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小说:环境类题
2020年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小说环境题类题】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小说环境题类题】检测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日子陈忠实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
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
就我目力所及,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找过。
也干过。
干不成。
”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
”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
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
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
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
”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
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
”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
他爸是个硬熊。
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
”他说。
“弓硬断弦。
人硬了……没好下场。
”她说。
“这话倒对。
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
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
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
硬熊——”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
折返身回来,再装再挑。
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11环境类题(环境描写手法)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11):环境类题(环境描写手法)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3年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②(2023新高考Ⅱ卷)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自然环境描写的角度与手法★社会环境描写的手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场面描写关系小说中环境描写,有时很难区分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往往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形成了有人有景有境的场面描写。
(2)答题角度二、真题实践1.(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曹多勇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稼还是颗粒无收。
这情况,德贵还有岁数更大的犁都没经历过。
儿子儿媳说这怪气候叫厄尔尼诺现象,德贵不听这道理,骂天,说这是要绝人啊!大河湾土地分两种:一种在围堤坝里,淮河水一般淹不掉,是大河湾人赖以生存的保障;另一种地在堤坝外,无遮无拦地紧挨淮河,一年里能收季麦就不错了,秋季天都荒着——这地叫河滩地,也叫荒地,大河湾只德贵一人秋季天还耕种河滩地。
村人说德贵,那点河滩地还能结出金豆豆、银豆豆?德贵家人也说德贵,年年秋季天见你河滩地种呀种呀种,可临了收几次?德贵先是不愿搭理话,落后才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痛得夜夜睡不着觉呀!河滩地位于村东两里地,德贵村东里出了庄,赶头牛,扛张犁,沿河堤一直往东去,人老,牛老,犁也老。
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斜身显得更佝;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
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
至河滩地头,德贵说一声“吁——”,牛停下蹄,瞪一对大牛眼瞧德贵,德贵下堤坝往河滩地里走,牛也侧转身头低屁股撅,挺住蹄缓下堤坝追德贵,关键时才分出牛还是受人支配着。
高考小说阅读“自然环境的作用题”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自然环境的作用题”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真题引路】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小步舞[法]莫泊桑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
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
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
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
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
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
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
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门。
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只我一人。
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
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
他是在跳舞呀!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
于是有一天,在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专题05 现代文阅读II(三)小说环境类试题(课件版)-【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

4、命题内容:主要针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氛围命题。 另外,还有揭示标题意义、探究主题多重性等命题形式。 考查内容主要有: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塑造方式,人物形象【人物】; 故事情节概括,情节作用的分析【情节】; 环境作用【环境】; 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主题】 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物象】;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标题】等。
● 二、掌握读文技法,准确理解文意 ● 考场小说快速阅读“四步法”
● 这里要讲的“四步法”只是初识文本的阅读,大体对文本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这几个要素 有初步了解。真正的精读须结合考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文本。 ● 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 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 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 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 通过情节的发展以及情节发展过程中对人物的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 描写、细节描写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 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一步 中不要忽视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直接评价语。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人物活动 成长背景社环境,点明题目; ②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小说开头)
2023届高考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小说首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含解析)

小说专题训练--------小说首段环境描写的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墓穴石钟山不知过了多久,他醒了过来,先是看到天空,正是又一个黎明时分,微光透过天幕,通透深邃。
他试着移动四肢,才发现一条腿已经断了,血凝在伤口处,他侧过身,呼唤着战友的名字。
他记得撤到这个阵地时,还有四名战士,他一个又一个地呼唤着,周围静静的,只有几只不知名的虫子在土里苏醒,发出细碎的鸣叫。
天又亮了些,他能看清周边的景物了。
他先是看到大个子张福来,抱着上了刺刀的枪,趴在地上。
在另一侧,张小宝身子扭曲地躺在那里,依然死死地抱着那个敌人。
他想起来了,他冲出掩体前,那四个战士都牺牲了,他是最后一个。
他爬着把四个战友都找到了,前两天阻击战牺牲的士兵,最后都由他们活着的战友掩埋了,他现在是唯一活着的人,掩埋战友的任务便落到了他的身上。
他卸下了张福来枪上的刺刀,借着一个炸弹坑,用刺刀挖土。
太阳升起丈八高的时候,坑已经挖好了,他浑身已经被汗水湿透了,旷野里只能听见他自己大口的喘气声。
他伏在地上歇了一会儿,然后依次爬到战友的遗体旁,拖拽着把战友放到坑里。
拖大个子张福来时,他费了好大劲儿,一截短短的路,他歇了几次,终于把张福来拖到挖好的坑里。
他又转身从坑里爬上来,在高处看曾经熟悉的战友,他们都静静地躺在他的眼前,昨天这个时候,他们还在自己的眼前活蹦乱跳,和他一起阻击敌人,眼下他们只能躺在这里了。
张福来半睁着眼睛,心有不甘的样子。
他怔了一会儿,又待了片刻,开始为他们掩土,渐渐地,战友们从他眼前消失了,眼前的土和山头上其他地方并无二致,他突然感到莫名的孤独。
一个排的人,加上他三十一个鲜活的生命,三天阻击战,此时就剩下他一个人了。
他想找棵树给这四个战友留下个记号,可周围并没有树,原来的那几棵树早被敌人的炮弹炸得只剩下树桩。
最后他找到离战友最近的一块石头,用刺刀在上面画出一个“4”字。
做完这一切,他有些迷瞪,竟不知自己在哪儿,仰面望着天空,太阳已升到了他的面前,火辣地烤在他的身上。
高考小说考题总结环境类(2020年整理).doc

高考小说考题总结之环境类一、题型归纳1、在文中找出相关的环境描写2、分析相关环境的特点、作用、特点与作用3、分析相关环境描写的技巧(抑或兼作用)4、赏析相关环境5、特例——物象的作用09年10年11年高考试题类型再现作用类(特点和作用)【1广东】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4分)【11江西】16.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4分)【09浙江】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4分)分析技巧类【10安徽】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6分)【10江苏】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5分)【09安徽】13(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赏析类【11浙江】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11江苏】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物象类【09宁海】(3)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09辽宁】(2)小说两次写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6分)【09宁海】(3)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10江苏】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6分)【10辽宁】(3)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6分)【11江苏】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二、答题方法或思路1、在文中找出相关的环境描写(略)2、分析相关环境的特点、作用、特点与作用①说明,单一的概括特点的题很少,往往是概括特点说明作用,或者阐释作用;若题干的要求仅为阐释作用,答题时也要先概括景物的特点,而后阐释作用。
)②答题步骤A第一步——概括特点:先找出物象(注意各物象的特点),而后重新组合画面在脑海中再现画面,想象、品味画面的整体特色;最后用两三个或三四个形容词概括景物的特点;B第二步——解说作用:①就环境本身,交代了时令、地点、时代背景等;②结合景物的特点,渲染了……的环境氛围;③结合人物,反衬(烘托)人物的心理、情感或烘托衬托凸显人物的……形象;④结合情节,推动情节发展;⑤结合主题,暗示、深化主题⑥与标题相呼应,诠释了标题的内涵⑦开头的,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像呼应;⑧结尾的,与上文……内容像呼应,深化主题,韵味无穷。
高考小说阅读“环境类”试题导练:自然环境(把握概念+即学即练+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环境类”试题导练:自然环境(把握概念+即学即练+答案解析)【把握概念】1.描写技巧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结合、点面结合。
②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工笔(精雕细刻、浓墨重彩,也叫细描)、细节描写。
③色彩的渲染、衬托等。
2.修辞角度借助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3.写景角度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从形、声、色、味等角度对景物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平视,等等。
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等。
【例1】阿城《溜索》文中节选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即学即练】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
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
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
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
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
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是。
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
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我……”“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复习之情节作用题——以高考题《小步舞》为例+课件

18他意外地打了个哆嗦。
19“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皇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了 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20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也没 听懂。(语言、神态描写。曾是国王时代的舞蹈,却长久无人问津,如 今为“旧时王谢堂前燕”,他有点受宠若惊。
自然环境:自然界的景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 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包括人物活动的 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小说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四角度”
环境 情节 人物 主题
交代……时间、地点,营造……氛围,
渲染……气氛,暗示……社会环境
(环境本身) ✓推动了情节发展,暗示了……情节的 发生,为……情节作铺垫,照应……情 节(指向情节) ✓烘托出人物……的情感,映衬人物 ……性格特点,象征人物……的品格)
照应前文的“絮叨”,他怀恋、深爱的小步舞,是旧时代歌舞升平 的交际与粉饰,却是与今人的隔膜与鸿沟。)
21“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22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 活像两个跳舞的小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害 了。
( 再次看见“小步舞”,难忘的表演,以乐景衬哀情,这是对旧时 代的“哀悼”,照应开头“感伤的小事”。
特点; ② 通过语言描写,可以体会到 舞蹈师的痛苦和无奈; ③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老舞蹈师跳舞的细节,可以感
受到他对小步舞的热爱; ④ 通过对上世纪被遗忘的花园这一典型环境的描写,可
以感受到老舞蹈师的失落。
《小步舞》 2.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 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类别
环境描写作用
借鉴渠道
环境方面 人物方面 情节方面
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
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祝福》五次写社会环境“祝福”: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 这些“祝福”景象的描写,为祥林嫂
环境,如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 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人物与情节),暗
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环境) 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 化;(人物) 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主旨)
环境类型
寻找角度
借鉴渠道
自然 环境
1.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寻找并分析概括环境特点, 《祝福》:“天色愈阴暗了,(视觉)下午竟下
要看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尤其注意文中描写这 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形状)满天
些景物的修饰词
飞舞……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特点:雪大而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第三步:根据环境描写句段,综合寻找到的各 个角度,重新组合画面并在脑海中再现画面,想 象、品味画面的整体特色。
第四步:用几个形容词(多为自然环境)或名词 (多为社会环境)概括环境的特点。
特别提示: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景物特 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的区别,后者考查的 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
环境描写常见的手法
分类角度
具体分类
借鉴渠道
①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 《祝福》开头渲染了鲁镇年终祝
描(也称细节描写,精雕细刻、浓墨重彩)
福的热闹场景和忙碌的气氛:晚
描写技巧 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云的闪光、爆竹的顿响、幽微的
色彩的渲染、衬托
火药香。“顿响”“ 幽微的火药
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
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①运用比喻(碧波像大匹软缎)、反 衬(橹声、水声、人语声反衬“异样地 宁适”)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 动静相宜。
②从听觉(橹声、水声)、触觉(风“又 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水 里的倒影鲜活闪袅)的角度描写景物, 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
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描写技巧, 包括修辞手法、描写角度、描写方法等。
题干 示例
明辨题型
(2015·湖南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 (江苏卷)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安徽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 析。 其他设问方式: (1)小说中××段景物在描写上有何特点? (2)从写景顺序及写景技法角度赏析××段。 (3)××句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景的? (1)题干中有“写景”“景物描写”等字样 (2)题干中有“写景特色”“表现特色”“手法”“技法”等字 样
(2018·江苏卷)《小哥儿俩》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 请简要分析。(6分)
(1)经济状况良好: 家有厨子和花园等;
(2)文化氛围浓厚: 家有书房,经常看戏, 注重教育等;
(3)人际关系和谐: 尊重孩子,兄弟友爱, 主仆融洽等。
题型二 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说:环境类题
【知识导图】
题型一 概括环境特点
(2018·江苏卷)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2014·重庆卷)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 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题干 示例
(2012·江苏卷)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题型三 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019·全国卷Ⅲ)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2019·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 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8·江苏卷)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 题干示例 用。 其他设问方式: (1)阅读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2)概括××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题干中有“写景意图”“景物描写作用”“环境作用”“写 明辨题型 景意义”等字样
境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命运
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
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 农村的统治依旧(主旨)
主旨方面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深化主题
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类别
环境描写作用
借鉴渠道
环境方面 人物方面 情节方面 主旨方面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
乱
社会 环境
1.从“时”的角度:“时”泛指时间,具体指时代背景、写 《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
作时间。特别是文中暗含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语句
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猪,宰鹅,卖
2.从“地”的角度:“地”泛指地点,具体指“场所”“场 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
之间的关系等
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主旨
①交代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性格, 中的社会本质)。同时,通过“年年如
环境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物的个性和 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
生活情趣;
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
②影响或决定人物命运,有些小说借助环 农村的落后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
际关系是友善的、紧张的还是冷漠的,等等
的地点,“大典”是事件,“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
4.从“事”的角度:“事”指事件、情节,主要指从情节发 得通红……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是社会关系,再现的
展过程中、生活工作的状态中寻找并分析概括,比如“激 社会特点:忙碌、隆重、落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
烈残酷”
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合”“地域”等,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
3.从“人”的角度:“人”指人物,主要指从人与人之间的 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
关系(比如团结友善)等角度分析。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且 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通过厘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 “年终”表明故事发生的时间,“鲁镇”是故事发生
大而乱(自然环境的 特点),象征鲁镇祝 福前夕的忙乱(对社 会环境的作用),也
②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渲染“我”心绪的
③与标题相呼应,诠释了标题的内涵。
烦乱(对人物的作用),
④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为“我明天决计要
与结尾相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的内容相呼应,走”做铺垫(对情节
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香”是细节描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 “光”是视觉,“响”是听
描写角度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 合等
觉,“香”是嗅觉,这些都 是描写角度,调动了读者的 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 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
④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见其景,如闻其声
(2015·湖南卷)《童年随之而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5分)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
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
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
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
②揭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祝福》开头写自
③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小说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也 然环境“雪”: 此
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渲 处作者着力写雪的
染故事的氛围,或喜庆,或清冷,或悲凉,用以感染读者 ①为后文刻画人物做铺垫; ②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①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其他设问方式: (1)概括××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分析。 (2)小说中几次写到××景物?请概括分析。 (3)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其特点。 (4)某一社会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1)题干中有“环境”“景物”“生活”等字样 明辨题型
(2)题干中有“特点”“特征”等字样
概括环境特点类题目“四步走” 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分清环境描写的种类,是自然环境 还是社会环境。 第二步:寻找环境描写的句段。寻找角度:
使文章结构完整
的作用)
①象征或暗示主旨; ②深化主旨
环境描写作用答题步骤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 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 ③人物(烘托、映衬) 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2019·全国卷Ⅲ)阅读《到梨花屯去》,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