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可持续发展策略与方向
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
01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与环
境的和谐发展。Βιβλιοθήκη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02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提升服务业比重,促进经济多
元化发展。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03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地区发展提供
智力支持。
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土地资源
耕地
北方地区耕地资源丰富, 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 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等作物。
草地
北方地区草地资源广阔,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
林地
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相对较 少,但仍然拥有一定的林 地,对生态保护起到重要 作用。
水资源
河流
北方地区河流众多,如黄河、长 江、淮河等,水资源相对较为丰
06
北方地区的未来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资源枯竭与环境压力
北方地区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的高强度开发导致资 源逐渐枯竭,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经济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重工业的发展模式使得经济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发展滞后。
人口外流与人才流失
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大量人口外流,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制约 了地区的发展。
交通枢纽
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中 国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的重要枢纽。
02
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
主要地形特征
地势平坦
东北平原
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 起伏较小。
东北平原是北方地区最大的平原,地 势低洼平坦,土层深厚。
黄河、长江流域冲积平原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冲积平原是北 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包括华北平原、 关中平原等。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摘要: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二、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三、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四、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五、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六、华东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七、华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正文: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黄河以北,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4.人文特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2.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我国南部,长江以南,包括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多样,有丘陵、盆地、高原等,长江、珠江、闽江等河流流经。

3.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4.人文特点:江南水乡文化、岭南文化等,注重饮食、民俗等传统。

3.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有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干旱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干燥。

4.人文特点:多元文化交融,草原文化、丝路文化等,民族风情浓郁。

4.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高寒气候,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4.人文特点:藏传佛教文化,民族风情浓厚。

5.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有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山脉。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分区的范围和依据如下:
-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分、北京和天津),还包括甘肃的东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

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0%,人口较多,约占中国人口的43%。

-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西南三省一区一市,沿海四省等(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大部分、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广东、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5%,人口众多,约占全国的52%。

-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

包括新疆、内蒙、宁夏、陕西和甘肃的西北部。

西北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33%,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占区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 青藏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

青藏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2%,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方。

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综合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135E 50N

105E

内 青蒙

原 高

渤海

高 原
秦岭
淮河
40N
黄 海
33N
位置和范围
1、位置 •经纬位置:33°N~53 °之间 103 °E ~ 135 °E
•相对位置: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渤海

青藏高原

工业区与工业城市
思考
北方地区工业区的布局 有哪些优点?
环渤海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 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 资源丰富;交通 便利,本区铁路 密集,有利于原 料的运入和工业 产品的运出;临 海的地区有大连、 旅顺、营口等港 口,有利于发展 外向型经济。地 处平原,地势开 阔,农业基础较 好,人口比较密 集,工业发展历 史较长。
万条以上,遍及整个地区。是黄土高原泥沙产生和输水输沙
的源头。
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 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 牧业生产体系。 措施: “三结合”——工程、生物、农技三大措施,有机结合。
• 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 • 生物措施:种树种草; • 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
成因
1.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失水 分
2.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 3.天文潮汛期所致 4.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 5.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 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3


围 :
内 蒙黑

古吉



京津

晋冀
分 布
宁 甘
陕 豫
鲁 苏

4、地形地势
主要的地形单元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5.气候植被
400mm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候 气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华北地
4、交通 ——稠密的铁路网
重要的铁路干线
满洲里
京哈线 绥芬河 京沪线
包兰线、京包线、大秦线 陇海线
滨洲线
滨绥线
沈大线
沈丹线
课堂练习:
1、上图示意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
水系分布。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 A )
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山西是本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的 储量的产量均占全国的1/3多,另外陕西和河北省也是煤炭大省。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 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地。铁矿主要在辽宁省和河北省。
1、自然资源
煤炭 铁矿 石油 森林
著名的树种:小兴安林的红松,大兴安岭的落叶松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等
环渤海 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 么?
• 资源丰富; • 交通便利,本区铁路密
集,有利于原料的运入 和工业产品的运出;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概念区别

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概念区别

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概念区别中国北方和南方是中国地理上的两个重要区域,它们在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下面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概念区别。

首先,在地理方面,中国南方包括了华南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华中地区(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以及江浙沪地区(江苏、浙江、上海)。

而中国北方主要包括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以及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地理上,中国北方位于中国南方的北部,两者相隔较远。

其次,在气候方面,中国北方和南方有明显的差异。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冬季漫长且严寒,夏冬温差大。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多雨,冬季相对温暖,季节性明显。

这种气候差异也导致了北方和南方在农业和生产活动上的差异,北方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而南方则以稻谷、蔬菜、水果等为主要农作物。

再次,在经济方面,中国北方和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南方地区相对北方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尤其是江浙沪地区。

这主要得益于南方地区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以及近年来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开发政策。

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

而北方地区相对较为落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依靠重工业和资源型经济。

最后,在文化方面,中国北方和南方也有很多显著的区别。

南方地区受到海洋文化的熏陶,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和传统节日。

南方人注重人际关系的维护,崇尚温情脉脉,文化内涵相对丰富。

北方地区则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北方人注重实际和现实,性格更加豪爽率直。

北方地区还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也有着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

综上所述,中国北方和南方在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之一。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拥有宫殿建筑群和大量珍 贵文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长城
总结词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象征
详细描述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它起于东部的海岸线 ,穿越多个省份,最终抵达西部的戈壁沙漠,全长约2万多公里。长城不仅是一 道防御工事,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黄山
总结词
中国山水画的代表,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详细描述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是中 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地质公园。黄山的自然景观壮丽多彩,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 体。
东北雪乡
总结词
独特的冰雪景观,冬季旅游胜地
作物种类
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同时 还有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
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北方地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工业发展
工业结构
北方地区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包括钢铁、煤炭、化工、机械制 造等产业。
大型企业
北方地区拥有一批国内领先的大型企业,如鞍钢、宝钢、首钢等钢 铁企业,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能源企业。
港口城市
天津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完善的 海运和物流体系。
历史文化
天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如古文化街、瓷房子等。
沈阳
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
工业基础
沈阳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化工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北方地区”,回答:
• 平原:
G_三__江__平__原____;东 H_松__嫩__平__原____;北 平 I_辽__河__平__原____;原 J_华__北__平__原____。
• 高原:
L_黄__土__高__原____。
读“北方地区”,回答:
• 丘陵:
M_辽__东__丘__陵____; N_山__东__丘__陵____。
海河泛滥的自然原因
1、从气候上看,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在 夏季,且多暴雨。
2、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使海河含沙 量很大,泥 沙沉积,河床容易被淤塞。
3、从水系特点来看,海河是一典型的 扇状水系,各条支流来的洪水,只从一 个河口入海,无法顺利渲泄,常常造成 泛。
地理位置与范围
110°E 50
120°藏 高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海高原以 南、秦岭—原—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区 的
内 蒙黑

古吉


宁 甘
京津
晋冀
陕 豫
鲁 苏

主要的地形单元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读“北方地区”,回答:
• 山脉:
A_大__兴__安__岭____; B_小__兴__安__岭____; C_长__白__山______; D_太__行__山______; E_六__盘__山______; F_秦__岭________。
• ①春旱严重,夏季暴雨,降水集中。
• ②黄河、海河干支流流经黄土高原, 多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 ③植被覆盖率低
北方地区水旱灾害的成因
(1)气候原因: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 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两月, 且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流易泛滥 成灾;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
(2)土壤、植被原因:华北地区(华北 平原和黄土高原)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 分布区。黄土地土质疏松,加之黄土高 原上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的 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河流,影响河流的 排洪,易形成水灾。
水文、植被和土壤
主要湖泊: 长白山天池、兴凯湖。
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 水文特征:北 (丰东南北小地,区汛有期明北显长 融南 雪短 春
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 结冰期北长南短。
植被:东 地北 区地 为区针以叶针-落叶叶林阔为叶主混(交长林白)山, 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想一想: 本区河流多水患的原因有哪些?
• 河流:
①黑__龙__江______; ②乌__苏__里__江____; ③松__花__江______。
读“北方地区”,回答:
• 河流:
④嫩__江_________; ⑤辽__河_________; ⑥黄__河_________; ⑦渭__河_________; ⑧汾__河_________; ⑨图__们__江_______; ⑩鸭__绿__江_______。
名称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主导因素
季风 气温和降水
地势
基本特征
位置和范 围 气候特征 地形特征 主要河流 矿产资源
名称 北方 地区
南方 地区
位置范围
划分依据
秦岭--- 淮河以北、 季风区的北部地区、1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 月0 ℃等温线和800 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mm等降水量线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治理水患
• 为什么本区的水资源比较短缺?
降水少,河流径流小;降水季节 不均衡,降水年际变化大;工农业生 产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 染和浪费较严重。 • 为解决该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建设水利工程, 调节跨流域的径流量,如南水北调;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治水污染。
北方地区
1、北方地区的人口与民族:
(1)人口:人口约占全国的40% (面积占20%)。平均人口密度为全 国平均水平的2倍,其中东北地区人 口相对稀疏,华北地区人口最为密 集。
(2)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 族中人数较多的有满族、朝鲜族、 回族等。
(3)习俗: ①主食:面食(黄土高原以小米为 主食)
• 河流:
①黑__龙__江______; ②乌__苏__里__江____; ③松__花__江______。
二.气候
半干旱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中国温度带图 寒温带
中温带
高原垂直气候带
寒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暖温带
热带
暖温带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为主;
400mm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
潮,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
沙暴、夏季多洪涝。

候 气 风


800mm
0℃
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干湿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 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读“北方地区”,回答:
• 丘陵:
M_辽__东__丘__陵____; N_山__东__丘__陵____。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还有何地理意义? 气温方面:一月0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 降水方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界线 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1、我国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4、我国400毫米等降水线分界线, 5、我国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6、我国东北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的分界线, 7、我国温带草原和温带森林分界线, 8、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
季风区的南部地区、1 月0 ℃等温线和800 mm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 地区
青藏 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 非季风区、400mm 等 昆仑山 —阿尔金山以 降水量线以西 北
横断山以西、
海拔高,气候严寒
喜马拉雅山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哪一线?为什么以此线为界(此线还 有何地理意义)?
②房屋:土坏垒墙,室内有土炕 (防寒、保温),黄土高原挖窑洞 居住。
③交通运输:过去,马拉大车;现 在,以铁路、公路为主。 ④民间运动:溜冰。
依据气候和地貌 的差异:
我国的A、B、C 三大自然区分 别是?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综合气候、地貌、人类生产和生活差异:我国 又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