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航空摄影技术计划

航空摄影技术计划

Step.5 – 确定重叠度
航线方向必须有三度重叠,用于立体模型的连接、选择
公共的定向点;
定向点离像片边缘大于1.5cm,…一般规定航向重叠度为 60%~65%,丌得低于53%; 旁向重叠度需保证相邻航线像片的正常连接,约为30% , 丌得低于13% ;
特殊地区对重叠度的要求可适当放宽。
B (1 qx ) l x 1)平坦地区应选择较短的焦距: 基高比 H f
焦距越短,基高比越大,有利于改善立体观测效应。
2)当测区为丘陵或高山地区时,选择长焦距航摄物镜。 以便减小左右视差较ΔP,提高高程量测精度和减少由于地 形起伏所需增加的航摄像片数量:
H P f m P h b b
划分摄影分区
需分区航摄的情况:

② ③ ④ ⑤
航摄区域面积很大,丌能一次完成
航线过长,难以保持直线性 地形高差过大,像片间比例尺差别超限 有两架以上飞机同时执行任务 任务的特殊需求
航摄分区原则:

② ③
分区边界不图廓一致,最小丌能小于一个图幅
分区最大高差丌能超过四分之一航高 同一分区要采用同一相机
测绘一幅地形图所需要的模型数N:
N
S S有效

Lx Ly M
2 2 2
(1 qx )(1 q y ) l m
在相同条件下,测绘一幅地形图所需要的模型数不图像比
的平方成反比,提高图像比将有劣于降低测绘成本,缩短
成图周期,提高生产率。
But,航摄资料的质量能否满足图像比的要求呢?
K的因素: 测绘一幅地形图所需要的立体模型数; 航摄资料的质量能否满足图像比的要求。
2、绝对方位元素的确定
2、绝对方位元素的确定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19294-2016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19294-2016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7 8 8 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n e q I S O 6 7 1 6 ; 1 9 8 3 ) G B 6 9 6 2 1 ’ 5 0 0 , 1 , 1 0 0 o , 1 , 2 0 0 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 B / T 1 5 6 6 1 1 e 5 0 0 0 , 1 x 1 0 0 0 0 , 1 : 2 5 0 0 0 , 1 1 5 0 0 0 0 , 1 e 1 0 0 0 0 0 地形图 航空摄影规范 G B / T 1 6 1 7 6 -1 9 9 6 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
成图 比例尺 >1 ; 1 0 0 0 >1 , 1 0 0 0 0
设计用图比例尺 1 ・ 1 . 0 0 0 0或 1 1 1 0 O O O D E M'
1 , 2 5 0 0 0 -1 , 5 0 0 0 0 或I , 5 0 O O O D E M I ‘ 1 0 0 0 0 0 -1 , 2 5 0 0 0 0 或I : 5 0 O O O D E M, 1 , l o o O O O D E M,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李有为、 薛恒福、 孟平、 翟义清、 梁青蓉、 靳军号、 赵福祥。
GB / T 1 9 2 9 4 -2 0 0 3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I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 以下简称航摄设计) 的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和审批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编制航空摄影测量的航摄设计。

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飞行记录、资料移交书、清单(一)

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飞行记录、资料移交书、清单(一)

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飞行记录、资料移交书、清单(一)公路航空摄影测量是现代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涉及到道路、桥梁、城市规划等方面,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公路航空摄影测量的整个过程中,设计书、飞行记录、资料移交书、清单是相当重要的文献资料,下面将分点进行论述。

一、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是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实施的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详细规划测区内的任务和工作要点,确保航拍任务的顺利完成。

设计书内容主要由测区分配、航拍原则、摄影计算、后续处理等方面构成,需要详细说明技术参数、航线设计等信息。

二、飞行记录飞行记录是公路航空摄影测量的一份重要文献资料,其目的在于记录飞机在空中的航线及其飞行过程中从机载摄影机上拍摄的图像资料。

飞行记录需要包含不同航线、不同高度、不同时刻的航拍数据,以保证测区内的全面、精确的建模。

三、资料移交书资料移交书是公路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文献资料,其目的是记录测区内所留下的航空摄影测量的相关资料,便于后续的数据整理和归档。

资料移交书的内容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的原始数据、图像资料、处理报告等方面。

四、清单清单是记录测区内所使用设备的型号、数量、功能以及设备使用情况的一份文献资料,清单中需要包含航拍机型、航拍机器、航拍用胶卷等数据。

在航空摄影测量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清单是对现场设备和材料的一个详尽记录,便于更好的管理和后期的资料整理工作。

综上所述,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飞行记录、资料移交书、清单是公路航空摄影测量中不可或缺的四份重要文献资料,只有详尽的文献资料和规范的管理程序,才能使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更加准确、高效,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GBT 19294-2003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GBT 19294-2003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1 =2 5 0 0 0 0 DEM
D E M为数字高程模型
G B / T 1 9 2 9 4 -2 0 0 3
4 . 3 航摄比例尺一般按表 2 选择 , 亦可根据成图目的、 摄区的具体条件由航摄单位与用户商定。 表2
1: 2 0 0 0 0 一 1:4 0 0 0 0 1:2 5 0 0 0 - 1:6 0 0 0 0
1:5 0 0 0 0
1 :1 0 0 0 0 0
1:3 5 0 0 0 - 1:8 0 0 0 0
1 :6 0 0 0 0 - 1 :1 0 0 0 0 0
4 . 4 航摄分区的划分原则如下: a ) 分区界线应与图廓线相一致; b ) 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一般不大于 1 / 4 相对航高; 当航摄 比例尺大于或等于 1: 80 0 0时, 一般不 应大于 1 / 6 相对航高; C ) 分区内的地物景物反差、 地貌类型应尽量一致; d ) 根据成图比例尺确定分区最小跨度 , 在地形高差许可的情况下 , 航摄分区的跨度应尽量划大, 同时分区划分还应考虑用户提出的加密方法和布点方案的要求 ; e ) 当地面高差突变, 地形特征显著不同时, 在用户认可的情况下 , 可以破图幅划分航摄分区; f ) 划分分区时, 应考虑航摄飞机侧前方安全距离与安全高度; g ) 当采用 G P S ( 全球定位系统) 辅助空三航摄时, 划分分区除应遵守上述各规定外, 还应确保分 区界线与加密分区界线相一致或一个摄影分区内可涵盖多个完整的加密分区。 4 . 5 航线敷设原则如下 : a ) 航线飞行方向一般设计为东西向, 特定条件下亦可按照地形走向或专业测绘的需要, 设计南北 向或沿线路、 河流、 海岸、 境界等任意方向飞行; b ) 按常规方法敷设航线时, 航线应平行于图廓线, 位于摄区边缘的首末航线应设计在摄区边界 线上或边界线外 ; c ) 根据合同要求航线按图幅中心线或按相邻两排成图图幅的公共图廓线敷设时, 应注意计算最 高点对摄区边界图廓保证的影响和与相邻航线重叠度的保证情况, 当出现不能保证的情况时, 应调整航摄比例尺; d ) 对水域、 海区敷设航线时, 应尽可能避免像主点落水, 应保证所有岛屿覆盖完整并能组成立体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飞机或无人机等航空器进行摄影测量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获取航空影像和航空数据来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测量地形高程等应用。

本文将从设计书的角度,介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流程、设计要点和设计案例。

一、设计流程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流程包括摄影计划、航空摄影、后处理和产品制作四个阶段。

1. 摄影计划阶段摄影计划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第一步。

在该阶段,需要确定摄影区域、摄影高度、摄影角度、航线布局、相机参数、控制点等。

摄影计划应考虑到地形地貌、光照条件、数据精度等因素,以确保航空摄影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2. 航空摄影阶段航空摄影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核心步骤。

在该阶段,需要根据摄影计划,搭载相机进行航空摄影。

航空摄影可以采用全色相机、多光谱相机、高光谱相机等不同类型的相机。

为了保证摄影数据的质量,需要选择适当的相机,并确保相机的曝光、焦距、感光度等参数设置正确。

3. 后处理阶段后处理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重要步骤。

在该阶段,需要对航空影像和航空数据进行校正、配准、三维重建、高程测量等处理。

后处理可以采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三维建模软件、遥感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软件。

为了保证后处理结果的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并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4. 产品制作阶段产品制作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最后一步。

在该阶段,需要根据后处理结果,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高程模型等产品。

产品制作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三维可视化软件、CAD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软件。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并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二、设计要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要点包括相机选择、航线布局、控制点设置、后处理流程等。

1. 相机选择相机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

在相机选择时,需要考虑到摄影区域、数据精度、数据量等因素。

全色相机适用于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等应用;多光谱相机适用于植被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等应用;高光谱相机适用于矿山勘探、环境监测等应用。

1:500航测技术设计书

1:500航测技术设计书

河北泊头市1:500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一、任务来源与地理概况“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设将紧密结合泊头市特点,以满足泊头市委、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工作为基础,以城市管理和领导科学决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数字泊头基础建设。

“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图、三维建模、地名地址等基础数据采集,以“三维建模”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为支撑,建立泊头市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城市空间数据基础体系,构建统一的、权威的城市地理空间基础平台,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为市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基于空间位置的应用服务。

随着“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启动,20xx年5月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河北省第二测绘院为中标单位。

基础数据的准备是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根据“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工作内容及泊头市国土资源局对项目的工作安排和技术要求,编制了本项目控制测量、1:500地形图测绘及地名地址调查技术设计书,作为本项目实施的作业依据。

二、现有控制资料测区内有高等级平面控制点共有5个,分别为国家B级控制点1个:1149、国家C级控制点4个:C144、C152、C161、C164。

经检核,已有控制点精度良好,可以作为本次二等、四等平面控制网的起算点。

测区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13个:II沧沉121、II沧沉122、II沧沉123、II沧沉47、II沧沉46-1、II沧沉16、II沧沉15、II沧沉14、II沧沉9、II沧沉13、II沧沉48、II沧沉49、II高铁26,经检核,已有水准点精度良好,可以作为本次四等水准网的起算点。

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三、作业技术依据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5、《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7、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8、《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10、《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967-2008);四、作业流程4.1 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正文)项目名称: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项目背景:航测技术是一项在航空器上应用技术手段,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摄影、测量和遥感的系统科学,为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国情监测和资源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为了规范航测技术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特制定本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一、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以规范航测技术设计过程,提高航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技术要求1. 航测机对空间定位和姿态测量精度的要求;2. 航测机相机系统的参数和性能要求;3. 航测机飞行平台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4. 航测数据处理和加密传输的要求;5. 航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的要求。

三、技术设计书内容航测技术设计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 总体设计部分(1)航测区域范围和任务要求;(2)航测机选型和配置参数;(3)航测相机系统参数和性能需求;(4)航测数据处理和传输方案。

2. 系统设计部分(1)航测机与航测相机系统互联配置;(2)机载传感器与航测机接口设计;(3)航测座舱布局和人机工程设计;(4)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3. 算法设计部分(1)航测机空间定位和姿态测量算法;(2)导航遥感成像算法;(3)数据处理和加密传输算法。

4. 产品设计部分(1)数据产品定义和生成流程;(2)产品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

四、技术标准航测技术设计书应符合以下技术标准:1. GB/T 30933-2014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2. GB 50473-2009 航测工程地图质量控制规范;3. GB 50201-2006 数字地图质量规范;4. GB 50189-2005 航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规范。

五、项目进度计划本项目的进度计划如下:1. 项目启动和方案设计(1个月);2. 技术要求和设计书编制(2个月);3. 验证和修改设计书(1个月);4. 完善和发布设计书(1个月)。

六、项目团队与资源本项目的团队与资源包括: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2. 技术专家:负责对航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3. 数据处理人员:负责对航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4. 项目资金和设备支持:提供项目所需的经费和设备资源。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3年5月25日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XX公路1:2000带状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学号:姓名:专业:指导教师:系主任: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1、航空摄影技术设计。

航空摄影基本技术指标和要求,航摄参数的确定。

2、基础控制测量。

包括四等首级平面控制网、一级导线加密控制网方案以及四等水准。

3、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技术设计。

航空摄影测量实施方案,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工作流程,像控点布设及测量,内业空三加密,数字线划图成果的制作。

基本要求:1、设计方案可行,精度合理,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应提供必要的技术设计图表。

3、应参照《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并结合项目要求编写设计书的基本内容。

4、论文格式及文本要求应符合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文本要求规定。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1、航空摄影方案设计2、基础平面和高程测量方案设计3、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方案设计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应收集的资料:测区范围、测区内地理概况、交通、气象、居民等情况说明;已有测绘资料情况;测区1:1万地形图;[1] 孔祥元,郭际明.控制测量学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测绘标准汇编摄影测量与遥感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4]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5]CH 1002-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6]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7]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8]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JJ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9]赵吉先,吴良才,周世健.地下工程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1[10]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1]CH 1002-1995 测绘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2]CH/T 1004-2005 测绘技术设计设计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学号5 姓名周技专业测绘工程毕业设计题目: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鉴定意见学号:5 姓名:周技专业:测绘工程目录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摘要: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在飞机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
1.1主要工作内容
(1)获取增城市市域范围内约1650平方公里真彩数码航片。

(2)沿增从高速、北三环高速和广河高速公路测绘面积约216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3)中心城区62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修测。

(4)广汕路以北第一期测绘302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5)广汕路以北第二期测绘498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6)广汕路以南650平方公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

1.2 技术依据
表1 技术依据
1.3 测区概况
增城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

因地处连接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走廊”。

全市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8.3%;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约占全市面积的35.1%,低丘和台地集中在中南部,约占全市面积的23.2%;南部是广阔而典型的三角洲平原,加上河谷平原,约占全市面积的33.4%。

航摄范围以行政境界为基础采用满图幅方式进行外扩设计。

1.4 气候状况
增城市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全年平均气温为22.2度,年降雨量1869mm。

4~9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85%,10~3月为干季,占雨量的15%。

受地形影响,降雨量北多南少;北部正果最多年降雨量3049.1mm,南部石滩最少年降雨量只有877mm。

夏季常有台风侵入,年平均2次,最多年达7次,也有无台风的年份,风力最大可达11级,对南部地区影响较大。

图1 增城市航摄范围示意图1.5 飞行平台、航摄仪及摄影基地
飞行平台:运5
航摄仪:SWDC-4
机场:广州白云机场
1.6 SWDC-4数码航摄仪简介
本次航空摄影测量项目拟采用国产SWDC-4真彩数码航空摄影仪实施。

1.6.1 SWDC-4数码航空摄影仪
国产SWDC-4数码航空摄影仪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与河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发成功新一代航摄仪。

本项目的产品是传统航摄仪的更新换代产品和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产品,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产品的开发成功对加速我国的测绘手段现代化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国家信息化进程大量需要的航空相机提供可选择的可靠国产品牌。

图2 SWDC-4 数字航空摄影仪(像幅11K×8K)
SWDC-4数码航空摄影仪由4个单面阵数码相机通过固定的几何关系,经过外视场拼接而成,拼接后的CCD面阵大小等效为11k×8k。

SWDC -4航摄仪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光圈3.5-32
⏹焦距50mm
⏹快门1-1/800s,连续曝光最小时间间隔3.0s
⏹像素尺寸9μ
⏹畸变小于2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