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儿童康复科实习心得
儿童康复实习心得

篇一:儿童康复科实习心得儿童康复科实习心得在人民医院实习已有两个月了,终于可以到康复科实习了,我在康复科的首个科室就是儿童康复科,实习时间为两周。
在这两周里,我跟着师兄师姐们学习了有关儿童康复的知识,很感谢师兄师姐们的教导,让我学会了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相结合。
脑瘫的临床分型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和迟缓型,在本科室实习过程中,以痉挛型最为多见,其特点是伸张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巴氏征阳性,肢体活动受限。
上肢表现为肘关节屈曲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握拳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中。
两上肢运动笨拙、僵硬、不协调。
两下肢僵直,内收呈交叉状,髋关节内旋,踝关节跖屈。
扶站时。
两足下垂、内翻,足尖着地,足底不能踩平,走路时呈剪刀样步态.其步幅小,用足尖行走,不能奔跑。
痉挛症状常在用力和激动时加重。
脑瘫儿童还常伴有其它障碍,本科室常见的为流口水、喷口水、多动、情绪不稳、言语障碍、固执任性等。
对于小儿脑瘫的治疗,本科室主要有种方法,一是运动治疗,一是神经电刺激疗法。
实习的这两周,我都在运动治疗室。
在运动治疗室里,平均每个患儿的治疗时间为30分钟,治疗的内容包括翻身训练、坐位训练、爬行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
在进行运动前,推拿与按摩是小儿脑瘫功能恢复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儿童康复各种病重恢复功能必不可少的步骤。
小儿推拿手法甚多,延云师姐、吕扬师兄及雅恒师兄的手法各有特色,延云师姐以揉为主,她的病人多为一岁以下患儿,吕扬师兄手法较延云师姐力度大,主要以揉、提拿和滚法为主,他的病人年龄跨度是本科室最大的,基本通杀,雅恒师兄的手法以推、揉为主,他的病人多在1岁以上,部分能跟治疗师进行简单对话,无论是哪种手法,他们有着共同点,用力均匀,稳妥着实,持久有力,对于几张力低下的患儿相对较小力,对于肌张力高的患儿相对较大力。
推拿时,一般将患儿仰卧位放置,先从下肢的开始推拿,双手推拿痉挛的股内收肌群,以缓解内收肌群痉挛,双手扶按患儿双侧大腿内侧,缓慢将双膝分开,使髋关节分到最大程度。
儿童康复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儿童康复的心得体会儿童康复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儿童康复的心得体会篇120xx年,康复科在残联党组成员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上级部门各项指示精神,努力提高科室人员业务素质,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学习方面积极参与“三讲三提升”、学习十八大精神等集体学习活动,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服务形象有了明显提升,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服务残疾人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
二、工作情况1、认真学习各类文件精神,做好工作档案信息梳理,从中对残疾人康复业务知识进行一次梳理,干中学,学中用。
2、积极完成我市脑瘫儿童、智力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定点康复机构推荐申报工作。
3、康复受训情况:低视力残疾人配备助视器65名,低视力儿童家长培训35名,盲人定向行走65名,申报人工耳蜗5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15名。
对申梓皓、马艺铭等10名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其中,国家项目受训3名,每名患者获得受训救助资金12000元),对马耀博、张钧尧等8名孤独症儿童训练。
对牛天宇、寇梦鑫等15名智力儿童训练,成人听力康复8名,精神病防治康复1000名。
4、康复救助工作:上半年,组织、筛选208名残疾人参加郑州市低保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申报,一次性通过率99%。
5、《残疾人证》办理工作:3、6、9月份共审核、办理《残疾人证》1575个。
6、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免费发放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900件。
7、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村(社区)级康复器材使用情况电话调查,协同相关部门制定、印发《新密市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实施方案》、指导康复站(室)提高服务水平、搞好制度建设、完善业务档案。
三、明年工作打算1、学习《中国残疾人》和业务知识,参加集体学习,到图书室借书,提高素质;2、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配合搞好各类康复治疗与服务项目;3、搞好3、6、9月份《残疾人证》的申请办理工作;4、利用宣传日,宣传党和政府相关政策与业务知识,组织康复协调员培训;5、搞好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康复室、站建设。
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

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作为一名儿童康复治疗专业的实习生,我在实习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儿童康复治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借鉴。
一、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我在某儿童康复医院实习,主要从事儿童康复治疗工作。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多个方面的康复治疗工作,了解了儿童康复治疗的基本流程和治疗方法。
二、实习期间的学习与收获1. 专业技能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对儿童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语言治疗。
通过观察和模仿带教老师的治疗手法,我逐渐掌握了各种治疗技巧,如关节松动术、功能性电刺激、作业治疗等。
这些技能的提升为今后从事儿童康复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
2.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期间,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儿童康复治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物理治疗中,我学会了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利用热疗、冷疗、电疗等方法缓解儿童的症状。
在作业治疗中,我了解了如何通过设计有趣的作业活动,帮助儿童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在语言治疗中,我掌握了如何针对儿童的语言障碍进行个体化治疗,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3. 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人文关怀在儿童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
儿童康复治疗不仅关注儿童的生理康复,还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环境。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关心儿童的感受,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为儿童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
4. 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儿童康复治疗是一个多学科、跨专业的领域,需要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康复医师等共同协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为儿童制定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
同时,我也提高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学会了如何与家长、儿童进行有效沟通,确保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实习过程中的不足与反思1. 理论知识不扎实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理论知识方面存在欠缺,如儿童心理学、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知识。
儿童康复实习心得体会

儿童康复实习心得体会地点:XX儿童康复中心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掌握儿童康复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儿童康复的认识和理解,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儿童康复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收获颇丰。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来谈一谈我的感悟。
一、意识到儿童康复的重要性在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很多有各种各样康复需求的儿童,他们有的是因为先天性问题,有的是因为外伤或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在和这些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康复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康复可以帮助他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和其他正常儿童一样享受快乐童年。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康复工作的决心,也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康复工作的重要性。
二、了解儿童康复的专业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儿童康复的专业知识,比如不同类型的运动功能障碍对康复治疗的影响,儿童康复的评估方法,以及一些康复技术和训练方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知识。
从中我体会到康复治疗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治疗,还包括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个体差异和家庭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三、培养专业技能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康复治疗的一些工作。
比如进行康复评估、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物理治疗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与老师和其他康复师的交流和合作,我也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
特别是在与那些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学会更加细心、耐心、善于观察和倾听。
这些都是我以后成为一名合格康复师所必备的素质。
四、情感倾注在实习期间,我和许多患儿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他们的笑容,他们的进步,无一不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兴。
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康复工作的真谛——帮助别人,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份工作不光是技术活,更是一份爱心活。
只有用爱心才能让康复工作更有效,更有意义。
儿童康复科实习心得与感想

儿童康复科实习心得与感想作为一个儿童康复科的实习生,经历了近半年的实习生活。
在这段实习的时间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儿童康复的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我在该科室的实习心得与感想。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了儿童康复的重要性。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接触了许多因各种原因导致运动功能受限的小患者。
这些患者中有的是由于出生时发生了一些并发症,有的是由于遭受了意外的伤害,有的是因为先天的遗传疾病等等。
他们年纪小小,却需要通过康复来恢复或者改善他们的功能,让他们能够像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和成长。
我深刻意识到,儿童康复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而我们作为康复师,对他们的康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我学到了许多有关儿童康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实习中,我从导师和其他经验丰富的康复师身上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巧。
比如,我学会了如何评估儿童的运动功能,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如何正确地进行康复训练等等。
这些技能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也增加了我对儿童康复工作的信心。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儿童康复工作的复杂性。
在实习中,我发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康复工作的艰巨性。
儿童的身体发育尚不完善,康复治疗对他们的身体负荷要求不能过重,需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此外,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还不成熟,他们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和配合康复训练,这就需要康复师有耐心和智慧来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
这些复杂性使我意识到,儿童康复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细心的耐心,才能做好儿童康复的工作。
此外,我还深深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儿童康复科,康复师往往需要与其他科室的医生、护士、康复技师等人员密切合作。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儿童康复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时常与其他同事一起讨论病例,制定康复方案,分工合作完成康复治疗。
这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不仅可以让康复工作更加顺利和高效,还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儿童康复科工作总结(通用17篇)

儿童康复科工作总结(通用17篇)儿童康复科工作总结 1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已在医院康复科工作半年多时间,回忆半年刚来到这里时,我对康复临床治疗的认识甚是浅薄,也可以说是从零做起;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独立完成对康复患者的治疗。
我开始体会到作为一个康复治疗师的角色定位。
走出校园,踏进医院,这不仅仅只是身份的改变,而且也是思想观念上的改变。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学会了关心和理解病人。
多一份问候,可以打破医患之间的陌生;多一份沟通,可以增添医患之间的信任;多一份理解,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由于我学的是康复治疗技术,在科室的分工中,我下病房为行动不便的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导致的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患者做床旁的康复训练,这类患者在患病的前后心情差异是十分巨大的`。
在治疗期间,我遇到一个因中风而轻度失语的患者,当时我不理解,为什么她一直在治疗的过程中都表现得很沮丧,即使完成任务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喜悦。
一次,我让她把自己的名字写出来,看到工工整整的字,我立即夸奖鼓励,而她却显得十分沮丧,认为写得比以前差多了,我分明看出她眼眶里打转的泪水。
我终于明白到她为什么总是愁眉苦脸,是因为她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
这次生病使她连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情都变得困难,加上陪伴她的一个家属无心的言行更加伤害了她的自尊心,所以她总是郁郁寡欢。
明白这一点后,我在治疗中一直要求自己要多关心、多理解病人,并希望家属同样配合。
说到理解,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明白患者生病时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体会他们为康复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
如果我没有亲自尝试声门上吞咽,我是不可能体会到吞咽训练中病人会出现口干的情况;如果我没有亲自尝试单桥运动,我是不可能理解一只腿架在另一只腿上不舒服的感觉和难受程度;如果我没有亲自尝试针灸,就不可能明白某些病人对针灸的恐惧。
理解需要用心,用心关怀,用心体会。
主任说过,不希望我们成为“哑巴”治疗师。
我的一个老师也说过,治疗师应该具备和3岁到80岁人群的沟通能力。
关于康复实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

关于康复实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关于康复实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关于康复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儿童康复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儿童康复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儿童康复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儿童康复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儿童康复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
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儿童康复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
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儿童康复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儿童康复个人工作总结6篇

儿童康复个人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本年度,我在儿童康复领域的工作中,始终以关爱、治疗、教育、康复为核心,努力提升自我,积极投身于儿童康复事业。
接下来,我将详细汇报本年度的工作内容、重点成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自我评估和未来规划。
二、工作内容及目标1. 康复治疗计划制定:根据每位儿童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2. 康复训练实施:按照康复治疗计划,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
3. 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正确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提高家长对儿童康复的认识和参与度。
4. 团队协作与沟通:与康复团队其他成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研究康复治疗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康复效果。
5. 学术研究:参与儿童康复领域的学术研究,了解最新康复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三、重点成果1. 成功帮助XX名儿童实现康复目标,康复治疗有效率达到XX%。
2. 发表X篇关于儿童康复的学术论文,获得同行认可。
3. 举办X次家长康复知识培训讲座,提高家长对儿童康复的认识和参与度。
4. 与团队共同完成X项儿童康复课题研究,为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5. 获得X项儿童康复领域的荣誉证书,如XX证书、XX证书等。
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问题:部分家长对儿童康复认识不足,导致家庭康复训练效果不佳。
解决方案:组织家长培训讲座,发放康复知识手册,提高家长对儿童康复的认识和参与度。
2. 问题:康复治疗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所有患儿的需求。
解决方案:积极申请政府及社会资金支持,扩大康复治疗资源,同时优化治疗计划,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
3. 问题:团队成员间沟通不畅,影响康复治疗效率。
解决方案: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五、自我评估及反思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儿童康复事业。
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仍存在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康复科实习心得在人民医院实习已有两个月了,终于可以到康复科实习了,我在康复科的首个科室就是儿童康复科,实习时间为两周。
在这两周里,我跟着师兄师姐们学习了有关儿童康复的知识,很感谢师兄师姐们的教导,让我学会了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相结合。
在这里,儿童康复的对象大部分是脑瘫儿童,年龄从3个月到3岁不等,脑性瘫痪也有着个体差异。
在接到新病人时,我们首先要给病人做的是运动功能评定。
评定一个儿童的运动发育情况,我们必须掌握儿童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是否有残疾、既往史等。
此外要掌握正常儿童的运动发育知识,大运动中,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1~2s,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抬头很稳,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7个月时能有意识地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或从俯卧位至仰卧位,8~9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11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15个月可独自走稳,24个月可双足并跳,30个月时会独足跳;精细动作中,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时可用拇、食指拾物,喜撕纸,12~1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18个月时能叠2~3块积木,2岁时可叠6~7块积木,会翻书。
再者,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包括俯卧位、仰卧位时,头的空间位置,转头时四肢活动是否对称,颈部是否屈曲,手有无中线运动,有无追视、追声,翻身有无意识,翻身是从仰卧侧至卧侧,还是从仰卧到俯卧,或从俯卧到仰卧,爬行是否有意识,是腹爬、四爬还是高爬,跪位是否有意识,是坐跪、立跪,还是单腿跪,立位是否有意识,扶站能否支撑自己,能否独立扶物,还是要家长扶手,行走有无意识,扶走时的速度及扶物的情况,另外还要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对患儿的肌张力进行评定,评定包括上下肢及躯干,最后进行患儿的发育性反射评定,包括脑干水平的反射ATNR、STNR、TLR。
对各项进行评定后,明确患儿的运动障碍,设计治疗方案。
脑瘫的临床分型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和迟缓型,在本科室实习过程中,以痉挛型最为多见,其特点是伸张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巴氏征阳性,肢体活动受限。
上肢表现为肘关节屈曲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握拳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中。
两上肢运动笨拙、僵硬、不协调。
两下肢僵直,内收呈交叉状,髋关节内旋,踝关节跖屈。
扶站时。
两足下垂、内翻,足尖着地,足底不能踩平,走路时呈剪刀样步态.其步幅小,用足尖行走,不能奔跑。
痉挛症状常在用力和激动时加重。
脑瘫儿童还常伴有其它障碍,本科室常见的为流口水、喷口水、多动、情绪不稳、言语障碍、固执任性等。
对于小儿脑瘫的治疗,本科室主要有种方法,一是运动治疗,一是神经电刺激疗法。
实习的这两周,我都在运动治疗室。
在运动治疗室里,平均每个患儿的治疗时间为30分钟,治疗的内容包括翻身训练、坐位训练、爬行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
在进行运动前,推拿与按摩是小儿脑瘫功能恢复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儿童康复各种病重恢复功能必不可少的步骤。
小儿推拿手法甚多,延云师姐、吕扬师兄及雅恒师兄的手法各有特色,延云师姐以揉为主,她的病人多为一岁以下患儿,吕扬师兄手法较延云师姐力度大,主要以揉、提拿和滚法为主,他的病人年龄跨度是本科室最大的,基本通杀,雅恒师兄的手法以推、揉为主,他的病人多在1岁以上,部分能跟治疗师进行简单对话,无论是哪种手法,他们有着共同点,用力均匀,稳妥着实,持久有力,对于几张力低下的患儿相对较小力,对于肌张力高的患儿相对较大力。
推拿时,一般将患儿仰卧位放置,先从下肢的开始推拿,双手推拿痉挛的股内收肌群,以缓解内收肌群痉挛,双手扶按患儿双侧大腿内侧,缓慢将双膝分开,使髋关节分到最大程度。
随后,推拿患儿的腓肠肌,以缓解腓肠肌痉挛,一手固定膝关节伸直位,一手握前足,拇指紧压前足向前,以矫正尖足、足外翻。
或一手握患儿踝关节并固定,一手握前足向前、向外旋转,以增加踝关节灵活性,改善足外翻畸形。
若患儿臀大肌臀中肌无力,取患儿俯卧位,一手握住患儿踝关节,一手用滚法推拿臀部肌肉。
此外,要活动患儿的髋关节、膝关节,以保持灵活,可一手握患儿膝关节,一手握踝关节,并固定,保持下肢伸直,抬起患腿用抖法放松髋关节,也可一手握膝关节,一手握小腿,被动屈曲伸展膝关节,以活动膝关节。
下肢推拿完毕后,进行上肢推拿,取患儿仰卧位,一手握患儿手,以拇指被动伸展患儿五指,使上肢外展,手心向上,一手推拿患儿上肢肌群,接着两手被动伸展患儿的五指,并用双拇指从掌心推拿至大鱼际、小鱼际,一手固定患儿腕关节,一手以手掌心控制患儿除拇指外地其余食指,反复搓法,使患者手指重复伸展屈曲动作。
再者进行肩关节放松,一手握肘关节,以固定并保持伸展位,一手固定腕关节,保持五指伸展、腕关节伸展位,上肢伸展上举90度,轻微提拉上肢,使肩关节放松。
同样的固定,使患儿重复上肢上举过头顶,再缓慢下摆,外展90度,固定上臂,一手握腕关节,使患儿前臂屈曲伸展,旋前旋后,以活动肘关节。
上肢推拿后是躯干的推拿,患儿取俯卧位,可利用三角板置于患儿下,患儿上肢伸展于三角板前,有助于抑制躯干的痉挛模式,躯干的推拿多为捏脊法、推法和摩法,躯干推拿后,可让患儿座位,治疗师双手固定肘关节保持上肢伸展,选择躯干,使患儿做对角螺旋运动,并左右手交替内收、外展上举运动,以增加患儿的肢体协调性,腰背肌群肌力。
推拿后,可进行患儿的翻身训练,将患儿取仰卧位,双手分别握住患儿两臂上举过头,讲两臂左右交叉,从而带动患儿身体向两边侧转身,也可握住患儿两脚踝部,让患儿向左翻身时,使右腿屈曲,跨过左腿中线,使左臂屈曲,并逗引其头部慢慢向左侧倾斜,加以轻轻指揉肩胛肌群,可诱发翻身。
接着坐位训练,本科室主要训练的方式是仰卧位到正坐位的转换及仰卧位到横坐位转换,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双手拉患儿双手,使身体重心向前,然后慢慢拉起,或一手拉患儿一只手,一手固定患儿另一只手于床面,然后慢慢拉起,使患儿身体重心向侧方前方移动,使另一侧的上肢由肘到掌支撑起,左右交替做。
在爬行训练前,可以给患儿进行手支撑训练,患儿取坐位,使双上肢向前方、侧方、后方伸展支撑,此训练可利用STNR,防止患儿低头,以保持上肢伸展。
爬行训练包括腹爬、肘立爬行、四爬位,根据患儿的月龄选择爬行训练的内容,腹爬训练时,将患儿取俯卧位,由梁然分别在在孩子两侧,分别握孩子前臂和小腿,然后做伸左侧,收右侧,切忌同手同脚,此过程中,可用刺激手法,刺激足跟,使其爬行。
肘立位爬行训练时,两肘立位,颜面向正面,上部躯体抬起,用两肘,前臂、手掌支撑上半身的体重,如患儿上肢无力,可利用滚筒置于患儿躯干下。
四爬位时,患儿双手、两膝、小腿、足部均相等的撑地,颜面向正面,上肢伸展与大腿同时垂直于地面,五指伸展,由两肘立位转换为四肢爬位的正常动作,从右侧开始运动时,颜面向右上方,随着右侧骨盆转动,右侧下肢屈曲,其后为颜面向左上方,体重移行至右下肢,左上肢伸展,最后形成两手,两下肢支撑身体,爬行时,可控制患儿的肘关节,使其保持伸展位。
站立训练时,治疗师站在患儿身后,用双手握住患儿的两侧骨盆,使骨盆保持在中立位的正常位置,如患儿跖屈严重,可让三角板站在三角板斜面上,迫使患儿双足背屈,单腿站立训练时,首先让患儿身体重心向站立的下肢移动,然后抬起一侧下肢,控制站立的下肢,防止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内翻。
若患儿腰背肌肉控制能力较差,可让患儿站立位,治疗师双脚固定患儿足部,双手控制双膝关节或髋关节,让患儿弯腰向前俯身,双上肢伸展直至支撑到地面,另患儿主动伸展髋关节,恢复身体直立。
若患儿骨盆控制较差,可先行跪立再行双下肢直立训练,跪立训练时,两手要辅助患儿的髋关节两侧,然后诱导骨盆的旋转训练,并施加适当的阻力,是加阻力的方向与骨盆运动的方向相反。
当患儿不能独立站立或保持直立站立姿势时,也可以使用站姿矫正训练器,步行训练时,可利用步行板以纠正足内翻,亦可利用助走器,让患儿握着把手推着前行。
训练时,站在患儿的背后,双手握住其骨盆两侧,帮助患儿骨盆分别一次向前方旋转,以带动动双下肢随着骨盆的旋转向前迈步,左右交替进行,从而让患儿感觉到交替步行和交替负重的感觉。
对于腿部力量不足的患儿,可握其小腿,辅助抬腿,在步行训练时,应细心观察患儿的步态,及时纠正异常步态,如足内翻、交叉步态、垫脚尖、鸭子步态等。
当患儿下肢肌力足够、立位平衡反应良好时,可逐渐减少对患儿的扶持,让其独立行走。
平衡训练时,可利用平衡板,在保护患儿的情况下,让患儿坐、跪、站立在平衡板上,轻摇平衡板,促使患儿身体各部分随着重心的不断改变而不断调节,以促进平衡能力的发展。
亦可让患儿坐在床上,治疗师从一侧轻推患儿以破坏其静态平衡,促使患儿进行调节,维持身体平衡。
也可让患儿趴在Bobath球上,髋部伸直,双手前伸。
治疗师用双手握住患儿小腿或髋部并轻轻地滚动球,从一边滚到另一边,并逐渐增加滚动的距离。
或让患儿坐在球上,治疗师用双手扶住患儿髋部,前后滚动球,刺激并训练患儿不断调节躯干、头和四肢的平衡能力。
患儿在训练过程中,常会出现异常姿势,如紧握拳头,拇指屈曲被握在掌心里,治疗师应该及时纠正,并引导产生正常运动姿势。
对于偏瘫的小儿,应该促进其偏瘫侧的运动,如偏瘫上肢的抓握,下肢的支撑。
某些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并不是因为脑瘫,例如X型腿、O 型腿、脊柱侧弯等,要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对症治疗。
本科室有一例X型腿,经推拿下肢后,治疗师予以矫形训练,患儿取仰卧位,下肢屈膝屈髋并旋外,治疗师一手固定患儿小腿,一手在患儿下肢内侧膝关节处向膝关节外侧压腿,也可让患儿取站立位,双腿中央放一斜立的滚筒,要求患儿双下肢直立,双足着地,膝关节顶在滚筒两侧。
我个人观察后,觉得患儿较为不配合,且单纯的30分钟纠正并不起得了长远的效果,个人认为,对于这样O型腿需要矫形的儿童,最好还是应用康复工程里提及的佩戴矫形器具。
我觉得本院的儿童康复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科室还可开设OT、感觉统合训练室、按摩室、矫形支具室、体智评估室、语言训练室、视听障碍治疗室、日式水疗室,完善儿童康复的各个方面,此外,还可定期开设家庭康复教学,让儿童不单只是在医院得到完善正确的康复,回家后也可继续康复治疗,同时也为经济困难的家庭减轻了压力。
另外已有的运动治疗室的设备仍不够齐全,如侧躺椅、角椅、空心滚筒、步态矫形器等器械还未完善配置。
此外,治疗师应该设法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家长们配合治疗师的工作,而不是质疑治疗的效果,这点我本人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但觉得树立家长对治疗师的信任是治疗过程畅通无阻的保障之一,有些家长不懂得专业知识却要求治疗师按照她们的想法去做,本人觉得家长不够尊重治疗师的专业水平。
在教学方面,由于这是儿科,我来之前就没抱着会有动手机会的想法,儿科的家长都是心疼自己的宝贝的,生怕实习生犯错,我也不敢轻举妄动,偶尔动动手的机会还是有的,特别是给小儿推拿的机会并不少,许多家长还是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给实习生推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