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以下是该单元的知识点总结:1. 数的认识-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理解整数的顺序和大小。
- 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 小数: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数点、小数位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读写规则。
2. 数的运算- 加法:掌握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加法运算规则,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 减法:理解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减法运算,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 乘法:学习整数、分数和小数的乘法运算,理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 除法:掌握整数、分数和小数的除法运算,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3. 几何知识- 线段:理解线段的概念,学习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 角度:认识角度的单位,学习角度的测量和计算。
- 形状:了解基本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学习它们的边长和角度特征。
4. 应用题- 理解应用题的题意,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 掌握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包括列方程、画图等。
- 学会检查答案的合理性,确保解答的正确性。
5. 数学思维-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数学问题解决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 增强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几何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形状和空间关系的理解。
- 锻炼抽象思维,通过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性。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个十万是10个一万,一个百万是10个十万,一个千万是10个一百万,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千。
亿。
位千。
亿。
亿级万。
百十千。
位位位亿。
百十千。
位位位个级。
万。
个。
位千。
位。
万百。
位。
千十。
位。
百个。
位。
十一。
位。
一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要根据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来决定是“舍”还是“入”。
7、表示物体个数:自然数是1、2、3、4、5、6……,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
结
《大数的认识》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涉及大数的认识
和读写大数的技巧。
以下是该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1. 大数的认识:
- 大数是指整数中比较大的数。
- 大数可以用数字和单位(十、百、千、万、亿)来表示。
2. 十进制与数位:
- 十进制是一种数的表示方法,它由0-9这10个数字组成。
- 数字按照位的大小排列,每一位代表一个权值,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
3. 大数的读法:
- 读大数时,先读每一位的数字,再读对应的单位。
4. 大数的写法:
- 大数从左到右,每四位分成一组,每组之间用顿号“,”隔开。
- 每组内按照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个位的顺序分别写出数字和单位。
5. 大数的比较:
- 大数比较时,先比较最高位的数字大小,如果相同再比较次高位,依次类推。
- 当两个大数的对应位数都相同,但有一个大数已经没有更高位了,则较短的大数更小。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上是《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掌握大数的概念、认识大数的读写方法,以及比较大数的技巧。
四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除法: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1)当所试的商乘以除数所得的积大于被除数时,则商就要调成比所试的商大1的数。
(2)当试商后所得的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是,则商就要调成比所试的商小1的数。
例: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三位数的前两位是否够除,如果够除,则商为两位数,如果不够除,则商为一位数。
例:()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5÷5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3,2,1),最大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5,6,7,8,9),最小是(5)。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例2:一个数是786,除以24得到余数是18,求商是多少?解:(786-18)÷24=786÷24=32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14÷3=4......2(同时扩大10倍) 100÷30=3......10(同时缩小10倍)140÷30......2010÷3=3 (1)15÷4=3……3(同事扩大3倍) 88÷24=3……16(同时缩小4倍)45÷12=3......9 22÷6=3 (4)第二单元、角一、认识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没有长度。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是“大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1. 计数单位与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例如,“500”中的“5”在百位上,表示5个百,这里的“百”就是计数单位。
-数位:不同的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等。
-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数位顺序表: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从小到大、从右到左的顺序排列而成的表格,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各个数位及其对应的计数单位。
2. 大数的读法:-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如,“10020030”读作“一千零二万零三十”。
3. 大数的写法:-写数时,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比如,“三千万零五十”写作“30000050”。
4. 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例如,“10000”是五位数,“9999”是四位数,所以“10000 > 9999”。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比如,“56789”和“56798”,万位、千位、百位上的数字都相同,十位上“9 > 8”,所以“56798 > 56789”。
5. 数的改写:-整万数的改写: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省略,换成“万”字。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哎呀,这道数学题好难呀!”我愁眉苦脸地对着妈妈说。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遇到了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难题,把我给难住了。
我着急地喊来妈妈,妈妈看了看题目,笑着说:“宝贝,别着急,咱们一起来看看。
”于是,妈妈坐在我旁边,和我一起研究起来。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大数的认识呀。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数字小伙伴,它们有不同的位数和特点呢。
比如说,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这些都是表示数字大小的单位呀。
就好像是不同大小的积木,搭建成各种各样的数字城堡。
妈妈耐心地给我讲解:“你看呀,个位数就像最小的积木,十位数就是十个个位数堆起来的,以此类推。
”我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是这样啊,妈妈你真厉害!”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不是妈妈厉害,是知识厉害呀。
”然后我们又一起学习了怎么读这些大数,哎呀,这里面也有好多学问呢。
要从高位开始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我还和妈妈玩了个小游戏,我随便说一个大数,妈妈来读,读对了我就给妈妈鼓掌。
哈哈,可好玩啦!还有写数也很重要哦。
要先确定好最高位是哪一位,然后再依次写出其他数位上的数字。
这就像是搭积木一样,要一层一层稳稳地搭好。
我和妈妈互相出题,看谁写得又快又准。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妈妈有说有笑,互相鼓励。
我觉得学习数学也没那么难嘛,只要有耐心,有方法,就一定能学好。
我觉得呀,数学就像一个神秘的大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有趣的数字花朵,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欣赏。
而我们就是小小的探险家,要勇敢地去探索,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所以呀,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可重要啦,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哦!。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总结四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总结1: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主要涵盖了有关整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以下是对这两个单元的总结:第一单元:整数认识-学生学习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理解了它们在数轴上的表示方式。
-学生掌握了整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能够根据大小关系进行整数的排列。
-学生学习了整数的绝对值概念,了解了它表示数字与零的距离。
-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情境和问题,运用整数的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学生回顾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进一步熟悉了数的进位和借位的操作。
-学生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性质,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逆元素等。
-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了加法和减法的口算能力和运算技巧。
-学生还学习了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物品的购买和找零等。
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整数、加法和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些内容也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总结2: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主要涵盖了有关整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以下是对这两个单元的总结:第一单元:整数认识-学生学习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理解了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和表示方式。
-学生掌握了整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能够根据大小关系进行整数的排列和比较。
-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包括同号相加为正、异号相加为负等。
-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学生回顾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操作。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了加法和减法的口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学生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和逆元素等,进一步理解运算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总结
一、万以上数的读法
1、分级: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为一级;
2、从高位开始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3、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4、每一级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二、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个级、万级、亿级,应该从最高位写起,从左往右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写完以后读一读,确认一下是否正确.
三、万以上数的比较大小
1、先看一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越大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四、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和5作比较,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和5作比较,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写近似数时,用“≈”连接,末尾写上“万”字或者“亿”字.
第一单元总结
二、万以上数的读法
1、分级: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为一级;
2、从高位开始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3、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4、每一级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二、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个级、万级、亿级,应该从最高位写起,从左往右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写完以后读一读,确认一下是否正确.
三、万以上数的比较大小
1、先看一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越大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四、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和5作比较,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和5作比较,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写近似数时,用“≈”连接,末尾写上“万”字或者“亿”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