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旅游文化答案:旅游文化是奠基于人类追求人性自由、完善人格而要求拓展和转换生活空间的内在冲动,其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
它是世界各区域民族文化创造基础上的后现代全球化趋势中大众的、民间的休闲消费文化。
2、旅游消费文化答案:指有关旅游消费的消费价值观念、信仰、判断、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及物化在旅游消费活动中的消费时尚、习惯和倾向。
3、“竹林七贤”答案: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4、文化的基本结构答案: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5、旅游介体文化答案:指各类旅游介体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共同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行业规范、行业氛围等方面的总和。
6、文化扩散答案:文化现象的空间转移过程和时间发展过程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的起源地域;旅游事实本身就是文化扩散的过程,当今的世界文化分布以及未来的世界文化分布的现实,正是包括旅游在内的世界跨文化交流、交往的结果。
7、跨文化答案:参与者依据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了解陌生新异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
8、文化整合答案: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交往过程中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之间的相互吸收、融合、调和而趋于一体化就是整合。
9、文化震惊答案:是指某人进入一种新文化环境时所经历的情感落差或创伤性经历。
10、“文化眼镜”答案:指文化模式的顽固性和劣根性。
“文化眼镜”隔在现实生活与心理反应之间,人们必须透过这副“眼镜”去看现实。
由此,当一个人跨越了文化背景去旅游,即旅游地与自身存在着一定文化距离,在面对这样的异质文化时总会产生一定的惊愕或震惊。
11、旅游主体的文化人格答案:以个体人格为基础,融合异国他乡的异质文化品格后形成的一种扩展而多元整合的旅游性格特征。
12、文化圈答案:人类生活环境、生活样式的共同场合、地带、区域。
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主讲: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张建平副教授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论思考题1.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文化的要素和结构?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试析现代旅游的文化属性。
3.如何理解和把握旅游文化的本质?4.为什么说旅游文化是文化求异和文化认同的统一?5.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大众普及性?第二章旅游主体文化思考题1.试析旅游主体及其文化规定性。
2.为什么说文化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动机和行为的根本因素?3.什么是旅游者的文化人格?为什么说旅游能够发挥对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功能?4.为什么说旅游从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活动?5.什么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在旅游审美中有什么作用?6.旅游审美理解可以表现为哪些深浅程度不同的层次?7.什么是旅游审美情感?旅游审美情感通常有哪些表现形式?8.如何理解“悦心悦意”的旅游审美体验?9.什么是“悦志悦神”?为什么说“悦志悦神”是高级而深刻的旅游审美体验?10.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场值?11.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循环效应?12.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哪些巨大的社会反馈作用?13.旅游者一般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旅游审美素质和能力?14.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向善道德人格?15.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求真文化人格?16.什么是休闲文化?为什么说旅游休闲活动能够对旅游者的性情具有调适作用?第三章旅游客体文化思考题1.什么是旅游景观文化的“形”?复原再现历史古迹类旅游景观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什么是旅游景观文化的“意”?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文化的“意”是如何体现的?3.以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建筑景观为例证,试析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
4.什么是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试析旅游客体的社会文化功能。
6.如何理解社会文化积淀对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第四章旅游中介体文化思考题1.2.3.4.5.6.旅游文化学试卷题目结构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试卷题目中的横线空格内)包括7个题目,共20个填空。
旅游文化学考试重点谢春山版

旅游文化学考试重点谢春山版旅游文化学考试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概念与特征、旅游发展阶段、旅游产业链、旅游市场与需求、旅游经济与效益以及旅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首先,旅游概念与特征是旅游文化学的基础。
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居住地,到新的地方进行休闲、观光、度假等活动的行为。
其特征包括空间、时间、组织、动机、影响等方面的特点。
此外,了解旅游的内涵与特征,还需要研究旅行者的行为心理、旅游地的吸引力和旅游体验等相关内容。
其次,旅游发展阶段是了解旅游行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内容。
从旅游业的初兴阶段到成熟阶段,经历了发展、扩散、整合等不同阶段。
了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旅游业态。
旅游产业链是考试重点之一,它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市场销售以及旅游服务等环节。
了解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和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从产业全局的角度思考旅游业发展的问题。
旅游市场与需求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了解旅游市场的规模、结构和特点,以及旅游需求的分类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旅游市场的需求动态和趋势。
同时,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也需要了解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开发创新产品以及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旅游经济与效益是旅游文化学考试的重要内容。
了解旅游对经济的影响、旅游消费的结构和规模、旅游收入的来源以及旅游对就业和地方发展的推动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旅游经济的本质和效益。
最后,旅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旅游文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
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好地推动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旅游文化学考试重点主要包括旅游概念与特征、旅游发展阶段、旅游产业链、旅游市场与需求、旅游经济与效益以及旅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与特点,还可以为将来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旅游文化复习重点

旅游文化复习重点一、旅游文化开发的问题:(一)开发中存在的种种误区•1、缩小化误区•没有把丰富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只是把其中某些文化进行了符号化的开发。
•河南几所新建的寺院问题、天中山问题、恐龙园问题、太昊陵的伏羲文化、上古文化等。
•2、等同化误区•主要表现在把一般的文化简单等同于旅游文化,使得旅游开发产生方向性错误。
•如考古文化、历史文化、地质文化、建筑文化、寺庙文化等等,都不能简单等同于旅游文化。
•3、扩大化误区•一厢情愿地扩大景区,丰富文化,造成空间闲置、文化杂乱、认为景区越大越能留住游客、文化越多越丰富。
•(开封旅游难留人)•还有一种就是夜郞自大,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觉得自己的资源很了不起,把很小的资源价值扩大化。
•4、逻辑偷换误区•把两种不对等的旅游影响力进行逻辑偷换,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文化优越感,同样会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
•名人影响与名人故居影响(卧龙岗、武侯祠、杜甫故里)•历史影响与现实环境(龙门石窟的十寺八庵、西四观)•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发生地(陈桥兵变)•修旧如旧之旧与破•5、概念化误区•只是说说,没有实在的产品化的东西,玩的只是概念,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二)开发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盲目性强、单一性强•乱开发、西门庆、日本军装、鬼文化、把山水搞成城市公园•静态观光•景区旅游文化开发的简单复古主义•(三)封建迷信活动盛行•(四)旅游文化内涵发掘不够•(伏羲相关文化开发、道教文化开发、禅武文化表演开发)•(五)过分追逐经济利益,忽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六)导游讲解缺乏精心设计:时间上、空间上、形式上、内容上、层次上。
♦旅游文化载体:是一种文化介质或附着物,是旅游文化赖以表现的各种依托。
它承载着旅游文化,传递着旅游文化的内涵,是旅游文化的决定性因素。
♦旅游文化载体的分类:♦ 1.根据形成时间的不同,旅游文化载体可以分为现代载体和古代载体。
♦现代载体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的载体形式,主要包括声、光、电技术的运用,现代游乐设施和现代建筑等。
《旅游文化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doc

1旅游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旅游文化学的基础理论、旅游文化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旅游文化品位建设与管理三大部分。
2旅游文化学的研究任务:①研究旅游文化的使用价值及其展现②研究旅游文化组成的要素③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系统组合和整体优化④研究旅游文化耍素的共性问题⑤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个性问题⑥研究旅游文化的形象品位建设3文化:从广义看,文化是指社会人文事象,而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应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病随着社会及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从狭义看,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文化都是一种社会人文事象,既是人类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事彖,又是人类通过其意识观念创造的物质形态所展现的物质事象。
所以文化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应该说文化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4文化的结构:①文化的梢神层而②文化的行为层而③文化的物质层而④文化的制度层而5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时空性、文化的连续性、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的阶级性、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价值性、文化的制约性、文化的对象性。
6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在英旅游动机、情趣的驱使下,受到旅游客体文化价值的吸引,又通过旅游介体的线路组织、活动安排,由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旅游门类文化形态。
7旅游文化的三大领域: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8旅游文化三大领域的关系: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构成旅游文化的三大领域。
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三大领域中居于中心地位,它是旅游文化的主体,直接影响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的发展。
旅游客体文化,是吸引旅游主体前往旅游的旅游客体被“人化”、认同所展现的文化形态,直接影响、吸引旅游主体的吸引物,又是旅游介体文化得以展现和安排旅游活动的基础和依托。
旅游介体文化,介于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客体文化Z间,一端联系着旅游主体,另一端又联系着旅游客体。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一、旅游文化学概述1、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中文化现象的学科,它涵盖了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和旅游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
3、旅游文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主要包括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4、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保护和传承旅游资源,以及推动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与特点1、旅游文化的概念:旅游文化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了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管理和旅游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旅游文化的特点:本文1)文化多元性:旅游文化具有多元性,包括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和不同宗教的文化元素。
本文2)交融性:旅游文化具有交融性,它是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不同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本文3)地域性:旅游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它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
本文4)发展性:旅游文化具有发展性,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三、旅游文化的类型与表现形式1、旅游文化的类型:本文1)按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内旅游文化和国际旅游文化。
本文2)按历史划分:可分为古代旅游文化、近代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
本文3)按性质划分:可分为民俗旅游文化、人文旅游文化和自然旅游文化。
2、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本文1)旅游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本文2)旅游活动:包括文化体验活动、娱乐活动和休闲活动等,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3)旅游服务:包括导游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和购物服务等,是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重要保障。
本文4)旅游纪念品:是反映旅游文化的特殊商品,具有强烈的纪念意义和文化内涵。
四、旅游文化的影响与价值1、旅游文化的影响:本文1)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文化学复习参考题整合版(1)

《旅游文化学》复习参考题一、填空题1、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2、旅游文化概念的提出以及将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就其内容、特点等诸方面进行探讨,则到了___80___年代初期。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出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据范能船先生考证,我国最早把“旅”和“游”二字连用是在南朝梁诗人沈约的《悲哉行》。
5、山水景观的形式美是其最基本、最突出的特征。
6、西安秦陵兵马俑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7、把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
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一幅山水画 _《游春图》__(隋朝.展子虔)8、汉魏六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和玄学盛行,人们开始以隐逸的心态寄情于山水之间,追寻“畅神”境界,欣赏山水本身那千姿百态的自然美。
9、王维的《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10、___王维______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1、中国山水审美中所追求的“神与物游”的理想境界,就是这种民族意识的积淀。
12、每年农历八月___十八____日前后,是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节。
13、“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是毛泽东描写庐山与长江的组合的著名诗句。
14、____峨眉山___________的“金顶佛光”堪称天下一大奇景。
15、在西方有人把建筑比喻为“石头的史书”,在中国则可以把古建筑称为“土木的史书”。
16、在西方,有人把建筑比喻为“_____石头的史书____________”。
17、古代建筑,是指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各类建筑。
它包括古代园林、宫廷、各类工程、民居、陵墓,等等。
18、现代建筑,是指____2 0___世纪初期以来的各类建筑,尤其是指近些年来的建筑。
19、在饮食习惯上,我国向来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传统。
20、在饮食习惯上,我国向来有____南甜北咸________、东辣西酸的传统。
21、单座建筑可大体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
旅游文化学概论复习

第一章第一节旅游文化的含义与构成1、文化的定义:1)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发展水平的标志,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联大百科全书》,1973 2)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体系,包括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他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场中的体现。
——《大英百科全书》3)最广泛的共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例如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
2、旅游文化的定义:西方英语国家对旅游文化的表述是“tourist culture”,明显偏重于“旅游者的文化”。
我国的旅游文化的涵十分丰富,外延也很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饮食服务、园林建筑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主体文化,还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质文化。
简单地说,旅游文化就是和旅游相关的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3、旅游文化的构成:1)按照旅游要素分类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文学艺术、旅游自然景观、旅游文化旅游主体文化,包括旅游者思想观念、旅游者心理特征、旅游者行为方式旅游媒介文化,包括旅游管理文化、旅游餐饮文化、旅游商品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旅游政策与法规等。
2) 按照文化结构层次分类旅游物质文化,旅游者可识别的文化物质实体:如建筑、园林、古人类文化遗址、碑刻雕塑、旅游商品等。
旅游制度行为文化,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规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各种法规、制度和约定俗称的规则。
旅游观念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等第二节旅游文化的功能与特征旅游文化的功能——保存与传承(认知)功能旅游文化的功能——教育与启智功能旅游文化的功能——愉悦与审美功能旅游文化的功能——规与凝聚功能旅游文化的功能——交流与经济功能旅游文化的特征地域性: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土人情与生活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txt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就罚她倒立。
1 旅游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旅游文化学的基础理论、旅游文化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旅游文化品位建设与管理三大部分。
2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任务:
①研究旅游文化的使用价值及其展现
②研究旅游文化组成的要素
③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系统组合和整体优化
④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共性问题
⑤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个性问题⑥研究旅游文化的形象品位建设
3 文化:从广义看,文化是指社会人文事象,而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应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病随着社会及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从狭义看,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文化都是一种社会人文事象,既是人类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事象,又是人类通过其意识观念创造的物质形态所展现的物质事象。
所以文化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应该说文化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4 文化的结构:①文化的精神层面②文化的行为层面③文化的物质层面④文化的制度层面
5 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时空性、文化的连续性、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的阶级性、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价值性、文化的制约性、文化的对象性。
6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在其旅游动机、情趣的驱使下,受到旅游客体文化价值的吸引,又通过旅游介体的线路组织、活动安排,由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旅游门类文化形态。
7 旅游文化的三大领域: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
8 旅游文化三大领域的关系: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构成旅游文化的三大领域。
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三大领域中居于中心地位,它是旅游文化的主体,直接影响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的发展。
旅游客体文化,是吸引旅游主体前往旅游的旅游客体被“人化”、认同所展现的文化形态,直接影响、吸引旅游主体的吸引物,又是旅游介体文化得以展现和安排旅游活动的基础和依托。
旅游介体文化,介于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客体文化之间,一端联系着旅游主体,另一端又联系着旅游客体。
它像一条纽带,使三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由此可见,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依存关系。
9 旅游文化的特征: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阶层性。
10 旅游主体文化:是指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表现的内在的观念文化和外在的审美行为文化、消费行为文化以及相关文化事象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11 研究旅游主体文化的意义:
①明确旅游主体文化是旅游要素文化中的主体
②明确旅游主体文化是旅游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出发点
②有利于提升并服务于旅游主体文化的需求
12 旅游主体文化的形成:
①旅游主体文化的形成受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
②旅游主体文化的形成受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
③旅游主体文化的形成受民族风俗的影响
④旅游主体文化的形成受其自身文化品位的影响
13 旅游主体文化的特征:主观性、个性、层次性、求知性、时代性。
14 旅游主体的十大文化需求:求新、求奇、求异、求美、求特、求乐求健康、求美食、求知识、求安全。
15 旅游客体的分类:按自然存在,分为自然旅游客体和社会人文旅游客体。
按专题类型,分为文化型旅游客体、休闲型旅游客体、科考型旅游客体。
按开发程度,分为潜在旅游客体、现实旅游客体等。
16 旅游客体文化:是指自然旅游客体文化和社会人文旅游客体文化成为人们游览、观赏的对象,并在人们游览、观赏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文化事象一起,所展现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17自然旅游客体文化的类型:自然山水旅游客体文化,自然地质旅游客体文化,自然沙漠旅游客体文化,自然溶洞旅游客体文化,自然海洋旅游客体文化,自然江河湖泊旅游客体文化。
18 自然旅游客体文化的特征:天赋性,隐蔽性,观赏性,组合性,永久性,季节性。
19 社会人文客体文化的类型:
人类历史旅游客体文化,园林旅游客体文化,建筑旅游客体文化,民俗旅游客体文化,宗教旅游客体文化,服饰旅游客体文化,饮食旅游客体文化,文学艺术旅游客体文化。
20 社会人文旅游客体文化的特征:
积淀性和延续性,物质实体性,精神感受性,地域性,民族性,知识性,组合性。
21 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介体企业在其为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服务的经营活动中,所展现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服务规范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22 旅游介体的文化特征:服务性,制约性,续承性,时空差异性,开放性,
23 美——是指具有感染力,能引起人们产生美感的社会人文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展现,而自然客体事物的美,是通过自然的“人化”过程成为“人化”的的自然而得以展现的。
24 美的本质:1 美和艺术的本质,就是人本身本质的对象化;2 美和艺术的本质,是主观情感的表现;3 美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展现;4 美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产物;5 美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6 美就是和谐完美愉快。
25 旅游审美文化————是指旅游主题为了追求美的享受,对旅游客体或审美对象的美,在其开展旅游审美活动过程总,所展现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
26 我国八大自然地域旅游资源文化:1 东北自然地域冰雪旅游文化资源;2 华北自然地域黄河文明旅游资源文化;3 华东自然地域水乡旅游资源文化;4 中部自然地域长江文明旅游资源文化;5 东南亚热带海滨风情自然地域旅游资源文化;6 西南—后工时代难寻的自然地域旅游资源文化;7 青藏高原旅游地域资源文化;8 蒙新高草原牧场区自然地域旅游资源文化;(小题,要细看,P206)
27 我国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四大类型:自然山岳景观旅游资源文化,自然水域景观旅游资源文化,自然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文化,自然天象气候景观旅游资源文化。
28 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开发与设计的原则:1因地制宜2 市场导向,3 特色鲜明4 可持续发
展
29 历史旅游资源文化的类型:古代历史遗址旅游文化资源,古代陵寝,名人故居,纪念地。
30 宗教旅游文化资源:P246,细看。
31 宗教旅游资源文化————是指展现宗教文化事像的外在物质文化实体和内在的文化意蕴,具有一定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其中一部分成文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体念的宗教旅游资源时,所展现的一种宗教旅游资源文化形态。
32 建筑旅游资源文化————是指历代人类创造的建筑物质实体的外在文化形象和内在的文化意韵所展现的人类建筑科技文化,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体念的旅游资源客体时,所展现的一种建筑旅游资源文化形态。
33 建筑旅游资源文化类型:皇家建筑文化,民间建筑文化,宗教建筑文化,建筑工程文化,纪念性建筑文化。
34 建筑旅游资源文化的特点:层次性,整体性,实用性与审美性,文脉渗透性,
35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在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所展现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态。
36 民俗旅游资源文化的类型:物质民俗旅游资源文化,社会民俗,人生礼仪,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
37 饮食旅游资源文化————是指具有特色的地方或民族饮食,经组合后成为人们品尝美食,感受饮食文内涵的一种饮食旅游资源文化形态。
38 饮食旅游资源文化类型:1 风味美食旅游资源文化,2 养生,医疗,保健,药膳旅游资源文化,3 民族特色的饮食资源文化,4 民族小吃旅游资源文化5 宗教菜肴旅游资源文化6 异国异地饮食旅游资源文化,
39 服饰旅游资源文化————是指人生的种种心态,理念体现于服饰之中的积淀,所形成的服饰文明,并成为吸引游客观赏,体验,感受的旅游资源时,所展现的一种服饰旅游资源文化形态。
40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文化————是指人类历史积淀的文学艺术瑰宝,成为人们观赏,学习,感受的旅游资源时,所展现的一种旅游资源文化形态。
41 旅游文化品味————是指旅游商品,主要是指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为旅游者提供的有形实体的观赏和五行服务的感受所包含的文化含量程度和水平。
42 旅游企业文化的特征:1 服务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相统一的特征,2 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相统一的特征,3 企业文化的世界性和顾客群体的国际性相统一的特征,4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服务与游客消费的感性化相统一的特征,5 企业内部管理的人性化和对外服务的人性化相统一的特征
43 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1 突出特色,2 人工美与自然美,现代美与传统美相统一,3 总体协调,4 效益,5 保护生态
44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经营管理应该注意的方面:1 保护发展景区的本土文化,2 不断提升文化品位,3 建设景区高品位的文化形象,4 放眼未来,品牌定位
45 旅游景区文化————就是指旅游景区内景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他向人们展现传达了某种文化的意蕴,理念,意向,使游客获得文化精神感受和陶冶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46 景区景点的文化品味设计:1 提炼主题,2 烘托主题,3 景点策划,4 借景策划,5 对景策划,6 维持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