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泵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
4
Q (=0) 3.14
1.57
0.14
0.32
Q (=0.2) 3.2
1.6
0.25 0.32
图1-2 电动往复泵的流量变化曲线
1-1-3 往复泵的特点
1. 有较强的自吸能力。
靠自身抽出泵及吸入管中的空气而将液体从低处吸入泵内的能力。 自吸能力可由自吸高度和吸上时间来衡量。
泵吸口造成的真空度越大,则自吸高度越大 造成足够真空度的速度越快,则吸上时间越短。
1-1-3 往复泵的特点(2)
3. 额定排出压力与泵的尺寸和转速无关
P取决于泵原动机的n、轴承的承载能力、泵的强度 和密封性能等。
为防过载,泵起动前必须打开排出阀,且装设安全阀。 以上是共有特点。此外,往复泵还有: 4. 流量不均匀,排出压力波动
为减轻Q ,常采用多作用往复泵或设置空气室。
第一篇
船用泵和空气压 缩机
第一章 往复泵
第一节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1-1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 工作原理 ➢ 容积式泵,其对液体作功的主要运动部件
是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或柱塞,亦可分别称 为活塞泵或柱塞泵。
图1—1单缸活塞泵的工作原理图。
1-1-2 往复泵的流量
➢ 往复泵的理论流量即活塞的有效工作面在 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容积:
q = Av ➢ 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故v和泵q将周
期性地变化。一般曲柄连杆长度比 ≤0.25,v可用曲柄销 的线速度在活塞杆方向的分速度代替,即
v = r sin ➢ 式中: -曲柄角速度,常数; -曲柄转角 ➢ 单作用泵的流量也近似地按正弦曲线规律变化。
➢ 单作用泵的流量是很不均匀的。 ➢ 多作用往复泵流量的均匀程度显然要比单作用泵强。 ➢ 三作用泵流量的均匀程度不但优于单、双作用泵,而且比四作用

往复泵技术介绍

往复泵技术介绍

往复泵技术简介往复泵是工业泵中不可缺少的一类产品。

它的突出优点是:可获得高的排压,且流量与压力无关,适应输送介质十分广泛,吸入性能好,效率高,泵的性能不随压力和输送介质粘度的变动而变动。

在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的形势下,往复泵作为节能产品,在石油开发、管道输煤、煤气化工、电站排渣、矿山开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压力容器检测和实现现代化石油化工工业全面自动化操作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品种。

往复泵是泵类产品中出现最早的一种,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在旋转式原动机出现以前,往复泵几乎是唯一的泵类。

在旋转式原动机出现之后,才逐步的产生了离心泵和转子泵等其它类型的泵。

后出现的泵,由于它们的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比较方便,而且还有体积小、重量轻、流量均匀等一系列优点,致使原来使用往复泵的地方逐步地为这些泵所取代。

目前,往复泵的产量只占整个泵类总产量很少的一部分。

但是,往复泵所具有的特点并没有被其它类型泵所代替。

有些特点仍为其它类型泵所不及,因此,它非但不会被淘汰,而且仍将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泵类,被广泛使用。

一、往复泵的特点在离心式和容积式两大类泵中,往复泵属于容积式泵。

亦即它也是借助工作腔里的容积周期性变化来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的;原动机的机械能经泵直接转化为输送液体的压力能;泵的流量只取决于工作腔容积变化值及其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次数 (频率),而(在理论上)与排出压力无关。

往复泵和其它类型容积式泵的区别,仅在于它实现工作腔容积变化的方式和结构特点上:往复泵是借助于活塞(柱塞)在液缸工作腔内的往复运动(或通过隔膜、波纹管等挠性元件在工作腔内的周期性弹性变形)来使工作腔容积产生周期性变化的。

在结构上,往复泵工作腔是借助密封装置与外界隔开,通过泵阀 (吸入阀和排出阀)与管路沟通或闭合。

往复泵这一实现工作腔容积变化的方式和结构特点,构成了此类型泵性能参数和总体结构的一系列特点。

这些特点也正是此类型泵借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依据:1.瞬时流量是脉动的这是因为在往复泵中,液体介质的吸入和排出过程(即容积变化过程)是交替进行的,而且活塞(柱塞)在位移过程中,其速度又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简述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简述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简述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往复泵是靠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来输送液体的,它由泵头、泵体、活塞和气缸等组成。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往复泵工作时,活塞从气缸的顶部进入,向下运动,当活塞接近下止点时,活塞环关闭,缸体内充满液体,此时,活塞继续下降,在缸体底部与进液口之间形成负压区;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活塞又回到上止点。

如此不断地重复上述动作。

往复泵的主要特点是:往复泵的工作原理是靠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气缸内,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来输送液体。

活塞在气缸内运动时,由进液口进入的液体进入气缸后被吸入并从出液口流出。

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时,将缸体内的空气排出并从出液口排出。

往复泵由泵头、泵体、活塞、气缸、进液口和出液口等部分组成。

往复泵有一根与缸体连在一起的轴,并通过轴承连接在电动机上。

驱动轴上的皮带轮带动主轴旋转时,使连杆推动活塞上行并通过气缸与缸体上的进液口相通;当活塞下行时,连杆带动曲轴旋转时使曲轴也下行并通过进液口与缸体上的出液口相通。

—— 1 —1 —。

往复泵

往复泵

第章往复泵一、结构与工作原理往复泵由液力端和动力端组成。

液力端直接输送液体,把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动力端将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力端。

液力端由液缸、柱塞或活塞、阀、填料函、集合管和缸盖组成。

动力端由曲轴、连杆、十字头、小连杆、轴承和机架组成。

当曲柄逆时针旋转时,柱塞由液缸里向外运动,液缸的容积增大,压力降低,被输送的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吸入管和吸入阀等的阻力损失进入到液缸。

当曲柄转过180°以后,柱塞由液缸外向里运动,液体被挤压,液缸内液体压力急剧增加,在这一压力作用下吸入阀关闭而排出阀被打开,液缸内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送到排出管路中去。

当往复泵的曲柄不停地旋转时,往复泵就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柱塞在泵缸内往复一次只有一次排液的泵,叫单作用泵。

当柱塞两面都起作用,即一面吸入,另一面排出,这时一个往复行程内完成两次吸排过程,其流量约为单作用泵的两倍,称为双作用泵。

二、特点及应用场合1、柱塞泵的特点:1)流量只取决于泵缸几何尺寸、曲轴转速n,而与泵的扬程无关。

因此其不可用排出阀调节流量,只有另找出路。

例如我们厂现应用回流阀调节。

2)只要原动机有足够的功率、填料密封有相应的密封性能、零部件有足够的强度,活塞泵可以随着排出阀开启压力的改变产生任意高的扬程。

例如我厂P201泵出口压力随T201压力而改变。

3)活塞泵在启动时,不同于离心泵而是要开出口阀启动(见泵操作规程)4)自吸性能高;5)由于排出流量脉动造成流量的不均匀,有的需设法减少与控制排出流量和压力脉动,尽量控制流量的稳定。

2、应用场合:往复泵使用于输送压力高、流量小的各种介质,当流量小于100m3/h,排出压力大于10Mpa 时,有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运行性能,亦适合输送粘性液体。

另外,计量泵也属于往复式容积泵,计量泵在结构上有柱塞式、隔膜式和波纹管式,其中柱塞式计量泵与往复活塞泵结构基本一样,但计量泵中的曲柄回转半径还可调节,借以控制流量。

往复泵

往复泵

效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4)泵的转速
单位时间内活塞往复运动的次数,简称为冲次,一 般以n表示,单位为冲/分钟
二、往 复 泵 参 数 计 算
1、往复泵平均流量
F
S
容积变化:V= F×S 容积变化:V=i× ×n
即单作用泵平均流量:Q= iFSn (m3/min) 双作用泵平均流量:Q= iFSn+i(F-f)Sn =i(2F-f)Sn(m3/min)
3
4、往复泵能量损失与效率
(1)能量损失 动力机 给予主 Na 轴功率
N m
Ni
Q
Ni-Nh
H
输送液 N 体得到 的能量 水力阻 力损耗
机械摩擦 损 耗 (2)效率
高压液体 漏失损耗

N N
a

m
v h
三、往 复 泵 特 性 曲 线
往复泵特性曲线是指压力、主轴功率、效率和 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机械传动泵、蒸汽驱动泵、液压驱动泵
3、往复泵易损件
泵阀 空气包 介杆密封 总成
活塞和缸 套总成
曲柄连杆 机构
4、往复泵性能参数
(1)泵流量 单位时间内泵通过排出管线所输送的液体量
名 称 符号 单 位 关 系 体积流量 Q L/s(m3/s) Q = pgQ G 重量流量 QG N/s(kg/s)
2、并联运行 往复泵并联工作时,以统一的排出管向外输 送液体,工作时有以下特点: (1)各泵以相同的工作压力工作,即 P1=P2=…=P (2)总流量为各泵的流量之和,即 Q1+Q2+…=Q (3)并联后的泵压大于每台泵在该管路上单独 工作时的泵压 注意:并联工作的总压力必须小于各泵在用 缸套的极限压力,各泵冲次不超过额定值。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和应用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和应用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和应用往复泵是最早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一种液体输送机械,属于容积式水泵的一种,它是利用蒸汽往复泵体工作室容积周期性地改变来输送液体并提高其能量。

由于泵的主要工作部件(活塞与柱塞)的运动为往复式,故称为往复泵。

目前由于离心泵的广泛应用,使往复泵的应用范围已逐渐缩小。

但由于往复泵具有在水压急剧变化时仍能维持流量几乎不变这一特点,故往复泵仍有所应用。

1.工作原理当柱塞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向右移动时,泵缸内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上端的压水阀3被压而关闭,下端的吸水阀4便在吸水液面上大气压力作用下而打开,液体经吸水管进人泵缸,直到柱塞移动到右端顶点为止,完成了吸水过程。

当柱塞从右端顶点向左移动时,泵缸容积逐渐减小,压力升高,出水阀受压被顶开,吸水阀被压而关闭,直到柱塞到达左端顶点为止,由此将水排出,进人压水管,完成了压水过程。

如此往复运动,水就间歇而不间断地由吸水管吸入泵缸再由压水管排出。

柱塞往复一次,泵缸只吸人和排出一次水,这种泵称为单作用往复泵,也称单动泵。

若活塞往复一次,泵缸完成两次吸水和排水,这种泵称为双作用往复泵,也称双动泵。

往复泵的流量与柱塞的冲程有关,如果柱塞单位时间内的往复次数恒定,则可以通过调节柱塞的冲程来改计量泵的流量。

计量泵就是利用调节冲程的调节器来显示流量。

在水厂的自动投药系统中,可直接利用柱塞计量泵作为混凝剂溶液的投加设备,泵在投加药液的同时还能对所投加药液量进行较精确地控制。

柱塞计量泵实际上是一种流量可以调节控制的柱塞式往复泵,流量的大小借助改变柱塞的行程和往复次数来进行调节。

2.扬程往复泵的扬程是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机械能以静压的形式直接传给液体。

因此,其扬程与流量无关,理论上可达到无穷大值,这是它与离心泵不同的地方。

它的实际扬程仅取决于管道系统所需要的总能量及水泵本身的设计强度,即包括管道系统静扬程Hst,吸、压水管道中的总水头损失。

3.往复泵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往复泵的性能特点可归纳为:①往复泵是一种高扬程、小流量的容积式水泵,可用作系统试压、计量等。

0101往复泵

0101往复泵

第一章往复泵1. 往复泵的作用数一般是指活塞在的排水次数。

A.每秒钟内B.每分钟内C.电动机每转D.曲轴每转2. 往复泵阀箱被吸入阀和排出阀分隔为三层,中层通。

A.吸入管B.排出管C.泵缸D.空气室3. 双缸四作用往复泵漏装一个泵阀,如不计活塞杆体积,理论上流量将。

A.减少1/2B.减少1/4C.减少1/8D.为零提示:往复泵漏装一个泵阀则使用该阀的泵缸工作空间失效。

双缸四作用往复泵共有四个工作空间(每个泵缸的活塞两侧)。

4. 影响往复泵理论流量的因素有。

A.泵的排出压力B.泵的作用次数C.泵的强度D.泵的内漏量5. 电动往复泵排量不均匀的直接原因在于。

A.活塞运动速度不均B.转速太慢C.液体的惯性力大D.活塞作往复运动6. 往复泵的转速不能太高,主要是由于的限制。

A.泵的结构强度B.泵阀工作性能C.泵的输出功率D.允许吸入真空度7. 往复泵转速增加时则。

A.流量增加B.工作压头增加C.功率增加D.A+B+C8. 双缸四作用往复泵如丢失一个泵阀,则少装阀对流量影响最小。

A.吸入B.排出C.为带活塞杆的泵缸空间工作的D.与C相反提示:丢失一个泵阀则使用该阀的工作空间失效,带活塞杆的泵缸工作空间流量相对较小。

9. 往复泵如果反转。

A.不能排液B.吸、排方向不变C.安全阀顶开D.原动机过载提示:如果不考虑润滑问题,往复泵正、反转工作没有什么不同。

10. 下列往复泵中流量最均匀的是泵。

A.单作用B.双作用C.三作用D.双缸四作用11. 往复泵流量(单位为m3/h)估算式是。

(K为泵作用数;A为活塞有效工作面积,单位为m2;S为活塞行程,单位为m;n为曲轴转速,单位为r/min;η是泵的效率;ηv是泵的容积效率)。

A.Q=KASn ηvB.Q=KASnηC.Q=60KASn η D.Q=60KASnηv12. 为保证水泵工作时不发生汽蚀,水泵的吸入压力Ps与泵所输送液体温度下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力Pv之间的关系必须是。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往复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来实现液体的压缩与抽送。

往复泵有很多种类型,包括柱塞泵、活塞泵和齿轮泵等。

往复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当活塞向上运动时,使得活塞腔内的压力降低,导致液体通过吸入阀进入泵体;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活塞腔内的压力升高,导致液体通过排出阀被抽送出去。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吸、排、压三个过程。

往复泵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压能力:往复泵具有较高的压力能力,能够将液体压缩至较高的压力,适用于一些高压应用场合。

2.稳定性好:由于活塞运动的特性,往复泵的稳定性较好,抽送液体的流量稳定,能够满足一些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况。

3.移动性好:往复泵通常采用活塞和缸体结构,相对较小的体积,便于移动和安装。

4.可靠性强:往复泵结构相对简单,零件少,易于维护和保养,因此可靠性较高。

5.适用范围广:往复泵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液体介质,包括清水、油类、腐蚀性介质等,适用范围较广。

往复泵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例如:-节约能源:往复泵运行时通过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完成液体的抽送,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泵,能耗较低。

-适用性强:往复泵能够适应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等复杂工况,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操作维护简便:往复泵结构简单,操作和维护比较容易,维修和更换零件相对简单。

-高效率:往复泵能够实现相对高的效率,将电能转换为液体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往复泵以其高压能力、稳定性好、移动性好以及可靠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无论是处理高压液体、抽送特殊介质还是要求稳定和可靠性的工况,往复泵都能够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往复泵技术介绍-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往复泵技术简介往复泵是工业泵中不可缺少的一类产品。

它的突出优点是:可获得高的排压,且流量与压力无关,适应输送介质十分广泛,吸入性能好,效率高,泵的性能不随压力和输送介质粘度的变动而变动。

在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的形势下,往复泵作为节能产品,在石油开发、管道输煤、煤气化工、电站排渣、矿山开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压力容器检测和实现现代化石油化工工业全面自动化操作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品种。

往复泵是泵类产品中出现最早的一种,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在旋转式原动机出现以前,往复泵几乎是唯一的泵类。

在旋转式原动机出现之后,才逐步的产生了离心泵和转子泵等其它类型的泵。

后出现的泵,由于它们的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比较方便,而且还有体积小、重量轻、流量均匀等一系列优点,致使原来使用往复泵的地方逐步地为这些泵所取代。

目前,往复泵的产量只占整个泵类总产量很少的一部分。

但是,往复泵所具有的特点并没有被其它类型泵所代替。

有些特点仍为其它类型泵所不及,因此,它非但不会被淘汰,而且仍将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泵类,被广泛使用。

一、往复泵的特点在离心式和容积式两大类泵中,往复泵属于容积式泵。

亦即它也是借助工作腔里的容积周期性变化来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的;原动机的机械能经泵直接转化为输送液体的压力能;泵的流量只取决于工作腔容积变化值及其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次数 (频率),而(在理论上)与排出压力无关。

往复泵和其它类型容积式泵的区别,仅在于它实现工作腔容积变化的方式和结构特点上:往复泵是借助于活塞(柱塞)在液缸工作腔内的往复运动(或通过隔膜、波纹管等挠性元件在工作腔内的周期性弹性变形)来使工作腔容积产生周期性变化的。

在结构上,往复泵工作腔是借助密封装置与外界隔开,通过泵阀 (吸入阀和排出阀)与管路沟通或闭合。

往复泵这一实现工作腔容积变化的方式和结构特点,构成了此类型泵性能参数和总体结构的一系列特点。

这些特点也正是此类型泵借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依据:1.瞬时流量是脉动的这是因为在往复泵中,液体介质的吸入和排出过程(即容积变化过程)是交替进行的,而且活塞(柱塞)在位移过程中,其速度又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在只有一个工作腔(单缸泵)的泵中,泵的瞬时流量不仅随时间而变化,而且是不连续的;在具有多个工作腔(多缸泵)的泵中,如果工作腔的工作相位安排适当,则可减小排出集液管路中瞬时流量的脉动幅度,乃至可达到实用上可认为是稳定流的地步。

当然,此时相应的泵的结构也就变得复杂了。

也正因为如此,往复泵的工作腔不宜设置过多。

因此,往复泵瞬时流量的脉动性也就不可避免,只不过因不同泵型其脉动程度有大有小而已。

2.平均流量(即泵的流量)是恒定的由前述往复泵实现工作腔容积变化的方式和结构特点可知,当泵的设计合理、制造质量又好时,泵的流量只取决于工作腔容积变化值及其频率,而(在理论上)与排出压力无关,且与输送介质(液体)的温度、粘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无关。

当泵的每分钟往复次数一定时,泵的流量也是恒定的。

往复泵这一特点也正是作为计量泵选型的基础。

由于受活塞(柱塞)密封技术以及泵阀,液缸体等设计技术及材料强度等方面的限制,往复泵的工作腔容积一般不宜太大 (特别是高压时),工作腔数目不宜太多,每分钟往复次数也不宜太高。

因此,泵的流量也不可能很大。

3.泵的压力取决于管路特性离心式泵流量和扬程是由泵本身所限定的,而且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往复泵则不同,它的排出压力不能由泵本身限定,而是取决于泵装置的管路特性,并且与流量无关。

换句话说,不论泵装置的管路有多大的水力阻力,原则上泵都可以按其主要结构参数所决定的恒定流量予以排出。

也就是说,如果认为输送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因液体压缩率很小,通常可这样认为,但在高压或超高压下、液体的压缩性也不容忽视),那么,在理论上可认为往复泵的排出压力将不受任何限制,即可根据泵装置的管路特性,建立泵的任何所需的排出压力。

当然,在往复泵实际出厂时,都有一个泵的排出压力的规定,这不是说该泵的排出压力不会再升高,而只是说,由于受到配带原动机的额定功率 (或其它动力源参数)和该泵本身的结构强度 (包括液力端和传动端所有承压、受力的零部件)的限制,不允许高出这一排出压力下使用而已。

由这一特点导致往复泵在启动和操作过程中与离心泵有着重大区别:①在泵的排出管路上必须设置安全阀,以保证泵的排出压力不高于它的额定值:②在泵启动前,必须把管路上的排出阀门全部打开,且不允许排出管路堵塞,否则就有可能造成设备或人身伤亡事故;③往复泵允许降压使用,此时不会产生超载,没有机件损伤的可能,只不过没有充分发挥原设计的功能而已。

4.对输送的介质 (液体)有较强的适应性往复泵原则上可以输送任何介质,几乎不受介质的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的限制。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也会遇到不能适应的情况。

但是,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多半是因为液力端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及密封技术一时不能解决的缘故,其它类型泵就不能做到这一点。

5.有良好的启吸性能往复泵不仅有良好的吸入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自吸性能去,因此,对多数往复泵 (除高速泵外)来说,在启动前通常不需灌泵。

由上述往复泵的主要特点可以看出往复泵的主要适用范围。

即往复泵主要适用于高压 (或超高压)、小流量,要求泵的流量恒定或定量(计量)或成比例地输送各种不同的介质 (液体),或者要求吸入性能好或者要求有自吸性能的场合。

二、往复泵的分类往复泵(相对离心泵来讲)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通用性"越来越差而专业配套性越来越强。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虽然它的产量少,但泵型和品种却繁多,以致于已经无法按照某一统一原则来进行分类了。

这里所讲的分类,只能是按照这类型泵各方面特点进行比较,并兼顾到目前己经习惯了的称呼,予以相对的分类和命名:(一)按泵的液力端特点分l.按与输送介质接触的工作构件可分为:活塞泵、柱塞泵和隔膜(包括油隔离)泵2.按泵的工作原理或流量的脉动特性可分为:单作用泵、双作用泵、差动泵、单缸泵,双缸泵、三缸泵、多缸泵等;3.按泵的活塞(柱塞)数目可分为:单联泵、双联泵、三联泵,多联泵等;4.按活塞 (柱塞)中心线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卧式泵、立式泵、角度式(Y形,V形等)泵,对置式泵和轴向平行式 (无曲柄)泵等。

(二)按泵输送介质某一突出特性分根据泵设计时主要适用的介质可分为:热油泵、酸泵、碱泵、盐泵、液氨泵、甲铵(氨基甲酸铵)泵、泥浆泵、重水泵、清水泵、高温泵、低温泵、超低温泵、高粘液泵、低粘液泵等。

(三)接泵的用途分根据泵主要的使用部门或主要用途可分为:工业用泵、农业用泵、陆用泵、船用泵、化工用泵、原子能用泵、电站用泵、石油矿场用泵、液压机用泵、压裂泵、固井泵、农药喷雾用泵、注水泵、清砂泵、清渣泵、除锈泵、试压泵、消防泵、计量泵、平流泵等。

三、往复泵的应用与发展综合前述可知,往复泵是一类品种多、批量少,而通用化程度较低、专业配套性很强的产品。

它常常是随着某一生产工艺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这一生产工艺的重大改革或取消而更新或淘汰。

当这种生产工艺长期稳定时,也有基本上适应这一工艺需要的定型产品。

从上述分类可知,往复泵的应用仍然十分广泛。

下面将列举若干实际应用领域来补充说明这一情况。

例如:用于化肥生产配套用的有铜液泵、碱液泵和氨基甲酸铵(甲铵)泵和液氨泵等;用于高压聚乙烯装置配套用的超高压催化剂注射泵等;用于11.5万t/a、30万t/a乙烯、3万t/a乙醛、5万t/a炳烯腈、2.5万t/a芳烃等装置上的各种药液注射计量泵以及用于各研究院所中试验装置上的各种计量泵等;用于提供造船或机械制造大型锻压设备上配套用的液压机用泵;用于输送石油及其副产品和电蛄锅炉给水备用配套的各种蒸汽直动泵;用于陆上石油钻井或海上石油开发配套用的钻井泥浆泵、压裂泵、固井泵和注水泵等;用于铸造、轧钢方面的水力清砂、除锈泵;用于长距离管道输送煤粉、冶金矿尾矿的油隔离泵,用于矿井排水的无曲柄泵以及用于加固井壁、防止地下水害的注浆、堵水用泵等;用于船舶的舱底泵;用于农药喷雾机配套用的农用泵;用于水压试验或容器爆破试验以及水力切割配套的高压泵和超高压泵;用于城市污水清洗车配套的清洗泵,用于消防的消防泵;用于电站或船台等污水处理的各种计量泵。

总之,往复泵无论是在工业或农业、陆上和海上、国防与民用、科研与生产等各个部门,仍然是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品种被广泛地采用着。

总括各类往复泵,它的排出压力可由常压,一直到15000kgf/cm2,其流量范围由cc/h-600m3/h,输送介质的温度由-200-450℃,粘度由0.1cp-250000cp。

被输送的介质,由一般常温清水直至具有强腐蚀、易挥发、易结晶、易燃、易爆、剧毒、恶臭、磨砺性强、比重大、粘度高、有放射性或其它贵重液体等。

从今后发展的角度来看,尽管往复泵原来占据的位置有不少已被其它类型泵所取代,其产量也很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往复泵有全部被取代的趋势。

实际情况是:在各类型泵的生存与竞争中,则是更加突出地发挥了它们各自的特长,显示其本身的优越性,从而更好地为国民经济、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由此可知,要想求得往复泵的生存与更进一步的发展,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就是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往复泵本身的优势。

这就是说:第一,要充分发挥往复泵配套性强、适应介质广泛的优势。

对于其它任何一类泵来讲,它所适应的介质都要受到限制。

例如,离心泵就不能适应粘度很高的液体;转子泵则通常不能适应于化工介质。

而目前随着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医药卫生等部门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输送介质的名目繁多、性状各异。

有些介质对其它类型泵来讲,就不能适应,但对往复泵来讲,因为它原则上不受介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限制,可见,往复泵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第二,要充分发挥往复泵在流量比较小而排出压力又很高的情况下,它的整机效率高、运转经济性好的优势。

对于我们从事往复泵研究、设计和生产的部门来讲,如何正确地宣传往复泵的特点,如何努力地发展新品种以满足用户的需要,是面临的新任务。

特别是当排出压力很高 (高压或超高压)而流量又很小时,其它类型泵已经不仅是效率很低的问题,而是根本不能适用。

因此,往复泵主要是在高压或超高压、流量小或比较小的范围内发展新品种。

在这一领域内,往复泵是独占优势的。

第三,要充分发挥往复泵的流量恒定而且与排出压力无关的优势。

往复泵这一特长是它成为计量泵选型的基础,而计量泵这一新品种是随着现代工业朝着自动化操作,远距离自动控制这一发展形势而出现的。

由于计量泵这一新品种的出现,使得原来生产工艺由手工进行物料配比这一环节,被计量泵所代替,使物料配比实现了远距离自动控制下的连续操作,并使物料配比更加准确无误,从而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全面实现工艺流程的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