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 可爱的小蜗牛
幼儿园中班美术精品教案《可爱的小蜗牛》

幼儿园中班美术精品教案《可爱的小蜗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一课《可爱的小蜗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小蜗牛的特点,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蜗牛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小蜗牛,了解其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蜗牛的线条描绘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小蜗牛的基本形象,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蜗牛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蜗牛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点,引导幼儿说出小蜗牛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投影仪展示画有小蜗牛的画纸,讲解小蜗牛的绘画步骤和技巧,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绘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画小蜗牛。
教师巡回指导,对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4.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评价,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小蜗牛》2. 板书内容:小蜗牛的外形特点绘画步骤和技巧色彩搭配建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小蜗牛2. 作业要求:线条流畅,形象可爱,色彩搭配和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大自然中的小蜗牛,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实践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蜗牛的线条描绘和色彩搭配。
2. 例题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的详细讲解。
3.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中对线条描绘和色彩搭配的指导。
4. 作业设计:作业要求的具体化和答案示例的提供。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小蜗牛》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小蜗牛》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关注和热爱。
2.练习幼儿的手工技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形象。
2.初步学习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3.制作小蜗牛手工玩具。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彩笔,颜料,纸张,剪刀,胶水等。
2.材料:棉线,棉花,布料,石膏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老师引导幼儿对小蜗牛做一些简单的观察和描绘,帮助幼儿建立对小动物的认知和兴趣。
2. 讲解与示范
老师现场绘制小蜗牛的形象,并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学习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3. 制作小蜗牛手工玩具
1.老师带领幼儿用石膏粉制作小蜗牛的外壳,教授如何制作流程。
2.在等待雕塑干燥的时候,老师带领幼儿用布女绸,棉线,棉花等材料制作小蜗牛的身体和其他部件。
3.制作完成后老师引导幼儿对手工玩具进行美观的修饰和细节上的处理。
并带领幼儿进行交流表达。
4. 教学总结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和梳理。
五、教学提示
1.注意控制教学时间,严格执行教学流程。
2.老师要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并及时纠正幼儿的操作和制作方式。
3.鼓励幼儿进行交流和合作,营造愉悦和轻松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可爱的小蜗牛》及教学反思[合集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可爱的小蜗牛》及教学反思[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f67f2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0.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可爱的小蜗牛》及教学反思[合集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可爱的小蜗牛》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可爱的小蜗牛》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背景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的、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特别喜欢寻找草丛里的小虫子、小动物。
在一次散步的时候,幼儿无意中在围墙的草坪里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蜗牛,就大声喊:“快来看,小蜗牛。
”大家都围过去:“真的是蜗牛呀!”“小蜗牛身上有壳!”“小蜗牛的身子一爬一爬的。
”于是这个有关蜗牛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我们发动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蜗牛,并搜集关于蜗牛的一些资料,为了让幼儿对蜗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1.有关蜗牛的图片、VCD、录像、放大镜等;2.课前捕捉蜗牛。
活动过程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幼A: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
幼B: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幼C:蜗牛还有两根细细的脚呢?师:蜗牛头上的角叫触角,那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幼A:不知道。
师:就长在触角上。
师: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幼A:蜗牛没有脚,它身体一动一动的就是在走路。
幼B:蜗牛没有脚也能走路,它本领真大。
幼C:不是,蜗牛有脚的。
师:你怎么看见蜗牛有脚的?幼C:反正我看见的。
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评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大家为这惊人的发现而欢呼。
幼儿通过共同探索活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观察蜗牛,观看VCD,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幼:(观察)蜗牛爬行。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幼A:蜗牛走过的地方有一根白线。
幼B:这白白的东西是什么?幼C:是小蜗牛的唾沫。
师:这可不是唾液沫,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小蜗牛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实物准备:活的蜗牛若干只、盆栽、湿纸巾。
2. 教具准备:蜗牛图片、蜗牛和生活环境PPT、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盆栽,寻找蜗牛。
2. 观察蜗牛:请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等特点。
3. 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喜好。
4. 蜗牛运动会:让幼儿观察蜗牛在纸巾上的运动,记录蜗牛的爬行路线。
5.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教师总结蜗牛的特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观察蜗牛,记录蜗牛的生活习性。
2. 环境创设:在班级自然角放置蜗牛和盆栽,供幼儿随时观察。
3. 科学探索:开展“蜗牛的秘密”主题活动,深入探究蜗牛的生态习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蜗牛的认识。
2. 评价幼儿在观察、表达、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3. 收集幼儿在家庭和班级自然角观察蜗牛的记录,评估他们的观察成果。
六、活动步骤1. 准备活动:邀请幼儿观察蜗牛,引导他们关注蜗牛的形态和运动方式。
2. 探索活动:让幼儿触摸蜗牛,感受蜗牛的触感,并尝试模仿蜗牛的运动。
3. 主题活动:引导幼儿用彩泥制作蜗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总结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实物资源:活蜗牛、彩泥、制作工具。
2. 图文资源:蜗牛图片、制作步骤图、相关故事书籍。
3. 环境资源:宽敞的创作空间、自然角。
八、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误食蜗牛或受伤。
2.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制作。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九、活动反思1. 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参考。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蜗牛

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蜗牛可爱的小蜗牛是中班科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小蜗牛因为它们慢悠悠的步伐和圆润的外形而备受孩子们的喜爱。
小蜗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花园和草地中,是很好的科学教学素材。
通过学习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加对大自然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以及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下面是一份中班科学教案,帮助教师们教授可爱的小蜗牛。
一、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小蜗牛的外形和习性。
2. 了解小蜗牛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
3. 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小蜗牛的图片和实物。
2. 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或实物。
3. 彩色纸、胶水、剪刀等手工制作工具。
4. 绘本《小蜗牛的一天》或其他相关绘本。
5. 记录学生观察并分析的黑板或纸张。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展示小蜗牛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介绍小蜗牛的外形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小蜗牛的圆润身体和黏在地上的脚。
2. 观察小蜗牛(10分钟)将小蜗牛放在透明容器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爬行的方式和脚的形状。
让学生描述小蜗牛的移动方式和摸摸它的身体。
3. 探究小蜗牛的家(15分钟)展示小蜗牛的家——蜗牛壳,让学生触摸和感受壳的纹路和表面。
引导学生思考小蜗牛是怎样进入壳中的。
4. 图画创作(20分钟)给学生准备彩色纸、胶水、剪刀等手工制作工具,引导学生用纸板和彩色纸剪出小蜗牛的形状,并用颜色丰富小蜗牛的外表。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小蜗牛的家,如草坪、花园等。
老师可以利用此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绘本分享(15分钟)选取一本与小蜗牛相关的绘本,如《小蜗牛的一天》,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日常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答疑。
6. 观察记录(10分钟)分发记录学生观察并分析的黑板或纸张,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蜗牛的外形和习性,记录在纸上。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小蜗牛》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小蜗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以《可爱的小蜗牛》为主题,进行绘画活动的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出蜗牛的可爱形象。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蜗牛的基本形态和特征,能够通过绘画表现蜗牛的形象。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蜗牛的细节特征,以及如何运用颜色和线条表现蜗牛的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蜗牛模型、绘画纸张、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绘画纸、一套水彩颜料、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外形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基本知识。
3. 示范:教师现场绘画蜗牛,边画边讲解绘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绘画过程。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行绘画蜗牛,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学生将绘画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蜗牛的形态特征、绘画技巧和方法等,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绘画蜗牛的要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宠物或者家中的小动物,选取一种进行绘画。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的特征,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要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蜗牛的认识和绘画技能是否有所提高,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蜗牛,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具体细节本节课的教材来源是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以《可爱的小蜗牛》为主题进行绘画活动的教学。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小蜗牛》3篇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小蜗牛》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小蜗牛》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探究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观察、考虑和探究问题的才能。
3.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1.小蜗牛是谁?2.小蜗牛的外貌特征。
3.小蜗牛的生活习性。
4.小蜗牛的生活环境。
5.如何保护蜗牛。
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蜗牛、蜗牛壳等。
2.教学课件或PPT。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蜗牛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绘蜗牛的外貌特征。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认识蜗牛。
探究:1. 引导学生考虑:蜗牛是什么动物?它们是怎样生活的?2. 让学生自由发言,搜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3. 根据学生的观点和问题,进展班级小组讨论,将学生的观点和问题整理出来。
展示:1. 通过教学课件或PPT,向学生展示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通过展示蜗牛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理解蜗牛的生活条件。
拓展:1. 鼓励学生提出如何保护蜗牛的意见和建议。
2. 老师引导学生考虑保护蜗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总结:1. 回忆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强调保护蜗牛的重要性和每个人保护环境的责任。
反思:这堂课上,学生对蜗牛产生了浓重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考虑,他们理解到蜗牛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通过展示蜗牛的生活环境,学生对蜗牛的生活条件有了更加深化的理解。
在讨论保护蜗牛的话题时,学生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展示了他们对动物保护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考虑和参与,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下一步的教学改良,可以结合实际情境,组织学生进展实地考察,加深他们对蜗牛的理解,并通过展示学生的照片和写作作品,进步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小蜗牛》精选3篇(二)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活中的数字》【教学目的】1. 可以理解数字的概念,知道数字可以代表数量。
《可爱的小蜗牛》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说课稿教案

《可爱的小蜗牛》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说课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 技能目标:通过泥工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用泥巴制作蜗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及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蜗牛的基本特征,学会用泥巴制作蜗牛。
难点:如何帮助幼儿将蜗牛的特征生动地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泥巴、工具、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卫生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 讲解:讲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如身体、触角、眼睛等,以及蜗牛的生活习性。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蜗牛的方法和步骤,讲解如何将蜗牛的特征表现出来。
4. 动手操作:幼儿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自己动手制作蜗牛。
5. 创意展示: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蜗牛作品。
6. 评价与交流:教师组织幼儿相互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制作:让幼儿回家后,帮助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家庭版的小蜗牛。
2. 观察与记录:让幼儿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3. 绘画作品: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蜗牛,展示自己的绘画技巧。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教师应观察幼儿对蜗牛的认识程度、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作思维的发展。
评价标准如下:1. 幼儿能正确描述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给予肯定评价。
2. 幼儿能独立完成蜗牛制作,且作品表现生动,给予好评。
3.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发挥想象力,有独特的设计,给予优秀评价。
七、教学拓展:为了加深幼儿对蜗牛的了解,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去公园或郊外寻找蜗牛,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回来后,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包括幼儿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可爱的小蜗牛Kindergarten middle class teaching plan case lovely little snail
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可爱的小蜗牛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的、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特别喜欢寻找草丛里的小虫子、小动物。
在一次散步的时候,幼儿无意中在围墙的草坪里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蜗牛,就大声喊:“快来看,小蜗牛。
”大家都围过去:“真的是蜗牛
呀!”“小蜗牛身上有壳!”“小蜗牛的身子一爬一爬的。
”于是这个有关蜗牛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我们发动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蜗牛,并搜集关于蜗牛的一些资料,为了让幼儿对蜗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三、活动准备
1.有关蜗牛的图片、vcd、录像、放大镜等;
3.课前捕捉蜗牛。
四、活动过程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幼a:
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
幼b: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幼c:蜗牛还有两根细细的脚呢?师:蜗牛头上的角叫触角,那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幼a:不知道。
师:就长在触角上。
师: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幼a:蜗牛没有脚,它身体一动一动的就是在走路。
幼b:蜗牛没有脚也能走路,它本领真大。
幼c:不是,蜗牛有脚的。
师:你怎么看见蜗牛有脚的?幼c:反正我看见的。
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评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大家为这惊人的发现而欢呼。
幼儿通过共同探索活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观察蜗牛,观看vcd,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幼:(观察)蜗牛爬行。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幼a
:蜗牛走过的地方有一根白线。
幼b:这白白的东西是什么?幼c:是小蜗牛的唾沫。
师:这可不是唾液沫,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幼a:那为什么要分泌这种白色的东西呢?师:让小蜗牛自己来告诉你们吧。
(观看vcd“趣味动物小百科)师: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3.交流信息,继续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在前一次“蜗牛大搜索”活动中,孩子们都产生了一个问题。
师:
最近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蜗牛?幼b:蜗牛是不是都躲起来了。
幼c:蜗牛怎么老喜欢睡觉,它冬眠了吗?师:老师也觉的奇怪,蜗牛好像很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
幼a:我爸爸帮我去图书馆查了,蜗牛要冬眠的。
幼b:我妈妈对我说,她在网络上看到的,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
师:蜗牛真有趣,我们观察很仔细,了解的也很多。
让我们再到自然角去看看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五、活动延伸用橡皮泥做蜗牛。
(评析: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输。
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图书馆找书、上网查资料,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深刻,学习能力由此增强。
无疑,网络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提供知识更为快捷、方便。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到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这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