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跆拳道》(专修)课程教学大纲

《跆拳道》(专修)课程教学大纲

《跆拳道》(专修)课程教学⼤纲《跆拳道》(专修)课程教学⼤纲⼀、说明(⼀)课程的定义:跆拳道运动是⼀项利⽤拳和脚进⾏搏击的对抗性运动,是为了正当防卫,通过⾝体与精神的训练,科学地运⽤⼿脚及⾝体各部位的⽅法和技术。

经常参加跆拳道的训练,能有效地提⾼⾝体素质,加强⾃我防卫与搏击能⼒,通过对道的学习,可以树⽴⾼尚的⼈格和提⾼道德境界,达到培养⾝⼼健康的⽬的。

(⼆)编写依据:本课程教学⼤纲是依据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06年修订的⾼职教学计划⽽编写。

(三)⽬的任务:1、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培养学⽣热爱祖国体育事业,具备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2、理论要求:应掌握主要章节的概述、动作技术的训练⽅法、较全⾯的了解跆拳道理论基础知识。

3、技术要求:全⾯掌握跆拳道基本动作的技法,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及较⾼的专业技术⽔平。

4、教学法和训练法要求:应掌握跆拳道教学与训练的⼀般原则和特点,及常⽤的教学⽅法和教学⽅法和训练⼿段,达到四会要求(会练、会教、会讲、会写)。

5、竞赛组织与裁判要求:掌握跆拳道竞赛规则的主要精神和条款内容,了解组织竞赛的整个过程。

(四)教学时数:216学时⼆、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技术实践课教学时数安排表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术科教学与理论教学两部分(⼀)理论部分:第⼀章跆拳道运动概述第⼀节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史知识点: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第⼆节跆拳道在中国的发展知识点:发展情况第三节现代跆拳道的特点和作⽤知识点:概念、内容形式、作⽤、特点第四节跆拳道的技术内容分类与竞赛知识点:技术分类及竞赛第三节跆拳道的礼仪与礼节知识点:⾏为规范第三章战术训练第⼀节组合动作训练知识点:连贯、完整、衔接第⼆节防守反击训练知识点:转换迅速,防守与反击连为⼀体,模仿逼真,实战再现第三节条件实战训练知识点:运⽤技战术动作正确、合理、实效第四章:跆拳道品势技术图解第五章第⼀节跆拳道的图解知识知识点:图解基本知识第⼆节学习跆拳道的⽅法知识点:看图学跆拳道⽅法第五章跆拳道⾝体素质训练知识点:⼒量训练素质、速度和耐⼒素质、柔韧和灵敏素质第六章跆拳道品势知识点:掌握太极各章势第七章跆拳道的教学理论与⽅法第⼀节跆拳道教学原则知识点:掌握基本教学原则第⼆节跆拳道教学⽅法知识点:教学步骤、教学⽅法运⽤第三节跆拳道教学组织与教法知识点:教学课三环节、课组织教学⽅法、教师教法第⼋章跆拳道训练第⼀节跆拳道技术训练的⽅法和⼿段知识点:概念、主要⽅法、主要⼿段、注意问题第⼆节跆拳道训练计划模式知识点:长期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阶段、周和课训练计划第九章跆拳道的科学研究⼯作知识点:科研⼯作概述、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法、研究⼯作步骤第⼗章跆拳道规则与裁判法第⼀节规则知识点:得分、判罚、评定胜负第⼆节裁判法知识点:执裁过程与程序(⼆)实践部分第⼆章跆拳道基本技术动作第⼀节坐姿、站姿、⾏礼技术点:姿势、神态第⼆节基本技术动作技术点:动作结构、要领,纠错⽅法与⼿段第三章战术训练第⼀节组合动作训练技术点:连贯、完整、衔接第⼆节防守反击训练技术点:转换迅速,防守与反击连为⼀体,模仿逼真,实战再现第三节条件实战训练技术点:运⽤技战术动作正确、合理、实效第五章跆拳道⾝体素质训练技术点:⼒量训练素质、速度和耐⼒素质、柔韧和灵敏素质第六章跆拳道品势技术点:掌握太极各章品势四考核⽅式与要求(⼀)考试成绩百分⽐例1.理论 40%2.技术 50%3.平时 10%(⼆)考核内容及⽅法1、理论考核(跆拳道专修教材):闭卷考核2、技术考核(技术动作考核):规定指标考核,班级统⼀进⾏考试备注:按规定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由任课⽼师进⾏评分。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健康与体育课程类别:通修课适用专业:所有专业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跆拳道(Taekwondo),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是一种主要使用手及脚进行格斗或对抗的运动。

通过跆拳道运动的训练,将“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内化为练习者的行为规范,同时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防身自卫等目的。

二、课程教学要求1.掌握竞技跆拳道基本理论,基本步法和基本腿法。

2.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三、课程教学重、难点1.理论部分教学重点:跆拳道级位、段位制度。

2.理论部分教学难点:跆拳道比赛执裁指导。

3.实践部分教学重点:横踢。

4. 实践部分教学难点:横踢接后踢。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理论部分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

2.理论部分教学手段:问答、多媒体教学等。

3.实践部分教学方法:完整示范法、分解示范法、讲解法、重复练习法、交换练习法、攻防练习法等。

4. 实践部分教学手段:提问、攻防演练等。

五、课程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理论部分(4学时)1.教学内容(1) 跆拳道释义(2) 近代跆拳道的发展(3) 我国的跆拳道运动(4) 跆拳道的级位、段位制度(5) 跆拳道比赛执裁指导2.重、难点提示(1)重点:跆拳道级位、段位制度。

(2)难点:跆拳道比赛执裁指导。

第二部分实践部分(22学时)1.教学内容(1) 跆拳道基本步法实战姿势,前上步,后撤步,前、后交叉步,前、后滑步,原地换步等步法。

(2) 跆拳道基本腿法七、课程考核方式2.成绩构成(1)理论部分(2)实践部分(3)平时成绩八、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跆拳道》(第一版),高谊、陈立人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年;[2]《跆拳道》(第一版),刘卫军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3]《现代跆拳道》(第一版),杜七一主编,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4]《竞技跆拳道训练》(第一版),曾于久著,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4年;[5]《跆拳道运动教程》(第一版),赵光圣、刘宏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跆拳道:(韩文:태권도英文:TAEKWONDO)是朝鲜/韩国民间技击术,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格斗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高校跆拳道教学其根本目的定位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切实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跆拳道运动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它具有教育,科学规范,锤炼,观赏,刺激,易学易练等特征。是一项文化内涵丰富,健身价值较高并受世界各国青少年喜爱的现代体育运动。本课程主要学习跆拳道竞赛、品势和功力检测等运动知识。
6分一下:动作不协调,击靶不准确,力量欠缺。
3、实战技术评分标准:
10-8.5分:姿势正确,击靶准确有力,声音洪亮
8.4-7.5分:姿势较正确,击靶准确,力量一般,声音比较响亮
7.4-6分:姿势一般,击靶较准确,力量一般,声音不够响亮
6分一下:动作不协调,击靶不准确,力量欠缺。
主要参考书目:
1、《跆拳道》主编高谊陈立人 北体出版社
8.4-7.5分:动作较规范准确,劲力较有力,节奏较鲜明。
7.4-6分:动作较熟练,力量,节奏一般。
6分一下:动作不太熟练,有停顿,遗忘,表情紧张,身体僵硬。
2、腿法击靶评分标准:
10-8.5分:姿势正确,击靶准确有力,声音洪亮
8.4-7.5分:姿势较正确,击靶准确,力量一般,声音洪亮
7.4-6分:姿势一般,击靶较准确,力量一般,声音不够洪亮
(二)、教学目标
(一)、初级班
1、通过跆拳道运动的介绍,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2、初步掌握跆拳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3、了解本专项主要基本技术、战术和规则及裁判法。

《跆拳道》教学大纲.doc

《跆拳道》教学大纲.doc

《跆拳道》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跆拳道(태권도 TAEKWONDO)是东亚地区,特别是朝鲜半岛古老的民间技击术,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搏击格斗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它由品势(拳套)、搏击、功力检验三部分内容组成。

跆拳道在引进与吸收中国的传统武术及日本空手道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武术,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

它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测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术,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跆拳道是现代大学生理想的体育选修科目之一。

(二)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了解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史、特点和作用,掌握跆拳道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加强,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德、智、体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课程的任务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品德教育,结合跆拳道运动特点,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果断的意志品质、勤学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喜爱跆拳道运动项目,了解跆拳道运动项目的知识背景,平时对跆拳道的比赛和表演有所了解,具备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一)跆拳道基础品势(8学时)太极一章基本要求:通过跆拳道的基础品势,加强学生的协调性练习和对跆拳道动作的基本认识。

太极型是跆拳道的基本套路融入了太极八卦阴阳而成。

套路的行进线以阴、阳八卦线为基础,将攻击、防御、后退、前进、速度、柔韧与刚强表露无遗。

跆拳道的”型”分为太极一章至太极八章,这是初学者必须熟习的基本动作,它的每一种型内涵都相当深奥,攻击、防御、进、退、闪、躲、逆、顺等招式交互使用,变化无穷,是一种拳脚并用、可攻可守,甚至是一种要用头脑的武术,而学习跆拳道更可以健身、强身、防身。

(二)跆拳道基本技术(14学时)1、准备姿势和步法;2、前踢和横踢;3、劈腿;4、侧踢;基本要求:通过跆拳道基本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对跆拳道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

跆拳道课程教学⼤纲《跆拳道》课程教学⼤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跆拳道英⽂名称: Taekwondo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 60学分: 4适⽤对象:本、专科⽣课程的性质、⽬的和任务体育课是⾼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的主要途径。

跆拳道专项课我校开设的体育专项课之⼀,是为对跆拳道项⽬有⼀定爱好和基础的学⽣开设的,它是使学⽣在全⾯锻炼⾝体的基础之上重点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术,锻炼⽅法和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跆拳道运动为主要锻炼形式,兼顾全⾯的⾝体素质练习,以提⾼学⽣的健康⽔平,掌握锻炼⽅法和技能,为终⾝体育打好基础。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了解跆拳道运动的基本常识和规律,能够⽤跆拳道运动这⼀形式进⾏⾃我⾝体锻炼并能逐步提⾼,能欣赏和理解⾼⽔平跆拳道⽐赛,能在基层跆拳道活动中起到⾻⼲带头作⽤。

2. 熟练掌握基本姿势、基本步伐、基本腿法、拳进攻、防守技术、组合腿法、品势等六⼤基本技术,能够做到动作准确规范。

3. 具有⼀定的灵活运⽤动作能⼒和实战能⼒。

能在跆拳道⽐赛中较好地把各项基本技术串联起来并具有⼀定的应变能⼒和团结协作能⼒。

具有克服困难战胜对⼿的勇⽓和信⼼。

4. 全⾯发展和提⾼各项⾝体素质,改善⾝体机能,为今后运动能⼒的提⾼和⽣活质量的提⾼打下基础。

5. 了解跆拳道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在⽐赛中加以实践和提⾼。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 、基本理论部分1.1 、体育概述1.1.1 、体育的概念、产⽣和组成1.1.2 、体育的本质与功能1.1.3 、体育与素质教育1.1.4 、⾼等学校体育1.2 、体育锻炼对⼈体的影响1.2.1 、⼈体⽣长发育的⼀般规律1.2.2 、影响⼈体⽣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2.3 、体育锻炼对⼈体的影响1.2.4 、健康是⼤学⽣成才的重要因素1.3 、体育锻炼的科学⽅法1.3.1 、锻炼⾝体的基本原则1.3.2 、锻炼⾝体的⽅法1.3.3 、锻炼⽅法的选择1.3.4 、⾝体锻炼效果的⾃我评价1.4 、体育卫⽣与保健1.4.1 、体育锻炼的卫⽣常识。

跆拳道教学大纲

跆拳道教学大纲

跆拳道教学大纲跆拳道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跆拳道自2000年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被世人称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

跆拳道运动是朝鲜民族特有的运动形式,是一项以脚踢为主,手脚并用的一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是一项利用拳和脚进行搏击的对抗性运动,是练习者防身健体、修身养性、娱乐观赏、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的一种较好的手段。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的宗旨,并突出爱国主义。

要求练习者在练习技术的同时,在道德修养方面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

通过行礼的方式,如向长辈、教练、队友鞠躬施礼,使跆拳道练习者养成发自内心的行礼习惯,以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互助互学的作风,并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编写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有关精神,并结合我校体育设施、师资状况和学生体育兴趣以及气候条件等情况制定的,总学时数为40学时,在一、五年级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一)基础班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掌握跆拳道基本技术和技能,并能运用于实践。

2.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各关节柔韧性和灵敏度,增加击打与抗击打能力。

培养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3.发展个性,磨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宽厚待人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了解跆拳道运动的起源发展,跆拳道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5.提高学生的欣赏跆拳道高水平比赛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提高班1.熟练掌握跆拳道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战术。

具有一定的跆拳道比赛能力。

2.练就强健的体魄,具有较高的自身科学锻炼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理念。

3.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学时内容基础班提高班备注学时学时专项理论 3 1 在实践课中进行授课基本技术实战姿势,上步,后撤步,前滑步,后滑步,原地换步,弹跳步,垫步及各种常用步法6 5学时内容基础班提高班备注学时学时下段防御、中段防御、上段防御、3种冲拳6 3前踢,横踢,后踢,下劈腿,侧踢9 12实战,太极一章,太极二章,跆拳道舞、特技9 12身体素质一般素质6 6在实践课中进行训练专项素质汇报 1 1总学时40 40(一)理论部分:1.基础班:了解什么是跆拳道及跆拳道的礼仪。

跆拳道教学安排完整版

跆拳道教学安排完整版

跆拳道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跆拳道(Taekwondo)运动起源于韩国,是一项在两人之间按照特定规则进行的博击运动。

跆拳道又分传统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两种。

该运动具有搏击、健身等多种功能,因而跆拳道运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爱好者遍及世界各地。

本课程主要介绍竞技跆拳道基本技术、战术以及防身自卫术和跆拳道品式等,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基本动作、各种辅助练习和实战演练的结合,使学生能较快的掌握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初步掌握跆拳道的基本步法、基本腿法。

2、进一步掌握跆拳道的基本腿法及基本腿法的连接技术。

3、掌握跆拳道的组合技、战术及实战演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跆拳道的基本技术;
2、教学难点:跆拳道的基本战术和组合动作。

四、教学内容、形式和时数分配。

《跆拳道》教学大纲

《跆拳道》教学大纲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专业本科学生课程代码:05E02214学时分配:36赋予学分:2先修课程:后续课程:跆拳道A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实现增强体质、增进 健康、提高素养、掌握基本技术技能以及基本教学训练方法等目标的社会体育的学科基础课程。

三'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通过任课教师的身教、言教,培养学生具有作风正派、为人师表、遵 纪守法、文明礼貌的情操,以及勤学苦练,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开展,使学 生在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上得到提高,提高学生防身自卫能力,培养学 生自觉参加跆拳道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较系统的掌握跆拳道运动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 和基本教学技能,掌握运用跆拳道运动中品势、拳法、腿法等活动方式,增强自身体能的健身 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跆拳道教学、运动训练、运动会组织与竞赛的基本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理论课:跆拳道概述与裁判 讲授 实践课:跆拳道基本技战术 实践跆拳道教学实战 实践 身体素质训练 实践 考核与机动 五、教学设备和设施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对跆拳道器材与设备具有统一的要求。

由于跆拳道教学实践性强的 特点,用于跆拳道教学实践的器材与设备需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同时需要局部进行技术教学的 辅助教学器材与设备。

六、课程考核与评估考查,跆拳道基本技术:80%、平时表现:20%o 平时表现:出勤、课堂学习热情、作业 与实6学时• 16学时 8学时4学时 2学时习。

七、附录参考书目:杨龙、金基洞编著:《跆拳道快速入门与实战技术》成都时代出版社2014杜七一编著:《现代跆拳道教程》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王德新、樊庆敏主编:《现代拳击运动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高谊、陈立人编著:《跆拳道》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袁同春主编:《跆拳道》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刘卫军编著:《跆拳道》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概况
2.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跆拳道基础课(L01001)
1.专项内容
(1)基本技术:
①准备姿势(实战)。

②步法:上步、撤步、垫步、前跃步、后跃步、原地换步。

③单个技术:前踢、横踢、后踢、下劈腿法。

④组合技术:进攻技术。

(1)基本战术:阵地战战术,边角战术。

(2)跆拳道基本术语、场地和器材。

2.身体素质:以速度、力量、耐力素质为主,兼顾发展其它身体素质。

3.考试内容:
①素质考试:30秒提腿。

②技术击靶技术评定。

③组合腿法技术评定。

二、跆拳道基础课(L01002)
1.专项内容
(1)基本技术:
①品势的基本概念。

②品势步法以及型。

③品势动作完成规格。

(2)基本战术:节奏和动作。

(3)比赛规则以及流程。

(4)专项素质:以柔韧、力量为主,相应发展灵敏和速度,耐力素质。

2.身体素质:人体基本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

3.考试内容
①完成整套品势(80%)。

②自编品势动作组合(20%)。

三、跆拳道提高课(L01003)
1.专项内容
(1)基本技术:
①步法:侧移步、180度转体、360度转体。

②单个技术:侧踢、推踢、拳的技术、侧摆踢、后旋踢、旋风踢、双飞踢、腾空腿法。

③组合技术:反击技术、反反击技术。

(2)基本战术:反击战术、反反击战术。

(3)裁判法的临场运用。

(4)专项素质:以灵敏、速度为主,相应发展力量、耐力、柔韧素质。

(5)学习个人和团体比赛的规则要求及技术。

2.身体素质:以速度、力量、耐力素质为主,兼顾发展其它身体素质。

3.考试内容
(1)专项技术:
①组合技术技术评定(30%)。

②教学比赛(30%)。

(2)身体素质(40%):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20%),男生引体向上或双杠双臂屈伸、女生仰卧起坐(20%)。

四、跆拳道提高课(L01004)
1.专项内容
(1)基本技术:
①品势步法以及型(比赛扣分要求)。

②品势动作完成规格(比赛要求)。

③品势动作完成规格(发力以及节奏)。

(2)基本战术:介绍品势的选取和要求。

(3)专项素质:以柔韧、力量为主,相应发展灵敏和速度,耐力素质。

2.身体素质:人体基本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

3.介绍跆拳道团体赛、单项比赛的规则及要求,指导学生会安排填报各比赛表格要求和方法,结合教学比赛进行实践练习。

4.考试内容
(1)理论笔试(20%)
(2)专项技术:
①品势组合动作(20%)。

②完整品势动作(30%)。

(3)身体素质(30%):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15%),男生引体向上或双杠双臂屈伸、女生仰卧起坐(15%)。

3.建议教学安排
《跆拳道》课程总学时:126 其中讲授学时:126
4.参考书目
1、《大学体育教程》宋健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2、《跆拳道》刘卫军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 5.专业个性化需求补充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