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合集下载

浅谈生态园林建设

浅谈生态园林建设

浅谈生态园林建设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生态建设,而城市园林的规划建设对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美化城市景观,又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建设生态园林是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对生态园林建设的概念、内涵、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环境在构建生态园林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城市中的多元因素制约着植物生长环境和景观效果。

面对城市的密集建筑以及道路交通的不断骤增的情况下,结合特殊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即满足植物其自身生长条件,同时满足园林造景的需求,使园林景观在人口增多、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朝着人性化、生态园林方向发展,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1生态园林的概念和内涵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二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二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

2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

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包括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

设计形式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托,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

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理念之中,已达到二者相融合的目的。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管理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管理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管理
建设生态城市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为重点,涵盖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建设更加生态友好的城市。

而园林绿化则是一个衡量城市生态
环境的重要标准。

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水平高,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能够调节城市气候,净化城市空气,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挖掘城市环境中的生态资源,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
机统一。

园林绿化既是城市环境中的生态资源,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式。

园林绿化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得到重视,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园林绿化管理是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园林绿化水平
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建设
的日益扩展,园林绿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越来越重要。

园林绿化管理要做好种植、养护、修剪等工作,保障绿化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绿化水平。

另一方面,园林绿化管理还
要加强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规范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保护城市绿化资源,有效维护城市生态环境,营造美好的城市人居环境。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S in e& T c n lg s n ce c e h oo yVi o i
园林科 技
科 技 视 界
21年 0 月第 1 期 02 4 0
浅析城市生态 园林建设
赵 洪家
( 东市宽 甸满 族 自治县 园林 管理处 丹
【 摘
辽宁
丹东
180 ) 2 0 1
要 】 市生态园林主要是指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 导所建设的 园林绿地 系 , 城 统 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意义深远 而且重大 , 只
种类 才能形成 丰富多彩的群落景 观 ,满足不 同人 的审美 品
位 。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 的景观效果 和生态效果。在城市园 林建设 中 , 该选择优 良 乡土树种为骨 干树 种 , 应 积极 引入易 于栽培 的新品种 , 驯化观赏 价值 较高 的野生 物种 , 形成 色彩 丰富 、 多种多样的景观。
们在这里 面感受到 自然 的魅力 。 体会到大 自然和人类 密不可
首先 , 我认为城市 生态园林 能够优化 环境 , 改善局部 环
境 的质 量。大家都知 道植 物能够 吸收二氧化碳 , 出氧气 。 放
而且还有很 多树木对粉尘 有明显 的阻 挡和过滤 作用 ,植 物
分 的关系 , 而达到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 的 目的 。 从 第二 , 一定要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型 的原则 。随着 社 会 的发展 , 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多 , 利用 也越 来越多 , 以 自然 所
第一 , 在城 市生态 园林 的建设 中 , 基本 的是要坚持 以 最
人为本 的原则 。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 不要 只注 意
境, 也只有这样人们 的身体健康才 能得 以保证。
1 生态 园林 在城 市建设 中具 有很大 的 意义

浅谈城市园林的生态化建设

浅谈城市园林的生态化建设

浅谈城市园林的生态化建设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生态学的观念是一个尚不十分为人注目的问题,在规划时,往往只考虑了面积率,绿化的质量、效果以及对城市面貌的影响,而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而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因此,深入讨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绿化的作用,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及其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1.1人类居主导地位城市本身是人类改造自然、追求进步的结果,从古代的游牧业到农业生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工业化社会,人类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改造自然的能力变得非常强大,而城市化程度正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自然意义上说,城市居民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城市人口的生物量甚至超过绿色植物的生物量,因而城市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能自给自足维持,呈现植物多,动物少的金字塔,它必须通过系统补充物质和能量,由人工物质系统和环境系统资源提供人类基本的生活物质。

1.2人工物质系统极度发达人工物质系统包括公共建筑物、道路设施、工厂、交通运输设备、通讯设备、市政管网设备以及燃料食品等在城市中,人工物质系统极度发达,高楼林立,混凝土沥青覆盖地面,燃料原料和食品大量消耗等等。

这些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精神条件,也因此使城市成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但是,人工物质系统在为城市居民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充填于整个生态系统中,这些污染物质,一部分扩散到系统外,大部分在城市生态内流动积聚,使城市生态系统不断恶化,严重危害到居民健康,对环境资源系统和生物系统造成破坏,严重时使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崩溃。

1.3环境资源有限,污染严重城市区域较小,人密集,充满着人工物质,使环境资源变得极为有限,环境效法的缺乏,会对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工物质系统和生物系统的发展造成限制,从而影响城市的发展。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管理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管理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管理1. 引言1.1 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持续,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

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意义在于,通过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还可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城市抗灾能力,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意义在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符合当前环境保护的需要,也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生态城市建设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性园林绿化管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园林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整性。

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园林绿化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

在城市中大面积种植树木和草坪,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保护市民的健康。

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力。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园林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促进植被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园林绿化还可以吸收雨水,减少城市内水灾的发生,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园林绿化可以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美丽的城市环境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园林绿化,才能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建设更加宜居、绿色、可持续的城市。

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自然环境逐渐消失,城市绿地越来越少,城市生态环境愈发恶化。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不仅起到了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还有许多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美化城市环境生态园林不仅有休闲、娱乐、游览等功能,而且为城市环境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它可以是城市中的一片绿色,让人看到它时,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给人们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缓解了人们生活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生态园林可以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城市中的建筑、道路等人工设施都会产生大量热量,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而生态园林中的植物可以消耗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通过蒸散作用和湿度调节等过程,降低城市气温,减少空气污染,增加城市氧气含量,最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优雅的生活环境。

二、保持生态平衡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还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能维护和保持生态平衡。

生态园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环境、生态环境均产生重大的影响。

城市中很少留有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而生态园林为城市带来了宝贵的生态资源,恢复了自然生态,并为城市内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

在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通过绿化和种植植物,及时补充城市的生态系统,使城市环境趋于平衡。

三、促进自然生态教育生态园林除了作为休闲、娱乐、观赏的场所外,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自然教育基地。

人们可以在生态园林中亲身感受、了解自然生态环境的运行规律,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对于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生态园林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动物植物的机会,培养了人们的生物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使人们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鼓励人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为人与自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人口不断聚集,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简述了城市生态园林的概念、内涵,指出了在建设生态园林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特别指出了惠州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标签城市化;城市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对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资源在超速开发,环境在不断恶化,城市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目前作为城市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公认为是美化城市环境和优化生态的根本策略[1]。

园林工作者面临着在园林规划建设中如何赋予生态的内涵,以及如何使构建的城市生态园林具有绿地生态效应的新挑战。

文章就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进行一些探讨,结合惠州生态园林建设的背景,提出如何搞好生态园林建设,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态环境[2]。

1 城市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1.1 城市生态园林的概念[3]城市生态园林是利用环境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建设和管理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生态效应,模拟地带性的植物群落的类型,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流、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建立与地区气候相适应、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

1.2 城市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4]中外园林专家学者,园林建设者以及一些国家园林城市的市长就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即保护非再生自然资源;珍惜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抢救逐渐消亡的历史文化;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建设舒适宜人的绿色家园;缩小区域差异与平衡发展;重视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承担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

生态园林城市它是城市建设的一种阶段性目标,它的目标明确,适合我国的国情,可操作性强,作为一种比园林城市更高层次阶段,将有效推动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思考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思考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园林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绿色发展、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进行思考,探讨如何通过生态园林规划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园林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减缓城市内部的气候变暖,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合理的生态园林规划建设可以为城市注入绿色,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可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选择,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还可以改善城市的视觉环境,丰富城市的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

3. 增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

这样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生态园林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要符合城市整体规划,与城市的交通、水利、供水、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相协调。

同时要考虑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城市的绿地。

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要注重生态设计,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植被配置,促进城市的植被恢复,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要加强生态管理,加强生态监测,完善生态保护制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要注重生态教育,加强市民的生态意识,促进市民的环保行为。

1. 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要加大对城市绿地的建设力度,增加城市的绿地用地指标,提高城市的绿地率。

通过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要加强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提升城市的生态意识,增加城市的生态景观。

通过开展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品质,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发表时间:2018-11-17T18:46:45.62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4期作者:张津迪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比比皆是,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等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再次背景下,建设生态化的城市与园林是非常重要的。

张津迪
身份证号:4104031991****5532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比比皆是,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等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再次背景下,建设生态化的城市与园林是非常重要的。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需要我们从城市的协调发展与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建设更加生态化的城市。

本文主要对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现状等进行分析,并针对生态化园林城市建设的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1、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1.1城市协调发展
其一,城市功能协调,符合生态平衡要求;城市发展与布局结构合理,形成了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城市发展形态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体系;其二,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有良好的市域生态环境,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了有效保护,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

大气环境、水系环境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气流循环,热岛效应较低;其三,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融通,继承城市传统文化,保持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具有独特的城市人文、自然景观。

1.2具有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完善,达到了较高污染控制水平,建立了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

市民能够普遍享受健康服务。

城市具有完备的公园、文化、体育等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

住宅小区、社区的建设功能俱全、环境优良。

居民对本市的生态环境有较高的满意度。

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供水、燃气、供热、供电、通讯、交通等设施完备、高效、稳定,市民生活工作环境清洁安全,生产、生活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城市交通系统运行高效,模范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3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行为、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

2、城市化与园林绿化景观现状
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垃圾等污染严重的危害了人们正常生活。

在城市化进程中,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化的不利因素。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不仅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而且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美化市容,提高城市的潜在价值。

良好的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能够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改善小气候、美化我们生活的家园。

但是,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绿地景观系统的作用,这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过分强调园林景观的美学特征,忽视其生态效益。

如重视人工造景而忽视了自然景观,广场和草坪片面追求宽大,盲目引进树种等;第二,配置形式和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缺失。

表现在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配置不合理,片面追求常绿树,少落叶树等;第三,“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规划,发展不平衡。

各城市之间,同一城市不同区之间、中心城区,老城区与郊区,发展极为不平衡,绿化不成系统;第四,绿化养护管理水平低下。

技术人员匮乏,管理措施落后或很难落实,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

3、生态节约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3.1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合理搭配
所谓乡土植物就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乡土植物经过成年累月在当地的成长,它的生理、遗传以及形态特征都能够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从而具备了比外来植物更加好的适应能力。

所以,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合理地选择一定数量的乡土植物,既可以增强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还能够增强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同时也可为开发本土园林植物资源做贡献。

3.2生态雨水廊道
生态园林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海绵城市水域、岸线、滨水区,明确水系保护范围,落实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水生态敏感区保护要求,划定水生态敏感区范围并加强保护,已破坏的水系应逐步恢复。

生态园林设计中要转变传统设计理念,不能将排水功能过于依赖管渠、泵站等相关设备,尤其是要转变传统“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的设计方法,应该在海绵城市水系规划中尽量保护与强化其对径流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与调蓄功能,优化海绵城市河道(自然排放通道)、湿地(自然净化区域)、湖泊(调蓄空间)布局与衔接,并与城市总体规划、排水防涝规划同步协调。

3.3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
生态园林设计中根据海绵城市道路,园林道路和景观道路等不同类型构建道路生物滞留带,通过渗透、调蓄、净化方式实现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设计中在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道路横断面和排水方向,充分利用城市道路自身及周边绿地空间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可以在道路的绿化带、车行道、人行道和停车场等位置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如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渗管等,通过这些生态排水设施构建道路生物滞留带,通过渗透、调蓄等方式提高道路径流污染及总量等控制能力。

3.4做好绿化雨水收集,逐步实现生态供水
在以往的绿化建设中,供水一般采用胶皮管、自来水浇灌,常常造成对水资源的紧张。

比如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的措施,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对植被进行培育,可以及时高效的对绿地实行灌溉。

满足当代园林中的灌溉需要,有条件的地方必须设计一套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和喷灌系统,对于节约用水大有好处。

3.5积极利用全新技术,实现园林资源再生利用
园林景观中生态环境平衡所需的资源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减少对社会的影响,是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要义,为此,在园林
景观设计中,要善于采用全新的生态技术,实现各种资源的再生和利用,维持园林景观自身的生态平衡,实现园林景观节能环保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化的城市还需要做到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良好、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具体的城市建设中,要将绿化与本土环境结合起来,并建设生态雨水长廊,实现海绵道路的建设等,进而促进生态城市与生态园林绿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况平,艾丽皎,王萍,余居华,王胜.植物生态学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11(11):26-37.
[2]古润泽,李延明,谢军飞.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定量经济评价[J].生态科学,2007(06):519-524.
[3]王克勤,赵璟,樊国盛.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01):60-64.
[4]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古润泽.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6)[J].中国园林,1998(06):5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