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7失业与通货膨胀解读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货膨胀。
价格管制措施
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管制措施,如 制定最高限价、实行价格冻结等,
以直接控制物价上涨。
政策措施的效果评估
失业率变化
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实施后,可以通过观察失业率的变化来评估其效果。如果失业率下降 ,说明政策措施有效。
通货膨胀率变化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实施后,可以通过观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来评估其效果。如果通 货膨胀率下降,说明政策措施有效。
PART 01
失业概述
失业的定义与类型
失业的定义
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体在 愿意并能够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工 作的情况下,却找不到工作机会 的经济现象。
失业的类型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 以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 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 等类型。
失业的原因与影响
失业的原因
失业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劳动力 市场供求失衡、政策因素等。
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较高的失业率 表明经济运行存在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较低的失业率则表明经济运行良好,劳动力市场供 求基本平衡。同时,失业率也是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PART 02
通货膨胀概述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
反映生产者出售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与意义
• GDP折算指数:反映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 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价格变化情况。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与意义
衡量物价上涨程度
制定经济政策依据
通货膨胀率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物价 上涨的程度和速度。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的 变化来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调节经济运行、保持物价稳定。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有关通货膨胀原因的三个方面:
货币数量论的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 重要性;
利用总需求与总供给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 给的角度的解释;
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
19
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源于货币数量论。
基本思想:过多的钞票追逐过少的商品。每一次 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 出发点: MV=Py
注意:
是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是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上涨,是一种非稳定状态。 是以较高的幅度上涨。
13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1.价格指数 用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
平均数。 GDP折算指数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一组相对固定的商品和劳务当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的 比值。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致新的产品和产业变化、新技术的进步导 致产业的变化等。
4
3.周期性失业: 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非自愿失业。 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一般 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5
4.其他的失业类型: 季节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隐性失业
6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1.自然失业率
定义:指当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17
3.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区分
➢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速度超出人 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 涨。
➢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指物价有规律的变动。
18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宏观经济主体及其行为、微观经济主体及其行为, 都会从货币供给数量、总需求、总供给、经济结构等方 面促成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 失业与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 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失业的描述1.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有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失业率常常用来反映就业或者失业状况。

2.宏观经济学中失业往往分为三类:(1)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3)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者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3.自然失业率:由于摩擦性失业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定义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状态。

二、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1.失业的影响:既有社会影响也有经济影响。

2.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它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降下来,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三、通货膨胀的描述1.通胀的衡量: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究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①宏观经济学中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各种上平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

②宏观经济学中经常涉及到得价格指数包括GDP平减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③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④有了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就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11---=t ttt p ppπ2.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照价格上升速度进行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以内。

07失业与通货膨胀

07失业与通货膨胀

4、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在一定限度内,企业通过支付给工 人比劳动市场出清时更高的工资率,可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获得更多的利润。首先,较高的工资率可以保障劳动 队伍的质量。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降低,若 削减工资水平,最有可能离去的往往是最好的雇员。较高的 工资率是维持高质量劳动队伍稳定的重要条件。其次,工资 率会影响劳动者的努力程度。雇主通常并不可能完全监督工 人行为,工资就构成了工人偷懒被发现因而被解雇的机会成 本。工资率越高,机会成本越高,因此,较高的工资有利于 减少偷懒的倾向。再次,工资影响劳动流动率。雇员离职的 比率,称为劳动流动率。降低工资率会使工人辞职的比率增 加,特别是熟练工辞职率的上升。企业发现,尽管在经济衰 退期削减工资会减少直接劳动成本,但这些节省并不足以抵 消培训费用或雇佣新熟练工成本的增加。
假定某企业投资30000美元购买一台机器,使用年限为3年,
残值为0。再假定把人工、原材料及其他成本扣除后,三年
内各年的预期收益为11000、12100、13310美元。如果贴
现率为10%,则
11000 1 1 0%
12100 (1 1 0) 2
13310 (1 1 0) 3
30000的。一般地说,效率工资 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他企业支付的工资与失业率水平。如果其 他企业支付的工资较低,该企业也不需要支付过高的工资。因 为对工人来说,被开除的成本增加了,这将使工人在不太高的 工资下努力工作。同样,如果社会失业率增加,企业也不会以 过高的工资诱使人们工作。换个角度说,效率工资理论表明, 社会上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率先降低工资,这样做只会降低士气, 最好的雇员被其他企业吸引走。因此,社会工资的调整过程是 缓慢的。
•三大基本心理定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 递减、流动性偏好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失业与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失业与通货膨胀
政策建议
为了解决失业问题,高鸿业主张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职业培训、 提供就业指导、鼓励创业等,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
高鸿业对通货膨胀的看法
01
通货膨胀定义
高鸿业认为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的现象,表现
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02 03
通货膨胀影响
高鸿业认为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降低消费者购买 力、扭曲价格体系、增加企业成本等,这些影响可能会导致经济出现不 稳定和波动。
物价上涨会导致居民实际收入 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资源配置不合理
通货膨胀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 理,部分资源过度集中,部分 资源不足;
积极影响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 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经济结构失衡
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 部分行业或企业受益,部分受 损;
金融市场动荡
通货膨胀会导致金融市场不稳 定,引发资本外流、货币贬值 等问题。
03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 等措施来降低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结构变化导 致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产
生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通常出现在经济转型、 技术进步或行业结构调整时期。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教育体系、职 业培训和劳动力流动政策来缓解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失业。
04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它表明,在短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 胀率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增加时,通货膨胀率会下降;反之,当失业率减少时,通货 膨胀率会上升。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知识讲解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知识讲解
两杯苦酒,哪杯更苦?
• 厉以宁的调查—— • 失业了,无工作可作 • 通货膨胀了,钱不值钱
2020/10/21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
1
失业与通胀的关系
第七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
• 一、菲利普斯曲线 的含义
• 1、本来含义
增货 长币
率工
• 失业率与货币工资 资
增长率之间存在反
向变动关系
失业 率
2020/10/21
17
失业与通胀的关系
第七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异化 • (二)异化情形二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 4、政策含义
–扩张性政策“费力不讨好” –失业率未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
2020/10/21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
18
失业与通胀的关系
2020/10/21
(e)(uu*)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
13
失业与通胀的关系
第七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
•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异化 • (二)异化情形二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 你可以在某一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但 是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 1、分析起点 –长期内,预期通货膨胀率=实际通货 膨胀率
2020/10/21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4、分析 • π=πe→u=u*
2020/10/21
(e)(uu*)
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
12
失业与通胀的关系
第七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
•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异化 • (一)异化情形一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5、形状
• 在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上与自然失业率 相交(P624图18-10)
PC u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可以表示 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 则通货膨胀率高。也就是说,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 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比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 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和物价水平都较高, 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两者反方向变动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实 际工资下降,从而能够刺激生产,增加劳动的需求,减少失业。
但是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 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 工人就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社会上无法形成新 增投资。这时通货膨胀增加,失业率并不减少,因此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而且, 从长期来看,经济中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因 此,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 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政策不 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在上图中,横轴Y表示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价格,AS代 表社会总供给,AD代表社会总需求,Y1是充分就业时的国民 收入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社会总需 求的增加会使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由于还未实现充 分就业,所以国民收入从y0增加到Y1,而价格水平仍为P0。 当总需求继续增加,需求曲线从AD1移动到AD2,由于已经 实现充分就业,所以国民收入仍为Y1,而价格水平从P0上升 到P1,即由于总需求过度而产生了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基本 符合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进入70年代末期, 由于经济滞胀的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又不存在这种关系了。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宏观经济的两难选择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宏观经济的两难选择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宏观经济的两难选择引言:在宏观经济领域中,经济决策者往往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两难选择。

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供应过度增长,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而失业率则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本文将讨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宏观经济中的两难选择。

一、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即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失业率较低时,劳动力市场紧张,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劳动力资源,会提高工资水平,进而推高物价,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劳动力供过于求,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不得不压缩工资,物价普遍较为稳定。

因此,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对于宏观经济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降低居民的购买力。

物价上涨意味着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货币来购买相同数量的商品和服务,导致人们感觉到生活成本的增加。

其次,通货膨胀也会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对借贷市场产生影响。

当通胀上升时,央行往往采取提高利率的措施,以抑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发展,这会导致借贷成本上升,对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产生抑制作用。

最后,通货膨胀也会对社会分配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下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能够抵御通胀的冲击,而工资水平较低的群体则难以抵御通胀造成的生活成本上涨。

三、失业率的影响失业率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首先,失业率的上升会导致生产率下降。

失业者无法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进而对整个经济的产出和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失业率高会导致社会安全问题的加剧。

失业者的经济困境会引发社会不平等、贫困和社会犯罪等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冲击。

此外,失业率的上升还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影响失业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二)竞争的劳动市场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w/P Nd
自愿性 失业
w
( P )0
就业
Nmax表示极限劳动供给量;
NS (W/P)0劳动市场出清时的工资率;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对应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只存在自愿失业Nmax-N* 结论:
竞争的劳动市场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11
N*
N1
N2 Nmax
12
01:54
四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一)失业的影响
社会影响 高失业率常常与吸毒、高离婚率与高犯罪率联系在一起 解雇造成的创伤不亚于亲友的去世或学业上的失败
经济影响-机会成本的角度 失业率上升,则本可以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 就损失了 从产出核算的角度,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 • 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损失的主要尺度
5
01:54
二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回忆:当经济中不存在非自愿失业时,我们便认为经济达到 了充分就业 换言之,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结构性和自愿失业时,我 们便认为经济达到了充分就业
因而我们又可以说,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6
01:54
二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自然失业率
正常时期的失业率是稳定的,所以自然失业率也是稳定的 工作的人数等于失去工作的人数 设: N为劳动力,E就业者人数,U自然失业者人数 f为就职率,每个月找到工作的人与失业者U的比率 L为离职率,每个月失去工作的人与就业者E的比率 那么 自然失业率:U/N……(1) 劳动市场稳定条件:fU=LE……(2) N=E+U……(3) 解得自然失业率U/N=L/(f+L)
• 显著地: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才算通货膨胀,一般指2.5%或 3%以上
• 价格水平:不是个别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是大多数商品 和劳务的上升
18
01:54
五 通货膨胀
(二)衡量指标:价格指数
选取一组相对固定的典型的商品或劳务,比较其在不同时期 购买所花费的支出:
用以描述整个经济中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 即价格水平
Nmax
01:54
三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三)在工资刚性下会产生非自愿失业
w/P Nd
w
( P )1 就业
非自愿 失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愿失 业
NS 工资刚性:只能升不能降
当工资率高于(W/P)0时 就会产生非自愿失业N2-N1 自愿失业Nmax-N2
结论:
在工资刚性下会产生非自愿失业
经济会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13
01:54
四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二)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经验数据统计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则低于潜 在GDP2个百分点
描述了产品市场与劳动市场之间的重要联系 可根据失业率的变动预测GDP的变动 可根据GDP的变动预测失业率的变动
14
01:54
四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一 失业的分类
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不匹配造成的失业 原因:经济变化
• 技术变化,资本密集型代替劳动密集型 • 偏好变化,如寻呼机的消失,手机的兴起 • 劳动力不流动性,如北方人不愿意去南方 特点: • 长期性 • 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 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4
01:54
二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7
01:54
二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自然失业率U/N=L/(L+f) 总结:
知道f和L则可以估算自然失业率 离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高 就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低
8
01:54
二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自然就业率 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 充分就业量与劳动力的比率
总结: 自然失业率+自然就业率=100%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统称自然率
(二)奥肯定律
GDP缺口 GDP偏离其潜在值的百分比 • y为实际产出,yf在潜在产出,则 • GDP缺口=(y-yf)/yf
奥肯定律的公式表示
y y f (u u*)
yf
u为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为大于0的参数
15
01:54
四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二)奥肯定律
结论: 实际GDP必须与潜在GDP同样快地增长,才能防止失业 率上升 如果想降低失业率,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 的增长
y y f (u u*)
yf
16
01:54
五 通货膨胀
一个现实问题: 中国1988年和1994年通货膨胀,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今年有通胀压力,请课后查阅资料
17
01:54
五 通货膨胀
简单定义
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
• 持续地:并非偶然性的、季节性的、短暂性地上涨,价格上涨 必须维持一定的时间,一般指一年以上
自然失业:
与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与经济周期无关的失业, 包括
•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愿失业 最早由货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1976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
自然失业率
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 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稳定状态: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 缩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值得关注的问题 热点章节 大量的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失业问题 通货膨胀的原因
1
01:54
一 失业的分类
周期性失业
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这种失业是由于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原因:总需求不足
• 因此,凯恩斯认为,只要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设法刺激“有效 需求”,就可能消除失业,实现充分就业
9
01:54
三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一)回忆:劳动市场的均衡
回忆:
w/P Nd
自然失业率为劳动市场处于供
NS
求稳定时的失业率
只有摩擦、结构、自愿失业
观察
w ( P )0
均衡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量
如果名义工资率和价格具有完 全伸缩性,那么经济将始终处 于充分就业
经济处于自然率上
10
N*
N
01:54
特点:普遍的、历时长
2
01:54
一 失业的分类
摩擦性失业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原因:
• 经济活动中难以避免的原因
• 如正常的劳动力流动、季节性工作 • 属于正常原因 特点: • 局部的、短暂的 • 通常起源于劳动的供给方
• 如换工作、找新的工作
3
0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