)2、EICAD平面设计文件格式 (171)2.1交点线文件(*.JDX)格式 (172)2.2 交点设计文件(*.JD)格式 (172)2.3 交点数据文件(*.JDD)格式 (174)2.4 积木法线形单元文件(*.ICD)格式 (174)2.5 平曲线参数文件(*.PAR)格式 (175)2.6 单元设计要素文件(*.DYD)格式 (176)2.7 逐桩坐标和逐桩资料文件(*.INF)格式 (176)2.8道路横断面模型文件(*.3DD)格式 (177)2.9 坐标控制点文件(*.ZBD)格式 (177)2.10 计算边桩坐标时使用的输入文件(*.TXT)格式 (177)2.11变速车道参数文件(*.BSD)格式 (178)3、EICAD纵断面设计文件格式 (180)3.1 竖曲线文件(*.SQX)格式 (180)3.2 纵地面线文件(*.DMX)格式 (181)3.3 控制点文件(*.KZD)格式 (181)3.4 地质概况文件(*.DGK)格式 (181)3.5 结构物文件(*.JGW)格式 (182)3.6 街沟设计文件(*.JGS)格式 (183)3.7 横地面线文件(*.HDX)格式 (183)3.8 桥梁文件(*.QL)格式 (184)3.9 标注文件(*.BZ)格式 (184)3.10 基点高程文件(*.JGC)格式 (185)3.11 雨水口位置文件(*.JGK)格式 (185)4、EICAD横断面设计文件格式 (186)4.1填挖边坡文件(*.BP)格式 (186)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AD事业部第164页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系统—EICAD用户手册附录4.2挡墙设计文件(.DQ)格式 (187)4.3边沟设计文件(*.BG)格式 (187)4.4清除表土厚度文件(*.BTG)格式 (187)4.5土石比例文件(*.TSB)格式 (188)4.6钻探资料文件(*.ZZL)格式 (188)4.7端部文件(*.TRA)格式 (189)4.8老路补强文件(*.LL)格式 (189)4.9边坡宽度文件(*.KD)格式 (189)4.10视距台宽度文件(*.SJT)格式 (190)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AD事业部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系统—EICAD用户手册附录第165页1、EICAD道路设计文件格式EICAD V1.20版以后,随程序安装附带的“EICAD项目数据环境”(EiDatEnv.exe)程序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编辑功能,可以替代Windows系统的记事本,作为编辑数据文件的工具。
EICAD3设计指导说明书

第4章平面设计1. 平面设计成图的一般步骤1)绘制路中线可采用:图上布线、由外业数据文件导入、搜索转换,三种方法:图上布线,通常情况下先绘出各交点连线(直线),使用平面布线命令布设三单元的平曲线。
复杂的路线布线还可以使用“五单元平曲线”、“七单元平曲线”、“三单元回头曲线”和“五单元回头曲线”等平曲线的形式。
已有平面线位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由ICD、JD等数据文件直接恢复成路中线实体。
当图形中使用EICAD v2.99创建了老版本的路线平面单元时,可以使用“搜索转换路线”命令,将现有路线各单元实体自动转换为“路中线”实体。
2)使用编辑路线命令修改道路的基本属性(包括道路名称、等级、起点桩号、车速、断链)及标注信息内容及方式(标注样式、各参数精度、特征点名称、设计、特征点、桩号参数标注位置及内容)。
双击路中线实体的标注文字时,也可以进入“编辑路线属性”对话框;3)使用编辑平曲线、插入交点及删除平曲线命令,对绘制好路线进行编辑修改;4)使用定义路线偏置线命令自动生成横断面加宽数据,必要时支持手工调整,根据加宽数据绘制分隔带、路面、硬路肩、土路肩等宽度偏置线;5)保存平面资料,生成平面路线文件(*.emp、*.ICD、*.JD)及桩号序列文件(*.ST)。
6)根据横断面设计成果数据,绘制路线的边坡、边沟及其示坡线;7)标注桥梁、涵洞、通道等构造物;8)平面图分幅和连续打印;9)生成与输出《直线、曲线一览表》、《逐桩坐标表》、《断链桩号与里程一览表》、《平曲线路面加宽表》等图表。
2. 路线平面命令平面设计命令主要包括:导线设计、交点设计、平曲线设计和修改。
平面布线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三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五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五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七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七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EICAD3设计指导说明

第4章平面设计1. 平面设计成图的一般步骤1)绘制路中线可采用:图上布线、由外业数据文件导入、搜索转换,三种方法:图上布线,通常情况下先绘出各交点连线(直线),使用平面布线命令布设三单元的平曲线。
复杂的路线布线还可以使用“五单元平曲线”、“七单元平曲线”、“三单元回头曲线”和“五单元回头曲线”等平曲线的形式。
已有平面线位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由ICD、JD等数据文件直接恢复成路中线实体。
当图形中使用EICAD v2.99创建了老版本的路线平面单元时,可以使用“搜索转换路线”命令,将现有路线各单元实体自动转换为“路中线”实体。
2)使用编辑路线命令修改道路的基本属性(包括道路名称、等级、起点桩号、车速、断链)及标注信息内容及方式(标注样式、各参数精度、特征点名称、设计、特征点、桩号参数标注位置及内容)。
双击路中线实体的标注文字时,也可以进入“编辑路线属性”对话框;3)使用编辑平曲线、插入交点及删除平曲线命令,对绘制好路线进行编辑修改;4)使用定义路线偏置线命令自动生成横断面加宽数据,必要时支持手工调整,根据加宽数据绘制分隔带、路面、硬路肩、土路肩等宽度偏置线;5)保存平面资料,生成平面路线文件(*.emp、*.ICD、*.JD)及桩号序列文件(*.ST)。
6)根据横断面设计成果数据,绘制路线的边坡、边沟及其示坡线;7)标注桥梁、涵洞、通道等构造物;8)平面图分幅和连续打印;9)生成与输出《直线、曲线一览表》、《逐桩坐标表》、《断链桩号与里程一览表》、《平曲线路面加宽表》等图表。
2. 路线平面命令平面设计命令主要包括:导线设计、交点设计、平曲线设计和修改。
平面布线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三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五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五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七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七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EICAD网络版使用说明

EICAD网络版使用说明2002 年 10 月目前所支持的平台:Windows 9x/nt/2000(注:win95下需使用支持winsock2的升级包,详见win95_patch 中的说明文档)目前所支持的协议:TCP/IPIPX/SPXEICAD网络版使用方法:1、在客户机上安装EICAD网络版。
所谓客户机即本网络中所有需要运行EICAD网络版的计算机。
2、在服务器上安装设备驱动程序,所谓服务器即本网络中要在并行口上插网络锁、安装网络锁设备驱动程序、运行服务程序的计算机。
有关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请参照设备驱动程序使用说明.txt。
由于服务器本身也是客户机,能够运行EICAD网络版,因此,EICAD 网络版同时也是单机版,只要该计算机有网卡,有网络协议的支持就行。
关于服务器的选择:当本网络中有安装Windows服务器版的计算机时,最好由该计算机担任EICAD网络版的服务器,否则在该计算机上运行EICAD网络版时,可能得不到服务程序的响应。
当本网络是对等网时,也就是说本网络没有安装Windows服务器版的计算机时,则选择任一台运行速度较快、资源占用较少的计算机担任服务器,这样可以减少客户机的等待时间。
详细情况见:设备驱动程序使用说明.txt。
3、在服务器上运行服务程序S3NETSVR_Eicad.exe,详细情况见:服务程序使用说明.txt。
关于服务程序的使用和调试:运行服务程序S3NETSVR_Eicad.exe并把它最大化,点击下拉菜单:文件\设置,就会弹出设置工作参数对话框:其中:服务名必须为EICAD网络版;服务端口取值范围为1000-32767,一般取100的整倍数,默认值为8000。
所谓服务端口,就是服务程序向客户机发送信息的通信端口。
当本服务程序的服务端口和计算机冲突时(运行服务程序时会显示警告信息),用户可以调整服务端口值,直到不冲突为止。
服务端口值调整后,所有客户机必须运行客户工具CliTools_Eicad.exe,同时调整客户机的广播端口,详细情况见下面介绍。
(完整版)EICAD3设计指导说明

第4章平面设计1. 平面设计成图的一般步骤1)绘制路中线可采用:图上布线、由外业数据文件导入、搜索转换,三种方法:图上布线,通常情况下先绘出各交点连线(直线),使用平面布线命令布设三单元的平曲线。
复杂的路线布线还可以使用“五单元平曲线”、“七单元平曲线”、“三单元回头曲线”和“五单元回头曲线”等平曲线的形式。
已有平面线位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由ICD、JD等数据文件直接恢复成路中线实体。
当图形中使用EICAD v2.99创建了老版本的路线平面单元时,可以使用“搜索转换路线”命令,将现有路线各单元实体自动转换为“路中线”实体。
2)使用编辑路线命令修改道路的基本属性(包括道路名称、等级、起点桩号、车速、断链)及标注信息内容及方式(标注样式、各参数精度、特征点名称、设计、特征点、桩号参数标注位置及内容)。
双击路中线实体的标注文字时,也可以进入“编辑路线属性”对话框;3)使用编辑平曲线、插入交点及删除平曲线命令,对绘制好路线进行编辑修改;4)使用定义路线偏置线命令自动生成横断面加宽数据,必要时支持手工调整,根据加宽数据绘制分隔带、路面、硬路肩、土路肩等宽度偏置线;5)保存平面资料,生成平面路线文件(*.emp、*.ICD、*.JD)及桩号序列文件(*.ST)。
6)根据横断面设计成果数据,绘制路线的边坡、边沟及其示坡线;7)标注桥梁、涵洞、通道等构造物;8)平面图分幅和连续打印;9)生成与输出《直线、曲线一览表》、《逐桩坐标表》、《断链桩号与里程一览表》、《平曲线路面加宽表》等图表。
2. 路线平面命令平面设计命令主要包括:导线设计、交点设计、平曲线设计和修改。
平面布线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三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五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五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七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用于设计、修改七单元平曲线,命令中集成了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和长度、切线长等参数动态交互式修改功能。
EI3.0数据文件格式解读

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系统—EICAD用户手册附录第163页第八篇附录目录1、EICAD道路设计文件格式 (165)1.1桩号断链文件(*.DL)格式 (165)1.2道路横断面宽度文件(*.HDM)格式 (165)1.3超高文件(*.CG )格式 (167)1.4构造物信息文件(*.GZX)格式 (169)1.5桩号序列文件(*.ST)格式 (171)2、EICAD平面设计文件格式 (171)2.1交点线文件(*.JDX)格式 (172)2.2 交点设计文件(*.JD)格式 (172)2.3 交点数据文件(*.JDD)格式 (174)2.4 积木法线形单元文件(*.ICD)格式 (174)2.5 平曲线参数文件(*.PAR)格式 (175)2.6 单元设计要素文件(*.DYD)格式 (176)2.7 逐桩坐标和逐桩资料文件(*.INF)格式 (176)2.8道路横断面模型文件(*.3DD)格式 (177)2.9 坐标控制点文件(*.ZBD)格式 (177)2.10 计算边桩坐标时使用的输入文件(*.TXT)格式 (177)2.11变速车道参数文件(*.BSD)格式 (178)3、EICAD纵断面设计文件格式 (180)3.1 竖曲线文件(*.SQX)格式 (180)3.2 纵地面线文件(*.DMX)格式 (181)3.3 控制点文件(*.KZD)格式 (181)3.4 地质概况文件(*.DGK)格式 (181)3.5 结构物文件(*.JGW)格式 (182)3.6 街沟设计文件(*.JGS)格式 (183)3.7 横地面线文件(*.HDX)格式 (183)3.8 桥梁文件(*.QL)格式 (184)3.9 标注文件(*.BZ)格式 (184)3.10 基点高程文件(*.JGC)格式 (185)3.11 雨水口位置文件(*.JGK)格式 (185)4、EICAD横断面设计文件格式 (186)4.1填挖边坡文件(*.BP)格式 (186)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AD事业部第164页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系统—EICAD用户手册附录4.2挡墙设计文件(.DQ)格式 (187)4.3边沟设计文件(*.BG)格式 (187)4.4清除表土厚度文件(*.BTG)格式 (187)4.5土石比例文件(*.TSB)格式 (188)4.6钻探资料文件(*.ZZL)格式 (188)4.7端部文件(*.TRA)格式 (189)4.8老路补强文件(*.LL)格式 (189)4.9边坡宽度文件(*.KD)格式 (189)4.10视距台宽度文件(*.SJT)格式 (190)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AD事业部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系统—EICAD用户手册附录第165页1、EICAD道路设计文件格式EICAD V1.20版以后,随程序安装附带的“EICAD项目数据环境”(EiDatEnv.exe)程序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编辑功能,可以替代Windows系统的记事本,作为编辑数据文件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ICAD简介目录1. 目录 (2)2. 1.系统概况 (3)2.1 1.1 创新道路设计领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理念 (4)2.2 1.2 构建智能化实体及其内部关联 (4)2.3 1.3 高交互式和可视化地创建道路模型 (4)2.4 1.4 出色的可视化性能 (4)2.5 1.5 突破内存限制的64位操作系统,支持大型工程设计项目 (4)3. 2.数字地面模型 (4)3.1 2.1 支持大型数据集、多种显示模式的数模实体 (6)3.2 2.2 MeshEditor程序支持快捷、高效的模型编辑 (6)3.3 2.3 支持道路设计过程中实时剖切 (6)3.4 2.4 进行场地整平设计 (6)4. 3.路线平面设计 (6)4.1 3.1 智能化“道路中线”实体 (7)4.2 3.2 更加快捷的平面设计和编辑功能 (7)4.3 3.3 实时联动设计 (7)5. 4.纵断面设计 (7)5.1 4.1 “拉坡图”实体 (8)5.2 4.2 智能化“竖曲线”实体 (8)5.3 4.3 实时变化的监视断面 (8)6. 5.横断面设计 (8)6.1 5.1 路基模板实体 (9)6.2 5.2 超高实体 (9)6.3 5.3 边坡模板实体 (9)6.4 5.4 道路模型实体 (9)7. 6.图表生成 (9)7.1 6.1 智能“图框”实体 (10)7.2 6.2 图纸集管理 (10)1. 目录1 系统概况(见 [标题编号.])1.1 创新道路设计领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理念1.2 构建智能化实体及其内部关联1.3 高交互式和可视化地创建道路模型1.4 出色的可视化性能1.5 突破内存限制的64位操作系统,支持大型工程设计项目2 数字地面模型(见 [标题编号.])2.1 支持大型数据集、多种显示模式的数模实体2.2 MeshEditor程序支持快捷、高效的模型编辑2.3 支持道路设计过程中实时剖切2.4 进行场地整平设计3 路线平面设计(见 [标题编号.])3.1 智能化"道路中线"实体3.2 更加快捷的平面设计和编辑功能3.3 实时联动设计4 纵断面设计(见 [标题编号.])4.1 "拉坡图"实体4.2 智能化"竖曲线"实体4.3 实时变化的监视断面5 横断面设计(见 [标题编号.])5.1 路基模板实体5.2 超高实体5.3 边坡模板实体5.4 道路模型实体6 图表生成(见 [标题编号.])6.1 智能"图框"实体6.2 图纸集管理2. 1.系统概况1. 系统概况狄诺尼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EICAD 3.0汇集了近十年来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领域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贯彻了全三维化设计的新理念,设计过程中可实时观察道路模型的三维状态;实现了一套智能化自定义实体及其底层联动机制,通过夹点编辑和双击编辑功能,设计命令大大减少,而设计功能更加丰富,可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
EICAD 3.0包括了数字地面模型、道路平纵横、互通立交、平交口、挡墙、交通工程、3DRoad和图表生成与管理等功能模块。
EICAD 3.0系统以“标准图库管理”、“工程数据管理”两个模块为核心,由“道路平纵横设计”、“数字地面模型”、“平交口设计”等外围模块完成道路各专业设计功能;通过“图纸集管理”、“路线图表”、“路基图表”等模块实现图表样式定义、成图成表和打印输出。
2.1 1.1 创新道路设计领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理念2.2 1.2 构建智能化实体及其内部关联2.3 1.3 高交互式和可视化地创建道路模型2.4 1.4 出色的可视化性能2.5 1.5 突破内存限制的64位操作系统,支持大型工程设计项目3. 2.数字地面模型2. 数字地面模型EICAD 3.0数字地面模型模块是一个专门用于采集地形散点和等高线数据,构成三角网格,实现纵横断面剖切、地面高程坡度查询等数模应用的子系统。
该模块旨在为道路工程设计者提供一套高效、智能化、自动化的地形数字化及应用解决方案。
软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地形数字化、构网和实时剖切计算,极大的提高了数字化地形的应用效率。
该模块主要用于土木工程设计中地形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道路几何设计,道路全景三维表现等方面。
其功能涵盖:地形数据及约束信息的提取和导入、纠错检查、自动排序、参数化边界优化、高速构网、三维动态浏览、实时剖切、地形图自动三维化等功能模块。
该模块在构网效率、数据处理能力、数模应用等方面大幅度地提高,并实现了与平纵横设计模块无缝链接。
我们始终坚持和贯彻"动态、实时"的设计目标。
面对海量数模,用户亦能得到实时剖切、动态拖动显示的操作体验,所有数模应用命令均在瞬间完成。
3.1 2.1 支持大型数据集、多种显示模式的数模实体3.2 2.2 MeshEditor程序支持快捷、高效的模型编辑3.3 2.3 支持道路设计过程中实时剖切3.4 2.4 进行场地整平设计4. 3.路线平面设计3. 路线平面设计多年以来,EICAD软件的路线平面设计理论一直领先于国内外同类型软件产品。
EICAD 3.0.0在原有2.99版的改进型导线法、积木法和扩展模式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道路、轨道和管线等领域新的线路平面设计理论和实现方法。
大大强化了全过程动态拖动设计功能;实现了快捷、实时的实体联动。
在布设各种复杂立交、在众多高压线塔、高架桥桥墩等障碍之间的穿行、在山区道路沿等高线绕行等一些布线困难路段,设计者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线路约束和限制条件,这意味着设计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考虑符合设计标准、满足驾驶员心理和更加易于操作的最佳避让线形。
传统的基于导线、交点和平曲线的布线方法无法灵活、快捷地应对这些问题。
EICAD 3.0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这些问题,设计者通过道路中线上的若干夹点,任意拖拽,也可以双击曲线输入准确的设计参数。
设计者可以忘记以往那些众多的设计功能命令,随心所欲地拖动调整,如同摆弄桌面上的一根绳索。
4.1 3.1 智能化“道路中线”实体4.2 3.2 更加快捷的平面设计和编辑功能4.3 3.3 实时联动设计5. 4.纵断面设计EICAD 3.0的纵断面设计基于“拉坡图”和“竖曲线”两个自定义实体完成。
“拉坡图”实体中包含了纵断面地面线、拉坡控制点、平曲线示意图、高程标尺等内容;“竖曲线”实体包含了变坡点、直坡线、竖曲线、监视断面和参数标注等内容。
5.1 4.1 “拉坡图”实体5.2 4.2 智能化“竖曲线”实体5.3 4.3 实时变化的监视断面6. 5.横断面设计5. 横断面设计EICAD 灵活多变的边坡模板是该软件的亮点之一,不同于其它软件条规性的参数设置,EICAD边坡模板中的各种终点控制条件设置,做到边坡线直接交地的智能设计功能。
在边坡模板中我可以将可能用到的模板按照条件判断组合在一起,程序会自动逐个模板进行判断,直到戴帽子完全成功为止。
EICAD 3.0秉承和进一步发展了边坡模板技术。
并将模板技术拓展到路幅设计之中,与原有版本使用HDM文件(横断面宽度描述文件)固定路幅模式不同,EICAD 3.0支持设计者按模板部件逐一组合形成路基模板,以适应当前复杂的路幅变化情况。
在横断面戴帽设计中,EICAD 3.0突出的技术特点是:注重严密的、通用的、优秀的设计模型算法,突出灵活、直观、简便的人机交互方式。
设计模型算法为EICAD软件实现复杂条件下横断面戴帽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得工程构筑物与地形条件完美结合提供了保证。
设计者直接在CAD图形环境中,创建和修改路基模板和边坡模板,实现了模板实体的向导方式创建、可视化编辑、实时预览,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条件判断功能。
大大简化了边坡模板反复调试修改的过程,而且丰富了路幅和边坡的类型,将设计过程非常直观地展现在设计者面前。
6.1 5.1 路基模板实体6.2 5.2 超高实体6.3 5.3 边坡模板实体6.4 5.4 道路模型实体7. 6.图表生成EICAD 3.0中丰富多样的功能可以帮助您自动创建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和各类数据表格,数据表格包括:直曲表、逐桩坐标表、单元要素表、断链表、平曲线加宽超高表、竖曲线表、土石方数量表、公里土石方数量表、路基设计表、清表土工程数量表、挖台阶数量表,等等。
EICAD图纸集管理器将自动捕获图表输出过程,图纸集管理器会按照用户设定的图纸编号进行分类和管理。
EICAD简介7.1 6.1 智能“图框”实体7.2 6.2 图纸集管理系统目录1. 目录 (2)2. 1.软件环境及标注设置 (2)2.1 1.1 Ei_EnvSetting 环境设置命令 (3)2.2 1.2 EI_BzSetting 标注设置命令 (3)2.3 1.3 EI_LockDWG 图形加密命令 (3)2.4 1.4 EI_LockEnt 设计锁定和解锁命令 (3)3. 2.项目数据环境 (3)3.1 2.1 项目管理功能 (5)3.2 2.2 道路管理 (5)3.3 2.3 文件管理 (5)4. 3.当前项目管理命令组 (5)4.1 3.1 设计项目命令 (5)4.2 3.2 打开项目文件夹命令 (5)1. 目录1 软件环境及标注设置(见 [标题编号.])1.1 Ei_EnvSetting 环境设置命令1.2 EI_BzSetting 标注设置命令1.3 EI_LockDWG 图形加密命令1.4 EI_LockEnt 设计锁定和解锁命令2 项目数据环境(见 [标题编号.])2.1 项目管理功能2.2 道路管理2.3 文件管理3 当前项目管理命令组(见 [标题编号.])3.1 设计项目命令3.2 打开项目文件夹命令2. 1.软件环境及标注设置目录(见[标题编号.])(见[标题编号.])1. 软件环境及标注设置该模块主要用于软件环境设置(单机版、网络版各功能模块加载设置等),快捷键命令设置,与EICAD3.0中相关实体的颜色及字体设置,图形及图形内实体的加密、解密等。
该模块包括了:环境设置、标注设置、图形加密、设计锁定与解锁,共四个命令。
2.1 1.1 Ei_EnvSetting 环境设置命令2.2 1.2 EI_BzSetting 标注设置命令2.3 1.3 EI_LockDWG 图形加密命令2.4 1.4 EI_LockEnt 设计锁定和解锁命令3. 2.项目数据环境目录(见[标题编号.])2. 项目数据环境EICAD3.0中项目数据环境与前一版本有了较大改进。
设计人员在DWG图形中创建的一系列实体对象均包含智能动态数据,如:道路中线、竖曲线、设计模板和道路模型等等。
通过设定这些智能实体之间的关联,可直接用于分幅出图,基本已不需要依赖于外部环境中的数据文件,便于设计者在各个设计阶段更加快速地进行设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