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共52页共46页

合集下载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人口 多数 分布 在河 流沿 岸、 绿洲 和铁 路沿 线。
灌 溉 农 业 、 绿 洲 农 业
西北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月牙泉 和 鸣沙山
吐鲁番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地形和地势 高原盆地为主,海拔较高,地 势起伏大
青藏高寒区 高原为主,地势较高
自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半干旱, 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风力强 然 风力较大 环 境 水文特征 河湖少,多内流河,高山冰雪 多冰川、湖泊(咸水湖为主),多大江 补给为主,流量小 大河发源地 差 异 植被和土壤 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 高寒荒漠广布,高山草甸灌丛分布在水 荒漠,荒漠面积较大。荒漠土 分较好处,东部、南部山谷为森林。缺 和草原土为主 乏成熟土壤,冻土广布 主导因素 气候(降水) 地形
图6
A
B
B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和地 势
自 气候 然 环 水文特征 境 差 异 植被和土 壤 主导因素 农业部门 农业不利 人 条件 类 交通水平 活 动 差 信息水平 异 教育水平
高原为主,地势较高
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风力强 多冰川、湖泊(咸水湖为主),多大 江大河发源地 高寒荒漠广布,高山草甸灌丛分布在 水分较好处,东部、南部山谷为森林。 缺乏成熟土壤,冻土广布 地形 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 热量
农业部门
农业不利条 人 件 类 活 交通水平 动 差 信息水平 异 教育水平
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绿洲 农业
水分
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
热量
居中
较滞后 较落后
较落后
滞后 落后
2014春季会考 读图6“古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18~20题。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国地理分论部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一、东部季风区及其内部差异北方地区(一)东北地区——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A、自然特征:B、社会经济条件:(二)华北地区——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包括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南方地区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一)自然环境特征——干旱半干旱1、地理位置范围1)、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陕甘宁地区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和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

2)、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3)、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大陆性气候为主)经度位置:73ºE——120ºE多(干旱——半干旱)纬度位置:40ºN——50ºN之间(温带为主)2、地貌1)特征:地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地表风力作用强烈。

2)、主要地形区:高原:内蒙古高原;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山地:天山山脉,贺兰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3)、地形成因:山脉为内力作用形成褶皱山。

(板块碰撞)3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多风沙。

4河流:内流河为主,塔里木河、弱水本区有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水文特征:流量小,季节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补给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流量随气温变化。

7、8、9月为汛期,10月后水量减小,冬季断流。

5、植被景观:温带荒漠(西)—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东)降水量50mm————200mm————400mm内陆西——————————东(距海近)经度地带性西部以温带荒漠为主,耐旱植物(芨芨草,胡杨林)东部为温带草原(呼伦贝尔草原)6、自然资源:A矿产资源主要是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主要油田:克拉马依塔北塔中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霍林河,元宝山东胜)陕西(神府)、新疆、宁夏(石嘴山,灵武),铁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铁矿,有色金属——甘肃金昌的镍,白银的铜,新疆阿尔泰的金。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PPT课件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PPT课件

绿洲向河流上游退缩。
.
19
农牧过渡带也称 农牧交错带,即以农 耕业和以牧业为主经 营地带的交叉过渡带。 我国农牧过渡带在向 北推进,这个地方也 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 的地区。
.
20
参考答案:
1、农牧界线向北推进,标志着人类生产方式的 改变。以牧业活动为主时,对草原的破坏程度差;以 农业活动为主时,草原被开垦为耕地,极易造成风力 侵蚀,形成沙荒地。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人农矿




口、 业 藏


























.
1
一、位置和范围
50º 73º
位于_大_兴__安__岭__以 西,_长_城__和_昆__仑__山、 __阿_尔__金__山、祁__连___32º 山以北
经纬度位置: 73 ºE-123 ºE, 32 ºN-50 ºN
.
17
过度放牧
斑点状荒漠圈
思考:掘井为什么会造成荒漠化? 因为人畜活动以水井为中心,于是在水井周
围就会因为过度利用和践踏. 而出现裸露的地面。 18
思考:与古绿洲相比,塔里木盆地中的现代绿洲 向河流的上游退缩,其原因是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河流上游绿洲过度取
水灌溉,导致河流下游断流,下游古绿洲消失,现代
2、灌溉农业
新疆绿洲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绿洲分布在高山山麓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02干旱、半干旱区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02干旱、半干旱区课件
专题二 干旱、半干旱区
复习思路
一、基本含义和特点 二、世界主要的干旱区及其形成 三、干旱区的人类活动
一、基本含义和特点
1.含义
通常,将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称为干旱区, 年降水量200~4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区。
我国一般将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大于2.0的地区称为干旱区,植被为荒漠草原或干荒漠; 干燥度1.5~2.0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区,植被为草原。上 述地区盐渍化现象比较突出。
①气候: 气候干旱、降水极少、蒸发旺盛。全年的降水常集中在一个短 促的时间内。
②植被: 植被稀疏、旱生特征发育。半干旱区植被主要为干草原,干旱 区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和荒漠。干旱区生长的植物一般具有矮 小、少叶或无叶、带茸毛或带角质、耐旱、耐盐、生长期短、 根系发达等特征。组成荒漠植被的植物种类非常贫乏,但是植 物生长型多样,有旱生小半灌木、半灌木、灌木和半乔木等。
甜菜、瓜果(温带干旱区) 土耳其安卡拉枣羊椰(热带干旱区)
阿富汗紫羔羊
小麦、水稻、棉花、枣椰
3.工业生产 (1)农产品加工 (2)矿业
4.交通运输建设 5.其他:如旅游活动
判断:
1.目前全球干旱区的成因主要是自然过程的结果, 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各地的干旱程度。 2.干旱程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 3.干旱的形成,既有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也有非 地带性因素的作用。 4.干旱现象分为季节性干旱和全年性干旱,由此, 干旱区也分为季节性干旱区和全年性干旱区。 5.内陆盆地和高原一般为干旱区,沿海平原和盆 地一般为湿润区。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 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 列要求。 (1)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 哪些影响?

西北地区气候类型

西北地区气候类型

西北地区气候类型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这里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受到地理位置和
地形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气候特征。

西北地区大致被分为干旱气候和半干旱气候两种类型。

干旱气候
西北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气候,主要包括新疆、青海、甘肃等地。

这些
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湿度低。

其中,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是干旱气候的典型代表。

极端气候现象比较常见,例如日夜温差大、风力强等。

在干旱气候的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较大。

降水主要集中在春
秋两季,冬季很少降水,夏季也相对较少。

这种类型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人工灌溉等手段来补充水源,以维持农作物的生长。

半干旱气候
西北地区还有一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主要包括陕西、宁夏等地。

这些地
区的气候特点是降水较少,但相对于干旱气候来说,湿度要稍高一些。

降水量比较分散,呈现出干旱和湿润相间的特点。

在半干旱气候地区,四季明显,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主要在夏季集中,冬季较少降雨。

这种气候类型适宜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的生长,也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总结
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是主要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对当
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也为该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和机遇。

通过合理的调控和管理,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特殊的气候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布及其主要气候特征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布及其主要气候特征

通常将年降水量小于200(或250)毫米的地区划为干旱区,年降水量200(或250)—500毫米的地区划为半干旱区。

用这种降水量指标衡量,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世界大陆干旱和半干旱区的总面积约为4800万平方公里,占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遍及世界各大洲50多个国家的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区的面积约为280万平方公里,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区的面积约为21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西起西北国界,东达大兴安岭西麓,大约包括16个省、市、自治区的965个县,其总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有耕地约7.7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1%,其中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占65%,特别是内蒙古包头以东的长城沿线和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99.7%的耕地都是旱地。

而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的83%又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所以干旱是西北区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灾害。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农业气候的主要特征,一是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多,农作物光合生产潜力大。

二是热量条件较好,可使农作物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温度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光合物质的累积。

三是降水量少、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匀,农业干旱频率高,农作物产量较低。

面积辽阔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不仅是世界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而且在现代农牧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美国以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为主的西部17个州,提供给这个国家80%以上的农牧业产品;苏联中亚干旱和半干旱区,近年来提供全苏45%的商品粮;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农牧业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是小麦、玉米、棉花和杂粮以及畜产品的生产基地。

西北内陆干旱平原,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其外围有高山环绕,山区有较大而稳定的降水,每年通过428条大小内陆河流,为山前平原提供约787亿立方米的出山径流量,形成许多串珠状的灌溉绿洲,很适宜发展瓜果、甜菜等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生产。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抓住区域主要特征,开展区域有效复习—以<<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课例为例第一课时“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复习”教学设计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地理科陈虹【设计意图】区域是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地理知识的归宿。

区域是文综考试的重点也成为了教学的关键。

本教学设计首先呈现教者在2010年文综备考中的感悟以及参考了一些资料,设计了本节课的开场白。

同时,这张区域复习的主线图成为整个教学设计的依据。

本节课让学生从西北地区学会区域定位的三个方法开始展开,继而进入西北地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并利用高中系统地理的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自然地理特征的联系性,从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经纬度的位置阐述影响自然环境特征的成因,引导学生明白“干旱”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的重要的知识点,并且进一步学习在“干旱”的主要特征影响下对区域特征的影响,再次回归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的阐述,为第二、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区域的全面有效的复习打下基础。

【考纲要求和解读】:在全国公布的《高考考试说明(大纲)--地理》中也规定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具体考核范围,而在广东省2010年公布的《高考考试说明(大纲)--地理》中,明确规定考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各省区的考纲对区域地理考核的内容虽然详略要求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达成了“了解区域特征是分析、探究地理问题的一般方法”的共识。

【教材分析】中国西北地区区域的教材出现在年级,纵观教材,可以看出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学习重点:位置、范围、人口、面积等方面属于“基本概况”“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中主要介绍了本区干旱的成因、干旱对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制约与影响;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地下宝藏、生态环境、交通与城市等,主要介绍了干旱的环境、丰富的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高中地理区域教学中,教材的处理除了在以上知识系统的把握外,更多的是按照考纲对区域资料作一个全面的整合,使教材更加有利于落实学生的双基,特别是对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落实。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的干湿地区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的干湿地区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的干湿地区中国的干湿地区是由我国东、中、西三个部分主要构成的。

我国的干湿地区是根据降水量多少和干旱程度来划分的,主要区分标准是年降水量的多少。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国的干区。

我国的西北地区是中国最典型的干区,这个地区降水量非常少,大部分地区每年的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有的地区甚至只有100毫米以内。

由于干旱程度比较严重,这个地区在地理上被称为“中国的西北干旱区”。

此外,我国的西南地区也属于干旱区。

这个区域的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在250-800毫米之间。

西南地区的干旱主要是受到湿润的南亚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这两种季风带来的降水有限。

而我国的湿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由于受到东海、南海和太平洋的影响,这些地区的降水量较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800-2000毫米之间。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最典型的湿区,这个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之间。

此外,我国的华南地区也属于湿润地区。

因其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交界处,气候多样,湿润程度较高。

年降水量一般在1200-1800毫米之间。

我国的干湿地区不仅仅是由于降水量的多少来决定的,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地形、海洋环流、气候系统等。

尽管我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所以除了以上主要的干湿地区外,还有许多局部干湿地区的存在。

总的来说,我国的干湿地区是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属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而东南沿海地区和华南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年降水量相对较多。

这种干湿地区的划分既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多样性,也对我国的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