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

【例题】:

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

【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在乘法算式中,0乘以任何数都得0;1乘以任何数都是任何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任何数除以1都是任何数。

★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例题】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

【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

【重点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 0 = a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 - a = 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 0 = a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 X 0 = 0

★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字母表示:0 ÷ a = 0 (a ≠ 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字母表示:a ÷ a = 1 (a ≠ 0)

★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字母表示:a ÷ 0 此式错误,不成立

【例题】:

计算: 0÷27+5×0+4

1

【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

【重点内容】: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和大括号时,要先算小括

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后算大括号里的,最后再按照同级运算规则来算括号外面的。【例题】

计算(34×2+92)÷16-7

【知识要点5】:租船问题

【重点内容】:

★解决租船问题时,尽量乘坐人均租金便宜的船,大小船搭配正好满员,没有空余座位时最省钱。

【例题】: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划船,一共有30人,大船每条限乘6人,租金35元。小船每条限乘

4人,租金20元。怎样租船最省钱?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知识要点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重点内容】:

★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观察时,先确定看到的图形有几层(列),每层(列)的小正方体有几列(层)。

★只有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图形时才可以确定其形状。

【例题】:

1、连线题:

2

2、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

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知识要点6】:加法运算定律

【重点内容】: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a+b)+ c = a +(b+c)。【例题】

计算: 26+37+74 46+28+54+72

【知识要点7】:连减的简便计算

【重点内容】: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字母表示:a-b-c = a-(b+c)★在减法计算中,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字母表示:a-b-c = a-c-b

【例题】

计算: 356—27—73 545—167—145

【知识要点8】:乘法运算定律

【重点内容】: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为:a×b = 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表示为:(a×b)×c = 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表示为:(a+b)× c = a×c+b×c a×(b+c) = a×b + a×c

逆运算:a×b + a×c = a×(b+c)

★结合律是一种运算,分配律是两种运算。乘法分配律也适用于减法。

3

【例题】

1、图书馆新进一批图书共12包,每包25本,每本4元。这批图书一共多少元?

2、计算(21+25)×4 64×64+36×64 265×105—265×5

【知识要点9】:除法的运算定律

【重点内容】: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字母表示为:a÷b÷c=a÷(b×c)★在除法中,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c÷b

【例题】

计算:①3200÷4÷25 ②88×125 ③99×38+38

【使用简便方法的例子】: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

1、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2、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75+98+25 488+40+60

=75+25+98 =488+(40+60)

=100+98 =488+100

=198 =588

3、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4、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25×56×4 99×125×8

=25×4×56 =99×(125×8)

=100×56 =99×1000

=5600 =99000

5、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简算例子

6、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简算例子

65+28+35+72 25×125×4×8

=(65+35)+(28+72) =(25×4)×(125×8)

=100+100 =100×1000

=200 =100000

7、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分解式例子合并式例子特殊1(添项)

25×(40+4) 135×12-135×2 99×256+256

=25×40+25×4 =135×(12-2) =99×256+256×1

=1000+100 =135×10 =(99+1)×256

=1100 =1350 =100×256

=25600

4

特殊2 特殊3 特殊4

45×102 99×26 35×8-4×35

=45×(100+2) =(100-1)×26 =35×(8-4)

=4500+90 =100×26-1×26 =35×4

=4590 =2600-26 =140

=2574

8、连续减法简算例子

528-65-35 528-89-128528-(150+128)

=528-(65+35) =528-128-89 =528-150-128

=528-100 =400-89 =528-128-150

=428 =311 =400-150=250

9、连续除法简算例子 10、其他简算例子(带着符号搬家)

3200÷4÷25 256-58+44250÷8×4

=3200÷(4×25) =256+44-58 =250×4÷8

=3200÷100 =300-58 =1000÷8

=32 =242 =125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要点10】: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重点内容】: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例题】

0.7里面有()个0.1。0.42里面有()个0.01。0.736里面有()个0.001。

2.83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知识要点11】: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重点内容】: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

★小数的数位顺序如下表:

5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没有最高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没有最低位。因此,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

★小数的读法:

第一种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0。例:0.45读作“零点四五”;1.0002读作“一点零零零二”。

另一种读法:按照分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按分数的法来读。例如:0.38读作百分之三十八;14.25读作十四又百分之二十五。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例题】

1、读数:6.8 () 0.05() 320.08()

2、写数:三百点八五()九点零七()零点零四二()

3、写出下面各数中的“2”表示的意思。

20.04() 5.42 () 0.25() 0.672()

【知识要点12】:小数的性质

【重点内容】: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

★注意: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其他数位上的0不能动。将整数改写成小数时,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在末尾添上0。

【例题】

1、化简小数:0.80=() 105.0400=()

2、不改变小数的大小爱,把下面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5.08=() 8=()

3、把0.7改写成以0.01为计数单位的数是(),把5.0700改写成以0.01为计数单

位的数是()

4、判断:小数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知识要点13】:小数的大小比较

【重点内容】:

★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

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注意:比较小数的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

【例题】

1、在1.10、1.01、0.99、0.89、0.789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判断:大于5且小于6的小数只有9个。()

3、用0、1、2、6这四个数字,组成最小的两位小数是(),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知识要点14】: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重点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如下:右扩大,左缩小。

6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再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还是原数。

【例题】

1、一种盐水,每100千克里含盐3千克,每千克盐水里含盐多少千克?1000千克盐水里含

盐多少千克?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又向左移动两位,结果()。

【知识要点15】:小数与单位换算

【重点内容】:

★单名数的改写: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以进率;

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把复名数改写成小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而且可以通过小数点向左移动来实现。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平年 2月有28天, 闰年 2月有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例题】

48公顷=()平方千米⒊7千克=()克 7千米32米=()千米。

【知识要点1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重点内容】:

★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则看十分

位是否大于或等于5,如果是则向个位进一,如果不是,则去掉;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7

十分位,则看百分位是否大于或等于5,如果是则向十分位进一,如果不是,则去掉;保留两

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要注意在求小数近似数时,求出的小数末尾如果有0,则末尾的0不能去掉。

【例题】

0.634精确到百分位是( ) 1.28精确到十分位是( )

0.799精确到百分位是( ) 9.0548保留一位小数是( )

【知识要点17】: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重点内容】:

★为了读写方便,往往把不是整万和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先分级,确定万位或亿位,然后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方点上小数点,最后在小数的后面加写上“万”字或“亿”字,再根据要求保留小数。

【例题】

把254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97200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第五单元:三角形

【知识要点2】:三角形的特征

【重点内容】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3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3个角、3条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底。画高要用虚线表示,标上垂直符号。

为了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

生活中三角形物品:

8

雨伞、帽子、彩旗、灯罩、风帆、小亭子、雪山、楼顶、切成三角形的西瓜、火炬冰淇淋、热带鱼的边缘线、蝴蝶的翅膀、火箭、竹笋、宝塔、金字塔、机器上用的三角铁、三角架、路标、斜拉桥等。

【例题】

1、画出底边上的高:

3cm、4cm、5cm ( ) 2cm、2cm、5cm ( ) 3cm、3cm、5cm ( )

3、举例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知识要点3】三角形的分类

【重点内容】

★三角形按角分类为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

角的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按边分类为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0,它是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相等,哪么这个直角三角形就叫做等腰

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都是450.

【例题】

1、判断:用三条线段肯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

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只有两个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一个()三角形。

A、钝角

B、直角

C、钝角或直角

3、画一个腰是3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9

【知识要点4】三角形的内角和

【重点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

★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三角形中的的线段:

(1)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

(2)高:从三角形的顶点(任意两边的交点)向其对边所作的垂线段(顶点与对边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角平分线:平分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它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注:一个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所在的直线就是角的对称轴)。

(4)中位线:任意两边中点的连线。

【例题】

1.判断。在能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后面括号里画√,不能组成三角形的画×。

(1)400、450、700.( )(2)600、500、600 ( )(3)800、200、800( )

2.填空。

(1)三角形的两个角度数分别是500 和700,则第三个角是()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200、另一个锐角是()0。

(3)当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是一个()三角形。

3.老师今天做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纸风筝,已知顶角的度数是70度,你能帮老师算一算这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多少度吗?

4、求未知角的度数。

10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18】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重点内容】

★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得数的末尾有0时,一般要把0去掉。为了保证结果的

准确性,可用不同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例题】

1、计算并验算: 3.56+1.89= 5.64-1.78= 113.04+7.8= 0.3-0.18=

2、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5元6角2分+3元零9分 1t30kg+980kg 4m35cm+5m70cm

10kg-4kg800g 4km800m-3km50m 6km-2km860m

【知识要点19】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与简便计算

【重点内容】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可使用简便计算。

【例题】

1、计算:9.5+(32-25.7) 5.6+2.7+4.5 9.14-1.43-4.57

77+2.7+2.8+25 0.38+0.36+2.64 1.29+3.7+0.71+6.3

11

12 2、把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

101 + 104 10093 -10076 1003+ 105 107 -100

61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知识要点5】轴对称图形及性质

【重点内容】

★如果沿着某一条折痕对折,折痕两边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A 、一找关键点。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B 、二数出距离。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C 、三点出对应点。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D 、四连线。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例题】

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知识要点6】平移及性质

【重点内容】

★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平移的方向:指给出图形平移的方向。一般有向上平移、向下平移、向左平移和向右平移。 平移的距离:已知图形中的某个关键点,从起始位置至终止位置所移动的方格数量。 ★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

(2)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

(3)按原图将各对应点连接。

★会用割补平移法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或周长。

【例题】

长方形纸片长32厘米,宽18厘米,现沿对角线对折,试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13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知识要点1】平均数

【重点内容】

★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后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是比较几组数据的依据。

★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例题】

1、甲乙两个组一次单元检测如下表。(单位:分)

哪个小组的成绩好?

【知识要点2】复式条形统计图

【重点内容】

★纵式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在每组数中有两个数据,需要用两种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标明图例。

★但每类数据比较大时,用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方便。

【例题】

第九单元:鸡兔同笼问题

【知识要点19】【重点内容】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猜测法、列举法、画图凑数法和假设法。

【例题】

1、鸡兔同笼,有15个头,4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2、抢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分,小强抢答了8题,最后得分64分,他答错了几题?

3、全班一共有38人去游玩,共租了8条船,大船可坐6人,小船可坐4人,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14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1、()+45=55+(),这里运用了加法(),用字母 表示是()。 2、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乘法分配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4、a×6+6×15= ×(+)。 5、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这样计算是根据()。 6、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元。 7、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那么上海在北京的偏。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结合律。() 5、1250÷(25×5)=1250÷25×5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4分)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五、计算下面各题(9分) (124-85)×12÷26 75+240÷40-25 367-144÷24×13 六、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4分)。 355+260+140+245 98×101 48×125 3500÷14÷5 175×56+25×56 50×25×20×40 七、动手操作(9分)。 在平面图上标出下面各场所的位置。 1、学校在小明家的北偏东35°,距离300米。 2、游泳池在小明家的西偏南40°,距离200米。 3、商场在小明家的北偏西20°,距离200米。 八、解决问题。(32分) 1、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组织参观科技馆,男生有204人,女生有196人。如果每40人坐一辆汽车,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 要求出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关键要先求出?(2分) 列式计算:(3分) 2、李叔叔和王叔叔一起加工一批零件,李叔叔每小时加工49个,王叔叔每小时加工51个,两人一起工作了6小时才完成任务。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5分) (请用一种你认为计算最方便的方法列式计算) 3、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0袋,大米每袋7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请用两种方法解答)(7分) 4、李伯伯家养了1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有鸡鸭多少只?(5分) 5、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10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3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5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临近,各年级、各学科都已经进入到紧张的复习阶段。小编整理了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20分) 1.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295330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 的数是( )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 )人。 2. 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万位是6,百位上是2,其他数位 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3. 在○里填上,或=。 54070800000○5470800000 48万○480001 900000000○9亿1000000○999999 4.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这个点叫做( ),这两条射线叫做( )。 5. 钟面上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角;( )时整,时针与分 针所成的角是一个平角。 6. 93021,可以把除数看作( )去试商比较简便,商是( )位数。 7. 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积变成( )。 8. 两数相除的商是1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6倍,现在的商是( )。

9. 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 )分钟使客人尽快喝茶。 10. 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 积与一个宽9厘米的长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3.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4. 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8万,这个数最大是89999。( ) 5. 181o是钝角。(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5分) 1. 要使8 4188万,里不能填( ) A. 5 B.3 C. 2 D. 1 2. 15060的积末尾有______个0。 A. 4 B.3 C. 2 D. 1 3. 下面图形中,有两组平行线的图形是( )。 A. B. C. D. 4. 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 A. 3 B. 30 C. 300 D. 3000 5. 右图中,1=1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优学托教2017暑假班四年级数学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一填(一空1分,共26分) 1.一粒黄豆约重0.35克, 0.35中的3在()位上,表示()个(),5在()位上,表示()个()。 2.一个数由2个十,6个0.01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3.5.62828……是一个()小数,可以记作()。 4.12.486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5.淘气今年a岁,爸爸比他大26岁,爸爸今年()岁。妈妈的年龄是淘气的3倍,妈妈今年()岁。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1千克80克=()千克 75厘米2=()分米2 7.把 2.65、2.56、2.065、2.60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8.把29.3扩大1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移动()位。 9.在下面线段中,用第()、第()和第()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①1cm ②2cm ③3cm ④4cm 10.一个房顶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已知一个底角30°,它的顶角度数是()。 11.三角形ABC中,∠A=25°,∠B=48°,∠C=(),这是一个()三角形。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1.把3.6×5.78中乘数的小数点都去掉,积会比原来扩大1000倍。() 2.三角形如果有两个角是锐角,就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整数除以小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8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A.50.09 B.4.005 C.7.0900 2.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90°的角,看到的角是()。 A.90° B.900° C.180° 3.0.3与0.4之间的小数有()。 A.9 个 B.10个 C.无数个 4.有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图形一定是()。 A.梯形 B.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5.下面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4χ+3.2 B.3χ= 0 C.3χ-0.5>1 6.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算式是() A.2.8×0.5 B.2.8÷0.5 C.2.8-0.5 7.下面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8.小东和小伟下军旗,通过掷骰子决定谁先走(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标有1—6),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重难点整理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重难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升与毫升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容量单位1升的概念。 第二课时:认识毫升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进行升与毫升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1毫升的概念。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一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 教学重点: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第二课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商是两位数)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估计商的大致范围,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第三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以及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补】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式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探究与运用 第四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要调商1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理解调商的原理。 第五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要调商2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第六课时:商不变性质 教学重点: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第七课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理解被除数和出书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补充】简单的周期 重点:掌握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难点: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前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区分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物体形状。 第二课时: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学重点:观察、确定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面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形状摆出相应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课时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 教学重点:观察、确定物体不同面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已知面的图形正确摆出相应物体。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教学重点: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及步骤的探究过程与实际运用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可能性 第一课时:可能性 重点:了解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难点:体验、了解简单随机现象、特点及结果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1小题,满分26分) 1.(4分)(2019秋?绿园区期末)60606000最高位是位,从左往右数第二个6表示6个. 2.(1分)(2019秋?唐县期末)在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达到788200000.”横线上的数读作,其中“2”在单位,表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今年新增网民三千五百零九万人”,横线上的数写作. 3.(4分)(2019秋?巨野县期末)为了积极改善空气质量,12月4日起,我市机动车开启限行方式.限行首日,大约有1100000辆汽车被限行.横线上的数读作,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辆. 4.(2分)(2019秋?高平市期末)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角;10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度. 5.(2分)(2019秋?蓬溪县期末)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6.(1分)(2019秋?会宁县期末)一亿里有个一百万,10个十万是. 7.(2分)(2019秋?雁塔区校级期末)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是26万,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8.(2分)(2019春?高密市期末) 9.(2019秋?孝昌县期末)在〇中填上“>”“<”或“=”. 527023〇4969200 160000000〇16亿 ÷〇18015 ÷ 18012 ? 18500 ?〇50180

10.(2019春?浦东新区期中)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积最大是位数,积最小是位数.11.(2分)(2019秋?铜官区期末)钟面上,分钟转动360度,相应地时针转动度.从7:00走到7:15,分针转动了度. 二.判断题(共6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1分) 12.(1分)(2019秋?广饶县期末)小军画了一条10厘米长的直线.(判断对错)13.(1分)(2019春?东海县期末)10个一亿等于1000个10万..(判断对错)14.(1分)(2019秋?雅安期末)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判断对错)15.(1分)(2017秋?宜章县期末)一个物体也没有,有0表示.0也是自然数..(判断对错) 16.(1分)(2019秋?红安县期末)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则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判断对错) 17.(1分)(2019春?泰兴市校级期中)计算器上有许多功能键,正确认识这些功能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计算器.比如“AC”键就是“改错键”.(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8.(1分)(2019秋?凉州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有()条线段. A.4 B.5 C.6 19.(1分)(2019秋?芙蓉区期末)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这是一道求的()应用题. A.速度B.时间C.路程 20.(1分)(2019?长沙模拟)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A.5 B.10 C.14 21.(1分)(2019秋?景县期末)读500704300时,读出()个零. A.一B.两C.三 22.(1分)(2019秋?隆昌市期末)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大约()比较好.A.30毫米B.30厘米C.30分米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8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一填。(20分) 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 8,十万位上是5 ,其余各数位上都是 0,这个数写作 ( ),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2、在数字“7”和“5”中间添加( )个0,就组成七千万零五。 3÷42,( ),( )。 4、8平方千米=( )公顷 14000000平方米=( )公顷 5、∠1+直角+35°=平角,则∠1=( )。 6、( )里最大能填整数几? ( )×69<510 233>38×( ) 7、( )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平角,3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成( )。(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8、304÷52试商时可以把52看作( )来试商,这时商会( )。(“偏大”或“偏小”) 9、蜜蜂5分钟飞行2500米,蜜蜂的飞行速度可以写成( ),这只蜜蜂2小时可飞行( )千米。 10、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70万,这个六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1、已知A÷B=40(B不为0),如果B除以20,A不变,那么商是( )。 A、800 B、2 C、40 2、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2万的是( )。 A、224500 B、219820 C、220099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不可能拼成一个( )。 A、平形四边形 B、三角形 C、梯形 4、如果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和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5、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个鸡蛋,每次只能煎两个鸡蛋,两面都要煎,第一面要煎2 分钟,第二面只要煎1分钟,最少( )分钟三人都能吃到煎蛋。 A、7 B、3 C、5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两个数相除,把被除数除以10,除数乘10,商不变。……………………………( ) 2、两个锐角的和比直角大。…………………………………………………………( ) 3、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 ) 4、因为57÷4=14……1,所以570÷40=14……1。………………………………( )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 四、算一算。(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 分) 23×20= 120×5= 490÷70= 6300÷900= 250×40= 105×40= 910÷70= 59×61≈ 560÷82≈ 724÷89≈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208×55 314×28 728÷26 ※ 831÷58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谨慎填写(20分) 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2、0.28里有()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元。 3、160度角比平角少()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 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13个。最 外层一共有()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个玩具 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度,五边形()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1、 9020千克=()吨32.76千米=()千 米()米 5米20厘米=()厘米 二、准确判断(4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2、用三根分别长4厘米、6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 3、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4、131-63+37=131-(63+37)。() 5、大于2.4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三、慎重选择(6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A 、20.9 B、20.09 C、2.9 2、4.03扩大到100倍是()。 A、0.043 B、403 C、40.3 3、两个()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面积相等 C 、完全一样 4、0.72等于()。 A、0.720 B 、7.2 C、 72 1000 5、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6、4、0.72等于()。 A、0.720 B 、7.2 C、 72 1000 四、细心计算(共35分) 1、请你口算。(8’) 0.38+0.06= (155+20)-65= 64.2+5.7= 543-27-73= 0.97-0.09= 12.8-9.86= 17.05-4.58 = 9800÷25÷4= 3.5+0.6= 5-0.15= 4.35+ 5.36= 99×66+66= 0.81+0.09= 0÷78= 50-20÷5= 35×25×4= 2、请用递等式计算。(12’) 72-3×8÷6 3600÷(20-5) (450+27) ÷(21-18) 86.7-(14.3-3.8 ) 60-(12.87+0.75) 95.6-(26.3-8.3)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 汇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 亿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重点: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难点:数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方法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改写及求近似数 重点:掌握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及多位数的改写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非整万数的近似数 2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亿以上数的认识 重点: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会读写亿以上的数 难点:多位数的改写 3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重点:正确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难点: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的规律 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重点:理解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难点: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及角的度量 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及角的度量

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及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2 角的分类及画角 重点:角的分类 难点:用量角器画角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用竖式计算时积的定位 第2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重点: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竖式的写法 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重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第4课时总价、路程问题 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两个关系式的含义难点:灵活运用总价、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平行于垂直 重点: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难点:掌握画垂线和画长方形的方法 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一、动动脑筋,我会填。(25分) 1、0.64是由( )个0.1和( )个0.01组成,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 里面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5元3分=( )元 1米9分米=( )米 503克=( )千克 0.6时=( )分 2米7分米=( )米=( )分米 3、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是45°,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又是 ( )三角形。 4、板凳腿之间加一根斜木条固定是利用了三角形的( ),伸缩门是利用了 平行四边形的( )。 5、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也可以拼成一个 ( ),还可以拼成一个( )。 6、3.5×(10+0.1)=3.5×( )+3.5×( ) 7、根据342×78=26676,直接填写括号里的数. 3.42×7.8=( ) 3.42×0.78=( ) 34.2×( )=26.676 ( ) ×( )=266.76 8、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70°,那么它的其余两个角分别是()或者()。 二、聪明的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整数都比小数大。() 2、3.7和3.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3、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4、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角是钝角。() 5、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精挑细选,我最棒。(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10分) 1、在0.308、0.380、0.830中,最小的是()。 A. 0.308 B.0.380 C.0.830

2、1.25×8.8的最简便的算法是()。 A.1.25 ×8 ×0.8 B.1.25 ×8+1.25×0.8 C.1×8.8+0.25 ×8.8 3、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这个三角形其中两边的和可能是()厘米。 A.18 B.16 C.8 D.7 4、在两个乘数都不为0的乘法中,当一个乘数()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 A.小于1 B.大于1 C.等于1 5、要使最接近30,这个数是()。 A.30.10 B.30.99 C.30.01 D.30.98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26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1-0.34= 5.7+4.3= 10.07-5.07= 0.72×100= 0.6×0.8= 1.5×4= 4.9×10= 1.25×8= 2、用竖式计算。(6分) 8.9+16.98 6.2-2.38 7.9×0.53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2分) 70.6-2.56-6.44 5.01-1.9+4.99 0.25×22.7×0.4 0.65×7.4-6.5×0.64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我会填。 1、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位,第位亿位,最大的六位数是,比最小六位数大1的数是。 2、297304851读作,其中7在位上,表示。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大约是。 3、三十二亿零五十万七千零一,写作。改作以“亿”作单位时,写作。 4、84×390的积是位数。 5、480÷10÷120÷ =4 能填。 6、÷25=20 (15) 8、元旦北京最高气温是零下3°C,还可以表示为。 二、我会选。 1、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A、 90000900 B、90090000 C、90009000 2、要使8 418≈8万,里不能填 A、5 B、3 C、2 D、1 3、下列四个数中,最接近8万的是: A、80101 B、79989 C、79899 D、79979 4、下列线中,是直线,射线,是线段。 A、 B、 C、 D、 5、北京到天津的公路长120千米,货车要行2小时,货车的速度是。 A、 60时 B、 60千米/分 C、60千米/时 D、240千米/时 6、下面图形中,有两组平行线的图形是。 A、 B、 C、 D、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某一天的气温是-8℃~8℃,这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一样的。

2、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在乘法里,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4、要使□345÷4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3。 5、手电筒的光线中有无数条射线。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400×70= 320÷40= 15×60= 63÷7×8= 15×40= 1600÷80= 7200÷9= 640÷80÷4= 634÷70= 25×40= 100-67= 12×4÷2= 2、用竖式计算: 507×46= 265×68= 840÷35= 762÷19= 3、简便计算: 8×72×125 102×36 49×99+49 900÷25 4、递等式计算: 160-48÷12×4 336÷[36-29×6] 62×300-145÷5 五、我会画。 1、过A点作直线L的垂线,过B点作直线L的平行线。 .A .B L 2、请你用量角器画出一个60度的角。 六、我会解决问题。 下面是某地12月份一周内的最低气温统计表。 日期 7日 8日 9日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气温°C +4 0 -6 -2 -4 +1 +8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答案数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2 分) 1、根据2468+543=3011,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11-543=(),3011-2468=()。 2、200.06 读作();零点九零五写作() 3、1.25 里面有()个0.01 ;0.9 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3.6 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5、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5角2 分=()元 4.09米=()米()厘米(共1 分) 38 角=()元1045克=()千克 0.85 平方米=()平方分米8吨50 千克=()吨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 度,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度。 7、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是30.4 。原来 这个小数是()。 8、计算21×98+21×2 时,运用()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9、将7.5 、7.05 、7.49 、0.705 、7、0.75 按从大到小排列. (3分)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到十分位是7.5 ,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1、学校组织国学竞赛,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 分,小红共抢答了10 道题,最后得分为84 分,小红答对()道题。 二、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面的括号内。共10 分) 1、三根小棒长度(cm)如下,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一组是()。 A、3、4、5 B 、3、3、3 C 、2、3、6 D、3、3、5

2、在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最大的内角是88°,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 、不能确定

【数学】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

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如下图所示:

2017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试卷及答案

2017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试 卷及答案 导语:2018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试卷及答案哪里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8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试卷及答案 注意:本试卷共4页,六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第11小题3分,其余的一空一分,共20分) 1、把49900000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 2、5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1吨=( )千克 10厘米5毫米=( )厘米 2元5分=( )元 3、当B、C都不等于0时,A÷B÷C=A÷( )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 7、在小鹿的一侧插彩旗(两端都插),每隔5米插一面,一共插了20面,这条小路长( )米。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 )度,五边形( )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读作( )。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1、将0.58、5.8、5.08、0.508、0.558这五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分,共10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2、35×(7×3)=35×7+35×3。( ) 3、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 4、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5、7.05和7.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7.l。( ) 6、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 7、大于2.4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 8、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 9、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 ) 10、盒子里有6个白球,3个红球,3个黑球,摸到红球和黑球的可能性相等。( )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两个锐角均为60度的三角形是(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2°,它的另一个锐角是(_______)。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_______)。 2、用0,2,5,8,9组成最大的五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五位数是________。 3、有一个数,十位和百分位都是8,个位和十分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_),读作(_______)。 4、9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_____度的角;4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____度的角. 5、由12个一、6个十分之一和8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_____),读作(_____)。 6、6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0,其中的一个为5,那么其余5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________。 7、9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____)。 8、四个角的度数分别是89°、108°、150°和192°,其中有(_______)个钝角。 9、据统计2015年世界人口达到了7273837690人,这个数读作_____;最左边的“7”在_____上,表示_____;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 10、按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为_______角形,______三角形和______三角形.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在数字3和4之间,添加()个零,就组成了三亿零四。 A.7 B.4 C.6 D.8 2、小明在用量角器量一个角时,误把内圈刻度看成外圈刻度,他量的度数是50°,实际上这个角的度数是()° A.150 B.180 C.40 D.130 3、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框架,用手拉成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和原来长方形比较() A.面积变大 B.面积变小 C.面积不变 D.没有数据,不能判断 4、球队的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97.5厘米。李明是一名队员,他的身高()是184厘米。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 5、三年级3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三班捐了16本,平均每班捐图书()本。 A.20 B.13 C.5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一个20度的角,透过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是100度。() 3、凌晨的最低气温是-3℃,中午气温上升2℃,是-5℃。() 4、只要不相交就一定是平行线。() 5、果园有150个苹果,每个箱子能装35个,需要4个箱子能装完。()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9×8÷12 = 42÷6+43 = 54-18+9 = 7×7÷7×7=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1.8.26是由(______)个1、(______)个0.1和6个(______)组成的。2.3米8分米=(______)米 96克=(______)千克 3.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_)性,它的内角和是(____). 4.比较大小: 2.43×1.1_____2.43 8.16_____8.16÷0.3.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度,它的底角是(______)度;另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0度,它的顶角是(______)度。 6.2010年上海世博会5月1日和5月2日入园游客总计42.96万人,5月1日入园人数是a万人,5月2日人园人数是(______)万人。 7.与12.8相邻的两位小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8.红红、青青和兰兰三个小朋友同时买了同样的一支铅笔,三天后红红用去2.3厘米,青青用去2.45厘米,兰兰用去1.98厘米,她们三人中,(______)剩下的铅笔最长。 9.找出下面图形的规律,照这样排列,第(5)个图形一共有(______)个“·” (1)(2)(3)(4) 10.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____)1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_____)1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______) 13.50.201读作五十点二百零一。(______) 14.0.42×2.5的积是三位小数。(______) 15.下面各数中,去掉0后大小不变的是() A.8.05 B.0.090 C.600 D.21.00

最新四年级数学重难点分析

四年级数学重难点分析 一、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分析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角的度量.是本册教材的难点. 解决的方法:针对以上重难点的教学逐个进行分析解决. (一)大数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2、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板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应注意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掌握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并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本单元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单元教学难点,为了解决试商这个关键问题,可以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1)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2)商是两位数,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类推至此. (四)角的度量注意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建立几何表象,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在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它着重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它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首次出现,教学时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应注意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1、注意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把握“平行与垂直”的基本内涵. 2、加强作图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①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②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步式题,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①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②教学难点: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①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②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①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②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谨慎填写(20分) 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2、0.28里有( )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 )元。 3、160度角比平角少( )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13个。最外层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 )度,五边形( )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1、 9020千克=( )吨 32.76千米=( )千米( )米 5米20厘米=( )厘米 二、准确判断(4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 用三根分别长 4厘米、6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 3、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 4、131-63+37=131-(63+37)。( ) 5、 大于2.4 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

三、慎重选择(6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A 、20.9 B、20.09 C、2.9 2、4.03扩大到100倍是()。 A、0.043 B、403 C、40.3 3、两个()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面积相等 C 、完全一样 4、0.72等于()。 A、0.720 B 、7.2 C、72 1000 5、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6、4、0.72等于()。 A、0.720 B 、7.2 C、72 1000四、细心计算(共35分) 1、请你口算。(8’) 0.38+0.06= (155+20)-65= 64.2+5.7= 543-27-73= 0.97-0.09= 12.8-9.86= 17.05-4.58 = 9800÷25÷4= 3.5+0.6= 5-0.15= 4.35+ 5.36= 99×66+66= 0.81+0.09= 0÷78= 50-20÷5= 35×25×4= 2、请用递等式计算。(12’) 72-3×8÷6 3600÷(20-5) (450+27) ÷(21-18) 86.7-(14.3-3.8 ) 60-(12.87+0.75) 95.6-(26.3-8.3) 3、你能想出简便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吗?(12’) 25×5+74×5+5 6.74+12.62+24.38+3.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