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看雪》最新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看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

(2)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

2. 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的特点。

2. 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看雪》的幻灯片或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雪景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雪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景的观察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看雪》。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分析课文:(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和示范。

5. 欣赏雪景:(1)学生观察雪景图片或视频,感受雪景的美丽。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观察和表达。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或绘画作品,分享对雪景的感受和想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默写或抽测,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拼写和含义掌握情况。

4. 观察表达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对雪景的观察和表达,评价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看雪》优秀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雪》优秀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雪》优秀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认识冬季的自然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雪景。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雪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观察和描述雪景,培养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的理解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看雪》的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的卡片或板书。

(3)与雪景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生字词和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雪景,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的感受和经历。

(3)引导学生思考雪的特点和冬季的自然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或板书,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跟读生字词,教师辅导发音和书写。

(3)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进行练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通过讲解或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请家长帮忙听写生字词,巩固学习效果。

2. 学生选择一幅与雪景相关的图片,用所学生字词描述雪景,并发挥想象,写一段小故事。

《看雪》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看雪》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看雪》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看雪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2、抓住重点的语句品读,体会并理解课文。

3、体会老师和同学们对雪和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体会老师和同学们对雪和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1、抓住重点的语句品读,体会并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孩子们,你们今天特别有精神,表现的真棒!老师送给你们一些礼物,愿意要吗?(PPT中展示雪景图片,让学生欣赏)2、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雪。

(板书课题12、看雪,提示“看”字的偏旁和雨字头的第三笔写法,齐读课题)二、共同研究1、课文中有一些好的词语,我们先去认识他们。

(屏幕展示词语,点名读,再齐读)2、我们来看看最后两个词中,有两个字很重要,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屏幕中把这两个字变红,学生说结构,并为它们组词。

)3、(ppt中展示田字格,出示“指”和“故”)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这两个生字,让学生在书中田字格里书写这两个字。

(尤其是“故”字的偏旁为四笔反文)4、我们刚刚学习了指,这个字,谁能到前面为大家指一指台湾到底在哪里?谁能介绍这个地方呢?5、那我们来看看你了解的台湾和老师知道的一样吗?(PPT中出示台湾的图片及资料)你从中发现那里的天气和北方的天气有什么不同啊?6、是啊!正是那里冬季温暖,所以谁来读一读屏幕上的这两个句子?(“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和“在我国台湾省,是看不到雪的。

”这两个句子进行对比,学习用词的准确。

)7、既然很难看到雪?台湾的小朋友是怎样看雪的`呢?谁来读读一读?(教师板书台湾小朋友看假雪)8、对于雪,台湾的孩子们有一系列的疑问?自读文章的三到八自然段,把小朋友的说的话,用横线画下来。

9、谁能按顺序读一读你画下来的句子?10、再次自读自己画下来的句子,试着读出它们各自的语气?11、孩子是怎么问的?老师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师生合作再读这一段)12、孩子又是怎么问的呢?你注意到了提示语吗?可以读出惊奇的意思吗?13、孩子还问了什么?老师是怎么回答的?老师有一个问题,北京到天津要半个小时,北京到台湾要4个多小时,北京远吗?那为何老师说”不算太远呢?14、老师见过真正的雪景?你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你在读这一段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谁能帮帮它啊?(理解银装和雪毯)学会积累“打雪仗”一类的词语,将它们画下来。

《看雪》集体备课教案

《看雪》集体备课教案

《看雪》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的内容;(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集体备课,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教学方法;(2)采用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3)运用多媒体展示雪景图片,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的内容;(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3)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的把握;(3)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看雪》的文本;(2)生字词表;(3)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看雪》,了解课文大意;(2)收集有关雪的图片或资料,增强对雪景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收集到的雪景图片或资料;(2)提问:你们对雪有什么印象?课文《看雪》描绘了怎样的雪景?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看雪》;(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探讨雪景特点:(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体会作者情感:(1)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看雪》,巩固生字词;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幅雪景画;3. 写一篇关于《看雪》的读后感,交流分享。

《看雪》教学设计15篇

《看雪》教学设计15篇

《看雪》教学设计15篇《看雪》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雪》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熟读课文。

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2、扫除语言障碍,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3、通过想象,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教学重点:1、雪后奇景的赏析2、描写手法——白描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

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几句描写西湖的诗句呢?(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然而我们发现诗文多描写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与凄清很少提及。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

今天就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二、张岱及其书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字宗子,号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三、解题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看雪》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学情分析汇积累的增加,学生对词汇的遗忘率也逐渐增高,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没有提高。

这主要是因为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思考,对文言词语没有真正理解,效果也就达不到要求。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文言词汇积累,这时可以考虑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指导下自己去翻译文言词句,理解课文,也就是根据学生自己随着文言词的积累和经验自学课文,再经过互相探究讨论、老师点拨,理解意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了解白描的手法。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

寻求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流下不少传世佳作。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苏白两堤,桃柳夹岸。

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体会本文写景的手法——白描手法,感受作者为我们营造的艺术境界。

三、学生诵读课文诵读指导:1、准确 2、有感情 3、感悟文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境界。

四、介绍作者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8篇)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8篇)

《看雪》教学设计(优秀8篇)《看雪》教学设计篇一(一)复习导入1、出示字卡,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听写生字。

2、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一场赛牦牛的?具体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板书: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1、默读课文,思考:(1)雪顿节赛牦牛会的哪些情景最有趣?哪些情景最让人揪心?画出有关语句,做好批注。

(2)读一读这些句子。

2、组织交流,教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体会(1)读第三自然段的两句话,看图片或者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精神抖擞”“节日盛装”“出征的勇士”的意思,说明什么?(2)“几十头牦牛一起奔跑,场面颇为壮观。

骑手的甩鞭声、牛蹄的砸地声和观众激动的喊叫声交织在一起,气氖热烈极了。

”主人的动作、牦牛往前冲的情景及“甩鞭声、砸地声、叫喊声”客人们的担心,写出了比赛场面的壮观、惊险、热烈。

仿写:过“六一”了,()一起(),场面颇为壮观。

()声、()声、和观众的()交织在一起,气氛热烈极了。

(3)骑在牛背上的主人死死抓住缰绳,紧紧趴在牛背上,随着牛的身体上下起伏。

没过多久,骑手啪的一声被甩下牛背,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对比理解:去掉划横线的这些词语好不好,为什么?读一读体会。

体现了牛的脾气很大,比赛的紧张和惊险。

引导学生读出比赛的紧张、惊险。

采用抽读,师范读、全班齐读的方式。

(4)“没有取得名次的骑手,也不介意。

”“介意”能不能换个词,说明什么?说明参赛者都有一个好心态,目的是图个好心情,跟着高兴。

引导学生读出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本环节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思考、圈画,可按照“读文——找句子——读句子——说感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

尤其在“说感受”时教师在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前提下,要给学生适当的点拨、一定的评价,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获得切身的情感体验,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对于学生理解不了的词句,先要指点他们怎样理解——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体验,或变换句式,或仿写句子,或找近义词及反义词等】(三)回归整体,深化情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看雪教案优秀5篇

看雪教案优秀5篇

看雪教案优秀5篇课时篇一教学目的: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课时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看雪》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欣赏西湖美景,反复诵读课文,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和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热情。

3.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杭州西湖风光图片。

第一组:(春夏秋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吟诵:“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配乐朗诵: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了解湖心亭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字宗子,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末清初文学家。

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雪》最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商堆仗银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结合课前找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如:图片、媒体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关书籍等)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看雪》,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湾商堆仗银讲毯景洁店省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台湾省商店洁白惊奇
情景打雪仗银装堆雪人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商:先写点、横、点、撇,再写同字框,最后写里面的两
部分,里面是“八字头和口”不是“古”字,要写紧凑。

湾: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弯”,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堆:左右结构,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难”去掉又字旁换上土字旁就是新字。

注意右边是“隹”不是“住”字。

仗: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丈”,笔顺是:横、撇、捺。

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熟字:士和口字在一起
动手书空写一写。

(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

(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
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生字能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
店:商店、店长、店铺、店规、饭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