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为政第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感作文【初中初一600字】

合集下载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后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后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后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这句话,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学习的道路。

以前,我总觉得学习就是把老师教的知识记住,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写出来就行了。

可当我真正开始这样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就好比我是一只小蜜蜂,只知道拼命地往自己的小蜜罐里装花蜜,却从来不去想这些花蜜有什么不同,怎么才能酿成最甜的蜜。

这不就是“学而不思”吗?结果呢,我在考试的时候,那些知识就像是调皮的小精灵,一下子全跑光了,我只能干瞪眼,这多让人着急呀!有一次,数学老师讲了一道很难的题,我听完觉得自己懂了,就没有再去想。

等到做作业的时候,一模一样的题摆在我面前,我却傻眼了,脑袋里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我当时就想:“哎呀,我怎么这么笨呀!”后来我才明白,是我只学了,没有去思考,没有真正理解这道题的意思。

再说说“思而不学则殆”吧。

我的同桌小明,可聪明啦,脑袋瓜转得特别快。

可他有时候就爱自己瞎琢磨,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也不认真听。

有一回,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小明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一通乱写,结果呢?老师给他的评语是“离题万里”!他还不服气,跟老师争辩说他有自己的想法。

老师就说:“你这就是思而不学,光有想法,没有知识的积累,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这就像盖房子,你光有一堆奇妙的设计,却没有砖头、水泥这些材料,能盖出房子来吗?其实呀,学习就像是一场冒险。

我们既要努力收集知识的宝藏,又要开动脑筋,把这些宝藏变成闪闪发光的宝石。

如果只收集不思考,那宝藏就还是乱糟糟的一堆;要是光思考不收集,那也只能是空想,啥也得不到。

我现在明白了,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学和思结合起来。

上课认真听讲,把知识装进脑袋里,然后课后多想想,这些知识怎么用,为什么是这样。

就像吃饭一样,不仅要把饭吃进去,还要好好消化,才能变成营养,让我们长得壮壮的。

所以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真的太有道理啦!它就像我的学习导航仪,指引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稳稳地航行。

《论语》读后感作文600字(精选27篇)

《论语》读后感作文600字(精选27篇)

《论语》读后感作文600字(精选27篇)《论语》作文600字篇1《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

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大家别以为,孔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

因为我想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

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我从书中得知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他宣扬一宗刚整的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已成仁。

”孔子的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也应学习古人的精神传扬仁爱,不是吗?《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里的古文,里面有教人们做人的道理.比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有子说:"他(她)做人孝顺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而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定做人的道理.孝顺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却没有做到孝顺父母.父母们总是叫我去收拾碗,我都拒绝了,他(她)们叫我去买东西,我也拒绝了.只要是父母们叫我去干的事情,我都没有完成.有一次,母亲叫我去买面包,我没答应,这次她生气了:"只会吃,不会做,真是一个窝囊废."说完,还打了我.母亲从不打我,从不骂我,从不生我的气,这次她是真的发怒了.我伤心极了,躲到被子里去哭.从这学期学了论语后,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只要父母吩咐我去做任何事情,我都要全力以赴.学了论语对人是非常有用的!会让人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用意,父母的伟大!虽然父亲有时候让我干的活比较重,但是他们是为了让我体会到劳动的收获!虽然我犯错时被他们批评了,但是我不怨恨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表面是在批评,但暗中却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一种爱,这种爱是别人感受不到的爱!《论语》读后感作文600字篇2在学习班里,同初一预备班的学哥学姐们读到了初一上册的课本,其中,《论语十则》这篇文章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精选5篇)论语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如何关心和孝敬父母,还让我学到了如何对待学习、如何做人等方面的道理,如果让你写一篇论语读后感,你知道怎么写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篇1】《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2 或前551——前479)。

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这本书流传至今,历经了2000多年。

我不由得大吃一惊,心想:历经两千多年的书,想必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吧,要不然它也不会这么著名。

我又一次翻开书,开始细细的品味了。

我看见论语上有这么一句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

”是啊,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短处,反之,每个人也都有长处。

所以,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进一步。

我忽然想到了五年级时,我们班里有几个人写的字蛮漂亮的,我十分羡慕,就有时候会去练练字,但是没过两个月就渐渐淡忘了,后来索性就不练了。

直到六年级下册时,我才又下定决心练字了,因为虽然不算特别难看,可是有时候考试时会因为写的不清楚而白白扣分。

我就慢慢地开始把字形矫正过来,可是写那些字的时候特别费力,常常写了一会儿就手酸的要命,但是我每当这时候,就会想起别人那好看的字,暗暗鼓励自己,渐渐地,渐渐地,我写的时候就越来越顺手了。

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篇2】我最近完成了一本书,它就是《论语》。

读论语心得有感600字(精选8篇)

读论语心得有感600字(精选8篇)

读论语心得有感600字(精选8篇)读论语心得有感600字篇1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

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

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

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

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读论语心得有感600字篇2高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不嫌弃一粒粒比自己小的石子。

密林之所以密,是因为它不嫌弃一棵棵比自己小的树苗。

——题记《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不少言论富含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读了这篇著作,我受益匪浅,不仅对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还知道了许多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初一话题作文600字7篇

论语读后感初一话题作文600字7篇

论语读后感初一话题作文600字7篇《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初一作文600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初一作文600字1看因讲《论语》所体现出知性气质而被众人所熟知的于丹女士的专访,她这样描述孔子: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专访在笑声中结束,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巨大的困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换言之,孔子及《论语》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古人云: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在现实中的意义重点在于作为诱惑出现。

眼睛作为对外界认知的一个通道,似乎更易被现实所乱,从而蒙蔽内心。

色彩是斑斓无常的,正如每一种诱惑与欲望,而能够抵之御之的唯一办法即是强大、坚定自己的内心。

而温度,正是内心的良药。

《论语》教与人天地和谐共处之道为先,其意很是明确:一个人可以闭世隐居(而这点确实由许多人难以揣测的社会因素造成),但他必须活在世上——意味必须先学会与自然相处,儒家所讲的类似与道家的“天人合一”便在此有所体现。

而第二要务即为心灵之道,我觉得这足以体现孔子这个圣贤对人生把握太到位了,只要心灵足够强壮,那么便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在人生的风口浪尖上依然神定气平;同样,是要给心灵找到正确的归途,那么仁、义、礼、智、信自然成为其准则,黑白清浊也就自然分明。

国外的情诗中总说:WE SHOULD BE STRONG ENOUGH TO FIGHT FOR THIS LOVE。

虽然情感亦属错综复杂,充斥人性境遇的,但一个“足够强壮”也与孔夫子所倡的心灵之道不谋而合。

明白这两点后,理想、交友、人生都已不是问题。

“为大事者不拘小节”主要的路径已确定,自然就难堕迷途。

我们确实能从《论语》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他拥有一个常人应有的率性,也拥有一个圣哲的豁朗与通彻;也会对天发誓,也会“知天命”而慨叹。

读论语作文600字(通用30篇)

读论语作文600字(通用30篇)

读论语作文600字读论语作文600字(通用3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论语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论语作文600字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干什么?哈哈!这是我在背《论语》。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与他和弟子们的对话。

它的核心概念是“仁”,“仁”就是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生,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它的意思是,孔子教育弟子,在家就得孝敬父母,出门对待朋友,就像对待自已的兄长一样尊重。

友爱,说话谨慎,说了就守信。

对众人有广泛的爱,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去做了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学文献知识。

这句话说明了孔子把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放在首位。

不管是谁,在父母面前,都要尽孝。

拿汉文帝来说,他可是皇帝,每天需处理的事务不记其数,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向母亲问候请安。

他母亲生病了三年,他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甚至母亲喝的药,他都要先尝一尝。

难道我们不该向汉文帝学习吗?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的大意是,人如果没有信用,根本不可以,就像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一样,怎么能走呢?春秋时期,季札出使晋国,路经徐国,徐君想要季札之剑,可又不便说,季札看出来了,在心里把剑送给了徐君。

季札出使完晋国回来时徐君已死,他把剑送给了徐君的儿子,他儿子不敢接受,季札便把剑挂在徐君之墓上。

如果我是季札,我就做不到这些,我认为徐君死了,我的约定就没了。

像季札这么讲诚信之人真是太少见了。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讲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如果你没有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就不会有朋友,最终被淘汰。

《论语》是一本好书,希望大家都来读,受教育,有所得。

读论语作文600字篇2论语,一个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论语读后感500字。

初一作文读后感《读论语为政第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感》600字(共8页PPT)

初一作文读后感《读论语为政第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感》600字(共8页PPT)
的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
精神疲惫。
关键词:书本知识,空想,读书,
精神,学习,不能,增加,负担,知道, 思考,感到,灵活,疲惫。
初一作文读后感《读论语为政 第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有感》
同学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些

死学 知道“
”。不会变通,最后
地方 就会有许多不明白的
。而有
读书 一部分同学只是思考,而不
初一作文读后感《读论语为政 第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有感》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了孔子
问仲由教导他的话明白了吗?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问 才是真正的“知”。我们知道的
题要回答表明你是知道的,不知道
的问题你要说不知道,如果别人问你 问题,你心里不会,却在表面上应付, 这样的人虽然用小聪明得到了别人的
“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错误 讲的是我们如果研究
的知识,
是有危害的。有的同学只是喜
钻研 欢
,而不分钻研的对错。只
钻研错误的知识,会让你很纠结,分 不清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对以后的学 习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钻研
铺 正确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
路。
关键词:异端,错误,危害,同学,
钻研,铺路,攻乎,知识,喜欢,对错, 纠结,学习,做好,很大。
内心 赏识,但是你
却并不理解它
含义 真正的
,下次别人还问你这
个问题,你还是作应付回答时,你便
了成连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的人。
关键词:问仲,教导,问题,内心,
含义,基本知识,知道,回答,表明,不 会,得到,赏识,理解,了成。
初一作文读后感《读论语为政 第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有感》

读论语作文600字(精选22篇)

读论语作文600字(精选22篇)

读论语作文600字读论语作文600字(精选22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论语作文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论语作文600字篇1伫立水边,凝望悠悠流水,我不禁心绪飞扬,遐想万千……水是时间吧?时间无情,正如流水之无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感慨中有多少“时不我待”的无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无论是谁——圣人或凡人,英雄或平民,都阻止不了时间的脚步,脱不了黑发变白首最终化为一抔黄土的“宿命”。

时间无限而生命有涯,于是有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感悟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戒。

水是德吧?德之高下,正如水之深浅。

“深水不响,响水不深。

”欢呼叫嚣的必是浅溪,低吼沉吟的才是江海。

“圣人韬光,贤人遁世。

”德高之人甘于平淡,耐得住寂寞。

追名逐利、吵新闻爆丑闻的必是寡德浅薄之辈。

一块石头就能让小溪开一朵炫耀之花,一座大山也改变不了江海的沉稳。

小人为自己唱赞歌,君子让别人去评说。

水是心灵吧?心灵之明晦,正如水之清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水的澄澈来自于活水不断的水源,心灵的澄明来自于善于纳新的心胸。

水之澄澈能映出天光云影,心灵之澄明能包容世间万象。

水就是人吧?水结而为冰,冰是人棱角鲜明的性格;冰融而为水,水是人或激扬澎湃或缠缠绵绵的情感;水化而为气,气是什么呢?气是陶渊明篱下长开不败的菊花,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忧天下,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抱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

是充沛于天地之间,亘贯于历史古今的浩然正气,是多少人穷其一生追求的人生真谛。

读论语作文600字篇2《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论语为政第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有感
这篇《论语》讲了我们学习要灵活变通,不能死记硬背,那样会给我们增加负担,知道的东西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东西就不知道。

这才是真正的知道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的是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一味的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些同学只知道“死学”。

不会变通,最后就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

而有一部分同学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学习起来就很吃力。

脑子里没有一点知识,也就很疲劳的。

所以,我们不要学习这两种人,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学习变轻松。

“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讲的是我们如果研究错误的知识,是有危害的。

有的同学只是喜欢钻研,而不分钻研的对错。

只钻研错误的知识,会让你很纠结,分不清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钻研正确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路。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了孔子问仲由教导他的话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

我们知道的问题要回答表明你是知道的,不知道的问题你要说不知道,如果别人问你问题,你心里不会,却在表面上应付,这样的人虽然用小聪明得到了别人的赏识,但是你内心却并不理解它真正的含义,下次别人还问你这个问题,你还是作应付回答时,你便了成连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的人。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要处处引以为戒,不要成为只会耍小聪明的人。

我们要把思与学结合在一起,还要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初一:忠厚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