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

合集下载

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

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

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影像学,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简介影像学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对脊柱和脊髓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

MRI是一种通过利用磁场和无害的辐射波进行成像的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详细的图像,从而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MRI成像技术MRI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产生图像。

患者被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

磁场会使人体内的氢原子自旋进入特定的方向。

然后,无线电波被用来激发氢原子的自旋,并记录反弹回来的无线电信号。

这些信号被转换为图像,显示出不同组织的特征和结构。

MRI诊断脊柱和脊髓病变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详细的图像,帮助医生进行脊柱和脊髓病变的诊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脊柱和脊髓病变,可以通过MRI来进行诊断: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膨出是椎间盘突出或损伤导致椎间盘的柔软组织膨出。

通过MRI,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椎间盘的异常膨出,并确定膨出的大小和位置。

这对于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来纠正膨出以及手术的方式非常重要。

椎管狭窄椎管狭窄是脊髓周围椎管的狭窄或压迫,导致脊髓受到压迫,引起疼痛和其他神经症状。

通过MRI,医生可以看到椎间盘、椎骨和脊髓的变化,确定狭窄的程度和位置,从而指导治疗措施。

骨折MRI可以显示骨折的细节,包括骨折的位置、类型和骨折片段的位移程度。

这对于确定骨折治疗的方法和预后非常重要。

脊髓肿瘤脊髓肿瘤是在脊髓或其周围形成的肿瘤。

通过MRI,医生可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特征,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以及手术方法。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由外界力量引起的脊髓损伤,可能导致瘫痪和其他神经功能缺失。

MRI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指导治疗和预后。

结论MRI是一种准确诊断脊柱和脊髓病变的重要工具。

通过MRI,医生可以获得高分辨率和详细的图像,从而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性质,并指导治疗措施。

在脊柱和脊髓病变的诊断中,MRI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MRI脊髓结构影像剖析及诊断方法课件”

“MRI脊髓结构影像剖析及诊断方法课件”
“MRI脊髓结构影像剖析 及诊断方法课件”
通过这个课件,我们将剖析和介绍MRI脊髓影像学及其诊断方法,让大家更好 地了解和识别脊髓结构的正常与异常图像。
MRI脊髓影像剖析
1
图像采集
使用MRI技术获取高质量的脊髓影像,包括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
2
图像解剖
准确定位和标记脊髓的不同解剖结构,包括灰质和白质区域。
常见的脊髓疾病诊断方法
1 临床症状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来初步判断脊髓疾病的可能性。
2 MRI检查
MRI成像是诊断和评估脊髓疾病的关键检查方法,能提供详细的图像 信息。
3 脊髓穿刺检查
脊髓穿刺可以获取脊髓液进行化验,以检测炎症和其他异常。
4 神经肌电图
神经肌电图用于评估脊髓疾病对神经传导的影响。
3
图像评估
通过分析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的信号强度和结构特征来评估脊髓的正常和异常情况。
脊髓结构的正常图像
正常脊髓
白质区域
灰质区域
脊髓的MRI图像显示正常的解剖 结构,灰质和白质区域清晰可见。
白质区域在MRI上呈现较高信号, 代表神经纤维束及传导通路。
灰质区域在MRI上呈现较低信号, 包含神经细胞体。
脊髓结构的异常图像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可导致神经纤维破坏和水肿,造成信 号异常和形态改变。
脊髓炎症
炎症性疾病引起的脊髓炎症可能导致信号强度Fra bibliotek和脊髓轮廓的改变。
脊髓肿瘤
肿瘤在脊髓内或附近生长,可以导致脊髓受压 和异常信号的观察。
脊髓膨出
脊髓膨出是脊髓组织向脊髓管外突出,能够在 MRI图像上清晰地观察到。
MRI诊断的优势
非侵入性

脊柱常规MRI检查方案及基本诊断方法

脊柱常规MRI检查方案及基本诊断方法
TE和TR • 保持TE和TR为最短。 - TE和TR越短,伪影(由磁化率产生的黑线)越少。 • 确保TE为TR的一半,以获得最佳信噪比。
平衡式TFE (B-TFE)
BFFE/TRA
胸椎常规序列组合
必需序列: T1W/SAG+T2W/SAG+B-TFE/TRA
补充序列: T2W/COR:神经根、椎孔、椎旁病变 T2W/TRA:金属伪影,磁场不均匀 T1W/C+: 占位性病变,脱髓鞘疾病 T1W/FLAIR; T2W/FLAIR STIR:外伤必需序列
飞利浦磁共振培训班 2009.5.8-2009.5.10 郑州
内容概要
脊柱MRI检查前准备
脊柱MRI 常规检查方案
颈椎、胸椎、腰椎、全脊柱、脊柱侧弯、 外周神经检查
脊柱脊髓疾病基本诊断方法
脊柱MRI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准备
询问病史,查阅检查资料 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医师操作的重要性 婴幼儿及躁动患者与临床医生配合,给予镇静药 患者检查前更衣,去除金属物品,去卫生间 与患者良好沟通,不要移动,颈椎检查嘱咐患者不 要吞咽,让患者采取最舒适体位、佩戴耳机/耳塞 病重患者需医生或家属陪同 如需增强,提前准备静脉通路
4
扫描方位-SAG
扫描方位-TRA
T1W/SAG
T2W/SAG
三轴定位图:以磁场中心为FOV中心的TRA/SAG/COR SAG :主定位图,与椎间盘平行,至少包括C3-C7,设置颈前饱和带 COR :参考图,可进行水平面校正 TRA:参考图,不可放在主窗口,可进行正中矢状面校正 相位编码方向: RL;FOV: 22cm;矩形FOV, 层厚:2mm; 3D, 32slices
视野 250 mm 400 mm 350 mm 530 mm 300 mm

全脊柱MRI在脊髓及椎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全脊柱MRI在脊髓及椎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br a l b o dy d i s e a s e
HE We i - h o n g F AN Ku n DENG Ch e i a n HU Ka i
De p a r t me n t o f Ra d i o l o g y , t h e S e c o n d Ho s p i t a l Af f i l i a t e d t o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o u t h Ch i n a , He n g y a n g 4 21 0 01 , C h i n a
【 关 键词】 磁 共 振成 像 ; 全 脊柱 ; 椎体; 脊髓; 图像 拼接
[ 中图分 类 号】 R 4 4 5 . 2
【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4 ) 0 3 ( c ) - 0 1 0 9 - 0 3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wh o l e s p i n e M RI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s p i n a l c o r d a n d v e r t e -
a g n o s i s . Me t ho d s 8 0 p a t i e n t s wh o we r e s u s p e c t e d s p i n a l c o r d a n d v e r t e b r a l b o d y d i s e a s e we r e g i v e n wh o l e s p i n e M RI ,
全 脊柱 MR I 显 示正 常 1 6例 ,脊柱 病 变 4 2例 ,脊髓 病 变 2 2例 。 结论 全 脊柱 MRI 明显缩 短 了检查 时 间 ,减 轻 了患 者痛 苦 , 图像 显示 清楚 、 定位 准确 , 解 决 了大 范 围脊柱 成 像 的难 题 , 为脊 柱 、 脊 髓多 发性 和 弥漫 性 病变 的诊 断 提供 了 可靠依 据 。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变影像诊断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变影像诊断

椎间盘突出MRI表现
颈椎间盘扫描定位片
正常颈椎间盘
正常颈椎间盘(1)
正常颈椎间盘
病理(椎间盘膨隆)
椎间盘退变导致纤维环松 弛,横断面上表现为超过椎 体边缘均匀光滑对称的软组 织影,并产生环状或横行的 裂隙,髓核水分减少,弹性 降低趋玻璃样变性
椎间盘膨隆CT表现
横断面上表 现为超过椎 体边缘均匀 光滑对称的 软组织影
THANK YOU
黄韧带肥厚
椎体滑脱
脊椎滑脱的定义:界定为椎体所有或部 分结构相对于其下部稳定的脊椎向前或 向后的滑动。
脊椎滑脱好发部位:90%为腰椎;多 见于L4-L5、L5-S1。
椎体滑脱分类:
– 真性滑脱 – 假性滑脱
真性滑脱:由于椎弓某部位断裂所致椎 体移位,多见于峡部断裂
脊椎峡部:指脊椎关节突间部,而非椎 弓根部。
Chiari畸形
Chiari畸形
正常
颈椎分节不全
脊柱侧弯
化脓性脊柱炎
累及椎体较少 有椎旁脓肿但一般较小
MRI 信号较均匀 均匀强化或中心均匀强化伴周边环状强化 椎旁软组织广泛斑片状强化而无脓肿形成
化脓性脊柱炎
与结核鉴别:发热、血像高、临床症状重
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病因不明 目前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矢状T2WI显 示多个椎体 呈异常高信 号,椎体及 椎间盘正常
椎体转移瘤
矢状T1WI显 示多个椎体 呈异常低信 号,椎间隙 及椎间盘正 常
椎体转移瘤
矢状T2WI显 示椎体及其 附件呈异常 高信号,脊 髓受压椎间 隙及椎间盘 正常
椎体转移瘤
横段T2WI显 示椎体及其附 件呈异常高信 号,脊髓受压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 变的影像诊断

常见脊柱MRI的异常征象及临床意义

常见脊柱MRI的异常征象及临床意义

常见脊柱MRI的异常征象及临床意义xxxx人民医院骨科xxMRI是脊柱脊髓疾病非常灵敏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广泛,现收集了八种常见脊柱的MRI异常征象,就其MRI表现及临床意义分述如下:(一)Romanus病灶(又称椎角炎或椎缘炎)Romanus病灶是由Romanus 和Yden于1952年率先提出并命名的,是AS常见的MRI表现,其病理基础是发生于前后纵韧带在椎体和纤维环交界区附着点处的炎症所致的骨髓水肿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修复反应,发生在椎体四角中的一角或多角,呈边界清楚的三角形或圆形,不累及整个终板,影像学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病变。

(1)急性Romanus病灶:急性炎症表现为韧带附着点周围的骨髓水肿,在T1WI上呈低或略低信号,在T2FS及STIR上呈高信号。

增强造影后脂肪抑制T1WI相应区域明显强化。

(2)慢性Romanus病灶:可因脂肪沉积,在T1WI、T2WI均为高信号,T2FS及STIR呈低信号,或因骨质硬化于T1WI、T2WI均为低信号(此时X片或CT上表现为椎角密度增高,成为亮角征)。

Romanus病灶可导致椎体前方韧带骨赘形成,并可使两个邻近椎体间形成骨桥。

是晚期AS特征性改变。

Romanus病灶常见于AS,亦可以出现于脊柱退行变患者,甚至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但AS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机械性腰痛患者,且为多发病灶,好发生于胸腰椎交界处,而机械性腰腿痛患者Romanus病灶常为单发,且好发生于下腰椎,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率高。

脊柱各段中,以下胸椎的Romanus病灶有相对较高的诊断意义,急性Romanus病灶的诊断意义高于慢性Romanus病灶,以脊柱急性Romanus诊断中轴SPA时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以脊柱Romanus病灶诊断中轴SPA时的敏感性及阳性似然比尙不足以将之定为诊断标准,下胸段的急性Romanus病灶对SPA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有报道Romanus病灶≥2个作为标准,其诊断AS的敏感性为52.9%(),特异性为94.1%(),当Romanus病灶≥3个作为标准,诊断AS的敏感性为43.1%(),特异性为98.0%(),所以Romanus病灶对脊柱关节炎不足以定为标准,但当Romanus病灶数≥2个时,诊断SPA有较高的特异性。

脊柱常规MRI检查方案及基本诊断方法

脊柱常规MRI检查方案及基本诊断方法

脊柱脊髓常规MRI检查方案及基本诊断方法张冰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Zhang Bing MD Ph.D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affiliated Drum Tower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飞利浦磁共振培训班2009.5.8-2009.5.10 郑州内容概要脊柱MRI检查前准备脊柱MRI 常规检查方案颈椎、胸椎、腰椎、全脊柱、脊柱侧弯、外周神经检查脊柱脊髓疾病基本诊断方法脊柱MRI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准备询问病史,查阅检查资料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医师操作的重要性婴幼儿及躁动患者与临床医生配合,给予镇静药患者检查前更衣,去除金属物品,去卫生间与患者良好沟通,不要移动,颈椎检查嘱咐患者不要吞咽,让患者采取最舒适体位、佩戴耳机/耳塞病重患者需医生或家属陪同如需增强,提前准备静脉通路检查前准备仰卧位、头先进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腿部放在专用垫子上(缓解腰椎不适)婴幼儿体厚薄,垫高,保持位于线圈中心脊柱后突病人,需垫高盆腔,以平稳脊柱脊柱侧弯病人,扫描层数增加,确保涵盖全部侧面颈椎病人应适当垫高头部,使病人舒适颈部后部垫软垫,以确保舒适颈椎脱位、骨折病人应带好防磁支架检查,但如果支架有金属螺钉等,则必须由管床医生去除颈椎扫描前嘱咐病人吞咽和清嗓颈部较短病人,不宜使用颈前线圈定位定位原则:定位原则:成像区越接近等中心位置,图像质量就越好。

颈椎-甲状软骨胸椎-胸骨中心腰椎-肚脐与剑突连线中点颈胸椎-甲状软骨,定位图出来后将FOV调到530mm,在矢状位上将扫描框上缘定在小脑天幕胸腰椎-肚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定位图出来后将FOV调到530mm,在矢状位上将扫描框下缘定在尾骨下缘全脊柱-甲状软骨,然后通过三段移床实现全脊柱扫描脊柱侧弯-全脊柱扫描或分段扫描,参照颈胸椎与胸腰椎定位线圈选择脊柱相位阵列专用线圈•SENSE 脊柱1.5T•SENSE 头部/ 颈部•SENSE 头部/ 脊柱线圈组合线圈选择原则涵盖成像区域,与感兴趣区最近SENSESENSE :敏感性编码( sensitivity encoding ,SENSE)多线圈并行采集使用多个平行排列的协同线圈保持K 最大值不变,增加K 空间采样位置之间的距离(低密度),可保持图像的空间分辨力而成倍减少扫描的时间。

脊髓低位mri诊断标准

脊髓低位mri诊断标准

脊髓低位mri诊断标准
脊髓低位是一种先天性异常,通常指脊髓端部位于正常位置以
下的情况。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工具,用于确定脊
髓低位的诊断标准。

MRI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帮助医生确定脊髓
位置和形态,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在进行脊髓低位的MRI诊断时,医生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脊髓位置,MRI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脊髓的位置,医生会测量
脊髓的位置是否低于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脊髓端部位于髂嵴水平
以下2个脊椎节段(L2)被认为是脊髓低位。

2. 脊髓形态,MRI可以显示脊髓的形态,包括是否存在脊髓扁平、膨出等异常情况。

这些形态异常也是诊断脊髓低位的重要依据
之一。

3. 脊髓周围结构,MRI还可以显示脊髓周围的结构,如椎管的
大小、形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异常情况,这些也对脊髓低位的诊断
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方面,MRI还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如脊柱裂等。

总的来说,脊髓低位的MRI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脊髓位置、形态和周围结构的评估,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及了解肿瘤侵犯邻近软组织内情况。 • 4.无骨性伪影,图像细腻清晰。 • 注意要点 • 1.需要生命监护的危重病人,监护仪及急救装置不能带入扫描间。 • 2.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金属异物者慎用。 • 3.对椎骨骨性结构本身病变诊断较差。
概述
一; 适应证
1 椎管内各种病变 2 椎体病变 3 椎间盘病变
• 课时安排(3学时)
主要内容
• MRI检查技术 • 脊柱或硬膜外肿瘤 • 脊髓病变 • 髓外硬膜下肿瘤 • 炎性病变 • 椎体和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 脊柱脊髓外伤 • 先天性畸形
8.1 MRI检查技术
• 脊柱、脊髓MRI检查的优越性(无骨伪 影、整体显示、多种成像方法可用、明 确定位)
• 常用的MR成像脉冲序列(SE、梯度GRE 、反转IR、FSE、平面回波EPI)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腰椎横扫 T1WI所见
8.2 脊柱或硬膜外肿瘤
• 脊柱椎体血管瘤,栅栏状改变 • 脊柱椎体转移瘤(溶骨型、硬化型及混
合型)脊柱破坏伴附件骨质破坏、椎旁 肿块、椎体压缩、不浸及椎间盘、可引 起脊髓压迫、髓内转移少见; • 椎体脊索瘤,骶尾部好发,膨胀生长巨 大软组织肿块,可累及多个椎体和附件 。混杂信号、不均匀强化
8.1 MRI检查技术
• MRI与CT、X线平片检查的联合 Nhomakorabea用 • 颈椎、胸椎、腰椎MRI检查方法
脊柱MR检查
• (一)适应症 • 1.椎管内肿瘤:包括髓内、外肿瘤、硬膜下肿瘤、硬膜外肿瘤。 • 2.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 • 3.脊髓创伤。 • 4.硬膜外脓肿和硬膜下脓肿。 • 5.椎管内血管畸形。 • 6.脊髓空洞症。 • 7.脊髓萎缩。 • 8.椎间盘突出。 • 9.椎管狭窄。
淋巴瘤
• 椎旁非何杰金淋巴瘤又椎间孔浸入锥管 时,病变在硬膜外蔓延,MRI硬膜外 淋巴瘤T1于T2均呈中等强度信号, 浸润生长累及多个椎体,跳跃累及,硬 脊膜受压推移呈窗帘改变。未治疗的淋 巴瘤明显强化。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偶可浸入硬膜外,与转移瘤难鉴别,恶 纤组肿块较大而骨受累较轻,病变呈长 T1长T2信号。
椎管内肿瘤MR诊断
• 椎管内肿瘤的分类
• 髓内肿瘤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血管母 • 髓外硬膜内肿瘤 神经鞘瘤 脊膜瘤 • 硬膜外肿瘤 转移瘤 淋巴瘤
髓内少见肿瘤
• 皮样囊肿、胆脂瘤均源于髓内存在的胚 胎性残余,发生于6-8周神经管闭合 时,多在软脊膜下,可见脊髓任何节段
• MRI表现病变段脊髓增粗,向髓外生 长,肿瘤信号取决于肿瘤内的脂质、纤 维与角蛋白的含量,增强扫描无强化。
• 脊柱、脊髓病变的MRI检查常规(COR 、AXI、SAG)
8.1 MRI检查技术
• 椎管MRI水成像方法(MRM) • 脂肪信号抑制(脂肪预饱和成像、反转
恢复成像和反相位成像) • 脊柱、脊髓MR图像常见组织的MR信号
梯特点 • MRI检查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 手术及金属植入物对MR图像的影像
白血病累计脊柱
• 白血病为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骨髓主要 受累。累及脊柱时,T1表现广乏、均 匀或不均匀弥漫或局灶性低信号,T2 上信号为中高信号,脂肪抑制可见病变 境界清晰。
成软骨细胞瘤
• 少见,多数为10-25岁,四肢长骨 骨骺,也可发生于椎体,X线表现圆形 椭圆形透亮区,内有斑点钙化、团块钙 化,MRI表现T1低信号,T2高信 号,内见低信号钙化。
概述
二; 检查方法
1 线圈选择:脊椎表面线圈;阵列线 圈可全脊椎成像
2 扫描层面:矢状. 横扫. 冠状 3 扫描参数:层厚/层距=5-8mm
T1WI/ T2WI 4 增强扫描: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1 脊椎序列 2 生理曲度 3 椎体信号
脊柱或硬膜外肿瘤
• 动脉瘤样骨囊肿,3-20%发生在脊椎,腰 椎略多,5-20岁女性稍多见,起于附件 后向椎体发展,多位于椎体一侧,MRI 表现病灶呈多房状结构,囊腔内信号, 可见液液平面,表现典型。分层呈T1 上低下高信号,T2上高下低信号。
脊柱或硬膜外肿瘤
• 多发性骨髓瘤累计脊柱,起于骨髓网织 细胞的恶性肿瘤,50-70男性稍多 ,MRI表现椒盐状改变,T1呈弥漫 性低信号,T2为中高信号,STIR 序列可见病变境界清晰,可并发压缩骨 折。
T1WI 等信号 T2WI 低信号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4 椎间盘 T1WI 等信号 T2WI 高信号
5 脊髓 T1WI 等信号 T2WI 低信号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6 脑脊液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
7 硬膜外脂肪 T1WI高信号 T2WI高信号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颈椎横扫 T2WI所见
脊柱或硬膜外肿瘤
• 骨巨细胞瘤,20-40岁多见,股骨下端、胫骨上 端桡骨下端多见,脊椎较少;T1等低信号, T2混杂信号,与陈旧性出血有关。
• 成骨细胞瘤,20岁以下多见,男多于女,主要 发生于椎板、横突棘突附件;早期病变呈单纯 性溶骨性破坏,可见钙化或骨化,MRI表现椎 体附件呈囊袋膨胀性改变,T1等低信号,T2 高信号,可见低信号骨化或钙化影。
第8章 脊柱和脊髓疾病的 MRI诊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掌握MRI新技术在脊柱或硬膜外肿瘤 、脊髓病变、髓外硬膜下肿瘤、脊柱脊 髓外伤、椎体或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 应用;
• 2、熟悉MRI新技术在炎性病变、先天性 畸形中的应用;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 MRI新技术在脊柱或硬膜外肿瘤、脊髓 病变、髓外硬膜下肿瘤、脊柱脊髓外伤 、椎体或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
终丝脂肪瘤
• 椎管内脂肪瘤少见,儿童青少年稍多, 腰骶管内脂肪瘤易包绕脊柱圆锥或终丝 ,91%产生脊髓栓系综合征,并常伴 有隐形脊柱裂,可见毛发生长。皮毛窦 。MRI表现,T1T2均表现为均匀 高信号。
临床应用价值、注意要点
• 临床应用价值 • 1. MRI是脊柱和脊髓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优于螺旋
CT。 • 2.MRI可进行常规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扫描和图像重建,亦可提供任意方
位扫描和图像重建,从而更准确地提供三维信息。 • 3.MRI对脊柱和脊髓病变的解析度比螺旋CT更高,能准确鉴别髓内、外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