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读后感
《镜花缘》读后感(精选32篇)

《镜花缘》读后感《镜花缘》读后感(精选32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镜花缘》读后感(精选32篇),欢迎大家分享。
《镜花缘》读后感篇1《镜花缘》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写的,讲的是一位百花仙子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得罪了嫦娥仙子,被嫦娥和心月狐设计陷害,百花仙子被贬到人间受苦。
唐小山便是百花仙子,她跟着林之洋寻父,直到小蓬莱山。
尊父命改名唐闺臣,上船回国应考。
唐闺臣二次去小蓬莱寻父未返。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嘲讽了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儒生,并批评了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极尽讽刺挖苦之事。
而与之相对的是,作品颂扬女性的才学,充分女子的社会地位,批判了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
在《镜花缘》中,嫦娥虽然美丽漂亮,但她心胸狭隘,报复心重。
百花仙子却是相反的,她耿直、善良、单纯,做事认真,讲原则。
最终她之氢能够成功返回仙界,是因为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自己即便身在纷杂的红尘之中,也不会迷失自己的本性和初心。
你们知道吗,在繁盛的唐朝,有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可不是一处景区哟,而是唐朝历史上的才女们。
虽然唐朝的妇女受教育的程度不如男性,但是比起其他时代就相当高了,所以说,唐朝是才女辈出的时代。
徐惠、上官婉儿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我们也要多学些知训,才能够成为才女!同学们,看完我的读后感,你们是不是也想看《镜花缘》!想看就来吧!《镜花缘》读后感篇2今天晚上,我终于把《镜花缘》这本书读完,它不仅给予了我快乐,还给予了我人生的道理。
《镜花缘》这本书主要讲了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蟠桃会。
白鸟大仙和百兽大仙都把鸟兽叫来给王母娘娘助兴。
可是只有百花仙子没有把百花——荷花、枫叶、樱女、芙蓉、兰草……在同一时间开放,于是,月神嫦娥仙子与她打了个赌:“如果有一天地上的皇帝让你开花,你开了,就下凡去。
”几百年后,地上的女皇帝——武则天十分的不近人情,她让花园里一百种花一齐开放,不然就把全天下的花都拔了。
镜花缘阅读心得感想(精选5篇)

镜花缘阅读心得感想(精选5篇)镜花缘阅读心得感想篇1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充满想象力的《镜花缘》。
《镜花缘》讲的是百花仙子因为得罪了嫦娥,触犯天规,被贬下界。
她的父亲唐傲去海上游历各国,寻找十二名花,遇到许多光怪陆离的事情。
最后父女二人双双修成神仙的故事。
这本书是半文言文的,刚开始读,我觉得有点难懂,但后来发现,只要进到书的世界里,这些都不是问题了。
这本书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讲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一行人出海游历三十三个国家的经历。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有趣至极。
我喜欢其中的三个章节,第一站是东口山。
东口山上有各种奇花异草,野鸟怪兽,有肉芝,木禾,蹑空草,精卫鸟,果然兽等等。
肉芝,就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小人,身骑小马,快如流星,一旦抓住就要立马吞下,不然小人便会化成灰。
吃下后,能让人神清气爽。
木禾,是一种大树,树上无枝,长满稻穗,每一粒米都比头还大,够吃好几顿。
更神奇的是吃上一口,一年都不会饿。
蹑空草,是一支青草,叶子跟松树的一样,长满了针刺。
拿出它的籽,放在手心,吹一口气长一尺,吹三口气就能长到三尺。
人要是吃了,就可以立在空中。
这几种草我都想吃吃看啊!精卫鸟,不是一只,竟是一群,就是那只填海的精卫鸟的后代。
长得像乌鸦,嘴白如玉,两只红足,头上还有花纹。
果然兽,特别重情义。
有同伴死在路旁,那么路过的果然兽,就会停下来,守在旁边痛哭,任人捉住,也不逃窜。
这些东西太神奇了,让我大开眼界。
再说黑齿国和白民国。
黑齿国的人,皮肤黑,就连牙齿也是黑的。
但别看他们黑,特别有学识。
白民国的人,长得白净,相貌堂堂,一看就特别有学问的样子,事实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可见,人不可貌相,不能以貌取人。
还有个我最喜欢的女儿国。
跟西游记的女儿国不同,这个国家是有男人的。
但是,这里的男女身份是互换的,女人穿男人的衣服,走在路上;而男人则穿女人的衣服在家里织布。
想像一下,一个像张飞一样的壮汉,五大三粗,满面虬髯,却穿着女人的衣服,文静地坐在那里穿针引线,缝着鞋垫,这个画面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镜花缘》读后感(精选11篇)

《镜花缘》读后感《镜花缘》读后感(精选11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镜花缘》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镜花缘》读后感篇1《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说,是作者在海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
《镜花缘》共计一百回,故事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为开端。
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
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
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
《镜花缘》一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一词,蕴涵着对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的手法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场所都是虚无缥缈之地而情节又是及其荒诞离奇的,所以作者借此来揭示的当时的现实生活,给读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严峻和可悲。
千奇百怪的国家,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一般。
故事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时而语调激昂,似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时而语调低沉,似作者对人情世故的反思。
作者独具匠心的通过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的讽刺的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走出书本,看看人生有时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外表看来很美,但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和拥有。
《镜花缘》读后感篇2这是一部歌颂了女子才华的书,反映出女子在生活中的地位上的平等要求,表现了作者尊重女子地位的民主思想。
这,就是女作家李汝珍写的《镜花缘》。
本书以女皇帝武则天诏令百花齐放,众神被迫从命,被嫡入凡间变为100位才女为中心,写下了一篇篇赞美女子才华的优美文章。
关于镜花缘读后感(优秀10篇)

关于镜花缘读后感(优秀10篇)关于镜花缘读后感篇1读了李汝珍的《镜花缘》,我非常有感触。
作者李汝珍对疆域沿革感兴趣,对八股文十分不屑,学识渊博精通音韵。
可清代并不是有才华就能当官。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李汝珍通过丰富的想象,创作了这部名著——《镜花缘》。
文中的前五十回写的是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出海,还有唐小山寻父的经过。
后五十回写的则是众女子应考。
全文中,我认为最有尊严最值得我崇拜的人,便是唐小山。
唐小山原是天上的百花仙子,因为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与嫦娥发生争执,便发誓百花都会有该开之时盛开。
可新月狐转世成武则天的一冬日,醉酒下旨百花齐放。
可百花仙子正在与麻姑喝酒下棋,不知此事。
其余九十九位仙子只好听旨,开花。
事后,百花仙子按照赌约下人间,却不肯给嫦娥扫地,只好转生为秀才唐敖之女。
唐小山原本可以为广寒宫扫落花三年,可是她却认为这不是她干的事,有损脸面,便下凡去了。
最让我吃惊的便是嫦娥了。
原本嫦娥在我的印象里是为救长生不老而吃药的可怜女子,孤独寂寞地待在广寒宫。
而当我看到嫦娥告诉要下凡的新月狐:要让百花齐放,以显威名时,她便不是那可怜的嫦娥了。
每个人都有两面,善与恶。
在本书中,嫦娥阴险、狡诈,与聪明正义的唐小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也因为对比,使唐小山更加成为了本书的正面人物。
这本书通过了唐敖在外几十个国家的游历,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不良现象,讽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批判了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
虽然这本书是作者是想象出来的,但是没有一个世界是一个人凭空,毫无依据幻想出来的。
这本书讽刺的东西,也正是这个社会所讽刺的东西。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她可以美,但不能完,不能纯善或纯恶。
如嫦娥与唐小山。
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这个世界是善恶的。
关于镜花缘读后感篇2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曾称赞《镜花缘》为“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这个寒假,我亲自感受了这部文学巨著,感受颇多。
《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著名的长篇小说。
镜花缘读后感范文(七篇)

镜花缘读后感范文“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
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
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
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
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
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
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
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
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
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
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
“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
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
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
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
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
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镜花缘读后感_镜花缘读书心得五篇

镜花缘读后感_镜花缘读书心得五篇《镜花缘》是由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所创作的百回长篇小说,作者以神幻诙谐的笔法描绘出了一幅绚丽斑斓的天伦彩图,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关于《镜花缘》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镜花缘》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篇一:镜花缘读后感话说武则天称帝,轰动了整个中国浩荡历史。
《镜花缘》的故事就源于此。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后,勒令百花违背自然规律,严冬开放,结果触犯天帝,百花仙子被贬下界变成一百个才女,和她们身上发生的故事;第二部分则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天书上载得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宗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等的欢愉。
在这本书中,作者极力表现作为女子的才能和特点,阐释“男女平等”的先进观念。
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成为了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之一。
书中一大亮点就是对“女儿国”的描写。
虽不算开创性的,但却很有戏剧性,里面许多夸张的描写、和现实的对比,都尖锐深刻地指出了社会矛盾所在。
在当时,“男尊女卑”的观念贯穿了整个社会,妇女的工作生活处处受到压迫和限制,作者将自己开明的思想和鲜明的观点寄寓在这些女子的行踪上,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也呼吁人们放弃旧思想,走入新时代。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像男尊女卑的现象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我想,读罢这本书,是否能对我们有一些启发?篇二:镜花缘读后感第三部份从后五十回开始,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
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
这部分文字以才学为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缺乏艺术价值。
这一百个才女都是个性模糊的,百人一面。
作者塑造她们一为称许女子才华,一则为逞自己的才学,游戏笔墨以自娱。
镜花缘阅读心得感想5篇

镜花缘阅读心得感想5篇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
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
要学会自主学习。
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境界会不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镜花缘阅读心得感想,供大家参考。
镜花缘阅读心得感想1《镜花缘》是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
《镜花缘》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打败了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的反叛。
有一天醉后观花,令白花严冬齐放。
众花神不敢违背圣旨,就齐聚皇家花园喷蕊吐艳。
哪知违背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成了一百个才女。
众花领袖白花仙子被贬到岭南,托生为唐敖的女儿小山。
唐敖殿试落第,心情沉闷,就随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导游,观览了海外异国风情,看到许多奇人异事。
后来进入小蓬莱,求仙弃世,一去不返。
小山思亲心切,让舅父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回家,历经磨难后终于找到小蓬莱,却意外地在泣红亭中录下一卷“天书”,上面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迹。
并遵照父亲的意思改名为唐闺臣。
第二部分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天书上载得分毫不差。
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宗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表演了书、画、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术等,以及灯谜、酒令、斗草、投壶等,尽欢而散,唐闺臣也重返仙山。
这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联合剑南节度使文芸,起兵反对武则天,一些才女也因姻亲关系加入军中,不少人殉难,终于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大阵,武则天失败。
后来唐中宗复辟,仍尊则天为“大圣皇帝”,则天又下新诏,宣布明年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
镜花缘阅读心得感想2《镜花缘》是清代神魔小说,自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
镜花缘的读后感心得【汇编6篇】

镜花缘的读后感心得【汇编6篇】《镜花缘》读后感篇1近日以来因为读书节,我有幸一睹《镜花缘》的风采。
话说入目第一章的内容里有句话让我颇有感触,那是百花仙子与百草仙子无意交谈间出现的。
“不知小仙与这玉碑可能有缘?可惜我们虽成正果,究系女身,将来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载,设或具是儒生,无一闺秀,我辈岂不减色?”就这句话,可能是文中最不出彩的一句话,却让我影响颇深,我辈岂不减色?真的是女性无用吗,还是时代没给她们机会。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贯彻那男尊女卑时代的名言。
无数才女若非武则天开放女科,一身才华可能就要被泯灭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除此之外,嫦娥这号人物的设定也让我彻底对她的好影响翻篇,那个传说中性格淡漠,却又十分善良,只可远观不可亵渎的女子。
在这里却是咄咄逼人,蛮不讲理。
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还是凡事物皆有双面性?就不从而知了。
而武则天醉酒后逆天而行誓要让百花在冬日齐放,也算是文章精彩内容的开端了。
百花应惧怕责罚,不分天道事理,竟真在冬日齐齐开放,让我也感到颇为不屑,只因怕得罪权贵,放下自身原则,实在让人无法尊敬。
而后百花仙子甘愿坠入凡尘也不愿承认自己未干的事去广寒殿扫落花三年,着实令我十分敬佩。
这是坚守,尊敬自己的表现,值得让人去敬佩,去学习!坠入凡尘后也写了百花仙子(唐小山)的父亲唐敖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的种种经历,体现了人情冷暖,世间善恶……总而言之,李汝珍写的这本小说真的极好,镜花水月。
其神幻会写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镜花缘》读后感篇2前段时间,我读了《镜花缘》,感触颇深。
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和其他十二名花仙子被玉帝贬到人间,她投胎到了一个叫唐敖的人家,自己被取名为“小山”。
突然有一天,小山的爸爸唐敖偶然来到了一个叫“梦神观”的地方,在那里,一位老仙告诉唐敖:“你只要找到十二名花就能成仙。
”于是唐敖就开始了找花的旅途,一路上,他经过了许多国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也碰到了“十二名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花缘读后感
读《镜花缘》之前,我曾读过《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讲述的是灵石、仙草下凡经历红尘的故事。
《镜花缘》与《红楼梦》一样,也是一部神话小说,更多的并非天庭,而在于红尘,就像现实与
幻想的分分合合。
虽说一切都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可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及言行举止,全部都
基于实物,《镜花缘》中所有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
从天庭中嫦娥与百花仙子不和开始,到武则天从
天庭到人间,心月狐临凡,延伸至唐敖和林之洋
的海外生意,故事环环相扣有理有据,情节跌宕
起伏。
初读《镜花缘》,我并没有什么感悟,也没有领略到它的含义。
读到后面,我才渐渐明白,其实
它似乎并没有什么含义,只是写实而已。
虽然是
建立在虚构上的写实,但它记录的依旧如此清晰。
也许正是因为记实,所以它能够得到大家的喜爱。
书中的描写生动有趣,言简意赅,让我感悟颇深,
尤其是泣红亭中石碑所写,描绘得更是栩栩如生,从唐敖梦想十二名花飘零海外开始,航海之旅中
果然带回了十二名女子,而剩下的则是其女儿唐
闺臣在考试后结识的女子。
《镜花缘》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第十七回因字声粗谈切韵,闻雁唳细问来宾,以及第十八回辟清
谈幼女讲羲经,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在我看来,
其中讲述了多九公认为此处蛮夷之地,不晓得孔
孟之说,自以为胜券在握,便不自量力地与女子
谈文,却遭到惨败。
然而多九公身为老人,却能
够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放不下面子将错就错
的死不承认,实在令人钦佩。
《镜花缘》描写了海外风貌,但这种很好的主题并非各国游历,而是描写林之洋、唐敖在梦中所
得到的十二名花飘零海外,基于神话创作的《镜花缘》带给人一种清丽脱俗的意境。
泣红亭中石碑刻文,就像《红楼梦》中的警幻仙姑赋以及小格子里边的诗词,这正是清代文学部份现状。
明末清初
的《水浒传》,还有《西游记》,其中不乏诗词、神话,亦可见在当代这种讽刺现实的风格。
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神仙代表着恣意快活。
在《红楼梦》中,秦可卿说的这房子,大概神仙也住得吧;在《西游记》中,更是妖魔鬼怪与神仙横行,赋予了神仙七情六欲;在《水浒传》中,天官星和地煞星共一百零八人下凡,皆是幻想与现实接轨。
《镜花缘》亦是如此。
冥冥之中,缘由天定,石碑为引,正如同《儿女英雄传》一般,也有着天庭的存在,只是在不同的书籍中他们被赋予了不同的
含义。
《镜花缘》和《西游记》都是以唐代为背景,《红楼梦》则是以清代为背景,而《水浒传》则是以北宋时期为背景。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写宋江造反是为了接受招安,《西游记》中有写西天取经,《镜花缘》中有写海外寻找十二名花。
为什么要那么去写,是因为机缘巧合,更是因为命中注定。
机缘
使然,巧合形成,命中有无,实为注定。
这一切
又都顺理成章,在选择连接的铁轨上,命运的火
车悄然启程,终点很远,但这一路上遇到的人各
式各样。
《镜花缘》用不同的主线贯穿其中,演绎不同的人生。
有些人的出场别开生面;有些人的出场悄
然而现;有的人轰轰烈烈;有的人仅是在考完之
后吟诗作对。
有的人陪唐小山坐船去小蓬莱寻找
父亲唐敖,于唐小山而言,也许就是有缘有分;
而其他一同考试而获得名次的女子,于唐小山而言,应该就是无缘有分。
而这一切似乎并不能如
此评说,因为她们同为花仙子,而唐小山乃是总
管百花的女神百花仙子,所以,花仙子均与她有缘,除了十二名花的花仙子们,那些未曾一同出
海漂泊的名花,到底就是有缘无分。
有时候,动物于我们而言,更为真情。
它们不
会像我们一样,想得太多太远太广阔。
只因为唐
小山,所以便要去寻找;只因为人类的一句诺言,所以便捧着石碑四处游走。
不是因为责任,而是
因为那是主人的吩咐。
或许对于别人来说,那只
是一句玩笑话罢了。
对于仙人,明明只是一句玩笑,却如此认真,也正是这份认真和执著,让许
多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梦想成真。
有时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未必是说听者杯弓
蛇影、疑邻窃斧,而是别人当作耳旁风的梦想,或许可以实现的东西,只要你能抓住并去努力,终会获得成功。
不过,书已成物已定,《镜花缘》读后的寓意如何,需要自己来品味。
毕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情,去看情境之中,总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