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几号,清明节什么时候
清明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清明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4⽇⾄6⽇之间,并不是每年都固定在4⽉5⽇。
⾄于为什么清明节不计阴历,是因为清明是我国⼆⼗四节⽓之⼀,⽽⼆⼗四节⽓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个节⽓;运⾏⼀周⼜回到春分点,为⼀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
节⽓的⽇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春总是在阳历的2⽉3⽇⾄5⽇之间。
但在农历中,节⽓的⽇期却不⼤好确定,再以⽴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年的农历12⽉15⽇,最晚可在正⽉15⽇。
⽽清明则是在阳历中⼀般都在4⽉4⾄6⽉之间,却不能以确定的阴历⽇期为准。
其实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四节⽓看作中华民族⾃有的阳历,因为它和国外使⽤的阳历都是以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计算和划分的,⾃然区别不象阴历与阳历间这样⼤。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3年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3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3年公历四月五号是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为此关于今年的清明节四在什么时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预备了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3年,欢迎参阅。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3年清明节详细时间:公历4月5日,星期三,农历闰二月十五。
每年清明节是不固定的。
清明节一般是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的日期,不过最常见的日期是4月4号和4月5号,其中4月5日清明节最多。
2023清明放三天还是一天2023年清明节只放假1天,就是清明节当天,2023年清明节高速也只免费1天,从清明节当天凌晨开头到二十四时结束。
用人单位支配劳动者在4月5日法定休假日上班,应当根据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加班工资计发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调休抵销。
可拼出9天假期清明节:4月5日放假,共1天。
由于4月5日这一天恰逢周三,没有进行调休,只放假1天。
假如你可以选择周一(4月3日)、周二(4月4日)和周四(4月6日)、周五(4月7日)请假4天,跟清明节相连,再加上前后两个周末,就能形成9天假期了。
清明节应当留意什么假如生日和清明节是一天的话是非常不吉利的,由于这本应当是祭拜先祖的日子。
而且清明节当天过生日是许多讲究的,例如:当日不要接受鲜花,同时生日蛋糕自己不行以当天吃等等。
1、生日对每个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生日最好在白天过,尽量不要在晚上过。
2、生日当天最好不要出远门,尽量不要去爬山,不要靠近河流水域等等。
3、生日当天尽量不要收生日礼物,尤其是钟表之类的,可以让伴侣提前送或者延后送。
清明节祭祖扫墓必需知道的事项一、清明扫墓,往往都是家人亲戚结伴而行,肯定要和和谐睦,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是现在亲缘之间由于居住的距离,和工作缘由一年之内难得见上几次面,正好利用这个时间段聚会一下,增进感情,拉近距离。
二是我们长眠在地下的已故亲人,看到自己的亲人后辈热喧闹闹、和和谐睦来扫墓,也会特别的欣慰。
清明节2024年是哪一天几月几日

清明节2024年是哪一天几月几日2024年的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恢复先祖,追思故人的重要日子。
清明节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或4月5日之间,具体日期会根据农历变化而不同。
然而,为了更好地回答问题,《时政百科》将提供详细解释,并揭示2024年清明节的确切日期。
清明节概述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始于周朝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
清明节是一个庄重而隆重的时刻,人们借此机会祭拜祖先、探访坟墓,并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此节日也是人们踏青郊游和享受春天的理想时机。
清明节也标志着春季的正式开始。
清明节日期的计算方式农历日期是确定中国传统节日日期的一种方式,因为农历的日期是根据农历年来计算的。
清明节一般在春分后的第15天举行,大约在公历4月4日至4月6日期间。
然而,由于公历和农历之间的差异,每年的清明节日期并不完全相同。
每隔几年,农历需要进行调整,以与地球的实际公转周期相匹配。
这种调整是通过引入一个闰月来实现的。
闰月将使农历年变得比公历年更长。
因此,清明节的日期将根据当年是否有闰月来进行调整。
2024年清明节的日期根据农历年历表,2024年将是一个有闰月的年份。
根据中国农历,2024年的闰四月将在4月末至5月初期间插入。
插入闰月后,清明节将推迟到闰四月的第15天。
汇总来说,2024年清明节的日期如下: - 公历日期:2024年5月1日 - 农历日期:闰四月十五(具体对应公历日期为2024年5月1日)清明节的习俗和活动在清明节这一天,中国人会烧纸钱,供奉食物和鲜花,表达敬意和思念之情。
此外,还有一些传统的活动和习俗,包括:1.扫墓祭祖: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清理墓地并献上鲜花和食物,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尊敬。
2.踏青郊游:人们将利用这个假期,外出郊游,欣赏春天的美景,享受户外活动。
3.吃清明粥:清明节有一道特别的传统美食,称为清明粥。
这是一种由糯米、红豆、莲子等成分制作的甜粥,有一种特别的寓意。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4年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4年引言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或阳历4月4日左右,在中国乃至华人社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有关清明节的日期在农历和阳历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动性,而2024年的清明节则落在阳历的4月4日。
清明节的由来与意义清明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
古人把清明节作为春天开始的标志,也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传统意义,被认为是祭祀先人和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是融合了多种传统习俗的节日,其中包括祭祀祖先、扫墓、踏青等。
人们在这一天会亲自到坟墓前祭扫,献上鲜花、食品和饮品,向祖先表达敬意和怀念之情。
此外,清明节也是春游的好时机,许多人会选择在这个节日前后外出踏青,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清明节的习俗与活动祭祀祖先祭祀祖先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传统之一。
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烧纸、燃香、敬献食品,表达对祖先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同时,还会整理墓地,清除杂草,焚烧纸钱,以供祖先在地下使用。
扫墓扫墓是清明节的另一个重要活动。
人们会亲自到墓地,清理墓碑周围的杂草,并将墓地打扫得干净整洁。
一些人还会在坟墓前倾泻葡萄酒、散播五谷杂粮,以祈求祖先的保佑和丰收。
踏青郊游在清明节期间,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
人们会结伴而行,走进大自然,欣赏春天的美景。
一些地方会举办各种户外活动,如放风筝、划船、登山等,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和感受春天的气息。
食用清明食品清明节还有一系列特色的食品,如清明团、青团、蒸饺等。
这些食品有着特殊的寓意和传统背景,人们在节日里享用这些美食,也是为了纪念和怀念祖先。
清明节在不同地区的变化虽然清明节在整个华人世界都有庆祝,但是各地对于这个节日的庆祝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中国的南方地区,如江南地区,在清明节期间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抽芽,人们会更加注重踏青郊游的活动。
而北方地区,由于气候较冷,人们更多地将清明节视为祭祖扫墓的日子。
2024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024年清明节是4月5日
在2024年,清明节将在4月5日这一天举行。
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也被称为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清明节源自古时祭祖和扫墓的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祖先、缅怀先人的重要节日之一。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故事的节日。
据传说,在清明节这一天,天气回暖,风和日丽,适合户外踏青赏花。
人们在这一天会走进大自然,与家人朋友共赏春景,弘扬传统风俗,缅怀祖先,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明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不论是传统的祭祖扫墓,
还是现代的踏青游玩,人们都在这一天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清明节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清明节庆祝方式,展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
2024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让我们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怀着敬畏之心,缅怀
我们的祖先,珍惜现在的时光,展望未来的美好。
愿清明节这一天,我们都能在和家人团聚、与朋友相聚的欢乐氛围中,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节日。
愿清明节的阳光照亮我们的心灵,带来温暖和祝福。
让我们共同期待2024年4月5日这个清明节的到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
扬家国情怀,共同分享这个美好的节日时光。
愿清明节这一天,我们怀着感恩之情,珍惜当下,展望未来,共同祈福,共同成长。
愿2024年的清明节,带给我们和家
人朋友们平安、健康和幸福!。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每年一样吗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每年一样吗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日期并不固定,而是根据农历来确定的。
根据中国农历,清明节在每年的阳历4月4日前后,通常是4月4日、5日或6日。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
清明一词,源于《周易·系辞篇》中的“时清明”,意味着“季春之始”。
古代人们在清明时节祭祀祖先、扫墓、踏青等活动,以纪念和追思已逝的亲人,并祈求农作物的顺利生长。
清明节的日期计算中国农历是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制定的,以阴阳历的交替来表达时间。
所以,清明节的日期每年都会有所变化。
具体的计算方式是:阳历的3月15日到4月18日之间(包括这两天)的第一个周日,就是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扫墓祭祀每年的清明节,人们会回到故乡,前往祖先的坟墓进行扫墓祭祀。
这表达了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之情和对祖先的尊重之意。
人们会为祖先献上鲜花、烧纸钱、点燃香烛,并且对祖先的坟墓进行清理和整理。
踏青郊游清明节也是一个春天的好时节,气候适宜,花草开始盛开。
因此,人们常会趁着清明节放假的机会,到郊外或公园进行踏青郊游。
这是一种锻炼身体、休闲放松的方式,也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快乐的心情。
吃清明粿在一些地区,清明节还有一个特色的传统食品,就是清明粿。
清明粿以糯米为主料,搭配花生、豆沙等馅料,蒸熟后香甜软糯,口感独特。
人们在清明节期间会一家人团聚,享用清明粿,共度节日。
飞独轮车清明节还有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就是飞独轮车。
飞独轮车是还俗道士贾宝玉发明的玩具,形状如同传统的独轮车,人们用手指轻轻一撩,它就能在指尖旋转飞起。
人们认为使用飞独轮车可以辟邪、驱逐疫病。
因此,很多人在清明节期间会购买飞独轮车用于娱乐。
清明节的意义和价值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是家族和家庭凝聚力的象征,通过祭祀祖先,让人们牢记和传承家族的根源,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其次,清明节也是对自然的感恩和尊重,人们通过踏青、欣赏自然的美丽,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唤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清明节是每年的哪一天

清明节是每年的哪一天
《清明节是每年的哪一天》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在每年春分后15天举行的。
按照阳历日来算,清明节在4月4日或5日之间,但是根据农历来算,清明节通常在4月4日或4月5日之间,不过也有些年份在4月6日。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扫墓、携带祭品祭奠逝去的亲人和祖先,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此外,清明节也是个踏青的好时机,很多人会在这一天出游踏青,享受春天的美好。
除了在中国,清明节也是一些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比如韩国和越南等。
在韩国,清明节被称为“寒食节”,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在越南,清明节被称为“tết Hàn Thực”,类似中国的清明节,也是扫墓和祭祖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有丰富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同时也是人们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怀念的日子。
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团聚在一起,祭祖扫墓,希望逝者在天之灵得到安宁,也为自己祈求健康平安。
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明节时间怎么定

清明节时间怎么定
《清明节时间怎么定》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根据农历来确定日期,通常在每年的
4月4日至6日之间。
具体日期的确定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清明节的时间是根据太阳历来确定的。
根据中国农历,清明节是每年的第二十四个节气,也就是春分后的第十五天。
因此,清明节的日期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其次,清明节的日期也受到祭祀文化的影响。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前往祖先坟墓祭扫并悼念先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安排。
因此,为了方便人们祭祀和悼念,清明节的日期一般会在农历上的特定时间段内确定。
另外,清明节的日期还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由于清明节是春天的传统节日,而春天的气温和天气变化较大,因此有时候清明节的日期也会根据当年的气候状况做出调整。
综合以上几点,清明节的时间主要是根据农历的规律来确定的,同时也会考虑祭祀和悼念的需要,以及气候的影响。
因此,每年的清明节日期都会有一定的浮动,但通常都在4月4日至6
日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是几号,清明节什么时候篇一:清明是几月几日清明是几月几日清明节是根据二下四节气来推算的,所以不一定每年的清明节都是4月4日。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就在清明那一天,每年的清明大致都在阳历的4月4日至4月6日那天。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农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
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
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前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
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
”(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
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
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
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
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清明节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寄语1.清明时节扫墓忙,焚香祭祖拜先人,纸钱纷扬诉哀思,默默无语泪两行,故人已逝节哀思,一杯浊酒洒祝福,先人安息天堂上,佑我亲朋皆安康!2.清酒一杯,盛满了对亲人的思念;菊花一朵,包裹着对逝者的牵挂;泪水千行,寄托着对往昔的回忆;青烟缕缕,飘荡着对祖先的怀念。
清明节到了,愿逝者安息。
3.春光明媚到清明,细雨纷飞润大地,踏青郊游好时节,呼朋唤友齐相聚,烦恼忧愁脑后抛,赏花赏景惬意伴,游山玩水总悠闲,清明时节,愿你开心踏青,收获快乐无限!4.天也友情雨茫茫,人间真情泪汪汪。
墓冢添土压纸钱,泪流胸前湿衣裳。
难忘故人音容面,未能报答儿遗憾。
只愿天地都吉祥,儿孙祭祖美德传。
5.迈开沉重的脚步,走向墓前;沐浴绵绵的细雨,放声哭泣;捧起素雅的菊花,沉浸回忆;跪在肃穆的坟前,缅怀情意。
清明节到了,愿生者珍惜幸福,逝者永远安息。
6.清明时节雨纷纷,扫墓祭祖悲断肠,焚香烧纸寄哀思,浊酒一杯敬先人,如今已是两相隔,逝者安息天堂上,保佑家人皆安康,清明时节,愿家人福寿安康!7.陵园内外人排列,门庭若市清明节。
泣哭声声内外传,凄凄惨惨祈声叠。
鲜花献放碑前摆,洒酒天地阴府开。
阴阳似见把福祈,平安吉祥最欣慰。
惟愿两界都安稳。
8.添一捧土,让思念跟着;烧几张纸,让心愿随着;放一束花,让思绪飞着;送一句祝福,让情谊传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愿你心在悸动着,人生依旧快乐着!9.花垂泪,燕低飞,清明雨声碎;游子归,轻烟堆,祭祖莫言悲;忆旧容,诉往昔,薄酒敬一杯;生者醉,逝者寐,心愿付纸灰;敬先贤,思遥寄,此情长相随。
10.草萋萋,雨绵绵,清明含泪祭奠;行缓缓,路漫漫,凝眸缭绕清烟;忆深深,思拳拳,难忘故人容颜;情切切,语千千,诉说此生挂牵。
故人安息,生者康安。
清明习俗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粿互赠,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踏青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
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明踏青在山东极为普遍。
临朐、滕州的儿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风筝。
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哨声十分动听。
有的地方,儿童仰脸大口呼气,据说可以泄内火。
大部分地区都有打秋千的习惯,潍坊地区的秋千有三种:一种是直秋千(适合老年人玩),第二种是转秋千,第三种是翻秋千。
即墨比较重视清明节,这天人们一起床就换上节日服装,特别是妇女,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处串门,先看新媳妇坐寒食(新媳妇要像举行婚礼那天一样在炕上坐着),然后去打秋千。
秋千甩得高,意味着生活过得好,所以大家都你争我抢,兴高采烈地打秋千。
这一天,妇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蹴鞠蹴鞠(cù jū),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唐代时球内充气。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至今我们叫足球。
荡秋千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时节清明是在寒食后的一天,属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草木吐绿的时节。
悼念之后当仰起头迈向未来,冬天之后就是春天。
人们在寒食之时,祭祀哀思;寒食之后,就出去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插几枝柳,看它日后成荫。
而且在寒食之时,偶尔会不小心把山上的草木烧掉了;寒食过去,清明到来,是时候多种些树木补上了。
先人的精神,当像山上的树木,是长青的;人的生命,也当像新种下的树木,在这春风中成长、向上。
因此清明也是我国传统的植树节。
清明商机无数。
篇二:清明节什么时候开始清明节的源出无疑与晋文公重耳相关联,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讲,是重耳一时冲动点了“一把火”烧出的一笔文化遗产。
古俗清明节的前一二天是“寒食节”,又称“禁烟节”。
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源自“之推绵山焚身”的典故。
据《春秋左传》记载,晋文公重耳自四十三岁那年开始流亡19年,其间发生了著名的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
说的是重耳流亡期间,饥寒交迫,其随从介推(子推是后世对他的尊称)便割己股肉熬汤给重耳喝。
重耳知晓后非常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予以厚报。
公元前636年,重耳返国晋国即位,是为晋文公,但论功行赏时却唯独遗漏了介推。
介推本不喜好功名利绿,对此并无怨言。
他母亲见其态度坚决,便说:“你真能这样做,我陪你一起隐居吧!” 于是,母子俩便在绵山隐居起来。
《春秋左传》说介推与母亲“遂隐而死”。
相传晋文公闻讯后很懊悔,到处遣人寻找介推。
介推母子却躲在绵山始终不肯出山。
晋文公便命放火烧山,想逼介推出山。
岂料大火烧了三日,介推母子宁愿烧死,始终未出。
晋文公悲痛万分,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标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 晋文公还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介山),并把介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禁止生火,只吃冷食,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应该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
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
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
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
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周礼·秋官·司煊氏》有载:“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
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
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煮鸡蛋、面饼之类的冷食,以供食用,这样就日渐成为固定之风俗。
之后,人们把“之推绵山焚身”的传说与之相联系,赋予寒食节更多的人文内涵。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寒食至少一个月纪念介推。
三国时期,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
据《明罚令》所载,“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
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可见,山西太原、上党、雁门一带最长的寒食期曾达一百零五天之多,自然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故颁令强制人们为炊,使当地的寒食禁火缩短至三至一日。
《邺中记·附录》有载:“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者为粥。
” 三国归晋以后,人们对春秋时晋地的掌故格外垂青,纪念介推的禁火寒食习俗推而广之,使之成了全国性的祭奠先祖亡灵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陈元靓《岁时广记》说:“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 宋代之后,寒食节便与清明节融合在一起了。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讲,寒食节与清明节是晋文公“一把火”烧红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时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其中上坟之俗,是最古老的。
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巳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
《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
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
” 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则有:“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
纸钱挂于茔树。
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
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
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馔,携家春游。
” 可见,当时上坟是不准设香火的,纸钱冥币只能挂在坟茔树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