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和酶》PPT课件 (2)
合集下载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课件:专题二酶和ATP

16.ATP 的水解: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 ATP 直接
提供能量。 消耗ATP实例:大脑思考、生物放电发光、肌肉收缩、细胞分裂、物质合成等 。
03 考前知识专项整理
17.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结构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
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产生ATP:细胞呼吸 第一 阶段
考点微练
2.由胰腺合成的胰蛋白酶原,可在肠激酶的作用下形成有活性的胰蛋 白酶,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考点微练
A.胰蛋白酶原形成胰蛋白酶需要水分子参与 B.肠激酶具有专一性,且肠激酶在该过程中降低了反应的活 化能 C.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
√D.肠激酶与限制酶都可切断化学键
考点微练
高频考点①:酶的作用特点及影响酶 促反应的曲线分析
要点一 酶的本质及作用
(三)辨析酶、激素、神经递质、抗体
1.四者均具特异性或专一性。 2.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是由细胞分泌到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而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 用,且可以多次发挥作用。 3.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除外),但只有少 数特异性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神经递质、抗体。 4.绝大多数酶为蛋白质;抗体全部为球蛋白;激素成分多样,有 蛋白质类、氨基酸类衍生物、固醇类等。
坏而失活。
当底物达到一定浓 度后,受酶量的限 制,酶促反应速率
不再增加。
底物充足,其他 条件适宜的情况 下,酶促反应速 率与酶浓度成正
比。
高频考点①:酶的作用特点及影响酶 促反应的曲线分析
要点二 酶的特性及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曲线分析 (四)应用“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
提供能量。 消耗ATP实例:大脑思考、生物放电发光、肌肉收缩、细胞分裂、物质合成等 。
03 考前知识专项整理
17.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结构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
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产生ATP:细胞呼吸 第一 阶段
考点微练
2.由胰腺合成的胰蛋白酶原,可在肠激酶的作用下形成有活性的胰蛋 白酶,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考点微练
A.胰蛋白酶原形成胰蛋白酶需要水分子参与 B.肠激酶具有专一性,且肠激酶在该过程中降低了反应的活 化能 C.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
√D.肠激酶与限制酶都可切断化学键
考点微练
高频考点①:酶的作用特点及影响酶 促反应的曲线分析
要点一 酶的本质及作用
(三)辨析酶、激素、神经递质、抗体
1.四者均具特异性或专一性。 2.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是由细胞分泌到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而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 用,且可以多次发挥作用。 3.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除外),但只有少 数特异性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神经递质、抗体。 4.绝大多数酶为蛋白质;抗体全部为球蛋白;激素成分多样,有 蛋白质类、氨基酸类衍生物、固醇类等。
坏而失活。
当底物达到一定浓 度后,受酶量的限 制,酶促反应速率
不再增加。
底物充足,其他 条件适宜的情况 下,酶促反应速 率与酶浓度成正
比。
高频考点①:酶的作用特点及影响酶 促反应的曲线分析
要点二 酶的特性及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曲线分析 (四)应用“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
苏教版教学课件[名校联盟]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二生物《酶和ATP》课件
![苏教版教学课件[名校联盟]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二生物《酶和ATP》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5c53fdba0d4a7302763ab8.png)
第二课时 酶和ATP
一、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 1、概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 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核 酸。
2、酶的特性
[药品名称]过氧化氢溶液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 无臭或有类似臭气的臭气 [用法和用量]清洁伤口 3% [贮藏]遮光、密闭 (10℃~30℃)保存 [有效期]18个月
四、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ATP与ADP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吗?为什么? 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2、ATP与ADP之间为何要转换,有什么意义?
避免一时用不掉的能量白白的浪费 保证了及时供应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课堂小结: 比较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水解
反应式 酶 能量的来源 能量的去路 反应场所
二、ATP的水解
1、反应式:
ATP
水解酶
ADP + Pi + 能量
2、尝试分析: 能量 来源 去路
ATP的利用
ATP直接为生物体的各种需能反应提供能量
三、ATP的合成
1、反应式:
ADP + Pi + 能量
2、尝试分析: 能量 去路 来源
3、反应场所:
合成酶
ATP
资料分析
有人测定了人红细胞内ATP含量,发 -1 现其内ATP含量为1.55-1.42mmol.L 。 在紧张活动的情况下,ATP的消耗可 达0.5kg/min。 据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能不能对 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尝试性的回答?
酶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1课时 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
探究活动
尝试构建ATP分子结构模型 ATP分子化学成分及结构式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配套课件:第8讲 ATP和酶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2.(2014· 江西会昌月考)人体中某一过程如下图所示:如果温 度增加到45℃,引起酶的活性部位改变,会引起( B ) A.蛋白质被消化得更快 B.蛋白质被消化得较慢或不能被消化 C.氨基酸缩合速度加快 D.氨基酸缩合速度减慢或不能发生缩合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解析:本题考查酶发挥作用的条件及原理。温度升高,酶活
A.a过程和b过程都有[H]的生成和消耗
B.光合作用合成的产物只是糖类化合物 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可使肝脏细胞内的
ADP含量减少
D.ATP是由1分子腺嘌呤和3分子 磷酸基团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内 含有大量的ATP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解析:本题考查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合成所需能量, 对人与动物来说,只能来源于细胞呼吸,对植物来说,既可以
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酶只
有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催化效率最高。 ③从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
温度。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①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
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
[尝试解答]
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解析]图1中A表示腺嘌呤,b、c是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远 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其催化作 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跟踪训练 (2014· 阜宁中学高三月考)生物体内能量代谢中ATP的合成和 利用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酶与ATP 教学课件 高考生物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酶的特性
②酶的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锁钥模型
酶
被A催化的底物
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
不能被A催化的物质
注意: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相契合的结构
酶具有专一性的意义:使细胞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
验证酶的专一性
酶的特性
设计思路
底物不同但酶相同,最后通过观察酶促反应能否进行得出结论
2、发现胃蛋白酶的科学家?
3、细胞代谢?
4、细胞代谢中一个
巴斯德之前
酶本质的探索历程
必修一P79
酶本质
酶是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注意: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酶不具有调节功能。)
酶的定义
化学本质
A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几乎不分解
对照
少量
促进过氧化氢
发亮
过氧化氢酶
燃烧猛烈
①加热可提高反应速率
②Fe3+和过氧化氢酶也能提高反应速率,但酶的催化效果更显著
催化作用
效率高
加快反应
酶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必修一P78
1、加热加快化学反应的原理?
2、活化能?
3、酶起催化作用的本质?
条件
加快反应的本质
B
试一试
(2022·安徽)某研究小组在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Mn2+降低了相应化学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Co2+或Mg2+可能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其活性降低C.不同离子对酶的活性有提高或降低作用D.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
A
第09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3 酶的本质及作用
➢ (多选)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 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 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正确的是( C E)
A.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和丁中 蛋白块消失 B.甲中溶液呈紫色,乙中溶液不呈紫 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 消失 C.甲和乙中溶液呈紫色;丙中蛋白块 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酶:1与4对照,说明 过氧化氢酶在常温下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 无机催化剂与酶:3与4对照,说明 过氧化氢酶比FeCl3的催化效率高 。
➢
实验结论
酶和无机催化剂一样,都能催化化学反应,并且酶的催化效率远高于 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4 酶的作用机理
➢ 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是什么呢?
①②
e
②③
①
思考: 1.没有催化剂催化的反应是曲线_ ②_。 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是曲线_③_ 。 有酶催化的反应是曲线__①_ 。
2.ac段的含义:在没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 所需要的活化能。
ab段的含义:酶降低的活化能。
3.比较__a_b__段和___a_e__段得出酶的催化作
③
用具有高效性,理由是: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 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人们是如何 发现酶的?
3 酶的本质及作用
蛋白质
氨基酸 核糖核苷酸
核糖体 细胞核
细胞内外 生物体外
活细胞
特性
高效 专一
RNA
或
[提醒]哺乳动物成熟的 红细胞不能产生酶。
[提醒]一般在低温下保 存酶。Fra bibliotek 酶的本质及作用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2 细胞代谢 第1讲 酶与ATP课件

四 pH影响 和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淀粉
—— 产生气泡的快慢 斐林试剂 是否有砖红色沉淀
A.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酶有催化作用 B.实验二中检测试剂可用斐林试剂 C.实验三中底物选择不合理 D.实验四实验设计方案合理 【解析】 通过有无酶可以探究酶的催化作用,A正确;在验证酶 的专一性实验中用淀粉酶分别处理淀粉和蔗糖时,可用斐林试剂检测结 果,B正确;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会干扰实验结果,C正确;实验四中 不合理的原因为斐林试剂的碱性会干扰实验的pH,且酸性条件会促进淀 粉分解,D错误。
到最终提取物中只有一种放射性代谢产物,该物质即为CO2转化成的第 一个产物。
9.解释“正其行,通其风”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提示:“正其行”要求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面积,“通其风”要求 空气流通,增加CO2的利用率,以此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促 进作物生长。 10.大棚种植使用有机肥有利于增产,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 析原因。 提示:有机肥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时会释放CO2,增加了大棚中 的CO2浓度,进而促进了光合作用,为作物自身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和能 量,因此有利于增产。
第一讲 酶与ATP
核心考点一 酶
1.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2.酶的作用机理分析
3.辨析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的三类曲线 (1)酶的特性曲线
①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高效性 ②图2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专一性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
①分析图1和图2: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分析图3: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P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间结构遭到破坏
B.酶促反应过程中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将导致酶不能重复利用 C.EfP-Ⅱ和Sub与CTH反应后,与CU的反应活性几乎为0,说明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实验结果能验证酶与底物作用符合“诱导契合-锁钥”模型
过氧化氢 淀粉
—— 产生气泡的快慢 斐林试剂 是否有砖红色沉淀
A.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酶有催化作用 B.实验二中检测试剂可用斐林试剂 C.实验三中底物选择不合理 D.实验四实验设计方案合理 【解析】 通过有无酶可以探究酶的催化作用,A正确;在验证酶 的专一性实验中用淀粉酶分别处理淀粉和蔗糖时,可用斐林试剂检测结 果,B正确;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会干扰实验结果,C正确;实验四中 不合理的原因为斐林试剂的碱性会干扰实验的pH,且酸性条件会促进淀 粉分解,D错误。
到最终提取物中只有一种放射性代谢产物,该物质即为CO2转化成的第 一个产物。
9.解释“正其行,通其风”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提示:“正其行”要求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面积,“通其风”要求 空气流通,增加CO2的利用率,以此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促 进作物生长。 10.大棚种植使用有机肥有利于增产,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 析原因。 提示:有机肥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时会释放CO2,增加了大棚中 的CO2浓度,进而促进了光合作用,为作物自身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和能 量,因此有利于增产。
第一讲 酶与ATP
核心考点一 酶
1.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2.酶的作用机理分析
3.辨析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的三类曲线 (1)酶的特性曲线
①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高效性 ②图2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专一性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
①分析图1和图2: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分析图3: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P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间结构遭到破坏
B.酶促反应过程中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将导致酶不能重复利用 C.EfP-Ⅱ和Sub与CTH反应后,与CU的反应活性几乎为0,说明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实验结果能验证酶与底物作用符合“诱导契合-锁钥”模型
2013高考生物(苏教版)二轮复习课件 1-4-1 ATP和酶

答案:
考点一
ATP
1.ATP的结构简式A-P~P~P (1)A表示腺嘌呤核苷,T表示3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 能磷酸键,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2)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嘌呤核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 能磷酸键。 (3)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酸腺苷),两个 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MP(一磷酸腺苷)。
【解析】
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活
性增强,t1属于此区间;超过适宜温度后,随温度升高而下降,t2属 于此区间。在高温没有使酶失活的范围内,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 化,只有较高的温度才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酶更适合在较低温度 下保存。 【答案】 B
3.(2012年济南一模)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
。反应速率最高时的温度通常称为
(2)pH 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酶表现出最大活性时的 pH 称为 酶的 最适pH 发挥作用的。 (3)酶的 浓度 和底物的 浓度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当底物浓度大 大超过酶浓度,而温度和 pH 一定时,酶的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 成 正比例 关系。如果酶促反应的底物只有一种,当其他条件不变、 酶的浓度一定时,在底物的低浓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 加而 急速加快 ,反应速率与底物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通过改变酶的 活性中心 等
(3)实验设计程序 淀粉 ↓ 淀粉酶 ↓
各自在所控制的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 ↓ 淀粉与相应温度的淀粉酶混合 ↓ 在各自所控制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 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本实验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因为过氧化氢 酶催化的底物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也会加快。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原理解读 H2O2接触到带过氧化氢酶的滤纸片,被催化分解成H2O和O2, O2附着在滤纸片上,随着O2的增多,滤纸片向上运动直至浮出液 面,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O2的生成量,可以用滤纸片浮出水 面所用时间来检验O2生成量的多少。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7讲酶和ATP课件

降低的活化能 。 ③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 向上 移动。
2.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连一连)
3.酶的特性 (1) 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一种或一类 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 空间结构 使酶永久失活;低温时,酶的活性减弱,但不会失活。
(1)由曲线可知: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只能提高反应的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因此,酶不能 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
2.酶的专一性 (1)物理模型
①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 表示不能被酶催化的物质。 ②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
考点二 ATP的结构、产生和利用
1.ATP的结构与功能 (1)ATP的元素组成: C、H、O、N、P 。 (2)ATP的结构简式: A—P~P~P 。 (3)ATP的化学组成:一分子 腺苷 和三分子 磷酸基团 。(腺苷=腺嘌呤 +核糖) (4)ATP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 高能磷酸键 中。 (5)ATP是生命活动的 直接 能源物质。
实验 比较不同条件下H2O2的分解
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变量分析:
2.实验成功的3个关键点 (1)肝脏倘若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 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 减少 且活性 降低 ,故宜用新鲜肝脏。 (2)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 氧化氢的 接触面积 ,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3)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不能共用一支滴管,因为酶的催化效率具 有 高效 性,少量酶带入FeCl3溶液后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使人作 出错误的判断。
2.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连一连)
3.酶的特性 (1) 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一种或一类 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 空间结构 使酶永久失活;低温时,酶的活性减弱,但不会失活。
(1)由曲线可知: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只能提高反应的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因此,酶不能 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
2.酶的专一性 (1)物理模型
①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 表示不能被酶催化的物质。 ②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
考点二 ATP的结构、产生和利用
1.ATP的结构与功能 (1)ATP的元素组成: C、H、O、N、P 。 (2)ATP的结构简式: A—P~P~P 。 (3)ATP的化学组成:一分子 腺苷 和三分子 磷酸基团 。(腺苷=腺嘌呤 +核糖) (4)ATP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 高能磷酸键 中。 (5)ATP是生命活动的 直接 能源物质。
实验 比较不同条件下H2O2的分解
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变量分析:
2.实验成功的3个关键点 (1)肝脏倘若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 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 减少 且活性 降低 ,故宜用新鲜肝脏。 (2)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 氧化氢的 接触面积 ,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3)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不能共用一支滴管,因为酶的催化效率具 有 高效 性,少量酶带入FeCl3溶液后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使人作 出错误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透能 主动运输
机械能 化学能
电能
肌肉收缩
葡萄糖和果 糖合成蔗糖
电鳐放电 大脑思考
ATP末端的高能磷酸键
很少
动态平衡中
医学PPT
12
医学PPT
13
ATP和ADP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
思考:此反应式是否为可逆反应?
1.所利用的酶不同 2.反应场所不同
物质可逆 能量不可逆
生成ATP: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医学PPT
16
作业
医学PPT
17
返回
医学PPT
18
医学PPT
19
腺嘌呤核苷 (包含腺嘌呤和核糖)
这些“A”的含义是否相同?
医学PPT
6
二、ATP结构特点:
⑴高能: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 放出大量的能量,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⑵易水解:ATP水解的实质是ATP末端的高 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DP,释放能量
医学PPT
7
三、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1、ATP水解生成ADP:
A-PA~TPP~P 水解酶 AA-DPP~P + Pi + 能量
2、ADP生成ATP:
总的反应式:
医学PPT
8
ATP
能量
PiBiblioteka 合水成解
酶
酶
ADP
思考:两处的能量是否医学相PPT 同?
Pi
能量
9
2、合成ATP时所需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动物和人
绿色植物
ADP + Pi + 能量
酶 ATP
来源:人和动物等合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呼吸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ATP和酶
医学PPT
1
复习:
1.与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 内质
网、高尔基体。、其线中粒,体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
中,核对糖蛋体白质进行初步加工的是 ,对蛋白内质质进网一
步加工成成熟蛋白质的是
,在整个高合尔成基与体运输过
程中所需的能量由
提供。
线粒体
消耗ATP:需要能量的地方
3.能量的来源和去向不同
医学PPT
14
总结:生物界的能量转化 太阳能
光合作用
储存于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
呼吸作用
储存于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能量“通货”
ATP水解
能量
各项生命活动 ★★★生物体生命活动医学的PPT直接能源物质是ATP15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ATP 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储能物质:脂肪、淀粉、糖原 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直接能源物质: ATP 最终能源物质:太阳能
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
除了依赖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外,还利用了光能. 去
向:这些能量被储存于高医能学P磷PT 酸键中。
10
3、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⑴ATP水解释放 的能量来源于高 能磷酸键的水解。
⑵用于生物体 的各种生命活 动。
热能 维持体温
光能 萤火虫发光
性。 选择透过
医学PPT
2
医学PPT
3
自学,完成下列填空
医学PPT
4
一.ATP的分子结构
结构简式:A-P~P~ P
腺嘌呤核苷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腺嘌呤核苷二磷酸(ADP)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ATP)的成分
医学PPT
5
思考:
腺嘌呤
A-P~P~P ATP
2.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 线粒体、叶绿。体说、出核这膜些结
构的主要功能?
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因有 原生质. 体的
伸缩性比细胞壁大;。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4.脂溶性小分子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的原因是 细胞. 膜的
基本骨架是磷;脂内双吞分和子外层排现象体现了细胞膜的 性;
主动流运动输体现了细胞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