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合集下载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稀缺性的问题: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人们必须面临做出选择的问题。

2. 指导理性人的行为的机会成本原理:由于选择一种行为必须牺牲其他行为,因此人们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3. 市场会达到均衡状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会相互作用,导致价格和数量达到均衡状态。

4. 政府可以干预市场: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和法律规定等手段来干预市场。

5. 贸易可以让每个人受益:自由贸易可以让各国在不同的领域获得利益。

6. 市场效率会导致最优分配:在市场效率下,资源会分配到最有价值的用途。

7. 政府干预可能导致效率损失:政府的干预可能导致市场效率的下降。

8. 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反之亦然。

9. 风险和回报成正比:风险和回报是成正比的,高风险投资通常具有更高的回报。

10. 市场不完美: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垄断和外部性等问题,需要政府干预来解决。

- 1 -。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做出选择的社会科学。

在这门学科中,有十个基本原理贯穿始终,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和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意味着要在不同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比如,一个人在有限的收入下,需要决定是购买更多的食品还是更多的衣物;一个国家在有限的财政预算下,需要决定是将资金投入教育还是医疗。

这种权衡取舍是无处不在的,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欲望和需求却是无限的。

当我们做出选择时,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可能的选择。

而被放弃的选择中所带来的价值,就是我们做出当前选择的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大学生选择毕业后立即工作,而不是继续深造,那么他放弃的继续深造所带来的知识和未来更高的收入,就是他选择工作的机会成本。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正如前面提到的机会成本,理解某种东西的成本不仅仅是我们为了得到它所付出的金钱,还包括为了获得它而放弃的其他机会的价值。

比如,一个企业决定投资一个新项目,不仅要考虑项目的直接投资成本,还要考虑如果把这些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可能获得的收益。

对于个人来说,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当我们选择用时间做一件事情时,就意味着不能用这段时间做其他事情。

比如,周末选择在家休息,就放弃了外出社交或学习新技能的机会,这些被放弃的机会就是在家休息的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在做决策时,会考虑边际量,即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额外成本。

例如,一家航空公司在考虑是否要增加一个航班时,会比较增加航班所带来的额外收入(边际收益)和额外成本(边际成本)。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增加航班就是有利可图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决定是否要购买更多的商品时,也会考虑边际量。

比如,在购买面包时,如果第一个面包能解决饥饿问题,带来很大的满足感,那么第二个面包带来的满足感可能就会减少。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一、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即依赖于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量。

当供应比需求多时,价格下降;反之当供应比需求少时,价格上升。

二、“边际理论”边际理论是市场经济中使用最多的经济学理论之一,它主张通过增加或减少价值来提高收益。

它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单位的收入增加时,不一定会提高总收入,而是依赖于收入增加的多少。

三、最优分配原理最优分配原理是指公平、合理地将利益和责任分配给各个效益者。

在各个权利和义务之间,应该找到最优的分配方式,即将利益最大化,以满足任何组织的目的。

四、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理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理是指消费者经济行为的基本原则,即追求获得最大利益。

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把利益最大化作为决定因素,以达到最大收益的目的。

五、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原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原理是指通过社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各项需求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取得经济发展的有效成果,必须重视社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

六、利润最大化原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即企业追求获得最大的利润,通过价格、产出、市场结构等管理策略,将收益最大化。

七、最低成本原理最低成本原理是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即企业在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时,应当尽可能降低成本,以便降低价格经营招揽客户,以壮大企业产业利润。

八、利用经济技术进步原理利用经济技术进步原则是指keep利用最新的经济技术进步,不断改善生产设备环境,增加产量,获得最大的收益和效益的原则。

九、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原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原则是指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发展和维护社会适应环境变化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时,应当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十、资源有效利用原理资源有效利用原则是指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更节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我们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

社会面临效率(Efficiency)与平等(Equality)之间的权衡取舍。

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平等是指将这些利益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征)。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事理性的。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指边缘)。

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情的边缘的调整。

如是多花一个小时在复习功课上还是看电视上。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i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出决策。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Incentive):一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比如惩罚与奖励的预期)。

市场上的高价格提供了买者少消费和卖者多生产的激励。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两国之间的贸易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使各国可以从事本国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和服务。

贸易使每个人都可以专门从事自已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服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的原因一:只有在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时,看不见的手才能施展其魔力。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你知道是什么吗?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经济学十大原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知识。

欢迎阅读。

经济学十大原理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

做出决策就要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人们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一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rational people)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是指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出决策。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incentive)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经济学十大原理2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可以使每个人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贸易,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物品与服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指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她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全部经济学中最著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可能原因:外部性与市场实力。

外部性(externality)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

外部性的经典例子是污染,例如,当一种产品的生产污染了空气并引起住在工厂附近人们的健康问题时,市场本身并不能将这种成本考虑在内。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解释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解释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解释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面临交易关系原句可理解为“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

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当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的运用在保卫海岸线上免受外国入侵的时候(大炮),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

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

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

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选择而来的机会成本。

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

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

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利益,这一点也不奇怪。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

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

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

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

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然而,政策有时也会有事先并不明显的影响。

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也许你在新闻中听到过,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美国人的竞争对手。

实际上,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十大经济原理

十大经济原理

十大经济原理一、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是指,当做出一个选择时,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选择就是机会成本。

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得到某个东西,必须放弃其他东西。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做决策时要考虑到放弃的那些选择,并且要权衡利弊。

二、边际效应原理边际效应原理是指,当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量时,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就是边际效应。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生产和消费中要考虑到每一单位的增量和减量对整体的影响。

三、供求关系原理供求关系原理是指,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由供给和需求两者相互作用决定。

当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当供给增加时,价格下降。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要根据供求关系来确定价格和数量。

四、市场失灵原理市场失灵原理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和调节经济活动。

市场失灵主要有三种形式: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要注意市场失灵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干预。

五、收益递减原理收益递减原理是指,当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其他要素不变时,其边际产出会逐渐减少。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生产中要考虑到生产要素的边际效应,避免过度投入导致收益递减。

六、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存在差异性优势。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国际贸易中要根据比较优势来进行分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七、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指,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给量增加而导致的。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货币政策制定中要控制好货币供给量,以避免通货膨胀。

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原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原则是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要协调使用财政和货币两种手段来实现经济平衡和稳定。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要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

九、劳动力市场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劳动力市场中要关注供求关系,合理确定工资水平。

十、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原则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原则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要考虑到公平和效率两者之间的关系,追求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经济学十大原理分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分析
从整个经济状況来者,经济水平的衡量标准是生产力;整体经济中,最重要的工 具是货币,但货币的量一旦超过所需,就会导致物价上升;而货币量不仅影响物价, 还会影响就业,所以社会就面临着通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
十大原理,基本都是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的总结,这像是数学中的一些公理 一样。单从几条原理上来看,原理十比较复杂,是否真的如此,只能姑且认同。而原 理一、原理二和原理三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基础之上,因此在使用通过他们得到的结论 时,应当格外小心。我国和西方的社会环境不同,这会决定原理四的作用,不同国家 的经济之所以有不同的表现,关键可能就在原理四。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点,也应是 原理四,应当结合社会背景,制定出本土政策。
经济学十大原理
13
总结
将十个原理串起来,从个人的角度,人面对选择,存在权街取舍的问题;权衡时 的依据品成本和收益;根据成本和收益,如何更改自己的行为;人们通过比较成本和 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必然会受到激励的影响;人的决策会影响到其他人,也相互依赖 ,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可通过贸易实现;贸易行为的进行需要有组织,而市场正是一 种有效的方式;但是市场会存在失灵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干预;人和人以及形成的 政策等共同组成了经济。
经济学十大原理
7
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 概念:就是说市场可以按照价值规律的原则,对
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化配置,以达 到资源配置的最大优化,这样可以更好地使市场 主体进行生产,达到效益最大化。
▪ 市场: 大量的买卖行为产生的场所 (不一定在同
一个地点)
▪ 组织经济活动:意味着需要决定由谁来生产什么
经济学十大原理
10
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 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 需要在富人与穷人
之间重新分配收入。但这会减少工作与生产的激 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
经济学十大原理
13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 的东西
?人们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行动方案的成
好的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 于施政的结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 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 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8
本章我们将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
$40,000 的利息
在两种情形中,总成本(显性 +隐性)都是 $5000
经济学十大原理
17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
= 总收益-总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
= 总收益-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没有考虑隐性成本,因此会计利润要大
于经济利润
经济学十大原理
18
主动学习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办公室的均衡租金上涨了 $500/每月 在以下情形下,比较对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影响:
经济学十大原理
16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一个例子
你需要 $100,000 开始你的业务。利率为 5%.
?情形 1: 借 $100,000
?显性成本= $5000借款利息
?情形 2: 使用$40,000储蓄,并借 $60,000
?显性成本= $3000 (5%) 借款利息 ?隐性成本= $2000 (5%) 损失了你原本可以获得的
法国:布阿吉尔贝尔、西 斯蒙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
新古典经济学 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财富的客观论: 马克思将古典政治经济学、黑格 尔的辩证法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经 济理论结合起来
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 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财富的主观论: 有形商品带来的欢乐或效用才是 财富的本质 研究欲望与稀缺之间的关系,淡 化政治因素
重商主义 15~17世纪
重农主义 17世纪下半叶
财富是有使用价 值的物质产品,
财富的创造即纯 产品的生产
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增加 财富的途径是提高劳动生 产率和增加工人人数
研究物质财富的生产、分 配和增长等问题 财富的客观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英国:配第、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所有决策都面临着权衡取舍。比如 :
?参加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的时
间学习
?想要更多的收入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使得休
息时间减少
?保护环境意味着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
经济学十大原理
12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
效率 vs. 平等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 比如:
?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
消费多少
?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 ?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护和其
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 是提高我们对政府政策的
经济学原理与政策
引言
?从词源上看, economy一词的词源来自希腊语
“oikos”(家政、家务)和“ nomos”(规则、 次序)的组合,两者合在一起即家庭事务管理。
?在西方,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
色诺芬 (约公元前 430 ~354年),认为经济学就 是研究关于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财产的问题。
本与利益
?任何一种东西的 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
放弃的东西
?这是人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
经济学十大原理
14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 东西
例如:
上一年大学的机会成本不仅仅是学费,书籍,住房 和伙食的钱全部加起来,还包括由于没有工作而损失 的工资
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不仅是票价,还包括你呆在 剧院的时间的价值
经济学十大原理
15
企业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 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例如: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隐性成本: 不需要企业支付货币的投入成本
例如:企业所有者时间的机会成本
?无论对于显性成本还是隐性成本,两者对于企业
决策都是重要的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区别强调了经济学家
与会计师在分析经营活动时的重要区别
适当作用与范围的认识
经济学十大原理
4
课程内容
?1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3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4弹性及其应用
?5外部性
6一国收入的衡量
?7短期经济波动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5
主要参考书目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保罗 ·萨缪尔森 ,经济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6
1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a. 你租用办公室 b. 你自己拥有办公室
19
主动学习
参考答案
办公室的均衡租金上涨了 $500/每月 a.你租用办公室
显性成本增加了 $500/每月。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都减少了 $500/ 每月 b.你自己拥有办公室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322年)认为经济就是
一种谋生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 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
经济学十大原理
1
?在古汉语中, 经济一词是指“经邦济世”、“经
国济民”,或者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晋书·殷浩传》“足下沉(深)识淹长,思综通练,
起而明之,足以 经济。”
?现代汉语中的“经济”含有节约、勤俭、理财和
精心管理的意思。
?日本学者最早将西方著作中的 economy一词译为经济 ?19世纪下半叶从日本引入我国 ?梁启超、严复则将 economy译为生计
经济学十大原理
2
经济学的由来
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 态,财富在流通中增 加,获取财富(金银) 的途径是开采金银矿 和对外贸易
9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 比如:
?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
消费多少
?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 ?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护和其
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
经济学十大原理
10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