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北师大版) (2)

合集下载

山阳区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明月 3 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教案2 北师大

山阳区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明月 3 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教案2 北师大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看来,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诗人的情况。完整板书:初读解题知诗人)3.大家喜欢这首诗吗?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诗读通了,那怎样才能把它读懂呢?你们有没有好的办法?(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4.小结:看来过去的学习大家已经积累了许多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把你读明白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不明白的标记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最后请每个四人小组的组长把同学们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归纳起来,进行全班交流。5.学生自学、交流:(1)哪些地方读懂了?(2)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3)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过渡:看来,同学们在细细的朗读讨论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方法把诗意弄明白了。(完整板书:细读讨论明诗意)6.记得我们在介绍诗人的时候,提到: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对王维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是不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像,说说在你脑海中都出现了什么样的景物、怎样的画面?7.交流,重点理解小鸟是被什么给惊吓了?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在山林里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体会当时山林的静谧和作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适的心情、对明月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通过再次有感情地诵读,同学们想像到当时的情景,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完整板书:诵读想像悟诗情)8。我们一起带着作者当时的心情来诵读这首古诗。三、学习《暮江吟》。1。总结学法: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鸟鸣涧》这首古诗的?(初读解题知作者;细读讨论明诗意;诵读想像悟诗情)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暮江吟》。(板书课文题目.)2。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自学《暮江吟》。3.交流学习体会:欢迎同学们进入“学古诗挑战赛”,出示挑战等级。三星级:说说题目的意思,介绍作者的资料.(重点解释暮、吟)四星级:描述这首诗的情景。(重点理解“残阳”“瑟瑟”“可怜”的意思)五星级:带着作者当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画出这幅情景。4.小结学生的表现。四、总结。1.两位诗人选择了静、夕阳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月夜的美景.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2.教师推荐有关“月"的古诗,供学生课下的诵读、学习。

南京市2019北师大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小学必背古诗75首原文

南京市2019北师大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小学必背古诗75首原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新课标)1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 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9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早发白帝城》二年级语文下册一等奖说课稿

《早发白帝城》二年级语文下册一等奖说课稿

《早发白帝城》二年级语文下册一等奖说课稿1、《早发白帝城》二年级语文下册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唐诗《早发白帝城》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北师大教材的编排特点为单元主题式,本诗是单元主题为“远行”的一篇主体课文。

全诗运用夸张手法,以轻快的笔调抓住极具特色的回荡在耳畔的猿声和早已越过万重高山的轻舟,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轻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该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

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更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极好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及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本课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说学情:二年级儿童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堂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识字,注重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学生已经读过了很多他的诗歌,对诗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学中以学生积累的知识入手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热情地参与学习。

同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查字典的方法,在本诗的教学中,我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字词,理解字义,根据儿童认知水平来理解诗意,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同时边读边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情况,围绕《课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精神,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认识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发”“朝”“重”“还”的读音;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古诗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其中,教学重点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古诗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感悟。

北师大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小学必背古诗75首原文

北师大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小学必背古诗75首原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新课标)1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 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9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集锦之古诗分类

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集锦之古诗分类

一、春景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二、夏景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三、秋景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四、冬景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五、爱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六、山水田园诗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教材分析:《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两首古诗在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可谓异曲同工。

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两者都极具哲理性。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九册刚学过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学习了描写王安石的文章《千锤百炼为一绿》,学生对两位诗人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学生在学习、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但是哲理诗在遣词造句谋篇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和跳跃性,似断实续,留下了万语千言道不尽的艺术空白,这就给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019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北师大版习题第十一篇

2019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北师大版习题第十一篇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一篇>第1题【填空题】给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激淹浓抹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波光闪动的样子。

浓艳华丽的打扮。

【答案】:【第1空】空蒙【第2空】激湖【第3空】浓抹【解析】:[分折】⑴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故答奏为空蒙。

(2)钠:波光闪动的样子。

故答案为激潮。

(3)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故答案为浓抹.[点评】司语解释。

>第2题【填空题】我会填。

①《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代诗人o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和时的湖光山色。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之情。

②《望天门山》的作者,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______”之美誉,与杜甫并称"(3)《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一一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答案】:【第1空】宋【第2空】苏轼【第3空】雨天【第4空]晴天【第5空】喜爱和费美【第姓】李白【第7空】诗仙【第8空】小李杜【第9空】刘禹锡【第lg】和【第11空】镜未磨【解析】:[分析]题主要考查对我古代诗人情况及古诗大意的拿握情兄即对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了解。

《伏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的苏轼所作。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晴天的时候和雨天的时候的湖光山色。

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爰和赞美。

站题主要考查对我古代诗人情况及古诗大意的掌握情况。

即对古诗《望天门山》的了解。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题主要考查对我古代诗人情况及古诗大意的掌握情况。

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北师大版)

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本册共6首]1、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赏析:现代人多把此诗作为小儿启蒙诗来教育儿童。

遥想,在作者的年代,此诗应是作者本人偶尔郊游,路遇景物,有感而发,颇有趣味,也很悠然。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

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赏析:《咏鹅》相传是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这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实。

3、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

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4、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赏析: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5、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正午时分,头顶着炎炎烈日的农民正在为禾苗除草,颗颗汗珠洒落入禾苗下种的泥土。

又有谁知道那盘中美味的米饭,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们的辛苦。

赏析:诗的第一和第二句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

三四句运用联想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诗文锄禾的颗颗汗珠与盘中的粒粒米饭相互映照,表达了对统治者的“盘中餐”原是农民滴滴血汗的感慨之情,提示了劳动的人饿死,不劳动的人却饱食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
[本册共6首]
1、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
3
4
5
6
[本册共7首]
7、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鸟
(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二年级上册
[本册共7首古诗]
14、山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7、风
(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21、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华山
(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2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0、赠花卿
(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1、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2、示儿
(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对对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晴对雨暑对寒天对地
杏花村杨柳岸
天地对山川大漠孤烟直
鱼虫对草木长河落日圆
高山对平原秋月白晚霞红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赤日对苍穹
水绕对云横山花对海树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名人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你看不见你自己,你能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群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一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0、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2、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3、春望
(唐)杜甫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东虹日出西虹雨。

早雾晴,晚雾阴
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

四年级上册
[本册共4首古诗] 4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5、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

——维吾尔族要想找到珊瑚和玛瑙,就得下到大海里;要想找到宝石和碧玉,就得翻过万水千山。

——裕固族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印度
训蒙骈句:
梅破蕊,柳垂丝。

荷香十里,麦穗两畦。

剥橙香透甲,尝稻气翻匙。

佳句:
集邮长知识,嗜爱颇高尚。

切莫去居奇,赚钱代欣赏。

——老舍先生有兴趣的人比没有兴趣的人双倍地快乐,因为有兴趣的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关于大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春秋)荀子勿以恶小而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关于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北宋)卢梅坡
四年级下册
[本册共7首古诗]
48、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4、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关于语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五年级上册
(本册共4首)
55、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黄菊倚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
五年级下册
[本册共6首古诗]
59、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60、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6、浪淘沙
(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67、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做饭,采葵持做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68、出塞
六年级下册
[本册共4首古诗]
72、四时田园杂兴(一)
(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73、四时田园杂兴(二)
(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74、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